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94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94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窗伞!苯笾娴牟恢勒庵质赂迷趺创恚ㄓ邪盐侍馍辖弧

    听到姜大柱这样的答复,陈渠珍倒是笑了起来。他看明白了,这姜大柱还真是个实在人。这样的人能做到上将,怕是也只有在国防军这样的军队,在杨寰宇这种领导的手里才有可能。说白了,姜大柱的官职再高,也只是一把锋利的刀,他只会按照杨寰宇制定的规矩做事,很难成为政客。现在,陈渠珍终于明白,为什么姜大柱贵为上将,还会做出带一个营进山辑匪这种事了。

    姜大柱觉得头疼的事情,在杨寰宇眼里却很好处理。凤凰不是说藏兵于民吗?那好,在凤凰编五个预备役师,受武汉警备区的管辖,具体事宜由湘西屯边使府代管。而那些轻罪的从匪人员,则直接由湘西屯边使府监管,陈渠珍为第一责任人。不仅如此,湘西屯边使府还需要为整个湘西剿匪结束后的治安背书,在湘西剿匪结束后,湘西各县一旦复发匪情,由陈渠珍负责的预备役部队,要协助各县政府,在第一时间扑灭匪情。而这一决定在国会备案,作为个案特殊处理。

    这样的决定在姜大柱通报给了陈渠珍之后,陈渠珍的感觉就是“痛并快乐着”。痛的是,这次剿匪结束,以后湘西复发匪患,他就是第一责任人,剿匪成了他必须要做的。其次是他的“竿军”全体列入了预备役,某种程度上,“竿军”不再属于他个人。快乐的是,这个决定坐实了他湘西王的地位,也让他在凤凰备有颜面,因为他保下了那些轻罪的从匪。

    还有就是这个决定也给陈渠珍带来一些麻烦,不过这些麻烦在姜大柱看来却是好事。陈渠珍能保轻罪的“竿军”成员在接受审判后,免于发配边疆。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几乎整个湘西南部的大小土匪,都想方设法的要搭陈渠珍的便车。于是,似乎一夜之间,湘西所有的土匪都与“竿军”有了各种各样的联系。这些人在得到陈渠珍的认可之后,不等剿匪部队进驻当地,就纷纷下山自首。而那些匪首,有的逃亡,有的被手下绑着交到各县政府。整个湘西,困扰了几十年的匪患就这样平息了下来。

    。。。

第三四三章 新年文告 'vip'() 
    1933年1月27日,大年初一,杨寰宇作为华夏总统发布新年文告。在新年文告中,杨寰宇总结了过去一年中,华夏获得的一系列的成就,同时也宣布华夏在湘西剿匪的结束,宣称已经平息湘西匪患。在新年文告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杨寰宇在文告中,正式提出在新的一年里,解决湘赣农民军问题是全年的中心工作,正式提出了以政治方式解决问题为主要途径,军事解决为辅助途径。结合文告中前面特意提到的湘西剿匪,文告被认为是杨寰宇对农民军的一种警告。华夏军方有能力武力解决,但却提出了政治解决为主的思路,体现了杨寰宇的诚意。同时,这是杨寰宇第一次,同时也是华夏政府第一次在新年里,以文告的形式,对过去一年的工作做出总结,并对当年的工作做出展望。此举也从侧面体现了杨寰宇的春风得意。

    这篇文告不仅引发了华夏国内民众对议政的热情,也引起了西方各国对华夏的关注。但仅过了三天,西方国家的政治家们的注意力就被另一件事情吸引了过去。那就是一月三十日,在德国,希特勒正式出任德国总理,正式结束了魏玛共和国的历史,第三帝国成型了。

    出任德国总理的希特勒,丝毫不掩饰他要寻求得到“包括一切方面的整个国家的权力”的企图。早在32年7月的德国大选中,“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获得了37。3%的选票,在德国国会获得230个席位,成为德国的第一大党。尽管德国总统兴登堡拒绝赋予希特勒绝对的权力,但希特勒却得到了前德国王室霍亨索伦王室的支持。

