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80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80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医院、以及各级管理机构、商业机构,和警察局、税务所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教师、医生、护士等专业人才,而这也是个巨大的缺口。

    在这样的情况下,阎锡山不得不要求北方特区,向其它地区分流这些蜂拥而来的移民。他这里已经是接受的极限了。可往那分?杨寰宇不由得想起早几年进疆平叛时,他向段祺瑞提出在新疆地区广建学校时,段祺瑞、徐树铮看他的那个眼神。

    察哈尔和绥远虽然也有不少耕地,但多数地方都是草原。两世为人的他,自然知道这些草原的重要性。在辽北和热河虽然他下令把许多草原变成了耕地,但他知道,察哈尔和绥远北部,以及再往北的蒙区都不能再这样干。这些地区的草原一旦毁去,即便开发出了耕地,也是不会长久的。前世蒙区这边,国家为了治沙,花掉的钱远比当时把草原变成耕地得到的那点收益要多得多。

    而且,再往北,冬季寒冷的天气明显增多,也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真不如依旧做为牧区要划算。可这些移民的到来,又不能不管。虽然可以下令在榆关控制关内移民出关,可杨寰宇这个命令是真的没法下。人家冲着他颁布的法令而来,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对北方特区政府的信任。加上人口基数少,也一直就是他杨寰宇的心病,现在人来了,他能不管吗?

    为此,杨寰宇第一次召集了北方特区政府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席会议来商讨这个问题的解决。包括新加入的成都警备区司令刘湘在内的几乎所有军政主官都参加了这次会议。显然,在杨寰宇心里,是期望川康这边,能分担掉大部分安置的压力。其次是徐庭瑶的乌鲁木齐警备司令部的辖区,对那里,杨寰宇一直都存在着改变那里不同民族人口比例的想法。或许,现在这样的大规模移民,能使那里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有所下降。至于后续的跟进,只能慢慢来了。

    按照川康耕地七百万公顷,新疆耕地五百万公顷,甘肃耕地五百万公顷,加上绥远察哈尔的大约七百万公顷耕地的预计来说,这几个地方的耕地面积相加,应该能与东北十省的耕地面积持平。也就是说,可以从东北地区,分出大约三分之一的移民,前往这几个地区。

    以目前北方特区占全国大约三分之一的耕地面积,吸引大约一点五亿人口到北方特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北方特区的配套跟不上。从原来的五千万人口基数,加上川康新近加入后增加的四千万人,总的人口要从原来的不到一亿,突然扩张到华夏人口的近一半,各种物资的供应,各种专业人才的缺口,显然就成了大问题。这是杨寰宇事先没考虑到的。他还是低估了土地对华夏百姓吸引力。

    在北方特区在为突然暴涨的人口问题商讨对策的时候,南京政府也在为人口流失商讨对策。北方特区的“耕者有其田”政策,受到影响首当其冲的自然是南京政府。辖区里,虽然地主和自耕农受这一政策的影响不大,可雇农的大量流失,对辖区的农业生产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有地没人种,眼看着土地的荒芜,显然也是让人难以接受。一时间,在农村,大量的土地被出售,问津者却不多。一个五口之家,能种三十亩地,已经是极限。买来土地放荒,这种事肯定也是没人会做。

    这似乎是在逼迫着南京政府也向北方特区政府看齐,在南方各省推行类似的政策。从内心来说,不管是总统胡汉民还是政府总理汪兆铭,抑或是掌控军权的蒋志清,他们对这个政策都没什么抵触。因为从他们的领袖孙文的“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里,平均地权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是孙文虽然提出了口号,却没拿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孙文创建d的时候,他的支持者里,绝大部分都是地主和由地主转化而来的民族资本家。对待这些人,d是无法拿出强硬措施来搞什么平均地权的。如果那样做了,对那些曾经的支持者们来说,无疑是d的过河拆桥。丧失了这些支持者,无疑会动摇d的统治基础。前世的蒋志清转去台湾以后,之所以可以顺利的把“耕者有其田”政策实施下去,与当时台湾的那些地主和民族资本家与d之间没什么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可在大陆他就无法这么做,因为他依靠的江浙财团,是他无法翻脸动手的,加上政府军队里的高官们与地方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对想要实行平均地权的他来说,阻力之大,风险之高,都是他无法承受的,这才注定了他的失败。

