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鼎记 >

第179部分

周鼎记-第179部分

小说: 周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驸马大人,冯越将军在子午谷外伏击了一股马贼,击杀近百人,生擒十余人,无一人漏网!”

    不断有士卒报了进来,管平被绑在那里,心里一阵冰冷,他知道,自己的身家性命,算是交代了。他恨恨地暗自咒骂着,“道王啊,你这个老畜生!李辰,你这个小畜生!”

    至此,安和这一招瓮中捉鳖之计,初步取得了实效。

    他知道,自己与其在歧州僵持下去!不如,故意留下一个“口子”,设下一个圈套,等待豺狼来钻。他相信,李流苏是不会放弃李赫的,只要他一走,她极有可能要与管平串通一气暗中营救李赫。根据种种的迹象!很有可能是要有山贼来劫法场救李赫。说不定,由此会引出李赫背后那股神秘的势力。

    高忽先行派往岷州的暗卫飞鸽传回的消息说,岷州的山贼经常往来于歧州一带,而歧州侯府的一些生意买卖似乎也与岷州的山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更让安和坚定了瓮中捉鳖的信心!

    因而,队伍离开歧州百里之后,他命令车辆仪仗在一个村镇原地待命,留下2000名士卒保护仪仗和莺歌等人,他自己却带着东方岩、高忽等人,与冯越率领3000神机营骑兵悄然折返回来,杀了个回马枪。

    冯越率1000人埋伏在歧州通往岷州的必经之路上,子午谷。而剩下的2000人由安和亲自率领,悄然驻扎在歧州城外数里外的一座山丘下。当日午时一到,带人向歧州城奔驰而去。

    他决定,如果一切没有变故,便亲自监斩李赫。大不了,就说自己不放心,带人回来看看就搪塞过去了。当然,安和绝对不相信,李赫会被顺利斩杀。如果这么容易被斩杀,李辰和管平就不会表现得如此反常了。甚至,这位伪装的“侯爷”,还要以自己的美色来相诱。由此可见,李赫对道王一脉是多么的重要!

    果然,他带人刚刚冲到城门口,就闻报城内刚刚闹了马贼。他大喜,当即带人“接管”了歧州城的防务,一部分随自己进城,另一部分飞速折返回去增援埋伏在子午谷的冯越。

    “管大人,这城中来了马贼,劫走了死刑犯,你可知罪吗?”安和冷然道。

    “驸马大人,马贼混进城来,是劫掠而来,并非为劫法场而来。李赫,已经被明正典刑了!”管平低低回道。

    “管平,你大胆!事到如今,居然还要欺瞒于本钦差。法场之上被斩杀的并非李赫,快说!这批马贼是何来路?”安和厉声斥道,“管平,你要知道,本钦差既然是去而复返,必是有备而来,此时,你交代清楚,本钦差还能上奏皇上从轻发落,否则,单凭你今日勾结匪徒私放死刑犯之罪,便可人头落地!你可要想清楚了!”

    “还有你们,食国家俸禄,不思忠君报国,为了一己之私、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居然敢串通一气,马贼劫掠也敢隐瞒不报!”安和指着绑在地上的一众官员,冷森森道。

    “驸马大人,歧州侯府冲出2名匪徒,刺杀了数名士卒意欲逃跑,已经被我格杀在府门外了。”高忽杀气腾腾地走了进来,“驸马大人,这歧州侯如何?”

    “先包围起来,不要任何人进出,就算是侯爷也不行。”安和沉吟着,“高忽先生,你持尚方宝剑去,如果歧州侯府中有人胆敢公开反抗,杀无赦!”

    高忽从东方岩手中接过尚方宝剑,大步离去。此时此刻,安和身上一股子威势和杀气无形中透射着,跪伏在地上的一群歧州官员心惊胆战,忐忑不已。(。)

第三一七章 尘埃落定() 
安和带着一众杀气腾腾的侍卫,一直就在刺史衙门的大堂上守着。衙门外,还有数百神机营的士卒把衙门围了起来。而管平等歧州官员,背靠背被捆绑着站立着集聚在大堂的一角。

    他在等待冯越的消息。傍晚时分,冯越终于带着人马进了歧州。

    冯越的人提前埋伏在子午谷两翼的山梁上,马贼一进山谷,便立即封锁住了他们的前路和退路,同时从两翼火箭齐发,射向谷内乱成一团的马贼。一通火箭过后,两翼、前后四路夹击,尽管这上百名马贼的“战斗力”也不错,但神机营士卒是从东征高丽的沙场土千锤百炼出来的,又装备有精良的火器,且人数近十倍于马贼,所以,这场战斗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用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结束战斗。

