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256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256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威尔士亲王号”是不应该这么轻易的被击沉的。在经过印度洋海战之后,英国的战列舰配属的护卫驱逐舰都加强了防空火炮,加上有雷达预警,在发现敌机袭击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排下防空阵型,迎击飞机的突袭。但不巧的是,“威尔士亲王号”上安装的雷达正巧出了故障,无法提前发现敌机的靠近。等到凭借‘肉’眼观测发现敌人的飞机时,再要编组防空阵型已经来不及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海军舰队为了发挥出战舰的火力,往往都习惯于排成一路纵队或两路纵队,基本上很少有二战结束后,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环形阵列。只有在防空的时候,才临时组成环形阵列保护主力舰的安全。

    雷达的失灵只是一个巧合,但这个巧合却造成了“威尔士亲王号”的悲剧。体型庞大的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成了空军飞机的最合适的标靶。“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的沉默,标志着英国远东舰队失去了在海上与日本南下舰队周旋的能力,剩下来的轻巡洋舰和驱逐舰,根本不可能抗衡日本南下舰队的攻击。

    第二个噩耗是本特尼安排在侧翼蔴坡的印度第四十五旅遭受重创,旅长和手下的三个团长全体阵亡,部队已经溃散。侧翼失守,意味着后路被断的可能,本特尼即将面临被日军包围的危险。到了这个时候,本特尼除了马上撤退,再没有别的选择。

    本特尼的澳大利亚第八师撤回了新加坡,柔佛落入了日军的手里,连带着还有马六甲港。组成英国海峡殖民地的三大港口中的两个,槟城港和马六甲港都丢失了,海峡殖民地只剩下新加坡这个最后的堡垒。虽然本特尼在撤回新加坡途中,把连接柔佛和新加坡之间的柔佛海峡上的大堤予以炸毁,可失去了远东舰队,新加坡已经处在四面受敌的环境中了。

    虽然英军在日本发起马来半岛的进攻之后,英军节节败退,眼下更是被日军‘逼’到了马来半岛最南端的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地。但英军并非没有一战之力。进攻马来半岛的山下奉文只率领了五万多军队,在夺取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后,他还要分兵在各个城市驻守。加上战斗中的伤亡减员,实际能用于进攻新加坡的兵力,最多也就三万左右。而英军此刻在新加坡,聚集了他们布置在马来半岛的几乎全部兵力,仅陆军就有八万多人,与日军的兵力比为3:1,想要拼力一战,并非没有获胜的可能。当然,也存在劣势,那就是这八万多兵力,绝大部分都是印度和澳大利亚士兵组成,他们的归属感并不强烈,毕竟,这里和他们的祖国印度和澳大利亚一样,仅仅是一块英国的海外殖民地。

    对新加坡本岛的进攻,山下奉文采用了声东击西的战法。他在使用海军航空兵的飞机,炸毁了新加坡岛上的英军机场和飞机后,又开始对新加坡东南部海岸的海岸炮进行轰炸,在摧毁了大部分的海岸炮之后,让南下舰队的舰艇在新加坡的东南部海面上巡弋。造成一种日军要在新加坡东南部海岸登陆的假象。这一行动成功的吸引了驻守英军的注意力。

    就在新加坡英军的注意力集中在东南海岸的时候,山下奉文命令第十二师团,使用充气橡皮艇强渡柔佛海峡,在新加坡的西北部登陆,开辟了一个登陆场,把第十二师团的兵力,源源不断的送上了新加坡本岛。

    日军攻上新加坡本岛之后,守在新加坡的大部分人都很清楚,新加坡的失陷已经是时间问题了。他们现在的抵抗,依托的是之前在新加坡城里的各种储备,弹‘药’、粮食、淡水等等。而且,他们的这些储备消耗一点少一点,因为在远东舰队遭受重创之后,新加坡周围的海面已经被日本舰队所控制,他们已经无法再从外部得到补充。当这些储备消耗完的时候,也就是新加坡陷落的时候。这与决心和意志都没有任何关系。

    在新加坡城里,马来陆军总司令白思华的指挥部地下室里,此刻就爆发了一场争论。印度第三军军长陆军中将刘易斯·希思爵士建议向日军投降,刚从柔佛战场上撤下来的澳大利亚第八师师长本特尼少将也符合这个提议。本特尼在金马士与日军‘交’手后,认为他的士兵与日军士兵相比,在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再打下去,只是徒劳的牺牲这些士兵的生命,没有任何价值。而时任海峡殖民地总督珊顿·汤姆士爵士这时候也以新加坡快将用尽食水储备为理由表达支持立即向日军投降的看法。

