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鼎记 >

第138部分

周鼎记-第138部分

小说: 周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好,而且又能支撑大量铁矿石的堆压,最关键的是,用焦炭炼铁能提高炉温,使得出来的铁品质更好,出铁量也更高,而且还不像石炭那样,会让铁变的太脆,可以说是他这辈子见到的最好燃料。

    “呵呵,无妨!”

    安和看这位焦主事立刻对自己态度变得更加恭敬,心中也颇为得意,对方刚才的恭敬只是因为他的身份,现在的恭敬才是对自己才能的恭敬,这两种恭敬的意义可是截然不同的。

    “焦主事,这些应该是鼓风用的吧?”

    安和伸手一指高炉旁边的那一排皮囊,这些皮囊正在一伸一缩的做往复运动,出气口用一根铁管通到高炉底部,而为皮囊提供动力的则是几匹驽马。

    “启禀中郎将,这东西名叫水排,的确是鼓风之用,因为一般都是以水力来驱动,所以才叫做水排,不过因为我们这里的高炉只是实验之用,并不真正产铁,用的时候并不多,再加上这周围又没有水源,所以就以马力驱动,因此又可称为马排。”

    焦主事上前介绍道。

    “噢~,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一下焦主事,在炼铁的时候,是不是炉内的温度越高越好?”

    安和笑呵呵地说道,这高炉炼铁他虽然能改进的地方不多,不过眼前恰巧就有一个,而且借着这次改进,也能震一下焦主事这帮匠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才能,这样在之后的炼钢时,才能更好地指挥他们。

    “呃~”

    焦主事一愣,他还不适应安和的这种跳跃性思维,刚才还问水排的事,怎么一下子就跑到炉温上来了?不过他毕竟干了一辈子冶铁的事,所以对这些问题张口就来,

    “启禀中郎将,如果不考虑炉子的耐烧程度和成本,这炉温当然是越高越好,比如中郎将您制成的这种焦炭,它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比炭燃烧时温度高,而且也更加耐烧。”

    安和听到对方的回答后,哈哈大笑道:

    “焦主事,你们既然知道温度越高越好,可为什么还要向里面吹冷风呢,这不就像是往一锅快要沸腾的开水里倒凉水吗,怎么可能会让里面的炉温达到最高呢?”

    、

    有道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安和一句看似戏言的话听在焦主事耳中,却好像是一道炸雷一般,将他早已经固定成型的思维炸开了一道缝隙,再加上安和的那个比喻十分形像,让他一下子就抓到关键,激动地说道:

    “中郎将,您的意思是说,可以将这空气加热后再吹入炉中?”

    “呵呵,焦主事果然经验丰富,一下子抓住了要害!”

    安和赞道,空气预热其实也就是一层窗户纸,道理人人都明白,可是却从来没有人想过这么办,主要还是前人的经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安和上前走到水排的旁边,伸手在地面上比划道:

    “段尚书和焦主事你们请看,可以在这里建一个预热室,将空气加热后吹入炉中,这样一来,可以使得炉中的温度不会因为冷风而降低,而炉温越高,铁矿石中的铁也能尽快被炼出,这样不但节省了时间,而且炼出铁的品质也要比以前强的多。”

    段纶做为工部尚书,对于冶铁之术还是懂得一些皮毛的,所以对于安和的话也能听得懂,不过做为一统筹大局的官员,他却从安和的话中听出一个不当之处,当下提问道:

    “中郎将,你说的这个预热室我听明白了,不过你想过没有,这个预热室也是要消耗燃料的,虽然炼出铁来的品质好了,但是成本却也增加了,这会不会有些不划算啊?”

    听到段纶的疑问,正在兴奋中的焦主事却抢先说道:

    “尚书大人,增加预热室并不会增加成本,因为炉温提高后,冶炼的时间缩短,这样一来,冶炼时就可以减少燃料的量,省下的燃料刚好可以用来加热空气之用。”

    “咦~,妙啊!这倒是我的疏忽了!”

    段纶听到焦主事的解释。当下两眼放光的赞道,同时对安和的才能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人家刚来不一会儿,对高炉做了一个小小的改动,一下子就让高炉炼出铁的品质上升了,而且还能加快炉子出铁的时间。不要小看这一点点的提升,大唐有无数个炼铁炉,若是每个炉子都按安和所说的做了改动,那么不但每年的铁产量会增加不少。而且铁的品质也能提升一个档次,这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功绩啊!

