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42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42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于让南京政府超发货币敛财的计划随之破产。道理很简单,这个月,米价一块钱一斤,一家人家需要买米一百斤,你发了一百元薪水,够买一百斤米。下个月,米价两块一斤了,你还发一百元薪水,谁给你干活啊,你至少就要发两百元。这样一来,超发的钞票就没了任何意义。

    以张昭德为首的北方特区财政委员会更是抓住这个机会,用华元在南方各省大量采购粮食,然后通过海路运往北方。这对汪兆铭主导的南京政府更是雪上加霜。从这一点上来说,南京政府和北方特区虽然在军事上没有发生冲突,但在经济上,双方已经开始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南京政府无疑又是战败的一方。这样的背景下,南京政府不得不抵制华元在辖区内的流通。奈何对民间私下的流通,南京政府却无能为力。很明显,再靠超发钞票已经无法维持南京政府的运作。

    在江浙财团的银行家的建议下,汪兆铭不得不加大发行政府债券。窘迫的政府财政,迫使南京政府再次压缩各项开支,包括军费开支。蒋志清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除开和他靠拢的那些部队,蒋志清再次削减其它各部的军费。加速各省军管的推行,期望能从地方上得到资金来维持军队的运转。蒋志清没想到,准备不足之下,他的这一行为犹如再次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勉强统一的华夏,再次面临军阀割据。

    广西的钦州,这个地处十万大山边缘的美丽小城戒备森严。在这里,两位大人物正在举行一次会谈。两人之中,一位是广西的实际统治者李宗仁,一位是驻兵云南文山的三十九师师长冯玉祥,蒋志清实行军管的恶果就要出现了。

    与阎锡山断然北上依旧依靠杨寰宇不同。李宗仁在蒋志清彻底把持军委会之后,自知留下后难有作为的他,选择的是回归广西。当年,杨寰宇虽然把他调入军委会,他却留下他的搭档黄绍竑留守广西,应该说,关系始终都在他的控制之下。

    与他会面的冯玉祥则是对蒋志清任命云南军政长官时,任命了十八师的孙传芳而没任命他感到大为不满。他决心要联合李宗仁,赶走孙传芳,由他来控制整个云南。

    做为曾经的陕西督军,在接受国防军改编之后,杨寰宇本来是想彻底解除他的军职的,对这位前世历史上有名的倒戈将军,杨寰宇对他的使用颇为顾虑。只是考虑到他在西北军的威望,才不得不留用他。冯玉祥在陕西就与苏俄勾勾搭搭,他的西北军完全是在苏俄的扶持下壮大起来。因为这个因素,杨寰宇才把他派到云南的文山,意图也很明确,就是不让他再有和苏俄勾搭的机会。并且在昆明,安排孙传芳驻守,大半也是防他的反复。

    出于对杨寰宇军中威望的忌惮,加上广西的李宗仁也在军委会和杨寰宇站在一起。孤立无援的冯玉祥倒也老老实实的呆在文山。如今,杨寰宇远走北方,李宗仁也失意南归,冯玉祥不安分的心终于再次活络起来。一番计较之后,他觉得,只要拿下云南的军政长官位置,依靠云南盛产的烟土筹集军费,支撑他扩军,然后把势力发展进川康,未尝不能再次东山再起。具体的方案就是打算联合李宗仁,赶走孙传芳,造成他成为云南最大军事集团的既成事实,逼蒋志清把云南交给他,形成事实上的割据。同时,交好李宗仁,还能打通云南烟土经广西输出到广州的贩运通道。

    冯玉祥贩卖烟土的想法对李宗仁来说,确实有不小的吸引力。广西山多地少,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加上他不是蒋志清的嫡系,南京政府对驻扎在广西各部的军费也时常拖欠。为筹集经费,李宗仁也是绞尽脑汁。如今冯玉祥和他合作贩运烟土,这无疑是一大财源,能大大缓解他目前的窘况。况且,冯玉祥计划的宣布云南和广西**,对他也有不少的诱惑。单独一个省,冒着天下之大不讳宣布**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与云南一起干,则能互相依托,相互支援,风险就小了很多。与冯玉祥的依托云南,掌握川康,争霸中原一样,他也想依托广西,吞并广东,然后争霸中原。

