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71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71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的西康,说起来还是个省,实际上早已经有名无实,也就只剩下金沙江东面狭窄的一条了。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和林芝等西康大部分地域都已经被藏军占领。而这个区域里,念青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纵横交错,地理环境复杂,道路曲折难行。藏军人数虽然少,可天堑险道,易守难攻。

    。。。

地三零九章 强渡金沙江(上) 'vip'() 
    康定临时修建的机场上,邓锡侯与王瓒绪站在一起,看着起落的巨型运输机,这些飞机是杨寰宇最新搞来装备空军,用于运输物资和空投使用的c…124大型运输机,载重高达四十五吨。'。。l'这些飞机都是从张家口飞来的运送物资的运输机,送来的货物,为了方便装卸,所有物资都打了木托盘。杨寰宇为了让装卸速度更快,还送来两台叉车。运输机后部舱门放下,叉车可以自己开进机舱,装卸货物。

    “北方特区,那里搞来的这种大型飞机?以这样的速度装卸物资,打仗后勤就完全不必担心了。五百吨物资,四架飞机,三次就运完了。还有这种装卸效率,真是了不得。”王瓒绪盯着那两台叉车,看着叉车从机腹里出来,转眼把物资装上停在一旁的卡车,感叹着。

    “听那个杨寰宇说,这是北方特区,他们的飞机制造厂自己生产的,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飞机,厉害吧?所以,他的部队才能把英国人也打的没脾气。我们也只能想想,反正,以后,要我去和他开战,我是肯定不会同意,和这样的部队打仗,不是找死么。”邓锡侯语气萧索的说道。曾经,他还想着辅助刘湘,割据住四川。进可攻退可守,也未必不能成就一番霸业。可去了两次张家口,他如今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我看了清单,这杨寰宇支援的火炮怎么都是迫击炮?大口径重炮一门都没有?”王瓒绪有些疑惑的问邓锡侯。杨寰宇这次给他提供的武器,主要就是2机枪和迫击炮,另外就是大量的子弹和迫击炮炮弹,相反,手榴弹也给的很少。

    “他让我转告你,这次进藏,路不好走,重炮给你也没用。而且山区险隘多,易守难攻,所以他给你配了很多迫击炮。要你在攻打关隘时,用机枪压制,用迫击炮敲掉敌人火力点,可以让你的部队减少伤亡。另外就是迫击炮重量轻,拆开两个士兵就可以背着走。做为营连支援火力,这两样是最合适的。”邓锡侯向王瓒绪关照道,其实,正是看了杨寰宇提供给五十四师的武器清单和要他转告王瓒绪的话,才让邓锡侯失去割据四川的信心的。象这样奢侈的打仗,在四川的各部,除了去了中东的刘文辉,这王瓒绪是第二个。这一个师配置的火炮,抵得上其它各师的总和了。

    接受了武器弹药,王瓒绪并没有急于进兵,而是在把2机枪和迫击炮下发下去后,先组织了半个月的训练,又在附近的山里进行了一场演习。(。。l)让手下部队熟悉了一下新战术,才开始进军昌都。

    因为兵力的原因,桑珠没有依靠雅砻江据守甘孜新龙一线,把兵力直接收缩回了江达至巴塘一线,依托金沙江据险而守,重点防御的就是江达的渡口。并且,把在金沙江上的大小船只,统统收拢到了金沙江的西岸。

    金沙江就是三国时期,诸葛亮收服孟获时渡过的泸水。金沙江河床窄,岸坡陡峭,具有“高、深、窄、曲、陡”的特点,为典型的高山深谷型河道。加上横断山脉峡谷遍布,可以用来渡江的地方并不很多。这样一来,江达渡口,不但是桑珠的重点防御目标,也是王瓒绪的渡江首选之地。

    五十四师过甘孜而不入,直奔与江达一江之隔的德格。到达德格之后,派出侦察分队,沿金沙江寻找合适的渡河地点。根据侦察报告,王瓒绪需要在来玛、拥曲、岗托、秧达、绒巴五个渡口中,选一个地方渡江。

    虽然渡口有五个,但王瓒绪知道,想要渡河肯定不很容易。首先,桑珠的兵力如何配置,他现在并不知道。各个渡口桑珠肯定都有守军,按照王瓒绪的分析,来玛和岗托应该是防御的重点。因为在这两个渡口,自己这边的江边,都有合适兵力集结的待渡点。