    “中郎将,人人都说你得神人指点,本来我还不太相信。今日一见才知道,那些传言对你来说简直没有任何夸大的成份!”

    段纶想到自己凭空得了一个这么大的政绩,心中兴奋之下,再也顾不得什么仪态,上前拍着安和的肩膀大声赞道。

    “哪里哪里,段尚书你太夸奖在下了!”

    安和急忙谦虚道,不过脸上的得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特别是看到焦主事对自己更是敬佩的两眼放光,看自己好像是看到一堆金银财宝似的。恨不得把抢过来抱在怀里亲两口。(。)

第二四八章 灌钢炼钢() 
做工匠的都是行动派,焦主事立刻将几个主要的匠人都召集过来,把预热室的办法一说,立刻引得这些人震惊不已,看向安和的目光也都和焦主事如出一辙。

    这些人都是专家,而且安和也在。所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很快就把这个预热室的详细方案给搞出来了,而且其中还有人提出来,这预热室加热时,燃料和空气是隔开的。这就对燃料的要求很低,根本不必使用那些省下来的焦炭,大可以用更便宜的石炭来做为燃料。这样一来,虽然增加了一个预热室,可其实却能省下不少的燃料花费,绝对能让一炉铁的成本下降一些。

    这个提议一出,立刻引得安和和焦主事等人的赞赏,连被晾在一边打瞌睡的段纶也是大声叫好,别看工部每年能拿到的款项很多,可是花钱的地方更多,所以他这个工部尚书只要一听到能省钱,马上就会变得精神百倍。

    预热室的方案一搞定,焦主事本来想马上亲自去办,不过安和却将他和那些工匠叫住,改造高炉只是安和立威的一个小举动,他最主要是想将这些工匠组织起来,帮自己一起把那个灌钢法搞出来。毕竟高炉炼出来的只是生铁,可是如何把生铁变成钢?这才是最麻烦的一步。

    大唐的炼钢用的还是炒钢法,所谓炒钢,其实就是把生铁融化,然后不停的搅拌,就好像是炒菜一样,这样可以让空气中的氧气和生铁中的杂质和炭发生反应,使铁中的含炭量降低,不过这种炒钢法炼出来的大部分都是熟铁和低碳钢,如果掌握的好,也可以得到一些用处更广的中碳钢和高碳钢。

    安和要搞的却是更进一步的灌钢法,虽然无论是炒钢法还是灌钢法,安和都是只知道一个大概,毕竟他也没有专门学过这方面的知识,只是从一些杂书或网络上看过这方面的介绍。不过即便是对炼钢之事一知半解,但安和却有十足的把握把灌钢法搞出来,毕竟对于钢铁的本质,他却是再清楚不过。说白了,所谓的钢,不就是含碳量在一定范围内的铁吗?

    要想让焦主事他们帮自己把灌钢法搞出来,安和就得先让他们明白钢与铁的区别,因此安和只好暂时客串一下化学老师,尽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了一遍。当然了,安和可没傻到讲什么原子分子之类的,只是告诉他们,这铁里面含有许多杂质,这个焦主事他们当然知道,然后安和又说,这些杂质里其中有一样十分特别,它的含量会影响到铁的性质,含这种杂质多了就是生铁,少了就是熟铁,正处于中间就是钢了。

    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听明白了,然后安和就将灌钢法的原理讲了一下,虽然灌钢法在汉末就有了,不过直到宋朝时,才开始大规模使用,所以在唐初时,知道这个炼钢方法的人极其稀少。其实所谓灌钢法,就是把生铁和熟铁混合在一起,只要比例正确,钢也就出来了。当然了,灌钢法肯定没有安和想像的那么简单,不过原理却是没有错的,只要按这个方向花点精力和时间研究一下。绝对能将灌钢法搞出来。

    听完安和的灌钢法,焦主事和一帮子匠人都陷入了沉思,对于安和的讲解,他们也听懂了,如果是别人在他们面前大讲钢铁的区别,他们肯定是嗤之以鼻,毕竟论起对钢铁的认识,他们这些玩了快一辈子铁的人,可谁都不服谁。不过刚才安和对预热室的见解。已经让他们

    对安和这位与众不同的皇子产生了一种敬畏,现在仔细听了安和的讲解后,再和自己对钢铁性质的了解加以印证,发现以前自己只知其所然。而不知所以然的地方,如果用安和讲的理论加以解释,竟然一下子都畅通起来。

    焦主事和周围的匠人小声商量了一会,然后站起来禀报道:

    “中郎将,您说的这个灌钢法,属下们都明白了,虽然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不过倒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若是给我们一段时间研究一下,的确有把握将这种办法搞出来!”

