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周鼎记 >

第70部分

周鼎记-第70部分

小说: 周鼎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臭小子,可以了吧,视我如无物么?”

    眼前人影一闪,武媚杏眼圆睁地正站在面前,微微矮身,作势拦球。

    一身劲装穿在她的身上,有种英姿飒爽的味道。

    安和看着她那明艳妩媚的嘴唇,忽然笑了笑,这一笑,如阳光般灿烂,看得武媚心神一荡,随后,眼前人影一闪,安和又不见了踪影,武媚只觉两条大腿间微微有些酥麻,似乎被什么东西疾速地擦了一下。

    急转身看时,却是安和一个穿裆过人,把球从她腿间踢过去,带球直奔她们的球门,守风流眼的那个宫娥战战兢兢地扑上来,安和一脚抽射,球便凌空飞起!

    “中了这家伙的美男计了!”

    武媚脸上一热,原来由于长时间奔跑红如牡丹的脸变得更红了。

    不过她也明白,安和方才那个假动作做得一气呵成,十分高妙,他就是不笑,这一球自己也是拦不住的。

    双方的比分在拉大,大内队自然占了上风,但是安和个人的风头也已出得淋漓尽致。

    沙漏还在漏着,距比赛结束时间越来越近了,这时候大内队一方的红旗已经插了九面,表示她们进了九个球,而对面侍卫队只有四面红旗,但是她们这九个球,武媚射进三个,高阳公主射进两个,其余四球由其它队员射入。而对方的四个球,全是由安和一人射入的。

    同时,双方防守队员谁强谁弱,哪怕是不懂蹴鞠的人都看得明白,到后期只有一个薛仁贵替安和分担压力,房遗爱看自己的老婆在场上,按已定计划,还要老是把球传给安和,自己进不了球不说,风头还让安和给抢了,所以他也踢和不那么卖力了,安和几乎等于是孤军奋战,这种情形下还能进四个球,高下立判,球场上的光彩果然被他一人夺尽。

    这里本来是大内队的主场,现场形势却成了安和一面倒的球技表演,所有人都如痴如醉地为他欢呼。

    李小九也被安和高超的球艺表演惊到了,心想:

    这小子真是难以琢磨,小小年纪,怎么什么都精通呢?

    给他的别外一个惊喜就是武媚,高阳公主的球技他是知道的,在整个大内队中也是屈指可数,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武媚的球技也这般好。

    王皇后笑吟吟地看着球场上的比赛,表现出了应有皇家风度,还不时地与李小九交头接耳,对在场上不断有精采表现的安和、高阳、武媚夸赞几句,当然夸得最多的还是武媚,因为她知道皇上的心思在那里,李小九面露微笑,连连点头。

    李小九右边的萧淑妃看着皇上一边夸赞武媚,一边与王皇后亲热互动,有说有笑,自始自终都没有理彩自己,淑妃的脸上越来越难看,俏面上的冰霜厚得可以用刀割。

    她恨不得这场表演快点结束,好让球场上那个贱女人消失在她的视线,她再也不想看到她,那怕是一刻钟。

    武媚抬起衣袖,擦了擦额头涔涔的汗水,眉目含情地看了一眼越踢越精神的安和身影心想:

    “这个家伙,没想到球技这么好!”

    看球台离球场远,李小九看不到武媚注视的安和时多情的目光,只是微笑着为武媚鼓掌喝彩。

    眼看沙漏将尽,唱筹官高声向他们报着时间,这时候球正在房遗爱脚下,房遗爱故意不传给安和,而是传给薛仁贵,薛仁贵带球猛冲,险险被高阳公主截断,及时把球又传给了安和。

    高阳公主一见,牙根一咬,扑了上去。

    安和带着球左旋右旋,连着三个180度的旋转,让高阳公主的全力扑救毁于一旦。安和两个急旋以后,已成了面对高阳公主,背对球门,他脚尖一颠,皮球飞起,挺胸一停,一个倒挂金钩,球应声入网。

    安和倒挂金钩之后竟未跌倒,扬在半空的小腿用力一划,身子一旋,左手在地上一撑,便稳稳地站了起来,谁也没想到他居然背对球门抽身一脚,原本还想上来逼抢的人全都来不及截断。

    在最后一刻,比赛以九比五结束,安和也用最后一记华丽的入球,为自己又增添了一分光采。

    “怎么又进了!”

