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懒散辽东 >

第21部分

懒散辽东-第21部分

小说: 懒散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恍恍惚惚依旧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愿望竟然实现了,蒯鹏咧着嘴一个劲地傻笑。

    杨琳原本计划这就动身返回铁岭卫交差,铁一般的事实可以证明自己确实帮铁场提升了效率。相信郭威也无话可说。自己又不是铁场的军籍,谁也没办法把自己绑在铁场干活。

    可是蒯百户却告知杨琳,还需要再烧一炉铁做一下重复性的实验。说白了,其实就是在领导面前展现一番。要说玩起这一手,后世那些政府形象工程要更加炉火纯青一些。

    明白这关系着那位郭镇抚的官帽子,杨琳也不好说什么。好在现在铁场众人已经不需要杨琳一步一步的仔细指点。乐得清闲的杨琳干脆让蒯鹏带着自己四处转转,考察一番周边的环境。

    今天,杨琳便随着蒯鹏去了铁场挖掘石炭的矿坑。要不是这个露天煤矿的存在,自己还真不会被卷入到这一些事情中来,更不会提出什么焦炭炼铁。

    从铁场到石炭矿坑,中间经过一个经过一个名为腰堡的堡子,里面驻扎着一个百户所。不用说,腰堡里这几十号人主要的职责就是负责守望铁场的安全。铁场虽说也是百户所,然而大部分人却都是司职生产的炒铁军士。说是军人倒不如说是工匠。铁场的安全主要还是由腰堡里的军队负责。

    虽说辽东外有长城做屏障,内有各卫相守望,最近几年也还算比较太平。可谁也难保不会有鞑子越过长城又或者内部出现什么流寇,铁场这种肥肉自然不可能完全没有守卫。

    两人路过的时候,刚好遇到一队人马从腰堡里出来。枪明戟亮竟比杨琳在铁岭卫见到的大部分军士还要装备精良。仔细一想,杨琳也就弄清楚了其中的原由,看样子少不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因素。

    杨琳两人原本是走着赶路,穿的又是铁场寻常干活的皮袄,走在路边很是不显眼。那一队人马本已经从两人身旁冲了过去,突然为首一马当先那人猛然一勒缰绳调转了回来。

    “蒯鹏?”

    杨琳看看身边的徒弟,没想到竟然还是他的熟人。想来却也能理解,腰堡到铁场几步路的距离,没有熟人才奇怪了。

    “我还以为你没认出来我呢!”

    翻了翻白眼,蒯鹏没好气对那人说到。说完,他又满是艳羡地看了一眼对方胯下的乌云踏雪。

    “嘿!我就是认不出来别人也不能认不出来你啊!”

    那人说着话跳下马来用力给了蒯鹏一个拥抱。

    杨琳这才看清了那人的模样,竟然也是个和蒯鹏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看对方衣甲鲜明一副将官打扮,没想到对方竟如此的年轻。

    “喂喂!这位是谁?”

    等两人分开,那年轻将官这才注意到了蒯鹏身旁站着的是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人。

    “这是我先生!”

    提到杨琳,蒯鹏立刻神采奕奕起来。

    “先生?”

    那年轻将官颇为惊讶。先生可不比师父,传授打铁技艺的也能叫师父,可却不是人人都能担得起一声“先生”的。

    “杨先生可是有大能耐的人,算了,说给你也是白说!”

    本想跟对方炫耀一番,蒯鹏突然想起来就算说与对方听八成也是对牛弹琴。

    “不够意思了啊!枉我的黑云生了马仔还给你留了一只!”

    那年轻将官用肩膀撞了蒯鹏一下说到。

    “真的?”

    听到对方的话,蒯鹏的眼睛忍不住一亮。

    “那还有假?我几时骗过你?”

    “够意思!是兄弟!”

    “嘿,那还用说!不过提前说好了,马驹可不是白送的。十把上好的长刀,你可不能给我偷工减料!”

    这价格可是有些黑了。在抚顺马市这样的地方,一把打造精良的长刀就能换一匹好马的。就算乌云踏雪是良驹,最多也不过三把长刀就能交换。

    可这里毕竟不是马市,而且就算是马市,用兵器跟鞑子、女真人交换马匹也是重罪一桩。

第四十二章 守望相助() 
“没问题!”

