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205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05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说,杨寰宇不可能第二次犯那样的错误吧?”毛润之想了一下,却把思路转到了别处。

    “我想说的是,这才是他执意不允许我们有**的军队的原因。杨寰宇从美国回来,并非没有与d一战的能力,而且要打的话,他也一定能赢,但他却没打。这说明他在面对外敌时虽然是个好战分子,对内去却不赞成使用武力。这也是我认为他不是个优秀政治家的原因之一。”周翔宇的这番话,让毛润之又听出了别的意思出来。原来周翔宇是赞同放弃军队,与华夏政府议和。这番话几乎就是在给杨寰宇背书,杨寰宇不会打内战,不赞成对内使用武力,所以,放弃对军队的控制,也不会对农民军造成多大的危害。而杨寰宇在政治上的能力并不十分优秀,所以农民军的领导人们,完全可以在政治上去寻求突破,获得这个国家的实际领导权力。

    “没有别的办法了?”毛润之虽然承认周翔宇的话有道理,但他真的有点不甘心放弃对武装力量的掌控。他的这句看上去有点莫名其妙的问话,说明他真正听明白了周翔宇的意思。

    “即便我们能跳出包围圈,但我知道,周围的地方都在搞‘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实施。我们还能像在这里那样顺顺利利的搞‘打土豪分田地’吗?如果不能搞,我们跳出去后,生存环境同样恶劣,军队的供应依旧无法解决。如果使用强力征收,怕是我们到最后,连立锥之地都会没有。”周翔宇面对毛润之的问话,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指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

    华夏政府正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耕者有其田”政策。那些地方的农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还会跟着他们去搞什么“打土豪分田地”吗?因为凡是推行了“耕者有其田”政策的地方,原来的地主的土地并不比农民多多少了,他们的土地都转换成了华夏境内各处工矿企业的股份。这种情况下,再提“打土豪分田地”显然已经不合适了。那么,农民军就算跳出了眼前的包围圈。可所到之处,物资补充,兵员补充都会成为巨大的问题。农民们不再有热情跟着他们搞土改,甚至有可能反感他们的所作所为而成为他们的对立面。这样的打击显然是农民军无法接受的!

    “在这个方面,眼下我们确实很被动!华夏的问题的根本就是土地问题。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农民确实就会缺少了革命的积极性。”毛润之意味深长的看了周翔宇一眼,心里嘀咕“能想出这种解决土地问题办法的人,还不算是优秀的政治家?”

    毛润之和周翔宇两人之间的沟通,到了这个时候,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虽然双方都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但他们在对农民军的现实处境上形成了相同的认识。在对军队是否保留上,也大致形成了共识。现在唯一还没解决的是如何调整农民军的政治纲领和今后的斗争策略。

    。。。

第三五六章 与德国人的新交易 'vip'() 
    农民军在为今后的道路如何走伤脑筋的时候,杨寰宇也在看着他眼前的人伤脑筋。此刻坐在宽大会议室里的与杨寰宇正在交流情况的,是刚刚从魏玛共和国防卫军更名为德国国防军的陆军总司令维尔纳・冯・弗里奇上将领衔,包括杨寰宇的老朋友,刚刚回到德国不久,新就任德累斯顿的第3集团军群司令的冯・博克中将在内的德国陆军军事代表团。

    希特勒在前不久,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的接管了德国的最高权力。他在兴登堡死后,并未举办总统选举,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内阁通过一项法案宣布总统职权暂时中止并将该权力转授予总理,使希特勒成为元首兼帝国总理,同时希特勒在接管总统权力之后,也顺理成章的成为德国武装力量最高统帅。

    希特勒成立德国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军。冯・博克就任的德累斯顿的第3集团军群司令就是希特勒扩军的成果之一。冯・博克的麾下,眼下有十四个师的编制,满员的话,将接近三十五万人,当然,目前还出处在组建之中,即便组建完毕,也不会满员,最多达到满编的六成左右。

