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63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63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现有的情报,他知道华夏舰队是由两艘航母加上一堆驱逐舰组成的编队。能给他的舰队以伤害的,就是两艘航母上起飞的飞机。至于那些驱逐舰,理查德・蒂里特根本就没放在眼里。按他的算计,只要顶住华夏飞机的进攻,找到华夏舰队的位置,只要靠上去,进入他的大炮射程,这支华夏舰队就难逃覆灭的下场。

    对于顶住华夏飞机的进攻,理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还是很有信心的。不过两艘航母而已,能有多少架飞机?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最新型的航母竞技神号,也不过就二十架飞机,正在图纸上躺着,还没投入建造的方舟号,设计飞机数量也不过四十八架。加上外围驱逐舰的阻挡,理查德・蒂里特确信,华夏飞机丢不下几颗鱼雷。

    他真的没想到,杨寰宇为华夏航母,一架鱼雷轰炸机都没配备,清一色的p51。在杨寰宇眼里,鱼雷轰炸机航速慢,又需要低空飞行才能投放鱼雷,除了成为别人舰队防空火力的靶子之外,没有任何好处。而且,不管是鱼雷轰炸机还是别的轰炸机,由于自身防卫能力低,火力差,都需要战斗机护航。这样一来,虽然专业轰炸机携带的炸弹多,可在航母上配备的飞机数量少了。还不如全部用p51,虽然看上去带的炸弹少了,可丢掉炸弹,就是战斗机,俯冲扫射舰艇表面的人员设施同样给力。特别是p51优良的高空高速俯冲能力,能尽可能小的减少飞机的损失。

    而陈策为了干掉英军舰队里的这些大块头,更是把本来每架飞机携带两颗500公斤炸弹,改成了带一颗800公斤炸弹。他相信,加上空军的飞机,只要两轮投弹,700多颗炸弹,够这支英国舰队平均每艘军舰摊上二十颗炸弹,每艘军舰只要挨上两颗,就足以让军舰失去战斗力。至于那些驱逐舰,恐怕一颗就能击沉。

    可以说,理查德・蒂里特采取的战术并没太大的失误。只是他在两个问题上做出了错误判断,直接导致了他的舰队的万劫不复。先是判断错了华夏海空军能够动用的,攻击他的舰队的飞机数量。在他的判断中,撑死了,华夏能动用的飞机不过几十架。他的判断依据,是以华夏两艘航母,能够携带的飞机数量最多也就一百出头,去掉护航的战斗机,轰炸机就算占三分之二,也不过七十架左右。而他可是有三十九艘军舰组建起来的防空火力网。他没想到,华夏能够动用的飞机多达三百七十架,这是他的第一个重大误判。

    其次,理查德・蒂里特判断错了华夏飞机采用的攻击方式。他依旧按照惯例来判定,进攻舰队最好的武器是鱼雷。鱼雷装药多,而且攻击部位在军舰的水线以下,军舰一旦被击中,爆炸的破坏加上大量的进水,才会导致军舰失去作战能力。他没想到,华夏海军压根就没考虑过使用鱼雷,飞机俯冲带来的强大动能,加上重磅炸弹自身的威力,一颗炸弹,就能把一艘舰艇的内部,炸个一塌糊涂,难以修复。

    上午,9:10分,首先到达英国皇家舰队上空的是从奈季兰机场起飞的空军飞机,派遣军空军司令沈德燮亲临指挥,他的飞机没有携带炸弹,而是带了两个副油箱,在舰队上空盘旋指挥。他的飞机所处的6000米高空,英军的高射炮基本上不能给他任何威胁。

    沈德燮看着下方组成一个椭圆形防空阵型的英国舰队,命令他的机群,优先清理外围的驱逐舰,他要首先撕开英军舰队的防空网,为后续到达的机群创造更好的机会。

    “皇家橡树”号的舰桥上,理查德・蒂里特看着天空中铺天盖地漫天飞舞的机群,已经惊呆了。他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华夏飞机飞那么高。可当他看到华夏飞机一个个小队从高空俯冲而下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他的防空网是以对方是鱼雷轰炸机为假设搭建的。这样搭建的防空网,在面对这些俯冲轰炸机的时候,无疑到处都是漏洞。以他的舰队里的舰艇配备的防空火力,面对这样的俯冲攻击,根本就没法组建起有效的拦截火网,各艘舰艇之间,更不要想有什么配合,完全成了各自为战。

