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247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47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不管英国和法国,此刻都不想和德国翻脸。一来,毕竟捷克斯洛伐克是个得到主权不久的小国,特别是他们还和苏俄之间眉来眼去的打的火热,很是让英国人和法国人不爽。自家的小弟老是跟在别的老大屁股后面‘混’,受到了欺负,却又回来让自家出头,这算个什么事?其次是眼下两国都受第三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各自都在自顾不暇呢,为你这个不怎么忠心的小弟去和德国宣战吗?别傻了,真当别人是冤大头啊。

    英国做了保护捷克斯洛伐克的承诺,但没签署相关的协议倒还好说,法国就有些麻烦,毕竟有白纸黑字签下的协议,完全不管很是有损法国的国际形象。于是在一番纠结之后,法国总理达拉第做出了一个决定,请英国首相张伯伦出面调停。法国与德国之间的仇结的有点深,估计单是法国出面的话,德国的希特勒怕是不会买账,拉上英国一起,大概会好点。至于和德国开战,呵呵,现在天没黑呢。

    希特勒很给面子,他向张伯伦和达拉第这两位首相表示,德国并没有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意思。出兵苏台德地区,只是出于保护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侨民的安全。嗯,苏台德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是日耳曼后裔,他们要求苏台德地区自治,有受到捷克斯洛伐克当局镇压的可能。德国出兵,只是保证他们在举行民族自决的投票之前,不受外界的武力威胁。在苏台德地区成功举行民族自决的投票后,不管是什么结果,德国都会以监督者的身份,保证投票结果得到执行。这是大家都是日耳曼民族所应尽的一份责任,绝不会干涉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

    听着希特勒义正词严的声明,张伯伦和达拉第觉得,这也不是什么大事。自由世界,对这种民族自决应该采取支持才对。捷克斯洛伐克的现任政f也太小家子气了,当年若不是我们英国和法国的保护,你们捷克斯洛伐克想脱离奥匈帝国**,能行吗?现在人家苏台德地区的民众要通过民族自决的方式,选择他们的管理方式,也同样是正当的要求么。

    当张伯伦、达拉第和希特勒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剩下的事情的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张伯伦和达拉第都很满意这个结果。你看,我们既没有违背我们给捷克斯洛伐克做出的承诺,也没有因此而进一步的得罪德国,更是通过这次调解,避免了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之间可能爆发的战争,获得了和平。多么好的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啊。

    只是张伯伦和达拉第不知道的是,他们自以为是的听信了希特勒话,对捷克斯洛伐克去做工作,说服捷克斯洛伐克政f答应希特勒的要求的做法,让希特勒再次看到了机会。所以,在张伯伦和达拉第再次来到德国,向希特勒通报他们在捷克斯洛伐克政f那里取得的成就时,希特勒把他的要求再次加码了。

    希特勒提出了他的新要求,要求在捷克斯洛伐克所有的德语地区都要采取民族自决的方法,看着目瞪口呆的张伯伦和达拉第,希特勒表现出了他的强硬,他宣称,若是捷克斯洛伐克方面不能满足他的这个要求的话,德**队会用武力来保证这些地区的人民,行使他们进行民族自决的权利。

    这下,张伯伦和达拉第终于感觉到了为难。因为在捷克斯洛伐克,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近三百年的历史中,都是受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官方语言就是德语,所以,尽管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然而大部分的地区依然都是德语地区。而要是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去做的话,就相当于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绝大部分地区都要进行民族自决的投票。仅仅是投票还不算大问题,毕竟虽然是德语地区,但是生活在这里的民众,除苏台德这种少数地区外,大部分地区人口多数,还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可问题是,希特勒要求的这些民族自决的投票,要在德**队的监督下举行,这个要求的潜台词,就是德**队要进驻捷克斯洛伐克的大部分地区。这显然是捷克斯洛伐克一方无法接受的条件。

    但是不答应的话,希特勒的战争叫嚣并不是不可能实行的。眼下,德**队毫无预兆的进驻苏台德地区就是最好的说明。他们能进驻苏台德地区,难道就不会进驻其它地区?