    两人似乎一见如故,越谈越投机,很快,合作的意向就达成了,冯李结成联盟。李宗仁从百色出兵云南,冯玉祥从文山出兵,两路人马在昆明会合,把孙传芳赶出云南。之后,两人合作把云南烟土经关系贩运到广州,再由广州的洋行帮助购买军火弹药,支撑两人各自的扩军需要。

    。。。

第二六一章 内战再起 'vip'() 
    1930年4月,经过事先侦察,确认孙传芳在十八师司令部的情报后,冯玉祥带领一个团的兵力包围了设在昆明西郊的十八师司令部。。l''并且以传言兼任云南省主席的孙传芳扣下了三十九师军饷,引发士兵不满为借口,要求孙传芳出来和三十九师官兵讲个明白。三十九师的军饷确实没有下发,不仅三十九师,十八师自己也没下发。因为南京政府的拨款还没有拨过来。不疑有他的孙传芳出来与士兵们见面,随即被冯玉祥下令扣押,十八师司令部警卫营和通信营被缴械。

    接到师长被扣押的十八师官兵尚在争论该如何解救师长,还没有个结果的时候,十八师驻地就被突然出现的李宗仁亲自率领的六十七师和三十九师余部包围了。到这个时候,孙传芳才明白,这是冯玉祥精心策划的一场兵变。思量再三,孙传芳决定接受冯玉祥的要他辞职的要求,辞去云南省主席和十八师师长。为避免流血冲突,下令十八师官兵放弃抵抗。

    在派兵押解孙传芳离开云南之后,冯玉祥任命心腹鹿钟麟为十八师代师长,任命韩复渠、过之钢、闻程烈、吉鸿昌为十八师下属各团团长。彻底掌握十八师后,宣布自己代任云南省主席。随即,和李宗仁联名通电讨蒋,希望看到其它各省响应,特别是杨寰宇的响应。

    杨寰宇得到这个消息,心里只有一种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把冯玉祥赶走。d获取了政府权力的时候,他如果想动用武力,他相信,要灭掉d可以说是轻而易举。可他没这么做,原因也就是不希望看到华夏因此而动荡,失去追赶列强的最好时光。同时,也不希望华夏最终是个党权凌驾于政权的国家。在他心里,军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为国家开疆拓土的工具,而是不统治的工具。按照他的设想,华夏这十几年只要埋头发展,积蓄力量,当二战爆发的时候,浑水摸鱼,为华夏收复失去的领土。当然,能多占据些领土那是更好。

    对于d得到政权后的一些做法,杨寰宇是不满意的。但是他觉得应该给予理解,这个时代,无数华夏儿女都在探索使华夏富强的方法。杨寰宇只想通过南北发展的对比,使大家明白,大力发展工业、科技,大力推行教育,才是华夏的强国之路。(。。l)自己依靠基地和对前世一些事情的预知,眼前虽然得到了成功,但这种作弊只能缩短华夏和西方强国间的一点差距却并不能持久。他杨寰宇能做的,也只不过是给华夏打一个比前世更好的基础。而华夏最终能否一直富强下去,依旧需要国人观念的改变。所以,他愿意给蒋志清一个机会。

    究其原因,还是杨寰宇不是个政客,他只是个单纯的军人。现如今,冯玉祥的行为,意味着杨寰宇的盘算要落空了,也意味着华夏将再次陷入分裂和混乱。当杨寰宇能做什么呢?杨寰宇在办公室里闷了一天,才让人叫来了温玉如。

    “加强在北方特区所属各部的监察力度,严禁任何党派在军内搞宣传和鼓动。保证北方特区的稳定和发展,才是重中之重。”杨寰宇向温玉如命令道。

    南方要乱就让他们先乱着吧,杨寰宇无奈地想着。他无法改变那些人的思想,无论是d还是cd,无论是那些军阀还是资本家,无论是地主还是农民。他都无法去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这些人在一番混乱之后,突然发现,应该按照北方特区的这条发展道路走。

    正如杨寰宇预计的,随着冯玉祥、李宗仁打出的反蒋旗号,四川的刘湘、贵州的范国璋、福建的李奎元也先后响应。加上在湘赣的cd毛润之的农民武装,整个华南和西南全都乱了套。

    最先受到进攻的就是广东。广东因为许崇智就任台湾总督,所以省主席依旧是陈炯明,但在广东的驻军却是许崇智嫡系的二十一军的三个师。陈炯明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力,他的嫡系部下叶举部远在山东。这也是当初杨寰宇为了互相牵制才做的安排。