    但是,仅仅十五分钟后,理查德・蒂里特就彻底绝望了。因为,现在天空中的飞机是从西面飞过来的,以他的判断,这些是路基的飞机。现在,在他的望远镜里,在东北方向,又出现了一群密密麻麻的黑点。不用说,这是来自华夏航母舰队的飞机。在如此多的飞机进攻下,理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自己都无法相信,这次还能逃过一劫。

    枪炮声在逐渐稀落下来。在过去的十五分钟里,已经有近半的驱逐舰被击沉。陈策估计得不错,800公斤的炸弹,几乎一颗就能把一艘驱逐舰炸成两段。在舰队中间圈的大型舰艇中,战列舰拉米伊号和重巡洋舰德文郡号上也燃起了熊熊大火。时而还间隔着有弹药殉爆的爆炸声。让理查德・蒂里特沮丧的是,盘旋在天空上的那些飞机,即使是已经投下炸弹的飞机也并没有离开,而是经常抓到机会,就再一次俯冲而下,用机枪扫射着那些中弹舰艇上,试图灭火抢修的官兵。

    理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现在能够想到的避免更大损失的办法,就是让各艘舰艇施放烟雾。让舰艇进入烟雾,以躲避敌人飞机的攻击。只是这个办法,也不过是让这支舰队能多苟延残喘一会而已。可以说,这是理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进入海军服役以来,输的最无奈的一场海战。到现在为止,敌人的舰队在什么地方,他都还不知道。尽管他升起了“圣约翰旗”要求整个舰队与敌人决一死战,可死算是有了,战在那里?

    很快,理查德・蒂里特就发现,他再次犯了一个错误。施放烟雾以后,敌人飞机投弹的命中率虽然降低了。可舰上的防空火力也失去了目标哑了火,他们同样也看不见敌人的飞机在那里,偏偏他们还不能开炮,因为一开炮,无疑是在为敌人指示目标。这样一来,就让舰队变成的纯粹的挨打,连还手的机会都失去了。

    随着烟雾逐渐散开,从航母飞来的盘旋在舰队上空的飞机,再一次找到了攻击的目标,随着战列巡洋舰声望号,重巡洋舰康沃尔号、伦敦号,轻巡洋舰阿基里斯号、海王星号、猎户座号、达娜厄号、大胆号的中弹,理查德・蒂里特知道这是真的大势已去。整个舰队的损失已经超过了一半,而敌人的攻击依旧在继续。

    终结战斗的是最后赶到战场的来自航母战斗群的第二波次的飞机。虽然这时候空军和航母战斗群第一攻击波的飞机全都都已返航。但八十余架飞机对付剩下来的这十几艘军舰,那就轻松太多了。

    在这一轮的攻击中,理查德・蒂里特的旗舰“皇家橡树”号也挨了两颗炸弹。其中丢在舰桥后部的那颗炸弹,直接掉进了“皇家橡树”号的烟囱里。剧烈的爆炸,直接让“皇家橡树号失去了动力。现在,理查德・蒂里特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投降。这样的话,还有机会拯救那些落水的官兵的生命。如果不投降,理查德・蒂里特相信,再过不久,当返航的路基飞机再次到来的时候,怕是连投降的机会都要失去了。

    中午12点的时候,在理查德・蒂里特的命令下,剩余的舰艇升起了白旗。随即开始打捞那些在海水里挣扎的官兵。看到敌人舰队升起白旗,盘旋着的飞机并没有离去,但也没再继续投弹。

    看着没有一艘完好的舰队,依旧呆在失去动力的“皇家橡树号”上的理查德・蒂里特潸然泪下。在不到四个小时的战斗里,他的舰队,驱逐舰全部沉没,无一幸免。两艘战列舰一沉没一重伤,战列巡洋舰声望号严重受损,六艘重巡洋舰,一沉没,一重伤,四受损。八艘轻巡洋舰沉没五艘,三艘受损。他的三十九艘舰艇组成的舰队,竟然沉没了二十九艘。剩下的十艘舰艇也是三艘重伤,七艘受损,无一完好。而对手,不过是仅仅损失了几十架飞机而已。

    。。。

第二九六章 震动世界 'vip'() 
    在亚丁地区的战斗也同样的摧枯拉朽,白崇禧在获得英国海军的舰队坐标之后,就明白英国海军舰队已经离开了亚丁海域。。l''英国海军舰炮对装甲部队的威胁已经解除,那还等什么?在下达空军出击的命令的同时,嘉泰拜的地面部队的反攻命令也一并下达了。