    高阳公主只说了这么一句,就以一个很难看的姿势,向地上狠狠地栽去。

    她拦截安和的动作太快了,一连跟着安和的三个急旋不断修正自己的动作,导致她的重心不稳,安和一记倒挂金钩把球射出时,她也站立不稳,向前摔去。

    此时安和刚刚站定身子,一瞧这副情形,想都不想,身形向前一窜,右腿一屈,便把高阳公主抱在怀里,一手托着她的肩颈,一手托着她的纤腰,把她稳稳地托在了手中。

    其实在一旁的房遗爱也看到高阳公主要倒了,他也飞快地向公主奔去,可惜,他的动作慢了一步,等他跑到的时候,高阳公主已在安和的怀中了。

    四下里传出一阵欢呼叫好声,却不知是为谁而呼。胜利者当然是大内队,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觉得最光彩的是侍卫队,是这个俊俏的,面孔有点生的安和。

    高阳公主以为自己要很狠狈地摔倒,沦为别人的笑柄了,却没想到预料中的摔倒并没有到来,她意识一清,就察觉自己正躺在一双结实有力的臂膀里,面前一张俊俏得有些不像话的男人面孔。

    高阳公主虽然久经风月,但躺在自己几次主动投怀送抱,对方理也不理的男人的怀里,高阳公主一阵心慌意乱,全身都软了。

    这种动作,要是放在平时,肯定会被人认为是一种过分的亲昵,可在球场上,出现男女的肌肤接触是很正常的事,更何况安和是为了救高阳才将她抱在怀中的。

    可武媚看到高阳公主倒在安和的怀里,心中莫名地腾起一股子醋意,还没等着房遗爱说话,就装作不认识安和,板着俏脸喝道:

    “放肆!你这小郎君好生无礼,还不放开高阳公主!”

    安和这才醒觉自己还托着高阳公主,高阳公主一挺腰,从他怀中站起,结结巴巴地道:“他……他是为了救我,无需责怪!”

    房遗爱忙走向前去,扶住了高阳公主,又恨恨地瞪了一眼安和,眼中的意思是,你这么快抱我老婆干嘛呢,你要不这么快,说不定接着高阳公主的就是我了。

    安和愣了愣有点不解地想:

    “日了狗了,合着,我救人还救错了,房遗爱不高兴有情可原,毕竟自己抱着的是他的老婆,可武媚为啥还生气呢?”

    看球台上的皇上李小九,王皇后,包括长孙无忌、褚遂良、张行成、来济、徐敬宗等人都在为台下的安和、武媚、高阳公主喝彩,而站在观球台的一个人看到踌躇满志、貌美如花的武媚心中发出一声长叹:

    回来了,你还是回来了,看样子这大唐的天早晚还是要变啊!

    此人正是大唐星象学家第一人一一李淳风。

    求您的收藏与推荐票

第一一三章 马球大赛() 
看到安和放开了高阳公主,武媚板着的俏面才重又堆满了笑意,看房遗爱扶着高阳公主走远,她才款款地走进安和:

    “没想到,小郎君不但武艺高强,球艺还如此精湛,小女子很是佩服。”

    安和哈哈一笑:

    “武姐姐过奖了,在下也没想到,姐姐看似一个纤弱女子,在球场上丝毫不让须眉。”

    安和不知道武媚什么时候进宫的,也不知道她现在宫中的身份。

    是才人?还是昭仪?

    但现在肯定不是皇后,因为自己救她时,距今还不到两个月,她就是坐上火箭也是升不到皇后的位置的,瞅了瞅看球台上的李小九身边坐着另外两个女人,安和心想:这肯定就是传说中的王皇后与萧淑妃了,这进一步肯定了安和的想法。

    因为安和不知武媚的现在的身份,所以他就喊了个姐姐。

    武媚闻听心中一荡,她在家中只有哥哥与姐姐,没有弟弟和妹妹,所以很少有人称她为姐姐,而且她十五岁进宫,到现在她二十六岁又重返宫中,已经十一年了,宫门一入深似海,期间,她从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与亲人,除了母亲之外,她甚至都有点记不清她那几个同父异母兄弟长什么样子了。

    而此时,面前这位曾经救过自己的少年郎竟然喊自己的姐姐,一股别样的情愫夹杂着亲情在鼓动着她。

    突然之间,她看着安和嘴里冒了一句:

    “你快要从太史局出来了,因为我想让你待在一个我能看到的地方,我要把你弄进宫去当侍卫。”

