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鼎记 >

第109部分

周鼎记-第109部分

小说: 周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李敬业他们一进殿,立刻吓了李小九吓一大跳,周围正在争吵的大臣也都停了下来,一脸震惊的看着这帮凄惨的纨绔子弟。

    只见李敬业一瘸一拐的第一个进殿,后面的安和却被人抬着进来。而且还捂着肚子一脸痛苦的不停呻吟着,程伯献顶着两熊猫眼,和房遗爱等人都是一身的乞丐装,露出的皮肤上还带着一道道的血痕,看上去十分吓人。

    “皇上,请您为臣与众位兄弟作主啊!”李敬业这家伙演戏也很专业。一上来就扑倒在地大哭起来,身后的人也很配合,干嚎的请李小九为他们报仇。

    安和在担架上暗暗偷笑,本来他还担心这些人演的太假,但没想到个个都是影帝级人物,李敬业哭起来竟然还真的有眼泪流出,根本用不着眼药水之类的东西辅助,这绝对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好演员,看来以后要多多挖掘。

    “混帐。看看你们一个个都成什么样子,快点给朕起来回话!”

    李小九也被这些人的惨样吓了一跳,心中是又痛又气,又看到平时神采飞扬的安和只知道爬在地上哭,一点中郎将的样子也没有,心中怒火更盛,忍不住出口怒喝道。

    “启禀皇上,非是臣等人不顾仪态。实在是那些吐蕃人欺人太甚,不但出言无礼辱安和。更蛮横无理率先出手殴打臣等人,臣虽然尽力反抗,但仍寡不敌众,被他们打成这般模样,逼不得已才想请皇上做主,为臣等人讨还一个公道。”

    没等安和说话。李敬业哭的是泪涕横流,但说话条理却十分清晰,一下子就将安和事先想好的话全都背了出来,将责任全都推到了吐蕃人身上。

    程伯献等人也纷纷大声叫嚷,甚至挽起衣服让周围的大臣看自己身上的伤势。以此来博得其它人的同情,搞的大殿上一片混乱。

    他们的父亲或爷爷可都在两边站着呢,一个个看到儿子与孙子的惨相,脸上也都是怒气勃发,只不过碍于在面子,在朝堂上不便发作罢了。

    “都给朕住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爱卿你将详情禀报一遍!”

    李小九看着下面乱成一团的众人大喝一声,他们这才安静下来。

    李敬业觉得效果差不多了,安和也暗中向他打了个手势,意思是现在就看他的发挥了。于是他站起来擦干眼泪,将事情的经过详细讲了一遍,当然其中做了一些小改动,比如特意加重了对吐蕃人嚣张姿态的描述,率先动手的也变成了吐蕃人,特别是引发这次群殴的那句侮辱大唐公主的话,在他嘴里也变成了吐蕃人直接用汉语高声挑衅,丝毫不将大唐的威严放在眼里。

    “呯~”李小九气的一拳砸在面前的龙案之上,暴跳如雷的吼道:

    “吐蕃小儿,竟敢如此藐视我大唐,难道真以为我大唐软弱可欺吗?”

    “陛下,臣愿领安和大唐的虎狼之师,一举荡平吐蕃,把那个赞普小儿活捉献于陛下。”

    程知节这帮唯恐天下不乱的武将纷纷叫嚣,一个个自从前年平了吐谷浑后,他们好长时间都没动过了,骨头都快要生锈了,巴不得现在就有场大仗要打呢。

    “陛下息怒,虽然吐蕃对我大唐不敬,但现在实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看到那帮武将发疯,李世绩怕李小九脑子一热也跟着发疯,所以急忙跳出来劝道。

    “李大人所言甚是,前年与吐谷浑一战,已经将我大唐国库消耗大半,现在我大唐空有大军,却无钱粮相助,实不易轻启战端!”

    长孙无忌也站出来说道。其它大臣也都是纷纷劝诫,除了那些武将外,几乎没有人赞同开战。

    李小九咆哮了几声后,也知道现在不是和吐蕃开战的时候,不过心中的这口恶气出不来,不由得愤愤的说道:

    “吐蕃小儿欺人太甚,和亲之事休要再提,另外撤消与吐蕃的边市,禁止吐蕃人进入我大唐境内!”