    做为理论家,孙文无疑是很出色的,他的“三民主义”里,除了民族自决权这一条,杨寰宇也打心底里认可。但作为执政者,孙文却是个失败者。用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来描述他,绝对是再恰当不过。这也是杨寰宇始终瞧不起孙文的根本原因。孙文提出了近乎完美的理论,却拿不出具体实现的办法,甚至在他的执政生涯里,所作所为与他的理论往往背道而驰。他提倡民主,却让党员宣誓对他个人效忠,不容有任何反对他的意见,组建党军实行独裁。他嘴上说关注民生,却让他的治下,民怨载道,以致死后,民众自发签名,拒绝他归葬家乡。

    现在,当南京政府开会讨论起这个怎样搞平均地权的时候,他们才发现,这事他们眼下没法搞。可北方特区的搞法,他们又无法仿照,因为南京政府没钱。虽然眼下华夏的关税大部分进了南京政府的口袋,但这些收入还不够军费的开支。

    。。。

第三二七章 被撼动的基础(中) 'vip'() 
    杨寰宇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耕者有其田”条例的颁布和实施,在他认识里,是对北方特区辖地的一种改革,一种稳定民心的办法,一种藏富于民的善心。实际上,这也是在经济上,对南京政府的一种宣战。而且,这种战斗的影响力,远远大于战场上两军对垒所获得的胜利带来的那种影响。这种影响力几乎摧毁了南京政府的统治基础,虽然有不少地主反对这样的政策,但那些从地主转化而来的民族资本家们,显然是能够接受也乐意接受的,因为他们已经在经营企业和经营资本的过程中,认识到搞工业企业和商业金融,比在土里刨食所获得的利益更大,这才是对南京政府最大的打击。

    在南方的民族资本家们,也很期待南京政府也能象北方特区那样做,这样,就会有巨量的民间资本投入到工业企业、商业、金融等各个急需大笔投资的行业里来,为他们扩张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增砖添瓦。对于那些刚刚从土地里刨食转变成投资者的土财主,他们并不担心会产生什么威胁。只有在这一点上,他们对北方特区的政策有怨言。因为北方特区不允许涉及到国防和民生的企业,由他们去控股,并因此获得暴利。

    张汉卿在南京政府的对策商讨会上,提出的建议很简单。“和北方特区政府谈判,然后和他们联手在华夏全境推进‘耕者有其田’政策。”当然,张汉卿的提议没讲得太明白,谈判谈什么?北方特区政府为什么要和南京政府联手?这样做的话,南京政府是要付出多少代价?杨寰宇对南京政府的要价底线在那里?但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如果北方特区愿意和南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谈判的话,那南京政府至少是要和北方特区组成联合政府。

    这是一个让d的各个巨头们很难堪的建议。当初,正是在李石曾、蔡元培、张静江、吴稚晖这d四大元老的支持下,胡汉民和汪兆铭的默认下,蒋志清趁杨寰宇在美国伤重昏迷的时候,策划发动了“清党”行动,试图把兴华会和cd的成员清除出军队系统。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成功的行动,直接导致了兴华会和d的对峙和南北实质上的分裂。

    如今,要他们再次去把兴华会请回来,并低头去和北方特区政府谈判,这让他们的老脸往那放?再者说,想要北方特区政府同意的话,别的不说,最低要求,杨寰宇肯定依旧会要把持军权。(。。l)那d辛辛苦苦夺来的军权就这样拱手相让?

    再从民心来说,北方特区政府率先实施了“耕者有其田”政策,现在南京政府即使跟在后面实施,恐怕在民间,也是更多的百姓都会念北方特区政府的好,而不是称赞南京政府,要是这个政策的实施还是在与北方特区政府达成一致,得到北方特区政府的支持之后,再实施的话,d还会有人拥护吗?