    一直在嘉泰拜充当炮兵的坦克团被分成了两部分,分别配属给了做为预备队的第六师的110团和112团,形成了突击力量的两个铁拳,左右出击。连日苦战的109团被留在了防线上。汉志国防军第二师,跟在两个突击部队的后面做第二梯队,在突击部队的后面清理战场,负责收容被突击部队击垮的英军溃兵,顺带着打扫战场。

    英军中东第八师,从指挥官亨德里克一直到下面的士兵,明显缺乏反装甲部队的经验,也缺乏能有效对付装甲坦克的武器。在突击部队的快速突破下,防线崩溃了。曾经有个笑话意大利军队的笑话,意大利军队500多人奉命防守一个野战机场,他们拥有坚固的混凝土永备工事,甚至还得到了2门德国人支援的两门威力巨大的88炮和充足的弹药,而进攻方的英军只有400多人,甚至连象样的重武器都没有,英国指挥官对这次攻打基本不报有希望,甚至已经做好了撤退的打算,但是奇怪的是进攻刚刚打响,意大利人就放弃了抵抗打出了白旗,当询问接受投降的意大利军官为什么投降时,对方竟然气呼呼的说:“我们没有撬棍,没办法打开那些该死的弹药箱!”

    现在,中东第八师就和笑话里的意大利人差不多,被冲散了的官兵们选择投降。师长亨德里克见到大势已去,在参谋的劝说下,带着卫兵逃往图尔拜,从那里上了一条法属索马里的渔船,逃回苏伊士运河区的英军总部。就在理查德・蒂里特海军上将宣布舰队投降后一个小时,汉志华夏联军也进入了亚丁港,并正式接管。

    相比亚丁这边的快速的结束战斗。特鲁希儿阿曼这边战场上的英军印度师可就难受多了。两个印度师,一个是在靠近海岸的锡莱与汉志国防军第四师交战,一个挺进到利瓦绿洲,准备从海拜龙、欧苇贾等有水源的地方穿越里马勒沙漠,向盖塞布一线运动,目标是利雅得南边的古沃伊,企图从南线切断利雅得的退路。

    这这几天,在锡莱的师被从达曼方向赶来的三十三师揍得找不到北,只得沿着海岸线往卢维斯、泰里夫一带撤退。只留下一个悍勇的廓尔喀第二团依靠锡莱城市里的房屋,与联军巷战,拖着联军的脚步,为他的主力后退赢得时间。

    锡莱方向上进攻受阻,到达利瓦绿洲的另一个,也就放弃了向西南穿越里马勒沙漠的计划,改为向西北,穿越赖巴德沙漠,撤往伊卜里,做好了随时后退到马斯喀特上船回印度的打算。只是这边严重缺水的状况,让这些从印度过来的士兵,很不习怪。尽管在当地征用了大批的骆驼,依然让越来越多的士兵开始丢弃武器,减轻身上的负重。这让在他们后面,刚刚接到白崇禧的命令追击的华夏部队,很轻易的就找到了这些部队的踪迹。印度师一路丢弃的武器弹药和各种装备,成了引导追兵最好的路标。

    于是,在特鲁希儿阿曼这边,刘文辉率领的,负责追击利瓦绿洲的这一支英军的的四十五师和配合他们的汉志国防军第四师一部,上演了让人好笑的一幕。撤退的英军携带的物资越来越少,到了后来,除了军官带的手枪,士兵们除了食物和水,他们几乎身上没有任何的武器。追在后面的联军,越追东西越多,坦克上、汽车上都载满了各式各样的英军装备。这是刘文辉觉得,占领了特鲁希儿阿曼,都要组织些当地的武装或警察来管理次序,这些英军丢弃的武器装备,用来派这个用场是正合适。而且,这些东西不收集起来,被那些土著拣去,除了增加些不安定因素外,没任何好处。

    另一头,三十三师李汉魂部,则是在好整以暇地武装游行。他把配属给他的两个汉志团,留在锡莱和英军留守在那里的廓尔喀第二团打巷战,另外留下两个团在锡莱城外观战。自己带着两个团沿着海岸开始追赶撤退的英军。从锡莱,顺着卢维斯、米尔费、泰里夫、迪拜,一直追到了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半岛这边的海塞卜。沿途除了收容一些掉队的印度师官兵,竟然没费一枪一弹。等于沿着特鲁希儿阿曼海岸,进行了一次长途机动训练。说是武装游行,一点也不夸张。

    这样的结果,不但伊本・沙特喜出望外,报告通过电波传到杨寰宇这里,他也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