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199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199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端庖桓鐾牛腥舜虻舻呐诘日雠┟窬闪⒌较衷冢械呐诘家嗔恕5美蠲绫I诵牡氖歉张缮先サ牟慷佑质撬鹗Р抑亍U庋獍ご颍共涣耸值恼蹋墒钦娴拿环ù蛄恕0敫鲂∈笔奔淅铮腥说挠白佣济豢吹剑约旱囊桓鲇鸵丫畈欢嗤炅恕

    李苗保不愿意呆在后面的团指挥部里,特意跑到第一线来,就是想要打个翻身仗的,现在,在敌人还没看到的情况下,兵力损失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要是敌人再来几轮炮击,怕是他马上就要面临无兵可用的境地。在敌人炮击过后,他不敢不往阵地上派兵,这次敌人炮击后没冲锋,不代表下一次依旧不冲锋。若不是第一次炮击过后,把屯兵洞和防炮洞里的部队都调了出来的这个巨大失误的话,也不会有现在这样的被动。

    如果在敌人第一次炮击之后,依旧只是先上来几个观察哨,在发现敌人发动地面进攻之后,再让躲避炮火的部队上阵地的话,敌人的这几轮炮火是不会给他造成多大的伤亡的。可现在不行了,除非放弃前沿阵地,不然,从后面往前增援是需要时间的,这才是预备队刚上来,就再次蒙受巨大损失的根源。

    现在在敌人炮击结束之后,李苗保再次面临选择。是放弃一线前沿,退守二线阵地,还是继续往一线阵地上派出增援部队。可就在李苗保犹豫着该如何抉择的时候,他通过望远镜,愕然的发现,他不用选择了。因为一线的前沿阵地已经被敌人占领了,现在他要做的是怎么把埋伏在山沟里的两个连,加上他的临时指挥部向后撤。

    他伏兵的山沟和他的临时指挥部,距离失守的一线前沿的距离很尴尬。伏兵顺着山沟前出,位置会在前沿阵地的前方。可那里,敌人的后续兵力正在跟进,冲出去,就会直接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从山沟里直接出来,则有很大可能再次成为敌人炮兵的靶子。而他的指挥部则失去了指挥所的意义,因为太靠前了,靠前到就快成为新的一线前沿阵地了。在这样的位置上,不但失去了观察整个战场的视野,还有随时被敌人炮火摧毁的危险。

    李苗保带着满心的不甘,指挥着部队向后转移。但他正面的561营可不给他喘息的时间,在占领一线前沿阵地之后,开始了流畅的步炮协同作战。还没等李苗保回到团指挥所,他的二线防御阵地就已经被561营也占领了。

    不过561营在占领二线阵地之后,攻势不得不停了下来。四次覆盖性的炮击,561营携带的两个基数的炮弹已经基本上消耗光了,他在等团里的辎重连给他们补充弹药之后才能继续他们的攻击行动。在华夏国防军的步兵操典里,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许一线指挥官发起不顾士兵生命,以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进攻行动。现在561营的情况,显然不属于万不得已的状况。

    敌人的进攻停下来了,李苗保很想发起反击,把阵地再夺回来,但他已经力不从心了。从之前的试探性进攻,到现在的防御作战,他的第二团的战损已经超过了一半。他此刻发起反攻,除了再多消耗一些士兵的生命意外,没有任何意义。对手561营的炮弹虽然打光了,可士兵携带的子弹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消耗。李苗保想用手持着大刀长矛的士兵冲上去近身搏斗,显然也是种一厢情愿的空想。

    农民军的高层首领们并不在乎拿士兵的生命去博取胜利,这从农民军的领袖们一次次的决策,搞的诸多城市暴动就能看出来。他们只在乎搞得城市暴动产生了多大的影响,但对暴动之后,暴动部队的给养供应,部队如何免遭致命的打击,在城市暴动之后,暴动队伍的撤退路线等等,并没有缜密的计划和安排。说白了,他们和当年的孙文依托帮会组织搞的那些城市起义性质一样。孙文是用这些城市起义来帮助他在海外募集资金,农民军则是用这些城市暴动来扩大他们党的影响力。至于士兵们的生命,那只是革命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这个代价不能是他们自己。