    如今,福建的李奎元要打通和李宗仁之间的联络通道。李宗仁更是需要广州的洋人商行为他外销鸦片和采购军火,广东是他们的必争之地。而赣西南则是毛润之的农民军占据,在事实上切断了蒋志清对广东的支援。好在广东还有海路通道,可以从上海经香港,向广州提供一部分支持。首先交火的就是桂军六十六师李朝芳部和粤军六十一师陈济棠部。两师在信宜一带激战,互有胜负。但这标志着华夏内战再起战火。

    在武汉的蒋志清恼火非常。本来他在确认杨寰宇没有与他开战的意图之后,正全力安排剿灭湘赣一带的农民军。但这个当口,胡汉民和汪兆铭却提出迁都南京。他们提出的理由是杨寰宇迁都武汉,造就了武汉的繁华,也为大量民众提供了无数的工作岗位。目前经济低迷,迁都南京可以再次复制这一刺激经济的效果。更让蒋志清哑口无言的是,胡汉民提出来的,孙文当年就是建都南京,并在那里就任的临时大总统,现在更是灵柩都安葬在南京。做为d,理应把首都迁回南京。他这个理由得到了d内部大多数人的赞同,所以,不管蒋志清是否赞成,胡汉民和汪兆铭都跑到南京去了。现在,只有他的军委会和总司令部还留在武汉。

    剿灭农民军的行动一直不是很顺利,先是驻赣州的陈调元十九师进攻不利损兵折将。在调驻南昌的袁祖銘二十五师加入进攻后,依旧成效不大。蒋志清正准备再调湘潭的三十六师萧耀南和永州的胡若愚六十九师,分兵四路进剿的时候,冒出了滇、桂、川、闽、贵这五省讨蒋的乱子,这直接打乱了他的部署。

    。。。

第二六二章 困扰 'vip'() 
    无湘不成军,近代从曾国藩组练湘军开始,湘籍人员就在军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历代而下,在湘的地主多数都有子弟亲朋在军中任职。农民军在湘赣农村的打土豪分田地,直接触动了一大批军官的利益。蒋志清如果没有行动,就会危及到他在军中刚刚树立起来的权威。所以,在他眼里,那些高喊着反蒋的军阀不是大患,农民军才是大患。

    当然,这也是农民军的不得已之举。苏俄向华夏cd提供的经费本来就不多,军火物资更是无法直接提供。农民军既要筹措军费购买军火物资,又要收买民心。打土豪分田地无疑是一个不错的解决办法。华夏农民对土地的热情是自古就没改变的,杀了地主土豪,他们的浮财可以充作军费,带不走的土地分给农民也会得到农民的拥护。

    虽然得罪了不少湘籍的军官家属,但这也没什么不好。蒋志清的军队要是打过来,那些被杀了家人的军官肯定会报复这些分了土地的农民,这样一来除了让这些农民更加痛恨这些地主外,也会使这些眷恋土地的农民,在土地得而复失之后,死心塌地的跟着农民军走,方便农民军的扩军。当年的洪秀全祸乱半个华夏,采用的就是这个办法。曾国藩之所以能组建起一支和太平军死磕的湘军,也是因为太平军的这种做法激起了被杀地主们的仇恨。。l只是蒋志清实在小看了农民军,面对茫茫群山,想靠几个师的正规军去剿灭这些武器简陋农民军,显然是很难一战成功的事。(可以想一下,历时数年湘西剿匪就是最好的说明。)

    现在,调动胡若愚的部队参与进剿,肯定是不行了。蒋志清站在地图边上,看来看去,也只有调动在苏鲁一带的部队。驻扎在山东的二十二军叶举部肯定也不合适,广东的陈炯明手里没兵,才没和李宗仁他们勾搭上,让叶举部去湘赣,无疑是纵虎归山。能动用的也只能是原奉系的部队了。

    蒋志清一面命令张汉卿为剿匪司令官,调集汤玉麟七十三师、汲金纯七十八师、郭松龄七十六师和十一师,加上萧耀南三十六师、袁祖銘二十五师、陈调元十九师,合计七个师到湘赣一带剿灭农民军,顺便向贵州福建的范国璋、李奎元部施压。

    华夏南部风起云涌,杨寰宇也没闲着。随着北方气温逐渐升高,杨寰宇准备让高尔察克的复**再动一动。杨寰宇不想和苏俄直接开战,所以对苏俄在新疆边境一带的挑衅和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