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懒散辽东 >

第7部分

懒散辽东-第7部分

小说: 懒散辽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杨琳出力,赵铁匠父子就帮他把铁架子全都装上了骡车。省了自己动手,杨琳乐得清闲就先行赶回了李记。反正螺车的主人也是本地人,不用担心他跑路了。

    回到李记,杨琳又听到了另外一个好消息。自己的肥皂竟然卖出去了!

    因为不清楚市场行情,杨琳没敢定太高的价格。即便是这样,一块两寸见方的肥皂也被标了五十文的价格。这价钱可不便宜,尤其是在辽东这穷得叮当响的地方。杨琳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合计一下成本,杨琳觉得自己已经算是很良心了。

    已经做好砸在手里的准备,没想到竟然听到这样一个消息,杨琳也忍不住有些微微惊喜。

    “你猜卖出去多少?”

    杨琳还没来得及汇报这次出门的收获,老黄却神秘兮兮地向他问到。老黄的举动让杨琳微微一愣,在他想来这么贵的东西能卖出去一块就已经很不错了。可是看老黄的模样,似乎又不像。

    没让杨琳疑惑太久,老黄向他比划了两个巴掌。

    “十块!”

    杨琳瞪大了眼睛,难道是自己低估了辽东人民的钱袋子么?

    “什么人这么财大气粗?”

    区区五百文换做是后世也就是七八百块钱罢了,这点钱还不能让杨琳得意忘形。回复了平静,杨琳好奇地问道。

    “还能是谁,也就范里长家的败家婆娘了!”

    一旁的宋二狗语气微酸抢先回答道。五百文,他累死累活半个月也就是这么多工钱,这杨琳难道真的是范里长家的亲戚么?

    亲戚?杨琳要是知道了宋二狗心中所想肯定要笑掉大牙,范长增现在怕是正恨自己恨得牙根痒痒。

    杨琳的推测不是没有道理,因为自己的缘故,范里长已经接连损失了三笔钱财。这事放谁身上都不可能平心静气了。

    “范长增,你给谁摆脸色呢?”

    范长增的婆娘在桌上用力一拍,然后气呼呼说道。

    范长增张了张嘴,心说自己这是招谁惹谁了?只不过来得及问了一句“多少钱”,怎么就成自己摆脸色了?

    杨琳!肯定又是杨琳!

    李记这么多年都没有卖过这种稀奇古怪的玩意,杨琳才去了李记两天就搞出了这么个东西,不是那杨琳又能是谁?

    “这是咋了?大哥大嫂这是在闹什么?”

    说着话,一个八字眉的年轻男子从院门外探头进来。

    “咦?韩荣啊,你怎么来了?刚好,你给嫂子我评评理,这件事到底谁占理。”看见来人的模样,范高氏开口说道。

    原来推门进来的人名叫韩荣,是铁岭城有名的一个泼皮,却跟范长增相交莫逆。作为世交的两人从小就拜了把子。韩荣虽然不务正业却能给身为里长的范长增帮上不少忙,范长增两口子倒没把他当外人,平日里也是好酒好菜招待着。

    听到自家婆娘要让韩荣做主,范长增也来了劲,他当即把事情的过往说了一遍。

    听范长增说完,韩荣的眉尖一挑。“大哥啊,不是我说你!这件事还真是你的不对!”

    “啥?”

    没想到韩荣竟然胳膊肘往外拐,范长增有些目瞪口呆。

    不等范长增反驳什么,韩荣赶紧向他挤了挤眼睛。不清楚韩荣打什么鬼主意,范长增还是会意闭上了嘴巴。

    “大嫂!你放心吧,我来教育一下我大哥!”

    撂下这句话,韩荣勾着范长增的脖子就出了家门。取得了战略性胜利的范高氏喜出望外一时忽略了这俩人又要去哪里花天酒地的事实。

    “你拉我做什么?刚刚的事你不给我个交代,从今天起我范长增没你这么个兄弟!”

    出了家门,范长增一把甩开韩荣的手臂说道。

    “大哥啊!你怎么这么糊涂?这件事的根源分明是在那个杨二身上,你跟大嫂置什么气?”

    “要不然呢?难道能让杨二把银子给我吐出来?”

