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懒散辽东 >

第34部分

懒散辽东-第34部分

小说: 懒散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毅依旧嘴硬着说道。

    “哦?那不如这样好了!黄执事可以先把货物佘给我们李记,等黄执事从三万卫回来,如果你改变了注意再从李记把货物赎回去就是了,到时候只需要支付李记半成的保管费用如何?”

    不如何!

    黄毅听闻这话忍不住在心中腹诽不已,这不是摆明了雁过拔毛么?

    即便是心中不情愿,可黄毅还是十分清楚这似乎确实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办法。与其拉着很大概率卖不出去的货物到三万卫、辽海卫走一遭,真不如直接交给李记代为“保管”。若是春茂行在三万卫、辽海卫也有一番布置,到时候怕是原本计划销往这两卫的货物都可能折在手中。

    一路上道路难行,若是生意受阻经济上的损失还是其次的,对商会士气的打击才更加致命。冒着重重危险,在这恶劣的天气下行商,谁不是图个银子的响声。若是赚不到钱,下次还有谁愿意随商队出来?等到没人愿意行商的时候,顺昌号的买卖也就算是被春茂行正式取代了。

    “而且,就算李记卖不出去这些货物,黄执事也不用担心李记偿还不上货款。到时候黄执事径直从李记将货物收回就是了,难不成这些货物从辽阳到铁岭卫一个来回的成本还不值这半成的利润不成?

    这下子黄毅是真的动心了。

    按照杨琳的说法,顺昌号简直是不需要承担任何风险啊!

    尤其是最后一种可能,若是李记没办法将货物卖出去,不能结清和顺昌号的货款,到时候顺昌号直接免费取走李记代为“保管”的货物,岂不是大赚特赚?

    “哦?杨公子,不知道这个‘到时候’具体指的是到什么时候?”

    黄毅忍着心中的冲动开口问道。

    “三个月!三个月后若是李记没办法结清货款,这些货物黄执事尽管拉走!”

    哈!

    若不是眼下的场景不合适,黄奕差点就高兴地叫出声来。这批货物可是李记往日四五倍的吞吐量,就算是没有春茂行的事情,李记也休想三个月就把这些货物消化掉。

第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 
一路上都没有说话,但是老黄眼巴巴盯着杨琳眼神里的询问意味十分明白。这可不是一个小手笔,这样一批货物若是砸在手中,李记哪里吃得消?

    “嘿!咱们的利润才不过一成,六个月的货物凭空多出半成利润,岂不是往日三个月的净利润?”

    杨琳扳着指头给老黄算到。

    “咳咳!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也要赚到手的银子才是利润不是?”

    老黄忍不住翻了翻白眼。

    别说眼下被春茂行闹得满城风雨,就算是往日的时候李记也没可能突然卖出去往日五六倍的货物啊!

    不过既然杨琳肯做出这样的决定,那么必然有着他的打算,老黄倒要看看杨琳又能想出什么点子来。

    “你说这春茂行打折做生意,他们还能赚钱吗?”

    没有急着回答老黄的话题,杨琳反问道。

    “赚钱?不亏就算好的了!难道你也要跟他们比着降价?”

    现在知道了春茂行降价的底气在于他们有了自己的商队,可是这并不能改变进货的成本,羊毛出在羊身上,不亏铺子就亏商队,反正不可能赚钱!

    老黄这也是跟杨琳提个醒,别看自己低了半成的价格从顺昌号拿了货,真要跟春茂行真刀真枪比着价低,李记一样要亏钱。

    “那您觉得春茂行这么做图什么?”

    图什么?当然是挤兑地其他店铺开不下去,让顺昌号也没办法在铁岭卫做生意。

    不对!如果单纯这样,春茂行未必就能讨得了好去!毕竟这一次是打了顺昌号一个措手不及,下次有了准备之后顺昌号未必就还会这样被动了。

    毕竟卖不出去货物本身又不会亏钱,长此以往春茂行又能坚持得了多久?

    “我明白了!”

    老黄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这才恍然大悟!

    各个铺子的业务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售卖各种百货,另外就是收购各种山珍、药材、皮毛等特产。同样的,商队也是一样。

    春茂行打压百货的价格,看似在亏钱,可是因为吸引到了绝大部分客流的缘故,特产的收购也就占了大头。这样一来,总的利润反倒不降反升了!这样一来,对顺昌号的生意挤兑地也才更加致命!