    蒯鹏爽快答应了下来,反倒让对方有些无所适从。张口就要十把长刀,不过是狮子大张口罢了。按照他的心理预期,能从蒯鹏这里要来五六把就已经达到心理预期了。毕竟乌云踏雪虽然是好马,自己给对方的也只是马驹而已。

    蒯鹏心中暗乐。搁在以前,自己确实不可能答应的这么爽快。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杨琳传授的焦炭炼铁,铁场的生产效率高了不少。

    在上面加大交给铁场的生产任务之前,铁场的额外产出都等同于自由支配的财产。几把长刀,又不是偷卖给歹人,并不算是什么大事。

    谈妥了这桩小交易,蒯鹏这才给杨琳介绍了对方的身份。原来这年轻的将官正是腰堡的百户姜凡。

    已经有所猜测,听到这个介绍,杨琳还是吃了小小一惊。

    原来腰堡的老姜百户原配夫人死得早,留下的长子又是早夭。等老姜百户娶了续弦,剩下现在的小姜百户时已经是五十多岁了。去年小姜百户刚一成年,老姜百户就走手续让儿子接过了百户的职位。

    “你不在铁场呆着,这是要往哪里去?”

    姜凡捅了捅自己的头盔好奇地问道。这冰天雪地的,骑着马都不愿意出门,这两人竟然用脚走出来这么远。

    “先生想到石炭矿坑去看看,我给先生带个路!你们这又是哪里去?”

    “嗨!别提了!也不知道上面发什么神经,非要让我带人到汎河千户所去参加什么拉练!真真不知道上面这些人脑子里装的都是些什么东西,且不说那些鞑子们打不进长城来,就算真的出了什么幺蛾子,我不就算不带人守着铁场也得去铁岭卫吧?”

    “行了!你就别抱怨了!”

    “怎么能不抱怨?这几十号人人吃马嚼的,到最后还不是要我自己掏腰包?”

    说话间,杨琳这才察觉到一件事。面前近五十多人,竟然人人骑马。这比例似乎也有点太高了吧。

    “咱们辽东卫所全都这样兵强马壮么?”

    听到杨琳的问题,姜凡和蒯鹏对视一眼忍不住笑了出来。

    “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其实这已经是我们腰堡的全部家底了。留在堡里戍守的二十多人可是没马可骑的。另外,之所以我们腰堡能有这么多战马,这还要多谢了铁场的支援!”

    铁场自然是没有什么战马的,可是铁场手里却是有不少的铁器。拿兵器、铁器跟其他卫所或者百姓手中换取战马倒也是行得通的。看样子,铁场跟腰堡的守望相助也并非只是流于形式。

    “不过马多也有马多的难处,这不,上头点名要各堡带着所有骑士到汎河……”

    “既然如此,那姜百户又何必带着全部人马过去呢?”

    没等姜凡说完,杨琳开口提醒道。

    “对呀!”

    恍然大悟的姜百户一拍大腿说道。辽东卫所装备战马的比例不高,能有十之二三已经是很不错的比例了。像腰堡这样能达到七成的几乎是凤毛麟角。寻常的百户所能拉出来十几名骑兵就已经很不错了。

    “嘿!王贵,带着你的人回堡里去吧,其他人跟我走一趟就可以了!”

    既然姜凡身上有任务,杨琳两人也就不再耽搁他的时间。又拉着蒯鹏简单聊了两句,约定了下次见面的时间之后,姜凡便带着人马直奔南边的汎河千户所去了。

    很明显,去了一桩烦心事,小姜百户策马奔驰的动作也轻盈了许多。

    “小蒯百户、杨先生!那我等就先回堡里去了,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到堡里来喊人。”

    腰堡总旗王贵向杨琳一抱拳便告辞离开了。

    等人马都已经散去,蒯鹏突然想起来自己似乎犯了一个错误。“不该放他们就这么走掉的,应该让他们留下两匹马就好了!”

    只想着对方身上有任务,却忘了王贵是要带人回堡里了。

    “要不我到腰堡里去借两匹马吧!”

    蒯鹏提议道。

    “还是算了吧!等你走到腰堡,估计都已经过了晌午了。万一他们再留我们吃顿饭,下午也不用去矿坑了,直接回铁场好了!”

