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210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10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要是觉得司空见惯,没有了好奇心,自然也就视若无睹了。丁文江就是要这些当地的土著们,用他们最初见到的建设兵团垦荒的印象,自己脑补:“所有这些所谓的军事禁区里,不过是一个个的农场而已,没什么好看的!”这种想法。

    这样一来,随着警戒区域的快速扩大,以及外围视线可及的地方也确实在耕种,那些人的视线所不能及的核心区域里,随你做什么,也就没人会知道了。丁文江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掩盖这些禁区的中心地区的那些油气田、发电厂、石化厂等目前需要严格保密的工业设施。

    随着卡塔尔沿海的雷达站的设立,华夏空军司令秦国镛更是在国际社会,代表华夏开天辟地的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禁飞区!这个禁飞区的设立,不仅涵盖了华夏领土以及领海的空域,也包涵了中东地区的租借地以及军事基地的空域。在华夏的通告里,凡是未经华夏允许,而飞入华夏禁飞区空域的飞机,都将被华夏击落。这个概念的提出,真实目的,实际上依然是为了掩盖华夏在卡塔尔半岛上的油气田的开发。要知道,在卡塔尔半岛上,虽然设立了诸多的禁区,以防止泄密,可这些水泥桩和铁丝网组成的警戒线可以拦住当地土著的骆驼和马以及行人,可无法阻拦天上飞过的飞机。在波斯湾的周边,英国人、法国人、伊朗人和苏俄人都有各自的势力范围,真要有一架谁家的飞机飞过,这样成片成片的工业设施根本无法掩盖。而且,油井和炼油厂都是很容易就能辨识的设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1919年国际法学家根据罗马法所谓“土地的上空应归土地的所有者”的原则,在巴黎缔结,1922年开始生效的《巴黎航空公约》里已经确立了国家的领空概念,这是国际上第一个关于空中的立法的条约。该约承认“每一国家对其领土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同时,缔约国“承允对民用航空器在和平时期相互给予无害通过的自由”。

    只是这个条约签订的时候,雷达还没有发明,对这个条约的实际实施还是很宽松的。而这个时期,飞机还是个很稀罕的东西,对飞机的涂装也没有什么明确具体的规定。所以,除非让飞机停在自己眼前,不然的话,一般人还真不清楚,他眼里看到的飞机是那里来的。因此,虽然有了这么一个条约,但并没有人太在意。那些飞行员们或者是航空爱好者们,依然会肆无忌惮的驾驶飞机,爱上那上那。但是,华夏通告的“禁飞区”的设立,明显是把条约中的“民用航空器在和平时期相互给予无害通过的自由”这个权力给剥夺了。也就是说,华夏在对领空的管理上,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叫真的国家。

    好在华夏的这个“禁飞区”的通告虽然很霸道,但现在世界公认,华夏是在航空领域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没有之一。那么华夏对领空的重视也就变得让人感觉理所应当了。不仅航空界人士相互转告着不要飞往华夏的领空,以免成为被华夏击落的第一个倒霉蛋,还有不少的国家,象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航空技术也比较先进的国家,鼓噪着也要自己国家的议会,也效仿华夏,宣布自己国家的禁飞区。

    华夏向卡塔尔大肆移民,整个卡特尔半岛犹如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在建设。这还是逐渐引起了波斯湾周边国家的注意。虽然他们现在并不知道在卡塔尔半岛,华夏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开采石油和天然气,但在卡塔尔半岛急剧增加的华夏人数量,还是引起了他们的关注。尽管大部分的华夏建设兵团的成员平时都呆在华夏划定的禁区里生活和工作,可从规划的经济贸易区的原土著人的集镇的迅速扩大,在经济贸易区里,从事各种交易活动的人口中,华夏面孔的急剧增多,迅速超过当地土著,并且这些生面孔的华夏人还在不知不觉中增加等现象。依然可以发现,华夏正在大量的向卡塔尔半岛移民。这种现象只能证明,华夏人正在逐步变成卡塔尔半岛上的主流。并且,这些人随时会向整个波斯湾的周边扩散。

