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27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27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英国,杨寰宇就不那么受欢迎了。毕竟法国与华夏尽管在中东有潜在的利益冲突,但毕竟法国在那里的利益不很大,而且,由于英国强行把本应全部‘交’给法国的巴勒斯坦地区强行分成了巴勒斯坦和安曼,然后只给了法国与巴勒斯坦接壤的叙利亚和黎巴嫩、安塔基亚等领土。却在巴勒斯坦给了犹太人居住权和移民权,导致那里现在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双方的争斗有向叙利亚蔓延的迹象。所以,也不太重视那里,只当那里是控制地中海往黑海通道的一个基地。

    英国不一样,英**方恨不能即刻出兵汉志,碾碎华夏在那里的基地,消灭汉志国防军,把汉志重新纳入英国的托管。政fu方面,首次联合自由党夺得英国下院选举的英国工党领袖平民首相麦克唐纳却是个弱势政fu,因为,他和自由党两边,架起来的票数不够下院的2/3。也就是说,当他做出什么政策‘性’的决定,依然要看反对派保守党的脸‘色’。只要保守党不同意,他的政策就无法得到下院议会的批准。

    麦克唐纳很想和杨寰宇就中东问题‘交’换意见,并想着要和华夏就中东问题达成一个谅解。说白了,就是想通过和华夏划分各自在中东的利益,以避免发生两国间的战争。

    可是,很不巧,杨寰宇来的不是时候。就在杨寰宇在法国访问期间,英国每日邮报得到了一封由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也夫寄给英国第三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件。信中内容表示,英、苏两国同意的条约要尽快确认,而且相当紧急和至关重要。信中又指,工党内能向政fu施加影响的党员,都应立即向政fu施压,设法及早确认条约,而信中更强调两国关系的拉近将可“协助推动国际及英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为英格兰及其殖民地扩展及发展列宁主义思想带来可能”。

    这封信的公布,使大部分英国人都相信,英国工党正在和苏俄开战合作。试图把英国也变成苏俄一样的国家。因为,和英国工党合作的小政党里,就有英国**。

    这让本就处于弱势的麦克唐纳政fu焦头烂额。麦克唐纳自己很清楚,英国工党和苏俄只是刚刚开始一系列谈判,当中涉及英、苏通商事宜,以及有关英国臣民持有前俄罗斯帝国债券而不获苏联政fu承认的问题。根本不涉及什么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他能确认这是一封伪造的信件,目的不言而喻,但他拿不出证据证明这些。这个时候,他那里还有心思再与杨寰宇做什么谈判?

    除了一些和英皇以及上院、下院的议员们礼节‘性’的拜访和互访,杨寰宇在伦敦竟然无所事事。外相亚瑟?亨德森虽然在‘交’流中也涉及了中东问题,但却无法表达一个明确的态度。如果现在下议院解散,他们这届政fu也要解散。就算弹出个一二三四,谁知道下届政fu认不认呢?

    英**方则更是满是敌意,除了邀请杨寰宇前往‘伊丽莎白‘女’王号’和‘勇士号’战列舰上参观,炫耀一下380毫米主炮的威风外,竟然无人再来和杨寰宇‘交’流。这让本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英**方对中东半岛的真实态度的杨寰宇也只好作罢。他心里不无自嘲地想,或许,他和英国真的犯冲。上次出访时,发生了万县事件,导致杨寰宇临时取消了对英国的访问。而这一次,英国政fu却被共产国际一封莫须有的信件而搞得焦头烂额。既然这样,那就出发去德国吧。

    杨寰宇到达柏林,受到魏玛共和国防卫军的隆重欢迎。防卫军总参谋长施莱谢尔给予了杨寰宇最高的礼遇。在防卫军,几乎所有高层都能看到冯?博克在俄罗斯复**发来的战报和各种战后总结。这对一个被压缩在十万人的军队来说,是无价的。现在,在俄罗斯复**的这些人,无疑是日后德**队再次崛起的基础。这一切,都是杨寰宇这位年轻的华夏将军给予的。

    在隆重的欢迎和阅兵仪式后,杨寰宇被送往汉诺威,总统兴登堡的庄园。这是德国人能给予杨寰宇最好的接待。在这个庄园附近,住着现在的魏玛共和国最具权力的一帮人。兴登堡的儿子奥斯卡?冯?兴登堡,总理布吕宁,防卫军参谋长施莱谢尔、以及兴登堡的智囊,后来的总理弗朗茨?冯?帕彭。