    “可是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马上老黄又忍不住有些迷惑了,知道了这些难道就能帮着李记把东西卖出去?春茂行用贩卖特产赚的钱填补贱卖百货的亏空,难道李记也去做皮毛生意不成?

    “没错!为什么不能呢?”

    看着杨琳自信的笑容,老黄有些看不懂了。

    若是李记和春茂行一起争着做特产生意,那么必然会把特产的收购价格炒起来。渴这样一来,岂不是让特产生意也没了利润?这样做,高兴的只能是顺昌号,对李记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自然不能那么简单!如果我们收来皮毛先进行加工呢?”

    “嗯?”

    老黄微微一愣,这个问题杨琳很早在刚来李记的时候就提过。皮毛收购到手中倒手再卖给商队,李记能够赚取的利润也不过只有一成不到。而商队将皮毛带回辽阳城后经过加工后,再出手的时候价格已经翻了一倍有余。而且,毛料在铁岭卫加工,还省却了许多残次品的运输成本,这其中的利润不可能看不见。

    可是一方面皮毛硝制的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而且销售的途径也在商会的把控之中,他们不会凭空放弃其中的利润。

    不过,那都是以前了!

    眼下这种局势,反倒给了李记这样一个机会。顺昌号与其看着春茂行垄断了铁岭卫的所有生意,肯定乐得从从李记手中收购一些加工好的皮毛。

    若是能够从春茂行截取皮毛的收购,春茂行的打压价格岂不是就成了空中楼阁?好一招釜底抽薪啊!

    可是问题又来了,硝制皮毛的工艺从哪里来?老黄不记得铁岭卫有擅长这方面手艺的匠人。就算有,也上不得台面,如果因为手艺不过关,把上等的毛料糟蹋了岂不是更亏?

    抬头看看杨琳,看见他脸上挂着的自信笑容,分明是在说“这不是有我嘛”。这下子老黄彻底看不懂他了!还有什么东西是这厮不会的么?懂数术、懂炼铁,连硝制皮毛都会!

    “古人云‘一法通,万法通’……”

    “打住!打住!什么古人云你自己懂就行了,我这把年纪了听了头疼!”

    杨琳刚一张口就被老黄给打断了,之前老黄追问杨琳从哪里学得做肥皂、炼焦炭时,杨琳就扯出来“一法通,万法通”什么的“古人云”,搞得老黄云里雾里浑浑噩噩了好几天。

    现在一听杨琳说起这些来,他条件反射地就阻止了杨琳的继续发挥。

    回到李记之后,杨琳和老黄兵分两路开始行动起来。老黄要去找地方做临时的仓库,一下子吃进了往日五六倍的货物,李记肯定是放不下了,只能临时另找地方。除此之外,他还要给杨琳找地方硝制皮毛。

    杨琳呢则是去了一趟铁匠铺,硝制皮毛用到的许多工具都要临时准备,这些只能向赵铁匠求助了。听到杨琳的来意,赵铁匠拍着胸脯把事情揽了下来。

    换做别人来,事情肯定没这么顺利。但是杨琳就不同了,有了之前铁场的经历,赵铁匠已经对杨林是心服口服。这些小忙,他自然要帮!

    不过赵铁匠在听完杨琳要的东西之后,他还是忍不住暗暗咂舌。

    “二郎啊!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不是铁场最近手头宽裕了,一下子要这么多铁我都没地方弄去!”

    为了硝制皮毛,杨琳单单直径两米的大锅就要了五口,算上其他各种工具,换作以往这么多铁还真没地方弄去。

    “赵叔,需不需要我跟铁场那边打个招呼?”

    “不用!我只要一说是你的事情,保准他们明天就把东西给我送来!不过,二郎啊,你开店用得着这么大的锅么?这得炖多少骨头?”

    “……”

    好吧,赵铁匠还以为杨琳买锅是为了开酒楼用呢。

    没办法,杨琳只好又解释了一番这些东西的真正用途。

    “算了!搞不懂你!”

    盯着杨琳看了半天,似乎想要看看杨琳是不是什么妖孽变得。最终赵铁匠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他有些垂头丧气,人比人果然得死啊!