    范长增一声冷笑,杨家穷的就剩下墙了,真真诠释了什么叫家徒四壁。

    “杨二不行,李记却是可以啊!别忘了,那杨二现在可是李记的伙计!”

    韩荣挤眉弄眼一番,显然他已经有了算计。

    “好!就按你说的做,”

    另外一边的杨琳则是对此一无所知,就算知道他也不会放在心上。下了工,杨琳跟老黄打了声招呼就赶紧匆匆离开了。除了李记,杨琳却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干去了赵铁匠的铁匠铺子。

    “二郎!你来啦!”

    赵铁匠也没想到杨琳竟然会这么快就去而复返。原本听杨琳要向自己购买石炭,他还以为这不过是书生的一时异想天开,现在看来原来人家是当真的。

    话都说在了前头,杨琳现在把钱摆在了自己的面前,赵铁匠也没了不认账的理由。收下杨琳奉上的一百文钱,赵铁匠招呼儿子赵铁牛用铺子里的小平板车装了满满一车的石炭亲自帮杨琳送到了家中。非但如此,还赠送了杨琳几根想要的铁棒。

    杨琳回到家中,看见小家伙正对着门口发呆。看见小家伙乖乖待在家里,杨琳松了口气。这些天的朝夕相处,杨琳已经把这个小家伙当成了自己真正的亲人。不过杨琳心中的柔软并没有持续太久,他脸微微一板。

    “我教你的东西背得怎么样了?”

    听到杨琳问题,刚刚因瞧见杨琳而露出喜色的小家伙立刻苦起了脸。

    哼哼!知道厉害了吧!

    杨琳在心中不无得意,别小瞧了这小小的乘法口诀,这里面可是写满了几代人的艰辛血泪。

    “哈!我已经全都背完了!”

    就在杨琳内心感慨万千的时候,对面的小家伙突然间表情一变向他做了个鬼脸得意地说道。

    “啥?”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见杨琳脸上写满了不信,小家伙摇头晃脑开始背了起来。

    “**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等到小家伙一口气一字不差地背完了整个乘法口诀,杨琳这才信了他的话。伸手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竟然学会戏弄自己了。而杨琳身旁的赵铁牛则是露出一副“虽然不懂你在背什么,但是感觉好厉害”的惊愕表情。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四章 麻烦上门() 
“二哥!那是什么?”

    小家伙早就注意到了赵铁牛推来的东西,背完乘法口诀他立刻问出了自己的迷惑。

    “嘿嘿!秘密!”

    杨琳嘿嘿一笑卖了个管子,顺便报了刚刚的“一箭之仇”。

    听到杨琳的回答,小家伙立刻抓耳挠腮起来。有了昨日肥皂的冲击,小家伙心中的好奇之门已经被杨琳撬开了一个缝隙,今天看见哥哥又弄来了新花样,他哪里能忍得住内心的好奇。

    “铁牛兄弟!不急着走!我这里还有一件事想要你帮忙。当然怎么也不会让你白出力气的。”

    赵铁牛帮忙卸下车里的石炭刚要推着板车回去,杨琳急忙开口喊住了他说道。

    “杨二哥,有啥事你尽管说就是了!”

    赵铁牛是个爽快性子,听到有报酬可以拿,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下来。

    等杨琳说完要自己办的事情,赵铁牛爽朗一笑,“这个好办,交给我就成了!”

    说完,他推着板车就出了门。没过一刻钟,赵铁牛就又推着板车回来了。不同之处在于走的时候板车是空着的,回来的时候车里却堆满了黏土。

    杨琳没想到赵铁牛竟然动作这么快,自己不过才刚刚从井里打了两桶水回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些黏土是前些日子铁匠铺子盘灶台剩下的。

    “啊哈!我知道了!原来二哥你是要盘灶台!”

    听到两人的对话的话,小家伙立刻想到了杨琳要做的事情。可是接下来他又困惑起来了。

    “难道自家也要开铁匠铺子么?”