    最终,王瓒绪把渡江地点选在了来玛和秧达两个地方,主渡口选择了秧达。根据王瓒绪得到的情报,桑珠在昌都的兵力,最多也就五到六个营,他当然不可能全部派在江达,加上桑珠从各个寺庙临时召集起来的寺兵,桑珠在江达的兵力最多两个营的藏军加上配合防守的寺兵,不会超过五个营。也就是说,在几个渡口,除开来玛和岗托,其它三个渡口,守军最多也就一两个连。

    王瓒绪打算,把第一进攻方向,放在来玛。来玛渡口处于这五个渡口的最北面,按照王瓒绪的计划,希望通过强攻,把桑珠分散在其它几个渡口的守军都吸引到来玛去。如果能依仗火力,打垮江对岸的守军,那就扎木为筏,在来玛设立滩头阵地,掩护全军在来玛渡过金沙江。如果打不垮,也要使江达的守军以为来玛是他王瓒绪要渡江的地方,从而把别的渡口的兵力吸引到来玛。自己却可以乘机在秧达渡江。

    为了制造来玛是主力渡江地点的假象,王瓒绪派出工兵,在来玛渡口附近的山上,大量砍伐树木,建造木筏。在这伐木,还有王瓒绪的一点小算计。来玛在秧达上游,真要在这里无法渡江,也可以让木筏顺流而下,为秧达渡江点提供一些帮助。能击退守军,那就更好,直接在来玛渡口搭浮桥,供全军渡江。

    五十四师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桑珠的注意。王瓒绪部在来玛如此大张旗鼓,桑珠想不知道都难。桑珠在赶到来玛,通过望远镜观察了江对岸王瓒绪的行动后,下令从其它各个渡口的守军里,各抽出一个连,秘密到达来玛渡口,等待王瓒绪部的渡江行动。

    五十四师的试探性渡江行动选在凌晨进行,王瓒绪让桑珠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火力覆盖,凌晨,铺天盖地炮弹,让来玛渡口桑珠一方的阵地上,陷入一片爆炸的硝烟之中。五十四师的迫击炮,炮弹就像不要钱似的,对能够观察到的阵地,进行了十分钟的饱和轰击。藏军不象正规军那样讲究土工作业,阵地都是临时用沙袋和石头磊起来的,这下就吃了大亏,不仅炮弹的破片要他们的命,被炮弹炸得四处纷飞的还有垒工事的石块被杂碎后,飞崩的石块同样给了他们重大的杀伤。

    。。。

第三一零章 强渡金沙江(下) 'vip'() 
    炮击过后,大约一个连的士兵,就抬着木筏,开始了试探性的渡江。江岸边上的机枪阵地,则随时准备着压制藏军的火力点。以班为单位的士兵,喊着号子,抬起一个个木筏,快速冲向江滩。只是他们冲到江滩之后,并没有下江,而是把木筏横着立了起来,充作掩体,人迅速躲到了木筏后面。刚掩藏好自己的身体,对岸的密集的步枪弹雨就把他们压制在江滩上的木筏子掩体后面,再也抬不起头来。

    迫击炮再次发出了怒吼,但这一次,就不象向前那样,进行无差别的饱和轰炸了,而是对准了朝着江滩上射击的一个个火力点。原来,出击的这个连,不过是个诱饵,他们根本就没打算渡江,只是进行火力侦察的诱饵而已。而藏军显然没有识破这一点,几乎在上一次炮击中幸存下来的各个火力点,全都都被江滩上的士兵说吸引,所有的射击目标,都对准了他们的木筏。这一下,整个防御体系的火力点,全都暴露了出来。

    随即,藏军们就发现,他们的火力点,马上招来了对岸的重机枪的火力压制,更为可怖的是从天而降的炮弹的重点照顾。随着一个个的火力点被迫击炮的炮弹点名,正在一线抵近指挥的桑珠马上就感到了对岸汉人们的伎俩,下命令要求各个火力点马上转移阵地,避开对岸的炮火袭击。

    枪声逐渐稀落下来,在江滩上的那个连,几乎已经超过一半以上的士兵挂了彩,还好阵亡的没有几个,受伤的大多数都是被透过木筏缝隙的子弹所击伤。很明显,这个连想要乘机下入江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同样抵近指挥的王瓒绪只能下令这个连撤回,但木筏被留在了江岸上。上去的第二个连,依旧与前一个连一样,抬起木筏冲向江滩。