    对此最为担忧的是沙特阿拉伯的国王本・沙特!从手下人的汇报中,华夏派往卡塔尔半岛的人虽然在穿着上看与华夏中东派遣军不同,他们没有穿派遣军的制式军装,没有戴钢盔。他们在各个禁区警戒线上巡逻的车辆上也没有架设机枪等重武器。但从他们这些人的神色上和统一的着装上,依然能看出这些人也都曾经是军人,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本・沙特不是笨蛋,很清楚,这些人和他的子民类似,只要拿起武器就是军人。对此,他隐晦的向接任华夏驻沙特阿拉伯军事顾问团团长的刘文辉表示他的忧虑。

    尽管在华夏的帮助下,本・沙特把原来的汉志王国变成了现在的沙特阿拉伯,领土也扩大了近一倍,让汉志王国这个原来的内陆国家,变成了现在濒临红海、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三面临海的国家。可本・沙特也付出了不菲的代价。控制红海的曼德海峡和控制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都在设立了华夏的军事基地,面临印度洋一面,有华夏的亚丁海军基地和马西拉岛租界区,在红海的另一个出口苏伊士运河一端,有华夏的艾兹莱姆堡基地,波斯湾里则是现在华夏重点经营的卡塔尔半岛。加上处在沙特阿拉伯内陆的纳季兰空军基地和杜尔玛基地,沙特阿拉伯实际上已经处在华夏的军事控制之中。

    他所依仗的武装部队,十个沙特阿拉伯国防军的陆军师,也全部是由华夏军事顾问团所训练,更要命的是,这支部队的总司令虽然是他本・沙特担任,副司令和参谋长也由他的两个儿子沙特・本・阿卜杜拉和费萨尔・本・阿卜杜拉分别担任。可这支军队几乎所有的中低级军官,都是华夏军事顾问团提拔和训练的。真要和华夏翻脸的话,这些军官们是否会服从他和他的儿子们命令,还是个未知数。

    实话说,在对待沙特阿拉伯的态度上,华夏人虽然比英国人表达了更多的善意,在对沙特阿拉伯的各项建设上,华夏也比原来的英国投入的更多。可不知道为什么,本・沙特反而对华夏有着比对英国人更多的戒备。英国人的投入很少,再之前的土耳其人也投入很少。因为在沙特阿拉伯的领土上,除开那些铁矿之类,为数并不算多的矿产之外,沙特阿拉伯实在没有太多的价值。在本・沙特眼里,英国人以前会看重沙特阿拉伯的地方,更多是沿海地带的战略价值,对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这两个咽喉要地的控制,亚丁港对印度洋的影响。这也是当初汉志王国尚处于内陆时期,英国人对他的**采取放任态度的原因。也同样是土耳其人和英国人都不在沙特阿拉伯的范围里,进行投资的原因。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在他这个沙特阿拉伯国王的眼里,都有些鸡肋感觉的地方。华夏人却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数额巨大的资金投入,现在看上去,这个投入力度还在不断增加。这一点上,大量的向卡塔尔半岛的移民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么,华夏人到底想要什么?

    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以及亚丁港都已经在华夏人的控制之中。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和红海,通往印度洋的通道,已经被华夏人把持。似乎华夏人完全没有必要再这样大把大把的向沙特阿拉伯撒钱。本・沙特可不会相信,华夏这样做,真的是为了造福他的子民。不管是政治家还是商人都不会做这种没有回报的善事的,华夏这样做绝对有华夏人的企图。可华夏的企图究竟是什么?这才是本・沙特感到忧虑的根源。

    要说这是华夏人想要代替他成为中东半岛新的统治者?本・沙特觉得不像。因为,华夏人真要有这个想法,当初他还是汉志王国的时候,华夏人就可以下手。那个时候,他本・沙特还处在内外交困的境地。内有“伊赫万组织”的暴乱,外有英国人的逼迫。那个时候华夏人要推翻他在汉志王国的统治的话,可谓轻而易举不费吹灰之力。但华夏人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向他提供各项经济和军事援助,帮他组建和训练军队,协助他平定内乱。为了帮助他兼并周边的国家,而且不惜与英国人开战,最终帮助他成立了现在,占据中东半岛大部分领土的沙特阿拉伯王国。