    这样的安排,显示出了德国人对杨寰宇的高度重视和‘交’流**。虽然看上去,华夏在德国人手里购买了无数的机器设备,无数德国的科技人才在华夏的各个大学、各个研究所工作,还有无数的军人在华夏实践着他们新的战争理论,似乎德国人吃了大亏。但是,毫无疑问,但这些科学家、教授们和军官们获得的所有成果,都将是华夏和德国人共有。

    在英国和法国‘逼’迫下,拼命偿还着战争赔款的时候,德国人不可能向这些专家和学者提供一个稳定的研究环境,提供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和各类仪器设备。这个时候,杨寰宇的支持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只是他们不知道,杨寰宇虽然提供了这一切,却没有提供任何真正核心的资料。杨寰宇不知道这个世界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却不得不为将来可能存在的,与德国人的战争而有所保留。他只是想,最好的结果,是德国与美国两败俱伤,与华夏一起,成为世界的三个支柱。好像华夏的先哲们早就断言:三足鼎立,才是最稳固的结构。

    q

第二三三章 花不掉的钱() 
1929年的德国,实际上在总理吕布宁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一个独裁的国家。…。。…一方面,他积极与美国沟通,通过美国人提供援助来缓解德国的经济,一方面,他放任国家的通货膨胀,却坚持用德国马克还债,无形中,使法国和英国吃了不小的亏。而这里面,只有德国和美国获得了利益,德国人的赔款,在兑换成美元后,做为战争借款,又还给了美国。

    这就等于,美国人左手把钱‘交’给德国,右手又从英法那里把钱揣回口袋。在转嫁了一部分原来属于英法的债务成了德国的欠债意外。无形中削弱了英法的利益。这也是后来法国在二战胜利后,热衷于搞欧盟,试图摆脱美国的影响的真正原因。因为他们看清了美国这个盟友的真正伎俩。

    布吕宁的另一大手段,就是在经济上得到舒缓的情况下,通过国会,强行通过了‘紧急状态法’。在这个法案里,总统兴登堡有权签署紧急状态法案,宣布国家实行军管。其实,这才是最终希特勒在当选为总理后,能够得以实行独裁的基础。希特勒成为总理后,在兴登堡逝世之后,他搁置了总统的选举,然后通过国会,接管了总统权力。有了颁布紧急状态法案的权利。

    当然,此刻的布吕宁是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的。他只是想巩固兴登堡的权利,把德国从战败国这个泥潭里拖出来。

    杨寰宇在德国的日程无比繁忙。好在他就住在汉诺威的庄园里,等待各种德国人的拜访而不用出去。不过,他还是从这些拜访者的言谈里,发现一个有趣的情况。

    兴登堡总统和他的会面应该是最没营养的。他们在一起聊美食,聊庄园附近的景‘色’,聊德皇威廉,聊兴登堡的从军趣闻。就是不聊相关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而每天晚上必定举行的酒会,却是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打破头的要挤进来。让杨寰宇发觉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他发现晚上来参加酒会的,大多都有意无意的告诉他,他们是德意志银行的股东,或者是德国商业银行的股东。有意无意,都似乎在暗示杨寰宇,他们可以进行大笔的投资,投资到华夏。

    杨寰宇当然不明白,随着美国银行界和瑞士银行大笔大笔的资金涌入德国,缺乏实体支撑的德国银行界,积攒的泡沫已经越来越大。但是,工人失业,供应短缺,物价飞涨的情况却得不到改善。这些财团‘私’下里拿着大把大把的钱,却‘花’不出去,还要承担利息。比如,今天美元兑德国马克是1:100,或许明天就是1:120,后天就可能1:200。但美元是不能直接在德国流通的。这样就造成,今天兑换100马克放贷出去,明天还回来的马克价值已经大大缩水。但投资到华夏却不一样,因为,华夏元与美元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终于,在布吕宁再次到访的时候,这个谜底被揭开了。德意志银行和德国商业银行等德国容克的银行家们虽然看上去手里有着巨额的货币,但他们手里的钱却还远远不及在德国呼风唤雨的另一些资本大鳄犹太人家族手里,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柏林的‘门’德尔松家族、科隆的奥本海默家族等。如今的德国,汇率并不‘操’控在政fu的手里,也不在国家银行的手里,‘操’控在这些犹太人家族手里。