    这一次,桑珠没有刚才那么冲动了,他除了让一部分火力对江滩继续进行封锁,强忍着,没有把已经到达来玛增援的各个连派上阵地,他已经明白了王瓒绪要干什么。王瓒绪要干什么?显然,王瓒绪是在欺负藏军打不到他那边的重机枪和迫击炮。想用这种逐步清理的方式,层层剥皮似的,清除他这边的工事。。l''

    王瓒绪不紧不慢的清除着对岸已经暴露出来的一个个火力点,实话说,这时候,他是真的希望自己有个重炮营,用重炮把对面的防御阵地犁上一遍。迫击炮的威力还是小了点,杨寰宇考虑到他在山区行军,加上进入高原后,人人员缺氧,给他配的都是六零口径的小迫击炮。炮弹爆炸的覆盖范围自然就小很多,威力也差了不少。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战斗,感觉到对岸火力点清除的差不多了,王瓒绪下令开始真的渡江。不过,他很快就为大意付出了代价。下水之后,在木筏上的士兵,这次真的成了活靶子。他们不仅要和湍急的江水搏斗,还要在毫无遮掩的木筏上赌运气。随着一个个士兵在木筏上中弹,王瓒绪发现对岸的火力点又多了起来。看来对面的预备队上来了,可这时候,已经下水的士兵,除了向前,别无退路,伤亡人数开始急剧上升。

    这下,王瓒绪不得不对作战计划做出调整,变试探为强攻。除了机枪火力的压制,定点清除式的炮击,再次改成了饱和式的全面覆盖,同时,渡江的部队,也从一个连,变成了六个连,也就是一个半营。王瓒绪希望这六个连,能利用炮击的时间,快速在金沙江里,搭起三座浮桥。

    因为没有船,大部队渡江的最好办法,就是通过搭浮桥来达到快速通过。利用木筏,绳索和铁索联系,两岸的江滩上,砸下粗大的木桩来固定住浮桥,让桥保持稳定。好在金沙江虽然水流急,但并不算宽。

    在覆盖式的炮击下,藏军阵地被硝烟和迷漫的尘土所笼罩,这直接影响了藏军士兵的射击精度。双方的对射,都变成了漫无目标的射击。五十四师的压制火力,看不到对岸藏军防御阵地上的火力点在那,同样,藏军也看不到江里在渡河士兵的确切位置。大家都是向自己估计的敌人方向上胡乱的射击着。

    终于有木筏靠拢上了对岸,一部分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开始试图搭建浮桥。一部分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开始向藏军阵地展开进攻。藏军指挥所里,桑珠知道已经不再是隐藏实力的时候,他让所有在来玛的部队都投入战斗,不过,他自己却打算离开了,他知道,上去的部队要不能把刚刚登岸的敌人赶回江里,那么,这个渡口就肯定守不住了。另一方面,他下令让在其它渡口的守军,准备好撤退。

    中午的时候,第一座浮桥顺利的搭了起来,开始有部队通过浮桥。桑珠知道大势已去,下令停止抵抗,所有藏军向江达县城撤退。他现在的希望,只能放在拉萨的噶厦认识到危险,派兵来协助守卫昌都。这一仗,他在来玛渡口,丢下了六百具藏军和寺兵的尸体,而剩下来的则几乎是人人带伤。

    王瓒绪以伤亡四百余人的代价,占据了来玛渡口的两岸,建立起横渡金沙江的通道。进藏的第一道天堑算是越过了,只要占领江达,昌都的东面大门就算打开了。他一面命令部队的一部向撤退的藏军开展追击,一面命令部队在藏军撤退后的阵地基础上,构建反方向的防御工事,以保障渡口浮桥的安全。这条路,可算是他进军藏区后勤保障的重要通道。

    。。。

第三一一章 昌都战役(一) 'vip'() 
    撤退到江达城里的桑珠脾气格外的暴躁,来玛渡口这一仗,他的士兵虽然死的不算多,只死了二百多个,其它的死者基本上都是各个寺庙派来的寺兵。。l''即便这样,他也损失不小,加上伤者,他的五代本已经有超过二成的战斗力损失了。只要江达守城再打上一场,没准他的损失将会达到五代本的一半。这可不是他想要的。

    做为藏军中,实力最强的代本,桑珠到昌都来的目的,是想争夺昌都总管的位置的。在**,昌都总管是噶厦政府里四大噶厦之一。也就是除了各级活佛代表的宗教系统之外,世俗阶层的权力顶层。再往上,就是最顶层的摄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