    “好!”

    安和一听有门,立刻大喜,伸手用力的在焦主事肩膀拍了两下,

    “焦主事,若是能将这灌钢法搞出来。肯定能使大唐的钢产量增加好几倍,而你们做为此事的主要参与者,也绝对能名垂大唐史册!”

    “不错!你们都给我大胆地去做,需要什么就来找我,这段时间你们把手头的其他事情都放下。全力将这个灌钢法搞出来。”

    段纶这时也站出来说道,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却有几分奇怪,脸色红通通的看起来不像是兴奋。反而让人觉得有几分憋气。

    看到连尚书大人也全力支持搞这个灌钢法,焦主事他们再也没有了顾虑,立刻开口说道:

    “谢尚书大人支持,属下定当全力以赴,争取早日将灌钢法研究出来!”

    安和虽然身为皇子,但毕竟管不到焦主事他们,段纶才是人家的老大,所以在这里,还是段纶的话更管用一些。

    安和交待完了灌钢法后,接下来就没他什么事了,毕竟提起冶铁炼钢的实际操作,他和焦主事这些人差的远了,所以理论知识一说完,安和和段纶也就不再打扰这些已经开始行动起来的匠人,一起离开了这个大工坊。

    走在路上时,段纶怒哼一声道:

    “你小子可真是滑头,这就是你说的帮我们改进冶铁炼钢的技术?”

    “咦?,难道一个预热室和一个灌钢法还不够吗?

    这可是能让大唐的钢铁产量翻几翻的好东西啊!”

    安和眨巴眨巴眼睛,十分无辜地回道。

    “屁!那个预热室虽然是个好办法,不过你那个灌钢法纯粹就是个画饼,自己也就只知道个大概,然后和匠人们讲一下,就让他们自己研究去了,能不能研究出来暂且不说,可花费的人力物力肯定不少,这些可都是要我们工部掏腰包的。”(。)

第二四九章 皇上驾到() 
看到安和无赖的样子,连段纶这么

    “哼~”

    看着这小子面前耍无赖,段纶就算尚书,可也拿他没有办法,最后只能冷哼一声,扭头转向一边,不再看这个无赖小子。

    看段纶好像真有几分生气了,安和也有些担心,他以后要用到段纶的地方还多着呢,如果因为这点小事把关系闹僵了可不划算。于是安和想了想,忽然灵机一动,一脸讨好的扯了扯段纶的袖子,让他转过脸来,然后这才说道:

    “嘿嘿,段尚书,这次是侄儿的不对,要不这样,我再拿样新东西出来,这次我保证,绝对不会再拿类似灌钢法这种半成品糊弄您好了!”

    “哼,你小子有那么大方?”

    “那当然了,而且这东西还和农事有关,您也知道,我大唐最重农事,连皇上都亲自下田,只要我把那东西拿出来,然后由你们工部献上去,若是以后推广开来,段尚书您作为主要推广人,也绝对能名垂大唐史册。”

    安和又开始忽悠了,最后一句话他刚才就已经对焦主事他们说过一遍了,甚至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

    “嘿嘿,这次就算是你所东西夸上天来,我也不会相信,除非你把实物给拿出来!”

    段纶也是个聪明人,绝对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

    “不就是实物吗,段尚书你稍等两天,我回去就让府上的工匠做出来,做好了就当着你的面做个示范,到时你就知道这东西的好处了。”

    安和仍然一脸牛逼轰轰的说道。

    回到工部之后,安和就和段纶告辞,哪也没去,立刻就回了安府,将一副曲辕梨的图形画了出来,准备送给段纶。

    安和正在画曲辕犁,李会慌慌张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