    希思的提议得到了大多数军官们的支持,困守孤城,远离本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这种境遇下作战,胜利的希望无疑是渺茫的。既然结局已经注定,那何必再要做无谓的牺牲呢?不如体面的投降,换取日军对投降士兵和新加坡平民的善待。这种思想,无关乎军人的勇气和荣誉,说白了,这里只是一块殖民地而已,大家缺少归属感,不愿意为别人的土地做无价值的牺牲。军无战心,地方官也没斗志,作为马来陆军的最高指挥官白思华迫于压力,也只能表示同意。他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强硬的否决投降的建议的话,说不定就会‘激’起兵变了。

    。。。q

第五十七章 战争准备() 
    日本如愿以偿的占领了马来半岛,在接下来的计划中就要回头拿下法属印度支那。'。。l'。访问:。。至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就要放在后一步的计划中,因为不拿下法属印度支那的话,他的后路始终不稳,有可能让英国通过印度和缅甸,支援法国人,进而对占领了马来半岛的日军形成威胁。至于菲律宾,那是需要最后考虑的问题。

    在华夏,杨寰宇以及以吴佩孚为首的华夏国防军总参谋部一直密切关注着日本人的动向。随着日本人在东南亚大展拳脚,处在总参谋部任职的将领们都明白,华夏也就要卷入战事了,至于什么时候卷入,那就看杨寰宇的决心了。果然,在日本攻占新加坡的第二天,杨寰宇就有一道命令传了过来。这是一个高级军官的调职命令。

    在这份调令里,总后勤部长张汉卿上将调任奉天警备区司令,原奉天警备区司令阎锡山调任总后勤部长。南京警备区司令何应钦上将调任陆军总司令,原陆军总司令蒋志清上将调任广州警备区司令,原广州警备区司令陈济棠上将调任台湾总督,重庆警备区司令刘湘上将调任南京警备区司令,库伦警备区司令朱培德上将调任重庆警备区司令,原台湾总督许崇智中将升任上将,调任库伦警备区司令。

    在这份调令里,明显可以看出,杨寰宇这是准备开战了。调任张汉卿出任奉天警备区司令,是明显的照顾之举,让张汉卿重新回到东北成为东北王,可以看作是让张汉卿不要忘了他父亲张作霖是死于日本人之手,也预示着华夏要对朝鲜发起进攻,给张汉卿一个报仇的机会。

    蒋志清从陆军总司令的位置调任广州警备区司令,看似军中地位有所下降,但明眼人都清楚,这是要蒋志清在接下去负责华夏在东南亚的战事。和张汉卿一样,都是从总部看似亲贵的高官,转向实权在握,经略一方的大员。而陈济棠以上将身份出任台湾总督,暗示的意味就更明显了。大战一起,台湾作为扼守着日本本土和东南亚之间的关键节点,需要居中协调南北战场和海陆空各军种之间的关系,衔位低了肯定是困难重重。

    倒是便宜了许崇智,这位原本在孙文手上就是上将的人,加入国防军之后,重新诠述军衔时,一直被压在中将衔上,这次终于再度回归上将行列,成为华夏第十九位上将。不过,随着华夏介入战争,今后晋升上将的人怕是不会少了,许崇智算是开了这‘波’晋升‘潮’的先声。到时候没准象张汉卿、蒋志清、白崇禧这些经略一方的上将们,升为元帅也很正常。

    但这份调职命令只是个开始,紧接着第二份命令就到来了。在第二份命令里,奉天警备区、南京警备区、广州警备区、乌鲁木齐警备区这是个警备区被改成军区,台湾升格为特别军区。军区司令官的权限,由原警备区司令管辖区内陆军扩大为管辖区内海陆空各军兵种,并监管辖区内的民政。这道命令里,备战的意味更浓了。

    第二份命令的发布,立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自从杨寰宇就任总统以来,军政分成了两条线,相互之间的‘交’集并不多。而且杨寰宇作为总统,虽然兼任着军委会委员长,但却很少对民政事务指手画脚,大部分‘精’力依然放在军务上。只是眼下华夏虽然开始大规模的扩军,积极从事战争的准备,却并没有转入战时体制。