    德国陆军这个代表团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来华夏拜访杨寰宇,就是德国陆军的将领们,听了冯・博克的介绍之后,对华夏国防军的编成产生了兴趣。现在,德国陆军正在扩编之中,部队的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对于冯・博克口中的华夏国防军的装甲部队的兴趣不是一般的浓厚,其中又以同样来过华夏的威廉・古德里安显得尤为狂热。威廉・古德里安在提交给德国陆军总司令部的一份报告里,极力主张仿照华夏的装甲师,建立起德国的装甲突击部队。

    坦克这个词,在德国将领的耳中并不陌生。作为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些军官们来说,这个由英国人发明,并有英**队和法**队在索姆河战场上率先使用的新型武器,还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因为德国随后也开发生产了7v型坦克,投入了对英法联军的作战。但在他们眼里,坦克还是一种侧重防御,在战场上掩护步兵冲锋,并为步兵提供火力掩护的装备。把这种装备**成军,作为突击力量,对他们来说,绝对是一种新颖的想法。可既威廉・古德里安信誓旦旦的说,华夏国防军已经把这种建制的部队投入了实战,并在与日本人和俄国人的作战中获得极大的战果。(。。l)那么,在扩编中的德国国防军里,就绝对要考虑到这方面的配置,并且需要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克虏伯公司、波尔舍公司、亨舍尔公司等等德**工厂投入巨资进行设计和制造。这样一来,相关的考察和沟通交流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好在不管是冯・博克还是威廉・古德里安他们,与华夏国防军的高层军官都有较深的交情,想必可以通过他们,得到一些华夏国防军的支持和帮助。

    杨寰宇伤脑筋就伤在这里了!因为他现在还不能确定,假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话,他会站在那个阵营。虽然在内心里,他是真心希望德国人再强大一些,在战争中给英国人和美国人造成的损失再大一些,最好能在大战中,让包括德国人在内的欧美各国全都打成一片废墟。但从根本上来讲,他还是希望自己的国家在武力上独树一帜。

    尽管杨寰宇很清楚,华夏眼下的武备早已领先于所有的西方国家,但华夏的这些先进武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在东北与日本人的作战,在哈萨克斯坦与俄国人的战斗、在中东与英国人的交火。华夏的装甲师、航空母舰编队和空军的使用,这些都瞒不过有心人的眼睛。美、英、法、日的海军眼下也都在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建造航母,研究新型飞机。根据最新的情报显示,苏俄和日本人也在研发他们的坦克。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说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华夏如果不更新装备的话,在武备上还能领先这些国家多少。要知道,战争双方如果武备类似,战术思想又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想要赢得战争,除开将领的水平,其余的,就要用战士们的生命去填了,这是杨寰宇极其不愿见到的结果。敌人和外国人死的再多,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只会在心里暗暗叫好,可要牺牲华夏人的生命,杨寰宇就不愿意了。

    对于美、英、法、日、苏俄这些国家对坦克、飞机、航母等武器进行的自主研发,杨寰宇无法干涉也无法阻挠。眼下,对一些敏感技术和武器,都已经被杨寰宇列入国家机密,禁止出口和泄露。因为这些国家的武器装备,与华夏的差距越小,很可能就意味着将来华夏要付出无数的鲜血来弥补。

    对于德国人杨寰宇更是矛盾!按照前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德国是战败国。从理智出发,杨寰宇肯定希望华夏是站在胜利者一方。但以战后这些国家对华夏的态度来说,杨寰宇是真心希望德国人是胜利的一方,希望他们把英美法都踩在脚下。只是杨寰宇又吃不准希特勒的性格,万一希特勒要把华夏也列入需要征服的名单呢?现在帮了德国人,到时候会不会变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即便是杨寰宇两世为人,他也依旧心里没底。前一世,由于德国是战败国,加上被犹太人控制的经济和媒体,几乎所有看得到的资料都把希特勒描述成了一个恶魔。但却很少有资料曝光,一战结束后,犹太人到底在德国做了怎样的恶,以致当希特勒高举反犹大旗的时候,得到了全体德国人拥护。