    。。。

第四章 半岛谍影 'vip'() 
    如果说,华夏只是在本土设立禁飞区还不会太引人注目的话,在中东设立的禁飞区,特别是卡塔尔半岛设立的禁飞区就不免要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了。因为在卡塔尔半岛上,随着建设兵团的人员陆续到达,设立的禁区面积越来越大,许多过去点状分布的禁区,如今已经渐渐的连成了一片。这样一来,连绵数十公里的铁丝网虽然在当地土著眼里已经习以为常,但对一些有心人来说,还是感觉到了不寻常。

    魏德伍德就是这种有心人之一。魏德伍德公开的身份,是一个英国侨民,他在卡塔尔半岛的多哈有一个小庄园,在多哈码头从事海产品加工生意为生。实际上,他是英**情局的一名探员,负责在英国势力退出卡塔尔半岛后,对卡塔尔半岛情报的收集。

    在卡塔尔半岛上,出现的这些变化,自然而然就引起了魏德伍德的注意。虽然在前期,他也以一个过路人的身份去探查过,看到的情形,也确实就是一个农场。但多年的情报生涯养成的敏锐嗅觉,还是告诉他这里面有些不同寻常。因为作为农场,没必要搞的这么神秘。特别是随着进驻卡塔尔半岛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农场的范围也也来越大。开始的时候,那怕离的稍远一点,也能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禁区内的状况。现在,随着禁区的扩大,用望远镜已经看不到什么了,尽管能看到的依旧是农场新开垦出来的耕地。

    魏德伍德会驾驶飞机,所以他试图用飞机来完成他的侦察。但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他尝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第一次,他通过做海产品的客户,乘船离开多哈,前往英国人控制的伊拉克。在那里,他依靠驻伊拉克英军的帮助,搞来一架民用的双翼飞机,当他驾驶这这架飞机飞越波斯湾,靠近卡塔尔半岛的领空的时候,他遭到了迎面飞来的两架华夏战斗机的拦截。

    受到拦截的他不得不满心遗憾的调转机头,飞回伊拉克。他觉得,这是一次运气不佳的飞行,正好遇到了华夏空军的巡逻飞机。不过他虽然调转机头离开,在他的视线里,再也看不到华夏战斗机之后,他拐了个弯,试图再次接近卡塔尔半岛的领空。这一次,让他惊奇的事情发生了,就在他快要接近卡塔尔半岛领空的时候,两架华夏战斗机再次出现在他的前方。

    魏德伍德查看了他带着的航图,在向外辨别了一下他目前所处的位置,他惊讶的发现,他再往前飞,就是华夏划定的禁飞区了。。l如果说,第一次时遇到华夏战斗机是巧合的话,那么这第二次遇到,那就绝对不是巧合了。魏德伍德不相信,华夏空军的飞机会24小时不间断的在领空周边巡逻,而且还是恰到好处的对他进行拦截。

    这一次,华夏飞机对他的态度就不象第一次那样客气了,华夏飞机直接对着他的方向开火,虽然没有瞄准他的飞机打,但魏德伍德明白,这是对他的警告。也就是说,他如果在玩一次这样的把戏,恐怕华夏空军真的有可能把他击落。

    魏德伍德辨认了一下,这两家华夏飞机,依然是刚才拦截他的那两架飞机。华夏飞机尾翼上喷涂的飞机编号告诉他,还是刚才的那两架。这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他的飞机是在华夏空军的监控之中的。至于是用什么手段监控的,魏德伍德不知道,可他就有这个感觉。不然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华夏空军的飞机,总能恰到好处的对他实施拦截。

    是那些他看到过的,有华夏军人守卫的,会转动的铁架子吗?那些神秘的会自己转动的铁架子,魏德伍德见过一次,那是他一次旅行时路过看到的,铁架子下面,只有几所低矮的房子,但却戒备森严,不让寻常人靠近。魏德伍德第一时间就明白了,这是华夏军队的军事设施,森严的警备就是最好的说明。只是魏德伍德不明白这个设施是做什么用的而已。他也把这个情报向英**情局做过汇报,也私下询问过结果。但是很遗憾,没人能回答他的问题,因为军情局里也对这个不了解,虽然做过许多猜测,也请相关的科研人员做过分析,但谁也拿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l放在现在的人,看见这个东西自然就清楚这是雷达,但在那个年代,这绝对是机密中的机密。

    连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