    张伯伦和达拉第在一起进行了紧急磋商,到这时,他们才发觉,这也许是希特勒的一次讹诈,讹诈的目的还在于苏台德地区。在之前的协商中,希特勒谈到的只是苏台德地区的自治。可这个自治并不能给德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利益,这显然不是声称要建立一个大德意志国家的希特勒所要的结果。希特勒所要的结果,应该是把苏台德地区并入德国,而不是他嘴上说的自治。不然的话,德**队的进驻就没有实际的价值。就算苏台德地区投票后实行民族自治,德**队会撤走吗?

    而其他德语地区的投票,要达到像苏台德地区这样,多数人同意自治,脱离捷克斯洛伐克政f的管理,可能‘性’显然不大,因为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体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一旦投票结果出来,希特勒就失去了在这些地方驻军的正义‘性’和合法‘性’,那么希特勒这样做,就太不值得了。除非他有意要挑起战争。

    。。。q

第四十六章 本·沙特的眼光() 
    《慕尼黑协定》虽然成功的签署了,但在签约各国的领导人心里,却是滋味各有不同。'。。l'…。79xs。…英国首相张伯伦的心里是沾沾自喜,他是个和平主义者,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量的英国士兵的死亡感到痛心疾首。在他眼里,捷克斯洛伐克虽然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但却有效的避免了战争。他认为这对捷克斯洛伐克来说,还是值得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工业能力虽然在世界十大工业国家里排名排在世界第七,仅在美、苏、德、英、法、意之后,但真要和德国之间爆发战争的话,苏台德地区依然会不保,可能还会损失更多的国土和无数的士兵的生命。尤为让他满意的,是慕尼黑协定签署后,希特勒还向他做出了保证,德国和英国在出现不同意见时,两国绝不发生战争,而是用和平的谈判方式来解决争端。他觉得,作为德国的总理,做出这样的保证,是值得信赖的。

    尽管在英国国内以丘吉尔为首的一部分保守党势力对他的这种和平理念予以‘激’烈的抨击,但张伯伦却自认为他看的比丘吉尔他们更清楚。英国在与华夏的印度洋海战战败后,才又开始再次重整军备,但眼下的军事实力并不足以支撑与德国‘交’战,而他的同盟中,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而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欠下的战争债至今都还没有还清。法国国内局势一片‘混’‘乱’,政权更迭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他们也没有意愿与德国翻脸,不然就不会拉着他来和希特勒谈判了。而欧洲的另一个强国意大利则是德国的盟友,想让意大利作为自己的同盟去进攻德国那不是开玩笑么?这种情况下,英国还真的强硬不起来。只有丘吉尔这种战争狂人才会傻乎乎的叫嚣战争,当初与华夏的冲突,就有这个傻胖子的蛊‘惑’,结果带给英国的只是羞辱。

    法国总理达拉第心里却是苦涩的无奈。在法国的第三共和国期间,法国总理这个位置是个很弱势的职位。在法国的宪法中规定,法国国会有权进行一次对总理和内阁的不信任投票。达到规定票数,总理和内阁就必须辞职。所以,几乎每年内阁都会改组两次。因为每年都有两次国会的全体会议,几乎每次全体会议,都会有人提出要对政f进行不信任投票,奇葩的是,每次投票的结果都是以内解散改组。所以,他这个总理,从1933年开始到现在短短四年时间里,他已经三度出任总理了。法国国会中,厌战情绪很重,这从德**队进占莱茵非军事区和吞并奥地利这两次明显违反凡尔赛和约,并且造成对法国极其不利态势的情况下,国会都反对向德国提出‘交’涉,就可见一斑了。现在,为了捷克斯洛伐克,国会那帮人会同意向德国开战吗?在这种情况下,割让一个苏台德地区,恐怕是眼下最好的结果了。'。。l'

    英国和法国的这种态度,在希特勒眼里,那就是另一种解读了。他认定英国和法国都是外强中干的虚假的强国,只要没有涉及他们本国的利益的情况下,他们没有胆量与德国开战。德国在今后对待相邻的周边小国时,尽可以放心大胆的按照德国的意志行事,也就是按照他的个人意志行事。而不必担心英国和法国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

