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243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43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7年,希特勒上台的第四个年头,在这四年里,他领导下的德国获得了一个经济奇迹。在美国、英国、法国还在经济衰退的泥沼里挣扎的时候,当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在为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头疼的时候,德国已经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德国把高达33%的失业率控制到了1%。

    而他领导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党员们,更是自觉的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国人民生产自救的活动中去。有搞市场情报的,有搞推销的,有搞组织的,有搞运输的,有搞培训的,有搞财会的,每个党员都以最大的热情,发挥自己所擅长的能力,为这个国家做出他们的奉献。对还没有解决生存问题的穷人们有求必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体贴他们,简直和宗教组织或红十字会一样。

    随着希特勒的治理德国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反犹政策、全民福利政策、大卡特尔政策,以及政f消费经济体系的确立,遍及全德国的道路工程、铁路工程的建设。德国眼下的国家实力已经恢复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实力。总之一句话,希特勒在当年给他的人民的许诺,解决德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恢复国家的主权,重新振兴德国等,都已经做到了。现在,他想的是他的另一个承诺,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大德意志,以及集合所有德语地区的日耳曼人的大德国。

    他的第一个目标,自然是他的家乡奥地利。作为一个奥地利人,一个在即将成为德国总理的时候,还没有德国公民权的现任德国元首,在他获得成功后,首先想要与之一起分享的,自然是他的家乡人。。l'小说'且不说他这个奥地利人有没有衣锦还乡这种庸俗的小念头,他想让家乡人民也享受现在德国人所享受到的福利,那是一定有的,这是他的义务和责任。尤为重要的,是《凡尔赛条约》明确规定德国与奥地利不得合并。这种情况下,如果德国能与奥地利合并,显然会成为德国反抗《凡尔赛条约》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继德国国防军重返莱茵非军事区后,对英法政治态度的再一次试探。当然,这只是我们现在的人的猜测。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把建设一个大德意志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奥地利。

    今天,他要在这里会见奥地利的总理舒施尼格。在奥地利问题上,希特勒的麻烦并不是来自于奥地利,而是来自于他的盟友,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被肢解,分成许多个**的小国家,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等。可是在根源上,无论德国还是曾经的奥匈帝国,都是源自于神圣罗马帝国,属于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从1282年开始,一直到1918年,长达636年间,虽然帝国的领土在历次的战争中在不停的变更。可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这一区域的主流,都是日耳曼人。包括德国在内,都是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希特勒的大德意志帝国的构想,显然就是要重现昔日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把这些德语地区再次凝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个眼下的德国。

    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的肢解中,一部分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被划入了意大利。这一部分,也同样是德语地区,墨索里尼利用地缘关系,把奥地利视作意大利的势力范围。眼下,德国要合并奥地利,显然触犯的意大利的利益。尽管两国是盟友,可在牵扯到实打实的利益时,依旧要亲兄弟明算账。

    作为希特勒来讲,他既想把他的家乡奥地利并入他领导下的德国,又不想因为奥地利而与兄弟墨索里尼翻脸。作为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无疑是奥地利自愿的与德国合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希特勒的追随者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分子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分子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f发出急电,允诺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任何关系。

    只是希特勒的追随者们并没有死心,他们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继续他们的努力。一方面,他们加强与意大利之间的合作,包括支持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合作干涉西班牙内战等,凸显意大利与德国联盟的重要‘性’,一方面,德国国防军重返莱茵非军事区,试探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容忍底线。更重要的成果是经过努力,德国与奥地利签署了一项秘密协定和一份供公开发表的公报。在公报中,德国政f表示:承认奥地利联邦的全部主权,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但秘密协定则要求奥地利按照德国政f的外‘交’政策来执行自己的外‘交’活动,实行政治‘性’大赦,实即大赦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政治犯;任命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袖分担政务。通过德奥协定,德国基本上控制了奥地利的内政和外‘交’。

    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认为德国合并奥地利的机会成熟了。一个是意大利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在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之后,德国和意大利结成联盟干涉西班牙内战,但他们支持的佛朗哥将军,在战斗中并不占据优势,迫使意大利一再的向西班牙增兵。这个时候,为了换取德国更大的支持,墨索里尼决定满足德国对奥地利合并。其次,在美国,爆发了第二次的经济衰退,影响到英国的经济也再次爆发危机。这时候的英国,那怕对德国的行动再是不满,他也没有力量派出军队来进行干涉。而法国失去了英国的支持,同样没有**干涉的能力。

    加上德奥协定的签署,奥地利的内政部和警察,已经掌握在了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手里,也就是说,奥地利的国家暴力机器的一部分,已经落入希特勒的追随者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为数不多的奥地利军队,更加不是德国国防军的对手。唯一的障碍,就是奥地利总理舒施尼格为首的一小部分政客的反对。所以,希特勒决定为舒施尼格这只即将倒下的骆驼身上,在押上一把稻草,彻底压垮他。

    希特勒约见舒施尼格,要求与他在德奥协议的基础上,再签署一个协议。在这个新协议中,希特勒要求舒施尼格领导的奥地利政f,在做任何决策之时,都要优先考虑德国的态度,这当然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法而已。舒施尼格很清楚,这个优先考虑的本质是什么。只要这个协议签署,奥地利的**也就只是个名义了,他的任何决策只要没有得到德国的同意,都会成为德国出兵干涉的理由。

