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84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84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47章 战争升级了() 


第148章 绞杀战() 
从宇恒一成和河合*的神情,裕仁终于感到了不妥。。。似乎事情的发展和他的认知之间,出现了偏差。但是,出于皇室的尊严不允许他在现在退缩,所谓骑虎难下,就是他现在的感受。好吧,陆军不是建议八至十个师团吗?我再多派点,总可以吧。

    “要是再多派点部队,会不会更有把握一点?”裕仁虽然是用的问句,但神情坚定,表达的是一种不容置疑。

    宇恒一成和河合*对视了一眼,双方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无奈。看来这个皇太子比那个脑残的天皇也好的有限啊。现在忘满州输送八至十个师团就很难了,特别是还要运送重炮部队。

    第二舰队的遭遇说明,通过海路把部队先送到旅顺,然后通过南满铁路运输的路已经断了。现在只能把部队送过对马海峡,在朝鲜半岛的釜山登陆,然后横穿朝鲜半岛,越过鸭绿江到达满州。而且,这条路也不一定好走,在咸兴的国防军下一步的动向还不明朗呢。要是想输送的快一点,那就要冒险在仁川登陆,可那里明显是在国防军空军的打击范围里。

    输送兵员这还只是最简单的,后续的物资补给才是让人头痛的事情,要支持这样一支大军的作战,这条补给线就太不方便了。从釜山到奉天可是要有九百多公里的直线距离呢。但他们的太子殿下,就这么想当然的让他们还要多派兵。

    可是裕仁开了金口,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当然不能当场反对,那就只好唯唯诺诺含糊其辞的答应下来。

    殊不知,华夏国防军在哈尔滨和锦州,围而不打,就是在等日本人的增援。围城打援,利用装甲部队的快速机动性,在野战中,快速穿插切割,分片突袭,消灭敌人。这可比一个个城市的打攻坚战划算多了,也更能发挥国防军机动性好,火力强大的特点。

    日本本土调集的增援部队在福冈一登船,相关的情报就被送到了杨寰宇的桌上。日本人会在那里登陆呢?杨寰宇注视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地点,思索判断着。

    渤海湾沿岸的港口肯定是不会了,杨寰宇的视线落在朝鲜半岛西端,釜山、浦项、蔚山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元山也有可能。只要是在朝鲜半岛走就不怕,杨寰宇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东北的锦州和哈尔滨战场上,枪炮声诡异地平静了下来。日本人在倚城坚守,等候援军,安静的呆在城内。国防军在城市外围围困,构筑工事,摆出一个持久围困的样子,也不发起进攻。但在朝鲜半岛的江原道和京畿道一带,国防军的飞机却日夜不停的进行起了轰炸。铁路、公路、桥梁是重点轰炸目标。前世的美国人也曾在朝鲜半岛使用过这个战术,“绞杀战”这是当年美国人为这一战术起的名字。

    在釜山和蔚山登陆的日军开始了他们的艰难历程,被破坏了的公路上,显然不适合车辆的行驶,不过好在日军配备了不少的军马,士兵徒步行军的负担还不算太重。不过对于日军的重炮部队,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灾难了。

    其实日军是还算幸运的,因为国防军的飞机无法飞到对马海峡进行封锁,不然的话,他们能不能上岸都是未知数。

    当日军进入江原道和京畿道,就更加痛苦了。茫茫雪原上,大部队经过之后,道路上就会人踩马踏地被踩出一条宽宽的黑色的道路痕迹。这让飞过的华夏飞机在很远的距离上,就能很轻易地扑捉到日军的踪迹,随即,大批的华夏飞机就会循踪而至,对行军途中的日军进行一番狂轰滥炸。

    以至于到后来,日军不仅不敢再在白天行军,连生火做饭都不敢了。白天躲在丛林里,到夜色降临,才敢摸着黑行军,渴了喝口雪水,饿了啃个冷饭团。这种方式的行军,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幅度的减员。即使勉强能够支撑的,也因疲惫困倦而面临着崩溃。

    面对这样的困境,日军第十四师团的师团长大岛又彦中将想了一个办法,让朝鲜半岛上的朝鲜族百姓为日军开道。用小队的日军,押着数百人的百姓队伍,在距日军前面五至十公里的地方先行,日军部队跟在后面,一旦发现国防军的飞机,部队迅速在道路两边就地隐蔽。让国防军的飞机去炸走在前方的百姓。