    长孙无忌看李小九已经打消了开战的念头,所以他也就不再坚持,虽然取消互市对大唐也有损失,不过对于连铁器都不能自给的吐蕃来说损失更大,倒也算是一个出气的办法。

    本来一次好好的早朝,被安和他们搅的一团糟,李小九也没有了议事的心思,一挥手就要退朝。

    可正在这时,金吾卫中郎将尉迟宝林来报,说吐蕃大使在城中闹事,现在人已经被他们抓了,现在来请示该如何处理?但却只字没提吐蕃人全都被打的晕死过去的惨状。

    李小九正在气头上呢,大声咆哮要人将这些吐蕃人全部押入天牢。

    尉迟宝林大声应喏,然后倒退着出去了,不过出去的时候却没忘偷瞄自己的女婿安和他们这些人一眼,程伯献则暗中冲他竖了个大拇指。

    尉迟宝林身为金吾卫中郎将,今天又刚好他当班,所以就没能去赴宴。没想到今天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刚好能让他帮上忙。反正他也不用担什么干系,毕竟他只管抓人,又没有人问他被抓的人受没受伤,就算以后追究起来也追究不到他的头上。

    处理了吐蕃人后,这早朝也就散了,李小九点了长孙无忌、李世绩,张行成,苏定方等几个文武重臣的名字留下来。

    ps。 5。15起点下红包雨了!中午12点开始每个小时抢一轮,一大波515红包就看运气了。你们都去抢,抢来的起点币继续来订阅我的章节啊!(。)

第一九五章 道路问题()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高原反应?高原?难道这是和地势有关?”

    李世绩自言自语了几下,忽然眼前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

    “李仆射果然厉害,只凭这一个名字就想到了其中的关键,不愧目前大唐军中第一人!”

    安和赞道,对于李世绩这位传奇人物,安和从心里向外佩服。

    听到安和称呼李世绩为目前大唐“军中第一人”那些桀骜不驯的武将竟然都是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甚至连自视甚高的苏定方也不例外,因为自从李世绩死后,李世绩的确可以称得上为军中第一人。

    “呵呵,安中郎将谬赞了,老夫哪里称的上军中第一人?”

    李世绩抚须微笑道,上次五王宴后他倒没怎么留意安和,今日经过他仔细观察之后,心中却是大为惊讶,无论是风度、气质、见识,在他见过的年轻一辈中几乎无人可比,甚至连他一向看好的爱孙李敬业,现在站在安和身边也像是个陪衬一般。

    “哈哈,李仆射客气了,谁不知道你用兵如神,若不是得你与众与卿家相助,哪里有安和大唐现在的兴盛?”

    李小九也笑着说道。

    目前朝中重臣,除李世绩之外,大部分都是都站在长孙无忌一方,他既然有了打压长孙无忌的想法,自然对李世绩格处倚重。

    然后又转头看向安和说道,

    “安爱卿。你还是快把那个什么‘高原反应’大概讲一讲,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是,皇上!”安和躬身道:

    “所谓高原反应,其实简单来说,主要还是因为吐蕃地处高原,空气比平原地区要稀薄的多。像安和们这些生活在平原上的人,贸然进入高原地区后,身体必然会产生一些不适,其实如果症状不是很严重的话,只要多适应一段时间就没事了。”

    “这……竟然如此简单?”

    苏定方一脸的不可置信,为了搞清楚这件事,他可是花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但最后得到的仍然只是一个鬼神之说。

    这时世李绩也忽然站出来说道:“经安中郎将这么一说,这点倒让老夫想起年轻时。我曾去高山上拜访友人,但没想到刚去一天就病倒了,一开始症状倒和侯大人所言相差无几,后来病情加重差点死掉,安和那位朋友急忙将我抬下山,休养了几天竟然自己好了,估计那次就是高原反应吧?”

    “没错,只要是超过一定的高度。常年生活在平原地带的人进入之后,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反应,不过有人的反应很微弱,甚至本人都没有察觉,有些人则反应强烈,如果不及时处理,甚至有性命之忧。在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像英国公一样,迅速的回到平原地区,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安和再次说道。

    “好!”