    安和张大的嘴巴半天没有合拢,等他缓过神来以后,武媚已迈着轻快而自信的步子跑远了。

    中午,经过短暂的休息,李小九率宫嫔内侍、中外使节、文武百官驾幸龙武军大营,在此观看击鞠大赛。

    龙武军是禁军中唯一的一支全骑兵兵种,而击鞠对马术的要求很高,所以龙武军中善击鞠的军卒最多,也拥有长安最大的击鞠场。

    但是禁军击鞠队员却是由各路禁军中的佼佼者中选拔出来的,那些人大多不是龙武军中人。在其他禁军队伍中担任将校者,骑马的机会自然不会比龙武军少,而且他们有更多空暇击鞠,所以击鞠技术反而比龙武军中大多数人更出色。

    鞠场上,两端各设一个球门,这个球门由木架构成,相距五尺,比现代的球门要小得多,无需有人守门。

    比赛分六节,每节用一根信香,约合现在的十分钟左右,每一节比赛都要交换场地。因为比赛的激烈,一两匹马要支撑全场比赛,到后来必然马力疲乏,影响选手的发挥,所以每一场比赛都要换马。

    禁军将帅检阅三军的高台上,理所当然地成为皇帝,以及众多达官贵人、权贵嫔妃们的观赏舞台。高台上早就铺好了红毡,三面加了围子,只放开面对击鞠场的一面,皇帝和王皇后坐在正中间的位置,萧淑妃借口身体不适,没有再参加,李小九好像看穿了她的心思,也没再强求。

    这两年来,有资格参与击鞠比赛的,一向只有三支队伍:吐蕃队、回鹘队和大唐侍卫队。由于突厥近几年来与大唐关系比较紧张,已经很久不来朝觐,更不可能参与击鞠了。

    所以现在只有回鹘队与大唐侍卫队了。

    安和发现长孙润也在其中,长孙润虽然因为醉仙楼事件受到了罚俸一年的处罚,并没有免去他校尉的职务,所以他还是有资格参加的,再说,长孙润平时无所事事,最喜欢的就是蹴鞠与马球,长期泡在球场上,这家伙的球艺还是很不错的。

    薛仁贵、安和等人认真地做着准备,虽然胜负他们已不放在心上,但是他们依然希望能够尽量展现一下自己的实力,既不叫回鹘人小瞧了唐人,也为禁军队争取更大的机会。

    就算他们不曾与禁军队朝夕相处数月有余,彼此关系亲近,一旦涉及到外人,敌忾之心也会油然而生的。

    马球,首要条件是马,一匹马不听使唤、马力不够绵长、行动不够灵巧,驭者空有一身本事,也要受到马的限制,若是遇到一般的弱队,还可以像安和在司农寺草场上一样,秀上一把击球的威风,可是碰到天下第一流的球队,那就绝不可能了。

    其次,还需要高明的控马技巧,球在场地上忽左忽右,忽前忽后,没有好的控马术,你只能追在球后面满场乱窜,给你再好的马也是白搭。

    接下来就是对球的掌握和团队的配合了,这项运动是从吐蕃传进来的,最初就是骑兵闲来解闷时发明的,所以它又成为考验和训练骑兵与骑兵协同作战能力的一项运动。因此,球队整体实力水平和个人对球的控制能力同样重要。

    回鹘是个马上民族,他们的骑射本领比起吐蕃人来不遑稍让,眼看对方也在做着准备动作,薛仁贵紧了紧马腹,对安和小声道:“一会儿小心些,击鞠时有些动作是很凶险,小心不要受伤。”

    安和点了点头。

    “呜呜呜~~~”

    数十支号角高高耸起,同时发出长鸣,战鼓声轰隆隆地敲了起来,伴随着号角声传入每一个人耳中,四下里围观的将士们登时欢呼起来。

    比赛开始了。

    唱筹官高高抛出朱红色的马球,两边所有的骑手双腿一夹马腹,口中呼喝连连,同时扑了上去。

    回鹘终究是马上民族,尽管在这么短的距离内,快与慢的区别不是那么明显,但是从高台上看下去却很明显,回鹘人策马前冲的速度比侍卫队这支队伍整体速度要快了那么一刹。

    侍卫队这边,薛仁贵的速度并不比回鹘那边的人稍慢,甚至还要快了一刹那,但是对方两名球员同时赶到,一人挥杖击球,另一人也做出挥杖击球的动作,球杖却与薛仁贵的球杖“啪”地一声交击在半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