    作为这次协定签约的意大利,则纯粹是个打酱油的,墨索里尼参加签约,更多的是以见证人的面目出现的。英国和法国的表现,在他看来,那就是小丑。同时也为他能与德国结成盟国感到庆幸。德国能这样做,意大利也同样可以这样做。

    至于被迫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的捷克斯洛伐克则是最悲催的。英法德意四国签署协定,割让他们国家的土地给德国,他们却连签约的资格都没有,只有默默的服从。当张伯伦在伦敦机场上大声向到机场欢迎他的人们宣布,他张伯伦为英国人民带来了一个时代的和平的时候,他们只能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吞。这个协定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割让国土的屈辱,他们还要保证在苏台德地区的所有市政设施、工厂等财产不受毁坏的,完整的移‘交’给德国,否则,他们就是违约,要承担赔偿的责任。

    消息传到杨寰宇这里的时候,杨寰宇真在秘密视察卡塔尔半岛特别租借区。并且,他还要在沙特阿拉伯,和沙特阿拉伯国王本・沙特秘密会见,就华夏在今后的中东的行动进行沟通。在杨寰宇的计划里,这一次,华夏国防军不会再帮着本・沙特扩张领土了,他要扶持新的阿拉伯国家来与本・沙特进行抗衡。前段时间本・沙特与美国人之间的勾勾搭搭,让杨寰宇心里十分不爽,但他对这片土地上的土著也非常头疼。参考前世的经验,杨寰宇有心在中东半岛再扶持出几个政权,特别是他打算把犹太人国家,秘密的帮助他们建立起来。

    对于犹太人的感觉,杨寰宇的心里是很复杂的。他既想利用犹太人的科学家、工程师们帮助华夏的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又忌讳他们的所谓银行家和商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犹太人银行家和商人们在德国的所作所为,绝对是导致德国战败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对来到华夏的这一部分人,杨寰宇都要求温‘玉’如予以严密的监控。而且,为了预防这些人在华夏的金融界也兴风作‘浪’,杨寰宇下令凡是国外银行要在华夏开业,必须要由华夏人民银行占据一半的股份,不能同意这个条件的国外银行,一律不得在华夏开业。这个规定是强制‘性’规定,而名义就是保证华夏的金融安全。

    虽然这个规定让许多的国外银行家们满是怨言,不过杨寰宇不为所动。趁他的心的话,所有外资银行一律不得在华夏营业,只是顾虑会引起外国资本的抵制,同时也方便华夏企业的产品的进出口结算,他才开了这个口子。总之一句话,你外国银行要在华夏投资赚钱,必须与华夏政f合作,否则免谈。

    而这次与本・沙特的会面,杨寰宇就是要用接下去华夏扶持其它的阿拉伯家族立国来敲打一下本・沙特。本・沙特有一统阿拉伯半岛的野心,杨寰宇是非常清楚的。虽然埋藏在阿拉伯半岛的石油天然气迟早会被发现,这一地区的土著们也因此会变得富有,但杨寰宇却不这么看。眼下沙特阿拉伯的疆域已经比前世的沙特阿拉伯更大了,前世属于也‘门’、阿曼、阿联酋等等这些国家的疆土,现在都在华夏国防军的帮助下,成了沙特阿拉伯的领土,这难道还不够么?可本・沙特依然‘私’下里试图与美国人达成‘交’易,这就触怒了杨寰宇。

    与本・沙特的会面,是在杜尔玛华夏陆军基地。既然是秘密会面,杨寰宇肯定不合适前往利雅得。去利雅得的话,既难以封锁消息,安保工作也很难做。在得知本・沙特与美国人频繁接触后,杨寰宇对他已经有了戒心。但杨寰宇总不能连利雅得王宫的警戒权也拿过来吧,这明显是不合适的。你去美国白宫会见美国总统,结果你派军队接管了白宫的安保,这让美国总统情何以堪?两者的道理是一样的。可只带着随从去王宫,杨寰宇也肯定不放心。好在在沙特阿拉伯,有华夏的军事基地的存在,选择在杜尔玛基地会见本・沙特,那就是杨寰宇最合适的选择了。

    双方的会面,热切而友好。杨寰宇很难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