第六十九章 暗度陈仓?() 
皮毛的硝制并不是什么特别难的技术,搁在后世很多小作坊都能做。杨琳生前还在东北观摩了几家加工皮毛的小厂子。

    之所以在这个时代,人们会感觉皮毛硝制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并不懂得什么化学知识,也就是说皮毛硝制的配方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件理解不了的事情。

    而这些对后世的人来说,上网随便一搜就能有大把的资料。至于说不知道明矾、硝酸盐是什么,到店里一打听店员自然会给你拿你要的东西。

    回到店里的时候,老黄也已经回来了。地方老黄已经找好了,只等杨琳这边了。

    铁锅等东西赵铁匠那边还需要几天的时间来准备,不过这并不耽误杨琳先做一些尝试。虽然见过皮毛加工的过程,也有过足够程度的了解,可是毕竟没有亲自上手做过。若是到时候闹出笑话,自己的脸面往哪里放?

    仓库可以选在铁岭城内,但是皮毛硝制的作坊却必须放在城外。一方面占地大,城内寸土寸金很难找地方。另外皮毛硝制对环境的污染也是必须选择在城外进行的原因,到时候弄得周围天怒人怨就不好了!

    出了西城门有一个名叫柳树屯的村子,不但离卫城路程近,村外就是一条小河,从多方面来考虑都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而且柳树屯的里长还是伙计宋二狗的娘舅,联系起来也容易得多。

    当天下午杨琳就跑了一趟柳树屯去看好了地方。第二天,李记的几人就赶了一辆大车把杨琳要用的东西运了过去,眼下与春茂行的交锋能否最终获胜就在这皮毛加工上了。与其留人在店里闲着,老黄干脆大手一挥让所有人到柳树屯帮忙,就连小杨琅也不甘寂寞也一起跟来了。

    出城的路上,李记众人还遇到了刚好要出城的顺昌号商队。将原以为要压在手中的货物全都“卖”给李记,黄毅总算松了口气,同时也没了继续在铁岭卫呆下去的理由。谁也不知道春茂行有没有其他后手,哪里还敢继续耽搁下去。

    看着倾巢出动的李记众人,黄毅有些搞不懂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老乔!你说这李记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看着李记的马车走远,黄毅向自己的助手问道。

    “管他们要做什么!反正协议已经签了,白纸黑字。若是他们卖不出去东西,就当他们是替咱们免费保管了!这样也省的咱们拉着东西在路上受累。还不知道跟春茂行这场硬仗要打多久呢!能省一分力气也好!”

    听乔杉说完,黄毅点了点头,也只能如此了。

    同样想不明白李记要做什么的还有春茂行的掌柜李长贵。自家东家的筹划李长贵早就知道,从两个月之前李长贵就有刻意积攒物资,为的就是这个月配合自家辽阳城的商队打好这一仗。

    果不其然,因为自家的动作,导致铁岭卫大部分商家这个月都没有卖出多少东西。顺昌号的商队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为了确保顺昌号的人不会狗急跳墙,顺昌号商队进城起,李长贵就派人盯得死死的。看见第一天都没有商家登门去找顺昌号进货,李长贵心里都笑开了花。

    可是第二天他就听人汇报说是老黄带着杨琳去了四海客栈,紧接着又过去半天就接到消息李记竟然吞下了一大笔货!

    “难道李记跟顺昌号都不想坐以待毙打算跟自己打价格战拼个你死我活?”

    摇摇头,李长贵又觉得不大可能。自家贱价出售东西,那是因为有着皮毛收购的利润补贴。李记凭什么这样做?就算顺昌号给他们一部分让利也不足以支撑他们和自己比拼价格。

    不过也保不齐老黄那天被自己给气到了,不管不顾跟自己对着干。

    好在之前对此前春茂行已经对此有所准备,若是李记真的准备跟自己大打价格攻势,李长贵也不会太过惊慌。

    李长贵只等着李记那边传出降价的消息,自己这边就会继续降低半成的价格!他不信李记还能陪得起。赔钱赚吆喝的事情,李记愿意干么?

    就在李长贵摩拳擦掌的时候,负责盯着李记动向的人却跑回来汇报说李记关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