    这个新动向,让华夏的指挥官们感到了为难。轰炸平民,似乎总是有点问题啊。这个现象层层上报,接到报告的东北战区司令官张汉卿也觉得有些棘手,于是,情况汇报到了杨寰宇这里。

    “那些不过是些化妆探路的日军前锋,我们的前线指挥官们连这样的小花招都辨识不出来吗?”拿着这份报告,杨寰宇对着站在面前的参谋长杨爱源噗之以鼻。

    “但也可能真的是平民。”杨爱源苦笑着帮一线指挥官们辩解。

    “也许是朝鲜族人,不过,即使是朝鲜族人,也一定是日军!我们抓获的日军俘虏里,朝鲜族人并不少。他们既然加入了日本军队,我不管他们是什么族,我都当他们是日本人!”杨寰宇才不理会这些人是什么族的,只要不是华夏人,炸了也就炸了。

    朝鲜半岛的朝鲜人,在日属时期,虽然也有极少数人不满日本人的统治,流亡华夏和俄国。组织反日组织。但绝大部分朝鲜族人,为了融入所谓的主流民族,他们学习日语,学习日本人的生活习惯,改用日本名字,报名参加日本军队等等,以自己是日本人为荣。对于这样的民族这样的人,杨寰宇是从心底里鄙视的。如果有一天,朝鲜半岛被华夏所统治,杨寰宇相信,这些人同样会把自己当成一个华夏人,并以此为荣的。

    既然杨寰宇把这些朝鲜族人定性成了日本朝鲜族人,事情就好办了。下命令继续炸就是了,反正他们是在为日军开路,炸死也是罪有应得。于是,杨爱源亲自起草了一道命令,强调,华夏已经对日宣战,所以,不管是日本的和族人还是朝鲜族人,未向国防军当面投降的,一律视为敌人,应彻底消灭之。 ??[本章结束]

第149章 血战松花江 上() 
十天以后,历经辛苦的日军第十四师团和第二十七师团终于越过鸭绿江进入满州。。。兵力减员都是近三分之一,重装备丢失无数。尽管如此,对关东军来说,依旧如同打了一针兴奋剂。在他们之后,还有第十六、第十七、第二十五、第三十一、第三十二师团以及第一和第四重炮旅和新组建的第一高射炮师团等,在行军路途上。

    随着援军的到来,植田廉吉在参谋主任板垣征四郎和参谋石原莞尔的建议下,准备对国防军实施反击。目标就是围困哈尔滨的国防军远东集团军。根据情报,围困哈尔滨的部队只有四个师,而日军则打算动用八个师团,哈尔滨城内的第十师团,在齐齐哈尔一线的第八师团,在吉林的第二和第四师团,以及陆续到达的第十四、第二十七、第十六、第二十五师团,以及重炮第一旅团。

    远东集团军的行动是很冒险的,本来进攻咸兴的第四装甲师和第七十九师是用作预备队的,但考虑到要尽早插足朝鲜半岛,这两个师也分配了作战任务。这样一来,在哈尔滨进行围困行动的几个师就没有了预备队,完全只能靠他们自身的力量作战。

    准备发起反击的日军,第二师团和第十四、第二十七师团从吉林榆树,第四师团和第十六、第二十五从松原分两路向哈尔滨运动,而在齐齐哈尔的第八师团也前出到了绥化。一时间,哈尔滨的外围,松花江两岸,大战来临的压抑气氛越来越浓重了。

    在侦知日军移动后,围困哈尔滨的远东集团军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远东集团军司令官徐庭瑶和参谋长白崇禧乘飞机亲临哈尔滨前线指挥作战。

    在松花江北岸至呼兰河南岸一带,姜登选的第七十五师负责阻击日军从绥化方向前来的第八师团,汤玉麟的七十三师和藏式毅的第八十师在松花江南岸摆开了阵势,第五十七装甲师则秘密运动到了阿城以西,准备在榆树方向的日军到达之后发起进攻时,从侧翼对日军发起突袭。

    在哈尔滨西北,国防军却摆了个空城计,仅仅在佟家店放了第五十七师二二七步兵团的一个营。因为徐庭瑶实在调不出多余的兵力了。这是徐庭瑶判断日军第八师团应当属于牵制兵力。日军的重点,肯定在南面,那里分两路集中了日军六个师团。

