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民国之铁血荣耀 >

第92部分

民国之铁血荣耀-第92部分

小说: 民国之铁血荣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段祺瑞这么一说,杨寰宇也熄了搭日本废除租界这个顺风车的念想。说到底,还是华夏不够强大,杨寰宇心里暗暗发狠,有朝一日,一定要讨回这笔债。

    没有得到预期的支持的杨寰宇讪讪的离开了段祺瑞的办公室。一回到自己的司令部,却意外的看到图哈切夫斯基正在这里等他。这货按理应该在伊尔库茨克啊,怎么跑这来了?难道,苏俄在远东又要搞什么小动作了?想到这点,杨寰宇向图哈切夫斯基示意了一下,让他跟在自己后面,去他的办公室。

    “苏俄人有迹象要向我们发起进攻。最近,他们正在鄂木斯克集结部队,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那里集结的兵力已经超过六十万人,而且,好像还在陆续增加中。”走进杨寰宇的办公室,图哈切夫斯基就直言不讳的说道。

    听到这个消息,杨寰宇强忍住要骂人的冲动。从段祺瑞那里回来的路上,杨寰宇也仔细想了段祺瑞讲的话,觉得确实有道理。华夏接下来的重心是应该放到经济建设上去,列强们敢在华夏攫取利益,归根到底就是华夏现在还比较落后。假如现在的华夏有美国人那样的经济实力,这个英国佬和法国佬还敢这样在华夏设立租界,把持华夏海关的收入吗?可现在,自己刚打定主意潜下心搞建设,这可恶的苏俄又要跳出来搞事了。

    “日本人已经从我们的东三省撤军,应该说,对海参崴和哈巴罗夫斯克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你的复**现在的兵力和装备能搞过这些苏俄人吗?”杨寰宇问道,有了搞建设的想法,杨寰宇是真的不想卷进俄国人的内战之中去,反正他们打他们的,死的人再多,也不是死的华夏人,打得俄国人死绝了才好,以后也可以省点麻烦。

    “现在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那边,只留下了一些守备部队,复**的主力也都集结到了新西伯利亚和托木斯克地区。不过,高尔察克将军还是感到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才派我前来,希望华夏国防军能在复**战局不利时,给予我们帮助。”图哈切夫斯基解释自己此行想要达成的目的。

    “我会通知德国的博克将军,让他们和你们并肩作战。当然,如果战局不利,国防军也不会坐视。”杨寰宇承偌道。

    “有司令您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对了,我想让我的家人也到武汉来,司令您觉得怎么样?”高尔察克在率部重返远东之后,不少他的追随者也跟着他,把家重新搬回到了俄国。不过,图哈切夫斯基没这么做,他的家人依旧还住在张家口。毕竟让他出任复**参谋长是杨寰宇,而且,至今,他依旧还是国防军的副参谋长,杨寰宇并没有免去图哈切夫斯基在国防军内的职务。

    “还是让他们在张家口吧,这样也方便你探亲。等你完成在复**中的任务回来,再来武汉好啦。我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给你留了一座宅子,等你回来,就住那里去。”杨寰宇笑着说道。

    苏俄在这个时候向鄂木斯克集结重兵,本来想着是趁华夏和日本相持不下,无暇顾及他们和高尔察克之间的内战的。可是真没想到,华夏和日本之间,忽然间就议和了,而且很快就签署了合约。这让接替退休的布琼尼担任远东集团司令官的基洛夫感到很抓狂。这仗还打不打呢?拿不定主意的他,只好把问题上交,让斯大林为首的政治局去做这个决定。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里,现在的斯大林正是在他最得意的时候。他在前不久,终于把他的老对手托洛茨基的职务彻底解除了,同时被撤销职务的,还有托洛茨基的盟友季诺维耶夫。现在,在苏共政治局里,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反对他的声音。

    可他的好心情很快就被基洛夫送来的请示报告,一下子就给破坏的差不多了。这一次,斯大林没有把这件事拿到政治局会议上去讨论,因为已经没有必要了,只要是他决定的,就是政治局的决定。他找来了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加里宁、伏龙芝等心腹小范围的进行了讨论。