    别看腰堡看上去近在眼前,刚刚腰堡的骑士来去如风往返也不过是几十个呼吸的事情。可是建立在小山丘上的腰堡真实距离要远远超过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望山跑死马也就是这个道理。

    杨琳如此一说,蒯鹏也只好作罢。他不知道杨琳内心真正想的却是“骑马这么累人的活,怕是真的还不如走着轻巧。”

    杨琳两世为人,骑马的经验也只有当初来草原玩花钱骑过一段短短的距离。杨琳可没有自信,自己真的能驾驭得了这些大家伙。

    两人又走了大半个时辰,总算是到了铁场挖掘石炭的地方。

    经常挖掘石炭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一个大坑。但是这一片露天煤矿却并不只是这一个矿坑。

    站在高处观察了一下附近的地貌,杨琳找出了这里能够形成露天煤矿的原因。

    地壳运动使得附近不少的地面错开生成了断层,埋藏在浅层的煤炭便这样被暴露了出来。

    “先生睿智!听世代住在铁岭卫的老人们口口相传说过,还是宋神宗时候了,这附近确实发生过一次小规模的地震!”

    听到杨琳的推断,蒯鹏由衷表示了自己的钦佩。

    摇摇头,杨琳并没有说些什么。这些简单的知识在后世根本就是小学生级别的内容。

    “好了!你不必陪着我,没事可以四下转转。我这么大一个活人,难道还能丢掉不成?”

    得到杨琳的免死金牌,蒯鹏欣喜地便自由活动去了。这小子出门前还特意带了一把弓箭出来,他说是要想着自卫的事情。却不知道这拙劣的借口根本瞒不过任何人,丫的压根就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出来打猎尝尝鲜。

    蒯鹏离开之后,杨琳深一脚浅一脚下了矿坑,他这次过来就是想调查一番这处煤矿产出的煤炭质量到底如何。

第四十三章 深陷虎口() 
毕竟不是学地质专业的,杨琳其实能够发现的东西十分有限。不过简单判断一下这处露天煤矿的潜在产能却是可以做到的。

    这个时代很难大规模对地下煤层进行开采,那样也势必会增加石炭的产出成本。也就是说很长一段时间,铁岭卫铁场的石炭来源都将依赖于这处矿坑的产出。

    这也决定了焦炭炼铁的潜在意义究竟有多大。杨琳倒是不在乎这能够给自己增添多少功劳,他关心的是这能不能给铁岭卫、给整个辽东带来足够的改变,来影响到几十年后的历史进程。

    自嘲笑了笑,杨琳感慨自己是不是想的有些太多了,眼下自己都还没有洗脱罪名,想的却是如何拯救一个时代。

    爬上一处高点,看见了矿坑八成的全貌之后,杨琳心里有了一个大致的判断。这处矿坑的煤炭含量应当不小,到目前为止铁场仅仅只对其中的冰山一角进行了挖掘。

    若是可以的话,将来不妨就在这附近建立一座炼焦厂。将整个铁场搬迁过来不太现实,一方面铁场现有的位置安全系数较高,到了这边没有了山坳做掩体,一旦发生战事易攻难守。另外将铁矿石运出来同样负担不小。

    反倒不如将炼焦厂、炼铁厂分开来,等炼焦完成后将焦炭运至铁场。

    杨琳的目光落到了矿坑边缘的一处地方。那里是一处连接坑底的缓坡。若是炼焦厂建在那边,倒也省了修路的麻烦。只是不知道下面的地势如何。

    心里想着,杨琳便深一脚浅一脚朝那边走了过去。

    沿着缓坡下来,杨琳突然被雪地上的一些痕迹所吸引。那是雪地上零星的一些脚印、蹄印。

    最近有人到过这里?这些足迹必然是有人行走过留下的。可是谁会到这边来呢?看足迹是前往矿坑里的,而除却铁场的人杨琳也想不出还会有谁来这里。

    因为和自己最初的前进方向一致,杨琳倒也没刻意去追寻这足迹究竟前往哪里。

    自己到了铁场已经是大雪之后了,虽然自己在铁场的这些日子并没有铁场的人到这边开采石炭,却难保自己来之前没人到过这边。

    又走了几步,杨琳心中突然一惊。他察觉到了为何自己心中会一直觉得奇怪。注意力全都放在了去想这些足迹是谁留下的,自己竟然忽视了这些足迹当中隐藏的最大线索。这些足迹只有通向矿坑内的,而没有返回的。

    “矿坑下面有人!”

    想到这里,杨琳的心不禁沉到了谷底。

    看足迹并不像刚刚留下的样子,什么人会在这荒无人烟的矿坑里盘桓?

    难道自己遇到了藏身于此的贼匪不成?从小听着座山雕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