    战斗在哈尔滨以南十五公里处的南沟一带率先打响。在南沟一带负责防御的是汤玉麟七十三师的二八一团。进攻的日军是从松原前来的日军第十六师团所部的步兵第二十联队。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进攻的日军不惜代价的发起冲锋,若不是国防军在包围哈尔滨之后,就开始构筑防御工事的话,还真的有点难以抵挡。

    石原莞尔和板垣征四郎给植田廉吉设计的作战方案,是要松原这一路通过猛攻,把国防军的主要力量吸引到哈尔滨的南边,为从榆树出击的这一路日军创造条件。趁国防军的注意力集中在南线时,从西南方向对国防军的防线进行突破。再和哈尔滨城内的第十师团配合,对国防军实行包抄,消灭国防军远东集团军的主力。

    这个战略在双方战斗力旗鼓相当时,确实是个不错的计划。日军用一个师团在北线牵制,南线集中了六个师团的优势兵力,加上在城内的一个师团中心开花,以多打少的打歼灭战。

    不过,他们很悲剧的遇到了杨寰宇打造的这支怪胎部队。在这个时空,这个时期的陆战中,杨寰宇秘密装备和训练的装甲师,无论火力、防护、机动性都不是现在的日军说能够抵挡的。

    尽管日军的进攻猛烈,不过徐庭瑶却不为所动,不但咬牙让汤玉麟坚守,并且还不许他动用预备队。二八一团的团长张从云是汤玉麟手下悍将,接到汤玉麟转述的命令,亲自带卫队抵近前沿指挥。在一线阵地失守的情况下,组织军官敢死队,由他亲自带领,实施反冲锋。

    二八一团的顽强,终于让日军放缓了进攻的节奏。过于巨大的伤亡,让同样在一线指挥进攻的第十六师团师团长山田良之助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十六师团所属的第9、第二十、第三十三联队,在师团的炮兵大队的协助下,轮番冲锋,却冲不夸二八一团的阵地。这可是二万人对阵五千人的战斗,可自己这边,伤亡近半,依旧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战果,打成这样已经让山田良之助感到颜面无存了。

    就在二八一团把最后做为预备队的二营也压上去的时候,徐庭瑶终于派出了空军助战。每二十分钟接收一次一线战报的徐庭瑶知道,二八一团已是强弩之末了,只是他手里也没有可以动用的机动兵力。不然也不会在哈尔滨西北的防线上只安排一个营了。

    但是南沟一线如此激烈的战斗,本应有所动作的榆树方面的来敌却依旧按兵不动,这让徐庭瑶感觉到一丝阴谋的味道。他猜不出日本人下一步会怎么打,就更坚定的拒绝动用藏式毅的第八十师。

    徐庭瑶耐心的等候着榆树方向的日军的动作,但是七十三师的师长终于忍不住了,特别是当他知道,他最看重的悍将张从云重伤,被送了下来的时候。这难道是国防军在排除异己,有意把原东北军的部队当炮灰吗?汤玉麟的脑海里闪过这么一个念头。

    不过,激烈的战斗让他不得不压下这种胡思乱想,不管怎么说,做为前东北军,做为东北子弟为主干的武装,在面临着侵占东北的侵略者时,都没有退缩的理由。眼见二八一团已经伤亡大半,无力继续坚守,他让预备队二七九团顶了上去,换二八一团下来做短暂的休整。

    南沟前线的国防军换上了生力军,这也给进攻的十六师团造成了一个错觉。这是石原莞尔大佐的计策生效了?国防军派出了他们的主力来防守了吗?山田良之助把这个情报通知了在奉天坐镇的关东军司令官植田廉吉。终于,徐庭瑶盼望和关注着的榆树方面的日军,开始了行动。 ??[本章结束]

第150章 血战松花江 中() 
第五十七装甲师的师长林忠和徐庭瑶是同学,都是保定第三期的毕业生。 '从国防军第四师成立开始就是在徐庭瑶的手下,徐庭瑶任第四师师长的时候他是第一零一团的团长,后来升任第四师的参谋长。当第四师扩编成第一装甲军时,他获任第五十七师师长。

    第七十三师在南沟苦战,林忠很清楚。他的装甲师隐藏在阿城西北,哈吉屯一带的密林里。这里距南沟阵地也就不足四十公里的距离。在这样寂静的冬天的夜晚,站在高处,甚至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南沟一带炮火的闪光和隐隐的炮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