    “我们已经集结了那么多部队,难道就这样放弃?把派去的部队再撤回来?如果这样,会进一步激起高尔察克匪帮的野心的。”苏共执委会主席加里宁首先说出了他的意见。

    “如果我们的对手,仅仅是高尔察克匪帮的复**的话,当然可以和他们进行作战,削弱他们的力量。但是,这是建立在华夏国防军被日本人拖住,无暇顾及高尔察克匪帮的情况下。但现在,华夏和日本已经媾和,日本的关东军已经撤往朝鲜半岛,华夏已经没有了后顾之忧,在这个时候,我们采取军事行动的话,华夏国防军是否会依旧做一个旁观者?在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向高尔察克匪帮发起进攻,是不是就显得太轻率了?”军事委员会主席伏罗希洛夫说道。

    “我们可以先打打看,看看华夏的反应,如果他们不插手,我们再加强进攻的强度么。”总参谋长伏龙芝也倾向于进攻。 ??[本章结束]

第165章 杨寰宇猜错了() 
不知道为什么,苏俄政治局的这些人,谁都没有去考虑远东集团军司令基洛夫中将的想法。基洛夫把问题上交的背后,已经隐晦的表达了他的意思。做为接任布琼尼出任远东集团军的司令,他的任务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率部击败高尔察克的复**,重新夺取远东的控制权。不然,这支部队的番号虽然叫远东集团军,却不在远东,而是呆在西伯利亚以西的鄂木斯克,距离远东上千公里,还不如叫鄂木斯克集团军更合适点。

    所以说,基洛夫实际上是有充分的权力,决定接下来是战是守的,根本没必要在向远在莫斯科的政治局请示。可就是在这样的权限之下,他依然做出了请示的举动,摆明了,就是他不想打。可源源不断的调集过来的部队给了他太大的压力,过去,在布琼尼的手里,兵力最多的时候也不过四十万军队,现在,在他接手后,部队人数已经超过了六十万。再这样的情形之下,基洛夫才想出请示这个办法,期望政治局做出防守的决定。

    事与愿违,被斯大林叫到办公室里的这几个人,似乎除了伏罗希洛夫之外,个个都是好战分子。加里宁和伏龙芝已经明确表态要打,斯大林没说话,但他心里显然也想打,不然就不会这样源源不断的调兵过去。而莫洛托夫向来是看着斯大林眼色做事的跟屁虫。

    “我接到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缅因斯基的报告,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从远东收集回来的情报。目前,高尔察克将在远东实行一系列的私有化政策,并且释放了所有的古拉格里的关押人员。”斯大林猛吸了一口烟斗,说起了一件和目前讨论的问题看上去毫不相干的事情。

    “形势很严峻,如果我们放任高尔察克匪帮的行动,将会给我们的事业带来无法估量的影响。”马屁精莫洛托夫第一时间听明白了斯大林说的话的意思。

    他们可以描绘一个美好的希望去欺骗他们辖下的百姓,而且他们也这么做了。但是,这样的欺骗只能干一次,在远东的那些平民们也不是傻瓜,他们也会做比较。如果,让高尔察克的政策顺利的执行了下去,远东的这些平民百姓肯定会习惯性的和苏俄实行的那些政策做比较,然后,结论也是显而易见的。到那个时候,即使苏联红军再次攻占远东,可他们的政策还能再次实行下去吗?那些已经被欺骗过一次的平民百姓们还会再次上当吗?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他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不能让高尔察克顺顺利利的把他那些政策执行下去。这样一来,战争也就是必然的选择。维持一场战争需要大量的金钱、人力和物力。战争不仅会让高尔察克把大量的青壮年征集到军队,也会因此影响高尔察克辖区里的生产。还有,为了维持这场战争,还会让高尔察克把辖区内的税赋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也会把有限的物资向军队倾斜。这样一来,高尔察克辖区的百姓们就会觉得在高尔察克的治下,并不比在苏俄统治下好,战争,被牺牲和最受苦难的,永远都是平民百姓。

    莫洛托夫的话音一落,在座的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能坐上苏共政治局委员这个位置的,没有那个会是笨蛋。于是,让基洛夫发起进攻的意见得到了在座的所有人的赞同,就连不主张动武的伏罗希洛夫也改变意见,投了赞成票。

    当斯大林他们几个私下商讨的结果变成命令传达到基洛夫这里的时候,基洛夫知道他再也没有借口拖延了。只得召集参谋们制定进攻计划,向新西伯利亚的重镇鞑靼斯克和文格罗沃发起进攻。