    “汉卿,这事怕是不能这么做!杨寰宇他会不会答应这个合作在其次,这样做的话,南京政府的合法性都会受到质疑,我们d怕是马上就面临着再次下野的局面了。”首先开口反对的,出乎意料的既不是四大元老,也不是胡汪蒋这些党内实权人物,而是立法院院长居正。

    “是啊,现在的北方特区,说白了就是个军政府,杨寰宇是以北方军区总司令兼任政府主席,虽然政府里设置了各个委员会,但划分的政区,依旧是以各个警备司令部的长官徐树铮、阎锡山、刘湘、吴佩孚、徐庭瑶为首。整个就是个军人独裁政府。当年,段祺瑞在位时,好歹还有个军事委员会,也不太干涉政府执政,你们看看现在的杨寰宇,比段祺瑞更有过之而无不及。难道,你们想再回到军事委员会成为压在政府头上的太上皇那样的政局?”元老吴稚晖气哼哼的质问。

    “倒不是一定要去和杨寰宇谈判,向他低头,我们开会的目的,不是要解决怎么搞这个平均地权的事么。汉卿也不过是个提议!”主持会议的汪兆铭笑着打圆场。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做为政府总理,汪兆铭算是尝到了没钱的滋味。虽然他通过增发货币和发行国债,缓解了部分危机。可他知道,增发货币这个应急的法子,就是一颗隐形炸弹,过几年,这事万一处理不好,恐怕面临的局面会更糟糕。

    对当初搞“清党”,汪兆铭是保留看法的,到不是他与杨寰宇有什么交情,而是他觉得已经获取政权,没必要搞得血淋林的,况且,在d获取政权之后,杨寰宇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要把政权通过武力抢回去。反倒是“清党”一搞,直接引发了国防军的分裂,搞成了眼下这种南北对峙的分裂情形。动武,不是人家的对手。本想通过慢慢的发展经济,梳理这个国家,结果,人家不出手则以,一出手,就是眼下这种大杀招,根本就是釜底抽薪啊!

    在会议上,同样也很少说话的蒋志清也在脑子里琢磨着,对杨寰宇搞得这个“耕者有其田”他心里也很赞成。如果说,对湘赣农民军的数次围剿,让他见识到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的话,这次北方特区政府的“耕者有其田”政策的颁布实施,则让他真正感受到了华夏农民对土地的狂热。短短数月,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拖家带口往北的人流。根据守卫长城沿线各地的统计,出关民众数量已经近亿之多。如果说,刚开始他们都还不以为意,看着蜂拥出关的民众,还想看杨寰宇的笑话,赌他无法承受这样巨大的流民潮的冲击的话,现在,他心里感到的就是恐惧了。

    。。。

第三二八章 被撼动的基础(下) 'vip'() 
    “我倒是觉得汉卿的提议也不失是个办法。(。。l)我们自己没能力解决这个难题,但这个难题拖下去对我们党的执政有利吗?我看绝对是弊大于利,与其这样,与北方特区的杨寰宇接触一下,也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么。听听杨寰宇会怎么说,看看他有什么要求,要是他的要求实在太过分,我们还可以拒绝的么。”给蒋志清出谋划策,给湘赣农民军搞围困之策的d四大元老之一的李石曾开口支持张汉卿的提议。

    李石曾会支持张汉卿的建议,出乎了与会的大部分人的意料。要知道,当初他可是力主“清党”的骨干力量之一。现在他赞成去和杨寰宇谈判,无疑是他在自己的脸上,自己扇了自己一个大巴掌。承认当年的“清党”行动中清除兴华会的行动是错误的。

    “我也觉得是可以去谈谈,不得不说,北方这么搞,是很得民心的。我可以这样说,如果在这以前,我们还有机会与杨寰宇一较短长,还有统一北方的希望的话。这件事之后,杨寰宇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将来只会是他挥兵南下。'。。l'与其到那时,我们一败涂地的被赶下台,丧失所有,还不如,趁现在我们还具备一些谈判的筹码,在未来可能形成的联合政府中,保留一定的权利。”一直坐在轮椅上昏昏欲睡的张静江也开口支持道。三天的会议,让他疲惫不堪,但他对在座每一个人的发言,并没有丝毫的忽略。做为南京政府与江浙财团之间的纽带,他当然清楚在上海的那帮民族资本家们心里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