    在希特勒上台第三天,他就发布第一号文告,声称兴登堡总统宣布解散国会,定于三月五日举行新的选举。希特勒认为,他将在选举中稳操胜券,这样就能排斥联合政府中的其他政党,确立一党统治的体制。上台第六天,他又颁布《保护德国人民法》,以便广泛限制反对党,特别是限制德共和社民党在竞选中的宣传活动。上台第八天,希特勒宣布解散普鲁士邦议会,使普鲁士代理内政部长、纳粹党的戈林得以接管了警察局,为纳粹党在普鲁士夺权创造了条件。随后由冲锋队、党卫队和钢盔团成员组成的所谓“辅助警察”又先后接管了各地的警察部门,并在各大区建立了集中营,关押成千上万的**人、社民党人和其他的反法西斯战士。另一方面,希勒特又暗中拉拢国防军头目和大资本家,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赢得选举的胜利。

    到1933年二月底,希特勒的党徒们策划实施的“国会纵火案”为希特勒提供了在德国“清党”的借口,第二天,希特勒宣布法令,宣布除“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以外的德共以及社民党等在内的德国所有其它政党均为非法政党,予以取缔。

    希特勒的一系列行动,终于赢得了军方对他的效忠。这让他顺利的把军队和教会之外的所有政治社会机构都一体化了。现在,他就等着奄奄一息的躺在医院里的总统兴登堡咽气,让他把总统和总理两个职位合二为一,那时,希特勒就将完成了他的独裁大业,将国家权力集于他一身。

    德**方对希特勒的支持,是希特勒最终获得独裁权力的最终保障。造就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凡尔赛和约》,正如法国元帅福熙预言的那样,《凡尔赛和约》不是一个和平的条约,而是二十年的休战。在德国人特别是德**人眼里看来,《凡尔赛和约》给他们带来的是屈辱。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在党章里明确把废除《凡尔赛条约》和《圣日尔曼条约》列为党的宗旨,拒绝承认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和南斯拉夫王国的**,要求把上述各国的德语地区重新划归德国的版图。这极大的迎合了军方的好感,认为希特勒是一个能够带领德国再次走向辉煌的领袖。

    其次的就是德国的民众的支持,从一点上就能看出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的支持程度。德国的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的正式成员全部加起来也只有三千多人而已,象在港口城市不来梅,整个盖世太保机关,在不来梅的成员不到三十人,他们却控制了不来梅近二十万的人口的一举一动。他们的监控来自于市民们自发的举报和告密,民众们会把他们看到的,发现的任何的不正常情况,向盖世太保机关报告。民众们会警惕的注视着周边所有人的举动,以防有人做出危害第三帝国的事情。不来梅的盖世太保成员们,每天大量的工作,就是甄别分析这些举报信息,然后归档,从这些来自民众的信息中确认那些人属于需要监控的目标,对他们的档案加以关注。

    让希特勒获得如此高的民心威望的原因,来自希特勒的二个行动。第一当然就是反犹太人,在德国蒙受战败的屈辱,德国经济在《凡尔赛和约》规定的巨额赔偿的压榨下,通货膨胀,物资紧缺的时候,犹太人却通过他们手上控制的金融体系和手上的巨额财富,囤积居奇,疯狂的大发战争财。是由于犹太人的贪得无厌与一毛不拔,当时的德国经济在各个方面都渐渐被犹太人控制。这使犹太人在战败后的德国获取了巨大的利润,但是他们却没有为德国人民的生活作出应有的贡献,因为他们自己从来没认为他们也是德国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从来没当他们是德国人,尽管他们拥有德国国籍。所以全体德国人都排斥犹太人,这也是希特勒后来通过法案,剥夺犹太人的德国国籍的根源。

    第二个,就是希特勒宣布并实施的经济政策,他下令私企全部国有化,以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德国的国民经济因此得到飞速发展,年经济增长率在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他承诺要让德国民众的餐桌上有牛奶和面包,不再为饥饿担忧,在他上台后,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实现了他的承诺,这让希特勒在德国的威望如日中天,几乎所有的德国人,都认为希特勒是上帝恩赐给德国的天使。

    希特勒的上台,以及他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让杨寰宇成了间接的受益人。这源于他在年前的军委会会议上的一番讲话,他在会议上扮演了一个“神棍”,预言德国政局的变化,预言了希特勒的上台,同时也预言了希特勒将会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今,他的预言正在一条条的变成现实,这让参加了这次军委会会议的所有人都对杨寰宇在这次会议上的讲话深信不疑。就连蒋志清这些d人也对杨寰宇的“远见”由衷的佩服。顺带着,对杨寰宇在会议上预言的世界大战很快就会再次爆发的言论,也奉为圭臬。