    冯越一身风尘,大踏步进来,躬身一礼,“驸马大人,冯越幸不辱使命,所有马贼无一漏网。击杀近百人,生擒十余人。所有人犯都押解在衙门外面,请驸马大人明示。”

    “冯将军辛苦了。马贼中可曾见到李赫?”安和欣然从座椅上站起,笑道。

    “回驸马大人,冯越仔细看了,这伙马贼中,没有李赫。”冯越再次躬身。

    “哦。这样,派人审一下这些人犯,无论想什么办法,也要把他们的嘴撬开,弄清他们的底细和来路。你带人随我来。我们去歧州侯府走一遭。”安和眉头一皱,袍袖一甩,大步而去。冯越默然无语。起身紧紧跟着。

    神机营地3000名士卒除了分出1000人接管了歧州防务之外,剩下的,将歧州侯府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安和来到跟前,高忽急忙走过来见礼。“驸马爷,侯府内一片安静……”

    安和沉吟一会,手一挥,“高忽先生,带人随我入府!立即搜查府内,就是翻地三尺,也一定要把李赫给我找出来。”

    士卒们撞开大门,蜂拥而入。侯府内火把高举。灯火通明,所有的丫鬟、家仆等都聚集在前院内,似乎是一直在等待安和他们到来一样。李流苏一袭白衣。俊秀的脸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绝望,她望着缓缓走进府中的安和,低低道:“驸马大人,不要搜了。李赫就在这里。”

    身后,一个家仆把被捆缚住的李赫推了出来。此刻!李赫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淡定自若和嚣张跋扈。阴鹫的脸上浮现着深深的惧意,他回过头来吼道,“李流苏,你会后悔的!”

    “骑马大人,来吧,流苏勾结匪盗,劫夺死刑犯,自知死罪难逃了。不过,望驸马看在同为大唐宗室的面上,给流苏留一些体面。”李流苏伸出葱白一般白皙粉嫩的双手,微微闭上了双眼。

    “不要搜了。将李赫拿下之后,你们退下吧。”安和淡然一笑,向冯越和高忽摆了摆手。

    众士卒们押解着李赫退出了府去。安和抬头望了望天上那一轮刚起的明月,向前走了两步,朗声道!“流苏郡主,事到如今,还不对安和实言相告吗?”

    李流苏蓦然睁开双眼,清纯如水又哀伤之极的目光投向安和的背影,叹息一声,“驸马大人,这个李赫,原名史那东,是岷州一伙势力非常庞大的马贼首领之弟。前年,流苏随兄长李辰到歧州来,偶尔在街头闲逛,被这厮遇上,他纠缠于流苏,被兄长手下的侍卫擒获。谁想,到了夜间,数十名飞贼夜入侯府,将我兄长活活掳去岷州做了人质,提出了两个条件!其一,接管我道王一脉的生意买卖,其二,要我嫁给那个史那东。”

    “我父王膝下虽有三子,但大哥、二哥皆不成器,唯有三哥李辰深获父王喜爱,指望他将来继承王统。父王本想奏明皇上,派兵清剿这伙贼寇救出三哥,但谁知,他们势力庞大,居然已经渗透到了长安,就连我父王最宠爱的侧妃柳氏,都被他们下了毒。百般要挟之下,父王只好答应他们的要求……几年来,这歧州侯府,简直就成了他们匪盗的据点,他们为所欲为,疯狂敛财……”李流苏停顿了下,又道,“而我,也被他们胁迫在此,假扮我王兄,做了一个假歧州侯以虚应场面。而那史那东更是日夜逼迫于我,要不是我誓死不从,再加上他兄长对我道王一脉还有所图,流苏……流苏恐怕……”

    李流苏悲从中来!两颗清泪滑出眼眶,身子微微颤抖着。

    安和默然不语,一切!跟他猜想的略有差异。他早就料到,这道王一脉之所以对一个奴才如此俯首帖耳,肯定是受制于人。他笑了笑,“流苏郡主!歧州匪盗横行,难道刺史衙门也被他们收买了吗?”

    “不。管平为官,还算是清廉的。但我父王有恩于他管家,而他母亲至今还在我们府中……所以……管平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李流苏摇了摇头,接着道,“不知驸马大人准备如何处理流苏以及道王一脉呢?”