    李小九拍案而起,“如果真如安爱卿所说,那么安和大唐只要在吐蕃寻一驻地。派军队先适应那里的气候,到时何惧区区吐蕃小儿?哈哈哈~”

    估计是想到了以后马踏吐蕃的壮举,李小九是仰天大笑,一吐胸中的闷气。

    下边的文武群臣也是议论纷纷,特别是那些武将,大部分人脸上都带着喜色,这下终于又要打仗了。

    而文臣则大都皱眉思索,似乎是在衡量与吐蕃爆发战争的得失。不过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这时看向安和的目光却都带上了一丝敬佩。

    人群中的长孙无忌一直冷冷的看着安和,直到这时才突然开口说道:

    “陛下,吐蕃兵力虽盛,但对于安和大唐来说,也只不过是群土鸡瓦狗,但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如果在剑南与吐蕃兴兵,首先就要解决粮草的问题,剑南道处于吐蕃和六诏的夹击之下,那里虽然富庶,但交通闭塞,无法支撑太多的军队驻扎,如果两军相峙,对于安和大唐来说极为不利。”

    长孙无忌的话你是一盆当头倒下的冷水,立刻让李小九清醒过来。剑南道包括了后世四川盆地的大部,以及云南、贵州、甘肃的一部分,四川盆地虽然富饶,可是却被群山怀绕,再加上那里多雨,道路极为崎岖难行,大唐的军队想要进入那里,估计耗费极其庞大。

    李小九沉吟了一会,忽然转头向张行成问道:

    “张卿,朕记得前年,剑南组织民众大修道路,现在交通状况可有改善?”

    “这……”

    听李小九提起这件事,张行成就是一阵苦笑,

    “陛下,前年剑南的确组织数十万民众修路,可是南方多雨,刚修好没多久的道路被雨水一冲,就立刻变得泥泞难行,现在已经荒废大半,多数地方根本无法通行。”

    古代都是夯土为路,最怕雨水冲刷,长安城的朱雀大街倒是用砖石铺路,可这只是一条大街,如果将大唐的道路都用砖石铺上,估计就算是大唐政府破产也修不完。

    “咝~”

    听到张行成的话后,在座的众人都是倒吸了口凉气,数十万民众修建的道路,竟然不到两年就全部被雨水冲毁,以前他们只知道南方多雨水,但没想到竟然如此厉害。

    李世绩这时又站出来说道:

    “其实长孙大人太过多虑了,吐蕃与我大唐相比,无论哪方面都要差上许多,所以老臣料定,这次就算吐蕃兴兵侵我大唐,绝对只是一次试探,不敢与我大唐决一死战,所以我大唐只要派一支精兵,打掉吐蕃的气焰,之后吐蕃必定退兵。”

    不得不说李世绩的眼光毒辣,一眼就看出了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大势,吐蕃人绝对没有的胆气与实力与大唐死战,所以吐蕃与大唐的第一战,注定了只是一场试探。

    旁边的安和对安和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据他所知,太宗时期大唐与吐蕃的松州之战,吐蕃兴兵20万入侵大唐,将松州团团围住,可后来大唐的援军一到,杀了几千吐蕃军后,结果吐蕃人立刻退兵,松赞士布更是亲笔写了认罪书认罪,一场气势汹汹的松州之战就这么结束了。

    “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朕也是这么想的!”

    李小九抚掌大笑,不过很快脸色又转为忧虑道,

    “打掉吐蕃的气焰容易,但是此战也暴露了剑南道的兵力空虚,只怕以后随着吐蕃实力增强,对剑南道会再起异心,看来还是要加强剑南与关中地区的联系才是正理,可是这道路……”

    李小九说到这里,眉头紧紧的皱在一起,下面的群臣也都是一愁莫展,修路不是问题,问题是修好了很快就不能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做的全是无用功,大唐的国库可经不起这样的消耗。其实不只是剑南,长江以南的大唐彊域都存在着道路问题,谁都知道南方富庶,但交通却一直是个大问题,毕竟出产再多,可运不出来也没用。

    “皇上,臣有一物献上,可以解决道路问题!”

    这时安和忽然站出来说道,看着大唐君臣被一个道路问题搞的愁眉苦脸,安和却是心中暗笑,这点小事对于他这个现代人来说,还真是小菜一碟,拿出来既能讨好皇上,说不定还能顺手发笔财,简直是一举两得。

    ps。 5。15起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