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鼎记 >

第39部分

周鼎记-第39部分

小说: 周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前两句是引用刘禹锡《乌衣巷》里的两名诗,后面几句来源于《红楼梦》里的“好了歌”歌词,倒也十分应景。

    尉迟循寂自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听闻安和此言,很是诧异。

    没想到这小子除会做法事、懂占卜、知星象,会武功外,竟然也能出口成章,信口拈来的这几句,可谓字字珠玑,他到底是拜的何方仙师,竟学得这般本事,天下还有他不会事情吗?

    尉迟循毓听他俩文刍刍地拽词,牙齿酸倒一排,他不好意思说安和,转过头来喝斥尉迟循寂:

    “能不能好好说话,拽什么诗文呢,欺负人家书读的少啊?”

    尉迟循毓一看到他这个弟弟拽诗文,气就不打一处来。

    原因是尉迟循毓对诗书不感兴趣,儿时在书院读书时,与比他小两岁尉迟循寂同在一位先生学院内读书。

    有一次,先生让背论语时,比他小两岁的尉迟循寂把全书20篇、492章的论语全背完了,轮到他背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而……。;就而不下去了。

    他吭哧半天,连第一章也没有背完。

    先生看了看手中已打得断过两截的戒尺,没了脾气,

    心想:你看这小子名字起的,尉迟循毓,多文雅啊!咋就是一个笨蛋呢?

    尉迟循寂是他亲弟弟吗?如果是,为什么同一个爹妈生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回到家后,自己不怎么读书的尉迟宝林对几个孩子偏偏要求很严,整天黑着个脸,背着双手,一本正经地教育几个孩子:

    一定要好好读书,知道不,书里面的东西哪是多了去了,书读好了,就啥都有了。

    以后就有官做,有钱花,有饭吃,男子娶个好娶妇,女子嫁个好丈夫,你老爹我就是小时不爱读书,吃了大亏了,要不是老爹我至少也是二品以上的官,说不定都能做到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了,要不是我读书少,说不定也能娶个公主……。

    回头一看,尉迟夫人不知道啥时进来了,生生地将下面的话又咽了回去。

    后世宋朝有个皇帝叫赵恒的,作了首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其实道理是和尉迟宝林说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尉迟宝林说得有点粗,赵恒说得文雅些罢了。

    看夫了来了,尉迟宝林就让他坐下听几个孩子背书,因为他也听不懂。

    尉迟循俨和尉迟阿敏一部论语虽说没背完,但都能背个大半以上,特别是尉迟循寂小嘴“吧嗒吧嗒“地,一本论语全背下来了,尉迟宝林高兴坏了,抱起尉迟循寂就亲,一脸的络腮胡子扎得小家伙直叫唤。

    轮到尉迟循毓了,见到老爹,老妈和几个兄妹都在跟前,心里更紧张了:

    “子日:学而……而……。”

    脑子里一片空白,好容易记住的几句话,竟然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于是低下头,怕踩死蚂蚁似地盯自己的脚尖,用手指甲用力地抠自己的手背,手背都抠出血了,还是没想起下一句。

    尉迟宝林一巴掌拍在后脑勺上。

    尉迟循毓眼前黑上几黑,朦胧中听到老爹在骂:

    “你个死小子,白给你花这么多钱让你读书了,两年多就给老子学了两个字“雪儿”啊……”

    下面说的是什么就听不太清了。

    自从哪次后,尉迟宝林在读书上也不太管他了,知道他也不是读书的料,就让他专心练武,没想到,这小子读书不行,在学武上却是个天才,再繁琐的招式,他学两遍就会了,几年的功夫就一身高超的武功了。

    尉迟循毓经常想:

    要不是弟弟循寂学的哪么好,说不定他还挨不哪么多先生和老爹的打呢?

    所以他今天听到安和与尉迟循寂这么文刍刍地说话,才训斥尉迟循寂。

    尉迟循寂还真有点怕他,看到他生气,赶忙笑容一收,扇子一合,脚步慢了下来。

    看他三人走远,才“啪”地一声把扇子打开,迈着八字步,盯着尉迟循毓的背影悠悠地说:

    “莽夫一个,安和不比我说得多吗,为何不说他,偏来熊我?”