    但基层指挥官们对自己手里有多少兵还是在意的,因为这与他们的职务是挂钩的。农民军的高层们,生怕被别人小看,所以部队的架子都搭的很大。明明只有几千人,正常编制不过是一个团的编制,但他们就愣是打出一个军的番号出来,下辖几个师,若干个团。有的师所有的人加起来也不过千把号人,比一个整编营大不了多少,可他就要这样弄。因为部队编制小,会被别人小看,投奔他们的人也就会少很多。可以试想下,要是按有多少人就编多大的编制的话,几百人的队伍,撑死就是一个营而已。谁会把只有一个营兵力的领导人看在眼里?可称一个军的话,虽然看到的人不多,可谁知道是不是在别处还有队伍?

    还有一个就是,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领导人,你这里暴动,只组织起了一个营,你只能是个营长。他那里暴动搞起了上万人,编了一个军,称军长。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原本平等的关系,立马就变得天差地远。这怎么能行呢?所以,农民军在各地搞得暴动,架子都搭的很大,这不仅是对外宣传的需要,也是对内衡量各人党内地位的需要。

    可基层的带兵军官就不这么搞了,你人少职务就低,这是天经地义的。李苗保之前有一千多人,他的部队称团,还勉强够格。可他要是打的只剩下百把号人,战后要是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人手的话,那他的部队缩编就是必然的,他这个团长怕是只能去当连长了。所以,对基层军官们来说,手上部队的实力是不能损失太大的,除非他的上级下达了死命令,但在接受死命令的同时,也相当于上级给出了保证,那怕兵打光了,只要他这个指挥官不死,活着回来,职务还能继续保持。

    李苗保这次的任务,只是正常的防御作战,没有什么死命令。他现在首要考虑的,是怎么守住防线。在兵力不多的情况下,他需要的是固守防线,而不是反击夺回阵地。不然,即便是暂时的夺回了阵地,没了兵,后面依旧无法守住夺回来的阵地的话,他反而会因为兵力少,连守住最后防线的机会都不会有。

    当然,李苗保也不是不想其它的办法,他的办法就是告急求救。与此同时,仰天岗一线的138团的进展一切顺利,第二十三师的前敌总指挥副师长夏烔也对133团和师属炮营下达了进攻新余县城的命令。在师属炮营75毫米榴弹炮的轰击下,新余县城的包砖城墙很快就被轰塌了三四处巨大的缺口。在新余城墙上负责城防的一军团二师五团团长张振山被炸下城墙,身负重伤。二十三师133团趁着混乱,突入新余城内,与负责守卫新余的一军团二师的四团和五团在城内展开巷战。

    等到李苗保和邓华联名的请求增援的告急报告,和新余城破守军正在与敌展开巷战的报告同时送到林育容眼前的时候,林育容是彻底的抓狂了。第一师是一军团的主力,现在,三个团里,两个团被打残了,就剩他的底牌的一团还没有受到损失。加上守卫新余的第二师四、五两个团看上去想要全身而退也已经毫无可能。一军团这样打下去,恐怕即将面临灭顶之灾。但他还没接到撤退的命令不能撤,只是这仗这么打下去的话,那怕他把一团压上去,能撑多久?两天还是三天?面对困境无力回天的林育容只能再次上报战情,祈祷最高三人委员会能及时下达撤退命令。

    林育容的第一军团接二连三的告急电报,让最高三人委员会的奥托·布莱恩主动停止周翔宇的争论。因为事实已经很清楚,奥托·布莱恩的作战方案已经被事实证明不可行,现在需要的是怎么减少损失的办法。

    这一次,最高三人委员会的命令总算没有再拖拉。接到撤退命令的林育容如释重负,他立刻安排仰天岗一线,在黄永胜团和李苗保团的交替掩护下后撤,守卫新余的第二师四、五两团也要在第十五师的掩护下,要尽快脱离战斗,撤出新余。

    与林育容同时接到全线撤退命令的,是在分宜的第三军团。给第三军团的命令是在分宜和新干的部队就近撤往附近的山区,因为随着新余的第一军团的后撤,分宜和新干的后路已经被切断,现在要趁着敌人还没有合围分宜和新干的空挡,跳出可能的包围圈。