    头疼啊,杨寰宇一面坐在这里满面笑容的和德国陆军军事代表团的成员们侃侃而谈,一面在心里默默的盘算着得失。他的这种矛盾心理没法和任何人吐露,不然他就无从解释他的这些结论由何而来。所谓的未卜先知之能糊弄一下愚民,是骗不了那些精明的政客的。

    当然还有一个笨办法,那就是眼下走一步看一步。等到大战爆发之前,看具体的情况,实在不行,就大规模的更新国防军的武器装备,大不了提前拿出那个终极的大杀器。想到这里,杨寰宇悚然一惊,这一世可不能让美国人鼓捣出原子弹来。

    “眼下,你们的元首希特勒阁下,对贵国境内的犹太人会采取什么措施吗?”杨寰宇既然有了主意,自然就清楚了话题该往那里引。

    “犹太人啊,这些混蛋是应该给他们惩罚!不过,那是政府的事情,我们国防军是不会参与其中的。我们的责任是在军事上保障德国的利益。犹太人问题是政治问题。”维尔纳・冯・弗里奇上将表情严肃的说道。

    “哦,是这样,我们华夏很愿意保持与德国国防军之间的友谊,也很珍惜与德国之间的合作关系。我们可以在装甲部队以及其它军中的相互合作上提供便利。但是我们也很希望得到德国的帮助。比如在一些基础性的学科上,我们希望得到你们的大力支持。比如在物理学上,能不能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与我国签署一份长期的工作合同,帮助我们建立起一系列的有关物理学的基础研究?或者也可以把那些犹太裔的学者,都发配到华夏来,我现在需要他们来为我工作。我们继续开办大量的大学,华夏的人口实在太多了,而我们的教授又实在太少了点。当然,要是你们能把那些工程师和技工也弄来的话,我就更欢迎了,我们同样需要建立众多的技工学校,来为我们培养足够的工人,要知道,我们华夏可是个农业国家,工业基础太落后了。”杨寰宇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要求。你们国家不是要清理犹太人吗?让他们来为我工作吧,换取我们在军事上的合作。

    “这个么,我想我需要与相关的部门做一些沟通。眼下,请原谅,我并不能答复总统阁下。”维尔纳・冯・弗里奇上将吃不准杨寰宇的要求会不会得到国内政府的支持。

    “其实,我认为这是一个对我们双方都有利的选择。这些犹太人来到我们国家,并不会得到很高的政治地位,而且,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他们很难在我们这里形成势力。而对贵国来说,这样做,既清理了犹太人,削弱了他们在贵国的影响力,又不会给贵国政府带来不利的名声。”杨寰宇相信,他的这番话,只要能传到希特勒的耳朵里,绝对会引起希特勒的兴趣。没有那个政治家会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杨寰宇相信,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杀戮,也是一种无可选择的选择。因为除了美国,欧洲的国家或多或少的都有排犹情绪,希特勒要驱逐犹太人,却没有那个欧洲国家的政府愿意公开的表示接受,那样的话,那个国家的政府就会收到本国民众的反对而垮台。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也为了进一步诱惑这些德**方的中坚力量们成为自己的说客。杨寰宇特意安排装甲炮兵司令杨爱源,亲自陪同德国陆军军事代表团乘飞机去新疆,参观驻疆的坦克装甲师,并向他们介绍与苏俄军队的作战经过。让这些德国将军们切实感受一下坦克装甲师的实战效果。

    应该说,通过这样的实地参观,给德国陆军的这些将领们的震撼是巨大的。强大的火力投送能力,加上高速机动能力,再加上装甲防护能力。在德国将军们的眼里,这样一个装甲师,足以媲美三至四个步兵师。这样的部队,德国国防军是绝对需要,不可或缺的。而要获得这些坦克的技术,代价仅仅是一些德国需要驱逐出去的犹太技术人员而已,似乎这个交易不论从那个角度来看,都是德国占了便宜。既驱逐了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又得到了德国陆军继续的装甲坦克技术。

    德国陆军军事代表团团长维尔纳・冯・弗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