    上了主页六频广告推荐,这里面有编辑的重视,更有书友们的不吝推荐和收藏,也是俺坚持写下去的信心和勇气,目前推荐票和收藏数还是不多,俺就厚着面皮说:请投下您的推荐票,并收藏一下吧!

第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 
尉迟阿敏听到安和的感叹心里却腾起一丝甜意,原来这俏面小子还文采出众呢,故意走在安和与尉迟循毓的后面,好在后面看安和。

    安和其实也一直在注意她,眼中余光一扫,发现她正在后面盯着自己看,也有点不自在起来国,故意停下脚来等她,还一面逗她:

    “阿敏妹子是不是走得累了,要不要歇一歇再参观啊!”

    尉迟阿敏俏脸一红,忙跟了上去。

    尉迟循毓一边参观一边说:

    “正如贤弟所说,世事难料,记得小时候,家父经常与候叔在一块饮酒,候叔还多次抱过为兄,没想候叔又不在好多年了,这所宅子倒也来过,不过没当时并没在意,现在仔细看来,这宅子的确不小,在这永兴坊象这样大的宅子怕也找不出几所了。

    安和叹了口气说:

    “为了谋求高位或凌驾于他人之上,竟不惜铤而走险,不但自己送了性命,还累及家人,财富再多,还不是归于他人。

    权势也好,财富也罢,到头来终是一场空,真是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初秦始皇啊!”

    尉迟循毓深以为然,安和虽然说得也很斯文,咋就比循寂说的听起来舒服呢?

    尉迟循很是纳闷。

    安和一边看,一边将须要改进的地方记了下来,等将整个宅子参观完,已到中午吃饭时分。

    尉迟循寂提议去不远的东市吃饭,安和正想到举世闻名的东市去看看,也表示同意。

    反正他现在穷的只剩下钱了,当即表示请客是他的。

    四人往南步行不远就到东市了,只见来来往往的人络驿不绝,整个东市热闹非凡,刚入东市不远。三人见一新开张的饭店,一张牌匾已经挂起,上书“醉仙居”三个大字。

    掌柜的站在一张书案后对着下面黑鸦鸦的人群朗声说道:“

    各位老少爷们,醉仙居今日开张,所有酒菜一律半价,欢迎各位光临本店!

    这门口还空有一副对联,敬请各位来题,本店将择优选用,被选用者,小店请他到二楼做嘉宾,并送铜钱三吊。

    下面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往前挤,有几个书生模样的人接过笔,摇头晃脑地写了起来。

    掌柜一一看过,写的有:

    待客人诚挚百倍;做生意信诺千金。

    生意兴隆通四海;饭肴佳美誉长安。

    酒楼开业逢盛世;贺客盈门颂吉祥。

    一川风月留人醉;百样菜肴任客尝。

    ……等等。

    这掌柜的看起来也是熟读诗书之人,看过后不住的摇头说:

    “你们写的没有什么新意,很抱歉,你们都没有被选中。”

    几个书生面露失望之色。

    “还有没人想试试吗?”

    掌柜的高声问道。

    人群中就有人议论,这几位里头有长孙大人高足,也有张行成张大人的学生,他们的对联都选不上,我们还是不要再上去献丑了。

    安和一行四人正好从此处经过,于是走上前看热闹,安和看了觉得有趣,后世他在电视上看有家酒店开业时在报纸上做广告,出了个上联:关帝不死,当趋千里走单骑,登此楼问刀可换酒乎?

    悬赏五千元,求征下联。

    他和同事几个人集思广益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好的下联,只得作罢。

    看有人征饭店对联,不由得将此上联小声哼出,正被身边的尉迟循寂听到。尉迟循寂大惊,这对联好啊,透着一股子豪气。

    于是忙对安和说:

    “贤弟,你这联的好啊,听着就让人提劲,快去上前写啊!”

    安和只得以自己字写得不好为由进行推脱,其实他这个理由也没什么不妥,他毛笔字也确实不怎么样。

    尉迟循寂哪里知道他只有上联没有下联啊!忙说:

    “为兄自认为字写得还行,就让我来替你写吧!”