    可到眼下的境地,他已经没有反对的能力了。曾经答应支持奥地利**,以保护国自居的意大利已经与德国达成默契,不再保护奥地利的**。英国和法国的支持,也仅仅是体现在口头上,不可能为了奥地利而出兵与德国开战。舒施尼格一面在口头上与希特勒敷衍,一面想着还有什么办法来阻止希特勒的胃口。思来想去,唯一的办法,大约就是利用民意了。舒施尼格打算组织一次全民公投来阻止德奥合并,但结果会是什么,他自己也没底。这不过是他在尽他最后的努力而已。真要公投的结果也是多数人都赞成德奥合并的话,这个结果他也认了。

    。。。q

第四十二章 绝户计() 
    舒施尼格鼓动奥地利全民公投的举动,彻底‘激’怒了希特勒。。l''…。79xs。…他通过戈林,下令奥地利内政部长,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领袖赛斯・因夸特采取行动,‘逼’舒施尼格辞去奥地利总理职务。并且向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下达最后通牒,要求他任命赛斯・因夸特为奥地利新总理。不然,德国国防军将越过边境,武力接管奥地利。

    在戈林给出的最后通牒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的时候,奥地利总统米克拉斯做出了选择。按照戈林的要求,免去了舒施尼格的奥地利总理职务,任命赛斯・因夸特为奥地利新总理。这其实是米克拉斯作为总统签署的最后一份命令了,因为不管他如何选择,德国国防军都将跨越边境进入奥地利。区别仅仅是用鲜‘花’来迎接德国国防军还是用鲜血来迎接德国国防军,米克拉斯选择了用鲜‘花’。而随着德国国防军进入奥地利,曾经**的奥地利便不复存在,今后,将成为德国的一个新的行省。米克拉斯他的总统使命也就自然而然的终结了。

    不去说希特勒如何风光的回归奥地利,当奥地利与德国合并的消息传到华夏,尽管心里早有准备,杨寰宇还是大吃一惊。因为这个进程比他知道的进程提前了四个多月。而此刻在拜访了杨寰宇之后,听从杨寰宇的劝告,正流连在华夏的山水之间的洛克菲勒也吓了一跳。因为他想起了杨寰宇与他做的预言,德国会首先吞并奥地利,而后是捷克和斯洛伐克,再之后是南斯拉夫,当希特勒的兵锋指向华沙的时候,再无退路的英法会向德国宣战。新的一次世界大战进而拉开他的大幕。仿佛杨寰宇的话言犹在耳,就传来了德国合并了奥地利的消息。

    “这也太神奇了吧?”洛克菲勒边小声的在嘴里嘀咕,边让他的随从去安排回武汉的行程。他要再次去见杨寰宇,然后回国。此时,再美的风景,也无法留住他那颗焦虑的心了。

    同一时间,杨寰宇也招来了总参谋长吴佩孚,副总参谋长叶开鑫,以及总统府参军长熊式辉等人,商讨华夏在接下来的国际关系中,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这个问题杨寰宇已经考虑了几年了,但他始终拿不定主意,这些年来,他一直都是见招拆招的处理遇到的问题。但现在再这样做,他总觉得有些不负责任。

    华夏国防军里,要是与那个国家的军方关系最好,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德国。与高尔察克的复**的联系或许会更紧密一些,与沙特阿拉伯的国防军也合作的非常顺畅,但华夏国防军与这两个国家的军队间的合作是不平等的。俄罗斯复**更多的像是华夏国防军的附庸,若不是俄罗斯联邦眼下还是一个**的政权的话,把俄罗斯复**看成华夏国防军的仆从军都合适。而沙特阿拉伯的国防军,他们从武器装备到军官直至士兵的训练,都是华夏国防军一手打造的,即便现在的中东,沙特阿拉伯国防军的官兵,在看到派遣军的官兵,都习惯‘性’的会抢先立正敬礼,并礼让派遣军的人先行。所以,华夏国防军在面对俄罗斯复**和沙特阿拉伯国防军时,都具有着天然的优越感,会用一种居高临下的目光去看待他们。

    可是,华夏国防军与德国国防军间的关系就完全不一样。华夏国防军在早期,就有不少德**官受聘成为华夏国防军的军事顾问,帮助华夏国防军的部队进行士兵的单兵战术训练。而后,以博克为首的德**官们,又长期在华夏‘混’,与华夏国防军之间的‘交’流异常的频繁,在组织了德国志愿军帮助俄罗斯复**作战以后,更是与华夏国防军在坦克战术、空军战术、多兵种协同上,相互探讨,‘交’换各种心得。可以说,德国国防军与华夏国防军,特别是杨寰宇的嫡系将领们,与德国国防军的相当一部分将领都有着极好的‘私’人情谊。

    这些情况,总参谋长吴佩孚非常清楚,特别是他个人与冯・博克也有着非常好的‘私’‘交’。他在就任库伦警备区司令官的时候,与苏俄作战的俄罗斯复**和德国志愿军的装备给养,可都是通过他的手供应出去的。现在,杨寰宇召集他们商讨今后华夏对美德英法这些欧美国家的态度和立场,就非常的耐人寻味。这说明在杨寰宇的潜意识里,想要与德国疏远。

    杨寰宇向他们做出的预言正在一步步的成为现实。德国、意大利、日本正在逐步抱成一团,而美国、英国、法国他们更是天然的盟友。只是杨寰宇预言的苏俄会先与德国合作,继而与英法合作,眼下还看不出端倪。就个人感情来说,吴佩孚觉得与德国合作就很不错,只是德国与日本走的越来越近让人感觉有些不爽。可要说和英法合作,吴佩孚总觉得心里有些抵触。当然,现在的选择是要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考量,个人的喜好就只能先放一边了。

    “元帅不看好德国?他们无法在与英法的战争中获得胜利?依我看,不管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