    。。。

第三五零章 费边主义 'vip'() 
    农民军的第一军团和第三军团相继撤出战斗,负担进攻新余和分宜的何键第二十三师和陈铭枢的第二十六师在分别进占了新余和分宜之后,并没有展开追击,而是开始巩固战线。(。。l)随着新余被占领,吉水已经就在眼前,这时候停下进攻的脚步,何键觉得有些不明智。但杨寰宇的命令只是让他们给农民军一个教训,并没有下达进攻吉水的作战计划,也没下达继续进攻的命令,他就只能止步。

    于都县里,农民军的最高三人委员会也终于弄清楚了这次进攻的华夏国防军的序列,以及这次与第一军团、第三军团还有第九军团的正面到底是那些敌人和兵力配置。奥托・布劳恩拿着这份刚送来的情报黑着脸不说话,秦博古则是心里哇凉哇凉的,周翔宇则揪着颌下的大胡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秦博古心凉的是他看到送来的情报表明,打的林育容频频告急的敌人,竟然只有区区三个团,按照情报上的说法,那不过是大约半个师的兵力。而在湘赣苏维埃周边,这样的师有十六个。对阵三军团的兵力更少,只有两个团。这两个军团可是湘赣苏维埃最能打的军团了啊!面对两面加起来也不足一个师的敌人,居然只有干挨打的份。这要是敌人的十六个师从四面八方一起攻进来?秦博古只觉得后背凉飕飕的。

    奥托・布劳恩倒没觉得害怕,他只是有点迷惑,自己制定的这个作战计划,真的就不对吗?不,这是林育容和彭清宗两个贪生怕死!农民军最强的两个军团,没理由在面对加起来也不足一个师的敌人面前,把仗打成如此被动的结果。这个时候,他选择性的忽视了两军在武器装备、训练水平、基层军官的素质等等这些方面,农民军与华夏国防军之间的差距。即使是人员数量上的差距他也选择性的当没看见了。

    倒是周翔宇,没从这次战斗的胜负上想问题。他在想这次事件之后,政治上的后果。作为一个领导人,如果在决策的结果是失败的时候,要是拿不出能说得过去的理由,那么,他的领导地位就会变的摇摇欲坠了。通过他掌握的情报力量,他知道就在此刻,毛润之正在拜访核心领导层里的其他人,在与他们沟通事情。至于沟通的事是什么,这还用说吗?肯定是这次战斗失利带给农民军的巨大损失需要有人负责。矛头所指,更是不言而喻。

    毛润之现在确实正在和洛浦沟通中,他对这次战斗失利的原因,直接指向了最高三人委员会。和湘赣苏维埃其它人在得知新余和南丰一带的军事失利后的忧心忡忡不同,现在的毛润之红光满面。在毛润之心里,这湘赣苏维埃是他建立的,现在却被人喧宾夺主。这一次的军事失利,给他带来了意料之外的转机,他要用好这个机会,一举扭转这个湘赣苏维埃的权力被外人把持的局面。

    “这是‘左倾教条主义’做出的‘冒险主义’决定,这会直接断送农民军的前途。”毛润之在他的意见最后的结论,措辞中给奥托・布劳恩扣下帽子已经足够大,同时,也否认了之前召开的会议上,对奥托・布劳恩军事计划做出的支持决议。

    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洛浦已经听明白了毛润之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要剥夺奥托・布劳恩的军事指挥权。在这一点上,洛浦没有意见。因为事实已经证明,象奥托・布劳恩那样,组织起来与华夏国防军打这种阵地战是行不通的。但是毛润之最后结束时这句话,也让洛浦感到一丝寒意,无它,这个帽子扣的有点大,有点狠。要知道“断送农民军的前途”这是多大的罪孽啊。这个定性,就差点要说奥托・布劳恩是敌人派来的内奸了。

    如同周翔宇所料的那样,当农民军的领导层再次举行会议的时候,总政治部主任王嘉祥率先发难,要求会议检讨新余战斗的教训,并要求奥托・布劳恩对这次战斗遭受的损失负责。这摆明了是要追究和清算奥托・布劳恩的责任,并借这个会议剥夺他的军事指挥权。随后,毛润之、洛浦、朱老总、何克全、廖陈云、刘卫黄等都附和赞同这个意见,周翔宇很清楚,他也需要表明态度。在场的除开当事人奥托・布劳恩,就剩他和秦博古两个人还没表态。

    “嗯,我也赞成这个意见。”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