    苏俄红军向高尔察克发起进攻的消息传到杨寰宇这里时,杨寰宇正在办公室里和段芝贵讨论修建西安至迪化的铁路的可行性。相比华夏的其它地方,迪化和拉萨一样,因为交通问题的影响,远离华夏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以至于国民政府对当地的控制力非常的薄弱,但杨寰宇以后若是想从陆路向欧亚大陆扩展的话,至迪化的铁路是必须要修建的。杨寰宇会向欧洲发展吗?答案那是一定的。

    在他打开杨爱源送进来的电报,看清楚里面的内容时,心里别提多腻歪了。这些苏俄佬,难道就不能消停一点?

    “司令,这份电报是图哈切夫斯基发来的,他的目的是想我们帮他,我们要不要支援他们一下?”看到看了电报脸色不豫的杨寰宇,参谋长杨爱源小声问道。

    “先让他们打着吧,你还是先抓紧时间去落实那几个新装甲师的人员配备和训练。”杨寰宇揉了揉太阳穴,脸色臭臭的回答道。倒是提起新编的装甲师,杨寰宇的脸色才好转。

    在哈尔滨战役结束后,杨寰宇在总结得失的时候,就感到装甲部队的数量还是太少。当时的整个远东集团军也只有两个装甲师,在哈尔滨城外,要是再多布置一个装甲师在那里的话,汤玉麟的第七十三师就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于是,杨寰宇下定决心,准备再装备八个师的装甲部队出来,当然选那支部队,怎么调配军官这些具体的工作自然有参谋长杨爱源去*心。

    看着杨爱源领命离开,杨寰宇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本已渐渐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想起前些日子,图哈切夫斯基特意来见自己,就说了苏俄人的异动,不过,当时杨寰宇的判断,苏俄人是不会动手的。

    可苏俄人怎么就真的动手了呢?杨寰宇感到了一些阴谋,因为苏俄红军已经错失了向高尔察克进攻的最好时机。杨寰宇相信,在自己和日本人开战的时候,他们如果进攻的话,杨寰宇绝对没兴趣去管这份闲事。可现在不同啊,难道苏俄人就不怕国防军和复**联合起来吗? ??[本章结束]

第166章 台湾总督() 
蒋志清这几天非常兴奋,又有些患得患失。冰火中文?在日本答应归还台湾之后,他终于由副总参谋长调任新设的台湾总督。

    在军委会上,徐树铮提议,考虑到台湾已经被日本人统治了许多年,无论是长期的殖民化教育,还是大量的开拓民的迁徙,即使日本人的军队和行政机构撤走,但绝对会留下大量的情报人员和忠于日本的武装。这些人往往很难区分出来,他们既可能隐藏在日本迁徙过来的开拓民中,也可能隐藏在从小受到殖民教育的台湾土著之中。因此,在相当时期内,台湾都不适合文官管理,提议暂时先军管。

    这个建议得到了包括段祺瑞、杨寰宇、阎百川等几乎大部分委员的认可。但是,由谁担任这个第一任总督,却产生了很大分歧。

    杨寰宇保定系的军官现在还资历太浅,徐庭瑶、杨爱源之类的的人才职级虽然够了,可杨寰宇在控制军队上还离不开他们。其它的保定系人员里,职级都不够格。更何况,他的人都是军职,也缺少治理地方的行政能力。

    段祺瑞北洋系的老人却又嫌台湾太穷太乱,日本人虽然无奈撤出,但肯定不会留下多少值钱的东西,不仅如此,绝对还会在临走再最后大肆搜刮一次,剩下来的这个烂摊子肯定不会好。倒是阎百川提议让吴佩孚去,却让杨寰宇借口蒙古离不开吴佩孚坐镇拒绝了。

    在座的军委委员们一片的你推我让中,蒋志清自告奋勇的提出愿意去。段祺瑞虽然对蒋志清的国民党员身份感到疑虑,可看着手下这些信得过的老将们一个个都回避着他问询的眼神,也只好先答应了下来。就这样,蒋志清得到了第一任台湾总督的任命。

    “寰宇,你怎么不反对?”会议结束,徐树铮和杨寰宇并肩走在走廊里,忧心忡忡的问道。

    “这不是找不出合适人选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