    不容分说走上前去抓放在文案上的笔,正好一个的年轻书生也来抓笔,二人均是一愣。

    尉迟循寂看这书生约摸有二十多岁,长得英俊倜傥,眉宇间透着一股子英气。

    书生看尉迟循寂要写,就十分有礼貌地冲他说:

    “您请写上联。”

    尉迟循寂挥笔写下安和说的上联。

    掌樻的大声念道:

    “关帝不死,当趋千里走单骑,登此楼问刀可换酒乎?”

    人群中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都说这上联写的大气。

    哪书生把尉迟循寂写的上联念了一遍,略一思忖,在另一张纸上笔走龙蛇地写出了下联。

    掌柜的一看,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一字一顿地高声念道:“夫子若在,必舍大国就小鲜,临斯坊日食不厌精也!”

    人群中又是一片赞叹之声,有人大声喝采:

    “好联!”

    安和一听,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已曾与同事费了大半天的功夫,累死了无数的脑细胞也没想出来的下联,就这么轻而易举被这面前这位年轻人给对上了。

    书生以为对联是尉迟循寂想出来的,对尉迟循寂也是露出敬佩之色。

    于是一拱手说:在并州太原人狄仁杰,敢问台甫?

    尉迟循寂也是对此书生写的下联佩服万分,忙回礼说:

    “在下尉迟循寂,家就在这长安城内,您这下联透着股翰墨书香!”

    书生也赞道:

    “您这上联也透着股干云豪气啊!”

    两人在这相互称赞,惺惺相惜之时,下面的安和惊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被后世誉为东方第一神探,神化了狄公,狄仁杰啊!

    后世电视剧里拍的大多是中老年以后的狄仁杰,这年轻的狄仁杰突然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安和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

    各位看官,码字不易,求您的推荐票,并收藏一下吧!

第七十章 义结金兰() 
尉迟阿敏没有听到刚才安与尉迟循寂二人的对话,也是以为这对联是尉迟循寂作的,

    心想:没想到我这三哥读书读得这般好了,这上联写得真是豪气干云,气势磅礴啊。

    掌柜欣赏着这副对联,不住地点头叹道:

    “上联以武圣起,下联以文圣收,里面又嵌入”关云长千里走单骑”“孔夫子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两个掌故,真是气势凌云啊,快拿赏金来!

    一个伙计捧着一只钱袋下来,往桌子上一放,狄仁杰与尉迟循寂你谦我让都不肯取,狄仁杰说道:

    “今日得晤兄台,实仍平生幸事,岂是三吊钱能买得来的,我看干脆这赏金咱们都不要,免得二桃杀三士,不过,这顿免费的酒还是要喝的,走,咱们楼上一醉方休!”

    两人执手正要上楼,一只手伸过来一把抓过钱袋,一个声音同时嗡里嗡气地说:

    “既然你们二人都不要了,哪就算是我捡的了。”

    众人一看,是一个长着满脸横肉,凶神恶煞般的地痞走了过来。

    尉迟循寂一看,还有这样的人啊,这脸皮可真够厚的。

    于是沉下脸说:“这钱我们不要,可也轮不到你啊,店家,让人送到城隍庙周济那里的叫花子去吧。”

    说着伸手要去收回哪地痞手里的钱袋,地痞一掌推在尉迟循寂的肩膀上,嘴里骂道:

    “你个小兔崽子,也没看看本大爷是谁,敢在某跟前犯横,是不是不想活了?”

    要说尉迟循寂也是习武之人,对付这等货色还是绰绰有余,但他没想到天子脚下,这地痞明目张胆地抢钱不说,还敢动手打人,狡不及防,脚下一滑,差点摔倒。

    狄仁杰忙上前扶住尉迟循寂,转身对地痞说:

    “我说伙计,你也太不讲理了吧,这里可是天子的脚下,你看后面,万年县县衙的府役来了!”

    这地痞回头一看:

    “府役,府役在哪儿?”

    狄仁杰趁他不备,一把抢过钱袋,塞到掌柜的手里说:“店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