    安和淡淡一笑,转身而去,“流苏郡主,事关重大,安和无法决断,等待皇上旨意吧。”

    夜幕笼罩着歧州。城内一片安静祥和,但即便是百姓,都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丝紧张的气息。

    史那东假以歧州侯名义侵占的店铺、农庄、土地等,都被一一封存,而那些马贼也已经招认,的确是来自岷州,史那东即是他们大头领的亲弟弟。事情到此,水落石出,尘埃落定。

    安和知道,此案涉及亲王,自己尽管有独断之权,但还是不能妄自做主。他详细将事情的经过写成一个奏折,然后派人快马驰往长安,报往东宫,由李治转呈李世民。同时,他还给李治写了一封密信,请求他调派人手,加强自己府第的防卫,保证豫章四女的绝对安全。他可不想自己在前方“征战”,后院被人“放火”。

    歧州离长安,快马加鞭连夜赶路3天可以打一个来回。安和琢磨着,大概有7天左右,李世民的旨意就该下来了。在等待李世民旨意的日子里,他也没有闲着,基本上将歧州的事情搞了一个清清楚楚。

    龚亮的母亲被史那东强行霸占,就藏匿在城外的一个农庄里,那里,还有几个具有同样遭遇的良家妇女。被解救出来的龚亮之母,与龚亮哭成了一对泪人,让一边的莺歌和孙延真伤感不已。

    管平等一众官员被一起关押进大牢,李流苏被软禁在府内,等候圣旨的处理,歧州所有的政务暂由安和打理。

    而李维,趁此机会,在歧州城内的黄金地段寻了处店铺,加紧筹备,薛氏商行的歧州分行即将挂牌营业了!而且,他还在歧州城外的山丘上发现了一处露天的煤矿之脉。安和大喜,秘密让李维想办法准备将那一片荒芜的山丘纳入薛氏产业名下,此事就全权交给李维去办了,至于他采用什么手段谋取这片矿产,他没有过问。这里边的道道多了,只要不公开触犯大唐国法!也就由得他去“操作”。有了安和和四个公主的大旗,李维这“虎皮”好扯。

    他考虑的是,薛氏商行日益发展壮大,必须要将主营业务从花露琼浆和煤气发生炉这两种不能大规模推广的商品,向大众化物资转变。因此,他让李维进一步压缩花露琼浆的产量和销量,提高价格,尽量将之打造成一种少数人才能买得起的“奢侈品”。至于煤炭的开发利用,除了要求各地分行进一步寻觅煤炭矿脉之外,他决定设计一种比煤气发生炉更简易的炉具——类似于现代社会农村家庭使用那种四四方方的做饭取暖两用的炉子。

    这种炉子设计制作起来就要简单地多了!虽然日后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效仿,但安和最终还是决定尽快推广这种简易的炉子。炉子好仿制,但煤炭不好找。只要燃料源还控制在薛氏手中,就不怕仿制。毕竟,在大唐的条件下,地下煤矿脉是根本无法采掘的,只有那种少量的露天矿脉才能开发采集出来。而露天矿脉,又是相对非常稀少的。他相信,如果不是李维手中握有自己花费数日功夫详细撰写的一本“寻矿手册”,将煤炭露天矿脉的特征、如何采集挖掘等记录下来,他也根本就无法寻到露天的煤矿之脉。

    安和关于商行和商业贸易运作的诸多“指令”通过李维,又通过莺歌谍报商卫的飞鸽传书系统,传到长安的总行,又从长安总行分散传往各地分行。

    这一段时间,谍报商卫暗卫发自岷州山贼的消息,也源源不断地传到歧州。安和明白,无论圣旨怎样处理李流苏等这一般人,他都免不了要与这群山贼打一打交道。

    第6日下午,秋风中落日带着淡淡的余晖滑落下去。一匹快马飞驰进了歧州城,一路驰到刺史衙门之外,马上一个满身风尘的大内侍卫飞身下马,高举圣旨边往里行进,边高呼:“陛下有旨,天下都巡察使、神机驸马安和接旨!”(。)

第三一八章 浴室春色() 
安和陡然一震,终于来了!

    他急急迎了出去,深吸一口气,跪伏在地,呼道:“臣安和,接旨!”

    宣旨的大内侍卫先是恭谨地一笑,尔后满脸肃然,缓缓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歧州刺史管平治下无方,导致贼寇横行,革职回乡永不任用。治下一众官员,着天下都巡察使安和酌情发落。道王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