    现在的德国,就是犹太人的天堂,他们在这里,他们倒卖紧俏物资,放高利贷。肆无忌惮的压榨着德国人的财务,攫取着巨额财富。加上德国**的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犹太**领袖在德国搞得“十一月革命”,席卷德国的罢工和起义,更是加剧了德国国内的动‘荡’。生产次序被扰‘乱’,物资生产更加紧缺。但是,那些犹太家族却利用这个机会,动用资本控制更多的生活资料,以谋取更大的利润。

    如今,整个德国犹如在一个巨大的火‘药’桶上,因为巴黎和约引起对法英的憎恨,因为贫寒饥饿引起的对犹太人的憎恨,因为德国**的暴动引起的对**的憎恨,无时无刻不在积聚。这也是布吕宁执意要通过国会,授予总统兴登堡签署“紧急状态法案”的原因。不然,一旦这个火‘药’桶爆炸,德国就会彻底完蛋。

    杨寰宇终于明白,为何独裁者希特勒在德国会得到如此高的支持。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德**人毫不犹豫的执行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命令。也明白了,即使德国人全都知道,也愿意让希特勒实行他的独裁统治。因为,希特勒给了他们一个宣泄怒火,向法国人,向英国人,向犹太人、想**的复仇的缺口。让他们积攒的委屈和愤怒变成源源不断的军火和士兵。

    这一刻,杨寰宇突然有点后悔。这样的德国人,会不会失控。人的**会随着一次一次的成功而膨胀。假如,德国在杨寰宇的帮助下,快速恢复军力。在一场场的胜仗之后,会不会让他们的野心也极度膨胀?这一点上,杨寰宇一点信心也没有。假如真的是那样,华夏除了加入同盟国与德国开战以外,别无选择。

    但也不是现在一点也不能做,或许,让这些银行家们,利用从华夏进口物资,平抑这些贪得无厌的犹太人手里的物资,由政fu对这些进口物资进行管控,是不是能降低一些德国民众的怨气?但华夏似乎也不富裕,这么多的物资调拨也很难进行。

    突然,一个念头进入了杨寰宇的脑海,接下去的美国之行,不是要在美国的股灾上大捞一笔吗?本来就还要和洛克菲勒商谈贷款,这些德国银行家们手里的钱,是不是也能借来用用?唯一的障碍,就是怎么把这些钱转进美国去。

    有了想法,杨寰宇即刻让在美国的张昭德和孙卫叔赶来德国,他要尽快把这事落实下来,如果可行,那将是一笔巨款,或许,这样一来,美国想要经过二十年恢复,都未必恢复得过来。

    张昭德来得很快,美国已经有了能够飞到英国的飞机。张昭德和孙卫叔到达德国,就与这些银行家们开展的商讨。

    资金的路径已经做了初步的设计,容克资本家们将在华夏进行一系列的大额投资,矿山、机械、钢铁、化工炼化、汽车等等,而他们的投资款将划入张昭德在美国的账户,用于这些投资中大量设备的采购。这也是杨寰宇在为经济大萧条后,华夏低价采购那些美国工厂预埋的伏笔。到时,这些采购大单,全都有与这些德国人的合同证明,这不是华夏的采购订单,到时,还有可能,这些工厂的机器和设备,通过德国转口。

    总的合同金额高达五亿多美元,杨寰宇亲自出席了双方的签字仪式,在合同签署后,告别德国。他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他没有建到今后德国的那位元首,希特勒。这时候的希特勒已经是纳粹的党魁,并已经组织起了后来臭名昭著的党卫队。按理说,流亡的德国王室和现在的总统兴登堡都不反对他的言行。

    不见就不见吧,杨寰宇心里默默的想着。在前往美国纽约的途中,杨寰宇、张昭德、孙卫叔钻在杨寰宇的船舱里,开始谋划即将进行的抢劫。

    当杨寰宇把他的想法说出来时,一直不知道杨寰宇要这么多现金做什么的张昭德立刻惊呆了。杨寰宇怎么会知道,在十月份,美国将发生股灾?这完全没道理。如果说,杨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