    希特勒的上台,让杨寰宇更加能够确认,历史依旧顽强的沿着预定的轨迹在运行,并没有因为华夏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改变。这让杨寰宇心里的急迫感越发的强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世界势力格局,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始终稳定的维持了下来,直到前世的杨寰宇死亡的时候,依旧是没有太大的改变。但这个世界会改变,至于变成什么样,这就要看杨寰宇领导下的华夏,对战争的准备工作做得是否足够充分了。依旧两极对抗,还是三足鼎立,或者就是一家独大,某种程度上,已经在于杨寰宇的选择。

    应该说,杨寰宇的这次神棍的扮演使他在华夏军政两界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原本对他在新年文告里,公开表示要政治解决农民军问题提出批评的人,也随着杨寰宇“预言”变成现实而销声匿迹了。不过杨寰宇并没有自己把自己忽悠的找不到方向,在年后,他的第一个军事命令,就是把在湘西的六个山地师秘密调往湘赣苏维埃的周边地区。只是他没有再次设立新的剿匪司令部,他可不想让他在这个世界,唯一的结拜大哥,染上政治斗争的血痕。

    山地师的调动,是出于政治解决无法实现下的一种后备措施,不到不得已,杨寰宇不想使用他们。所以,杨寰宇不顾姜大柱的反对,强硬的命令姜大柱坐镇武汉的特种兵司令部,不得离开武汉。假如真的要动武,杨寰宇的预备人选是特种兵司令部的参谋长唐淮源中将。

    此刻,在湘赣苏维埃,农民军的内部也在忙着解决土地问题。或许是出于对杨寰宇的“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反应。湘赣苏维埃在之前的一年里,在苏维埃辖区,也进行了分田运动。在这个运动中,苏维埃采取的是把没收的地主和富农的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给所有人。包括那些被没收了土地的地主家人和富农。但眼下实际控制湘赣苏维埃的,由斯大林扶持的陈绍禹忙于与本地派的毛润之争夺权力,认为这样分田地给地主及其家属是是给地主复辟的机会,应给予无情的打击与反对。要求在湘赣苏维埃全境,重新清查土地的分配情况,要把分给地主及其家属的土地全部再次没收,分给富农的土地要全部换成最差的土地。是谓“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

    这样一来,相当于要毛润之自己在自己脸上打一个巴掌,以降低毛润之在湘赣苏维埃的威望。因为之前的土地分配办法,就是在毛润之的支持下进行的。现在毛润之推翻之前的办法,无疑是让他变成出尔反尔的人。于是,陈绍禹一方要在湘赣搞查田运动,毛润之一方要想方设法的把事情糊弄过去。双方你来我往,争的不宜乐乎。当这些情报传到杨寰宇这里时,让杨寰宇也有些哭笑不得。但他知道,看来只要一心把苏俄的指示当圣旨的陈绍禹掌握着权力,他想政治解决农民军的问题就不可能实现。怎么让陈绍禹下台?或者说,怎样让农民军愿意坐到谈判桌前面来?这成了杨寰宇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这是逼着让我动武啊!希望他们的军事行动是那个只有连长水平的那个德国佬指挥吧。”杨寰宇心里琢磨着,他想的那个德国佬是奥托・布劳恩。是共产国际派在华夏的驻华夏军事代表兼军事总顾问,他没什么军事经验,仅仅在苏俄的伏龙芝军事学院读过三年。也就是说,一个军校刚毕业的小尉官,眼下的农民军的最高军事决策者。

    杨寰宇召集军委会委员们开会讨论对农民军的军事行动计划,这让之前就在努力清剿农民军的蒋志清再次兴奋起来,主动请缨要担任清剿行动的指挥官。这事杨寰宇可不能答应,倒不是怕蒋志清立功,而是怕蒋志清坏事。

    “军事进攻的行动,目的是要让他们来和我们谈判,并不是要消灭他们。这事你这个上将陆军总司令去不合适,我觉得,这事就让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