    在议会、行政院、督察院这些部‘门’的高官眼里,华夏眼下并没有受到外敌进攻的迹象。尽管欧洲已经‘乱’成一团,亚洲在东南亚也燃起了战火,可战事并没有向华夏蔓延的趋势。对杨寰宇的扩军之举,大家都认为这是处于‘乱’世的自保之举,从没任何一个官员,想过华夏会主动出击。可就在这看似歌舞升平之中,杨寰宇突然下令由军区司令兼管区内民事,顿时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时间,已经渐渐平息下去的对国防军扩军的不满,再次汹汹而起。似乎一夜之间,杨寰宇就从一个眼光卓绝的政治家,再次变成了一个穷兵黩武的独夫。这个局面让杨寰宇也觉得有些措手不及。

    第一个找上‘门’的,竟然是久不问世事,隐居在合‘肥’的段祺瑞。段祺瑞在卸任军委会委员长之后,就彻底淡出了政坛,回到合‘肥’徐树铮为了建的宅子里闭‘门’谢客,安心过起了颐养天年的日子。作为曾经在华夏政坛叱咤风云的人物,有这份淡泊的心态的,当属凤‘毛’麟角。即便在后来华夏政坛剧变,杨寰宇被迫避走塞外的时候,他也没做任何表示。如今,却亲自登‘门’,让杨寰宇很是惊讶。

    “我今天来,只想问一句话,你的心有多大?秦一统六国,二世而亡。隋三征高丽,亦是二世而亡。兵戈之危不可不察。”段祺瑞的话,虽然听上去只是提醒,但在杨寰宇听来,这就是在指责杨寰宇穷兵黩武呢。不管是秦始皇还是隋炀帝,都是雄才伟业的帝王。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都对华夏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却都因为过分‘迷’信自己的能力,最终搞得民怨沸腾,以致国内烽烟四起,最终亡国。而段祺瑞的话里,同样有这个隐喻,他肯定了杨寰宇的能力,同时也担心这种能力,会把华夏带上歧路。

    “威加宇内,八方来朝!”杨寰宇仔细想了想,回答了八个字。

    杨寰宇的回答很是笼统,他并没有明确他的目标,实际上眼下他也无法明确。按照他的设想,只是想把东南亚并入华夏,但最终发展会是什么样,他现在心里还真说不准,因为变数实在太多。在杨寰宇的打算中,只要德国能在欧洲站稳脚跟,不被英美拖垮,给华夏有几十年时间来彻底消化东南亚的这些国家,那么华夏就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了。

    德国不倒,英美就无暇来顾及亚洲的事务,华夏只要彻底打败日本,再由俄罗斯拖住苏俄,华夏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亚洲的霸主。对于西亚,杨寰宇实际上兴趣并不大,别看现在杨寰宇在中东涉足很深,他却并没有把中东和西亚纳入华夏的心思,他只需要在那里攫取到足够的利益就行,倒是对澳大利亚还有些兴趣。

    只是这种设想能否实现,并不取决于杨寰宇。如果德国依然战败,英美绝不可能眼看着华夏把原属于他们的势力范围里,横‘插’一脚的,那时,与英美是否会产生冲突?答案是肯定的!可与英美间爆发战争的话,结果还真不好说了。这个不好说,倒不是杨寰宇担心打败仗。别的杨寰宇不敢说,但在这一次的世界大战里,杨寰宇有基地这张底牌在手,获得胜利是没有难度的。可以后呢?以美国强大的工业能力,即便他吃了败仗,恢复起来也是很快的,用不了多少年,或许又会爆发战争。如果演变成这种局面,那杨寰宇就不得不考虑怎么消除隐患了。那么,为了制衡,华夏就不能只吞并东南亚了,必须把势力扩张到欧洲去,这样的话,这仗打起来,规模还真的难控制。除非像前世那样,几个大国个个手里都有核武,相互制衡,谁也不敢太过分,用这种威慑‘性’武器来寻求一种均衡。但杨寰宇是真心不想让核武再被搞出来。因为杨寰宇始终认为,人类要是发展了核武,迟早有一天会玩死人类自己。想想前世几个大国拥有的核武,足够毁灭地球次,就可以想象了。只要这些掌握核武的国家,那天冒出个疯子出来掌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