    不光小杨琅猜到了杨琳的目的,赵铁牛更是一早猜到了他要干什么。所以回家推黏土的时候,他还顺手给杨琳带来了一捆稻草。

    这让杨琳省了不少心思。尽管杨琳盘过炉灶,可以知晓旧时候用泥土盘炉灶的时候会在泥土当中加入稻草以增强泥土之间的结合力。不然的话,单纯用泥土堆砌的炉灶在干燥之后再加上火烤,很容易就会出现开裂。

    听说赵铁牛有盘炉灶的经验,杨琳干脆把他留了下来继续帮忙。很快,一个炉灶就慢慢成型了。看见满手满脸都是汗水泥水的赵铁牛,杨琳不禁感慨自己这二十文钱花得十分划算。

    遗憾的是新灶台需要时间来干燥,效果如何只能几天后才能得知了。

    “切!还以为是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还以为杨琳这次又能搞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结果不过是盘了一个灶台罢了。小杨琅撇撇嘴专心对付面前的烧饼去了。

    没有理会小家伙的不屑,等着过两日这灶台能使用的时候,自然会让小家伙大吃一惊。

    倒是小家伙啃着烧饼的模样让杨琳心中有点泛酸。

    “二哥!你也吃,再不吃等下就要凉透了!”

    吃得满眼放光的小家伙没忘了一旁的杨琳,他抬头招呼道。若是让他知道此时杨琳心中的想法,肯定会笑他太过矫情。这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有烧饼吃已经是一件十分令人满足的事情了。以前的杨家,半数的晚餐都只能喝菜粥。有干粮吃的时候大多也是粗粮做的窝窝。

    第二天一早起来,不出意外炉灶里的柴火又早早熄灭了。而今天杨琳觉得格外寒冷。小家伙杨琅更是像一只鹌鹑一样把脑袋扎到了他的手臂下面。

    对此杨琳只能盼着自己的炉灶能够早日投入使用了。至于用原来的旧炉灶烧煤炭来取暖,杨琳根本考虑都没有考虑过。自己还想着在大明朝好好活下去呢。

    推开房门,一阵凉气起来,白蜡蜡的光芒刺地杨琳眼睛生疼。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原来昨天夜里竟然悄无声息下了一场大雪,怪不得感觉格外的冷。

    “啊?下雪了?”

    被杨琳唤醒的小杨琅在听到下雪的消息之后并没有显露什么惊喜的神情,这略微出乎杨琳的预料。回想自己当年,往往对每年的头场雪都格外期待,因为那意味着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下雪有什么好的?”

    小杨琅嘟着嘴说道。

    “天冷不说,道路泥泞湿滑,连东西也要涨价。”

    听着小家伙的抱怨,杨琳哑然失笑。果然伟人说的对,物质文明才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肚子都填不饱的基础上,人是顾不上风花雪月的。

    不理会小家伙的抱怨,杨琳还是催促着把他喊了起来。兄弟二人齐心协力将院子里的雪推到门外,然后在门口两侧一左一右各堆了一个大大的雪人。

    小家伙嘴上颇多抱怨,到底还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对于玩游戏这种事情有着难以隐藏的热情。最后还是杨琅去找来黑色卵石给雪人做的眼睛,鼻子自然用的是家中的胡萝卜。

    带小家伙活动完了身体,杨琳又把小家伙带去巷口吃了早饭。做完这些之后,杨琳这才带着自己前日剩下的肥皂去了铺子。

    前日的肥皂能够卖出去,对杨琳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可这并不能改变杨琳对肥皂市场前景的判断。他并没有大规模投产的计划,那么要想发财还要继续想其他的路子。

    还没想出一个新的财路,李记的门面就已经出现在了杨琳的眼前。

    让杨琳稍感意外的是,一大清早李记的门前就有不少人在忙碌着。“真是拼啊!”

    看清这些人在做什么事情,杨琳忍不住感慨道。

    大雪天破土动工,确实是一件十分拼命的事情。这些人在李记门前堆着的青砖、沙土,不是准备大兴土木又是准备做什么?

    事不关己,杨琳摇摇头进了李记。进门之后看见老黄的模样,杨琳这才意识到事情或许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就住在铺子里的老黄显然早就注意到了门外发生的事情,这个时候他正揪着自己的胡子嘴里念念有词。

    “又是哪个不长眼的孙子给我老人家添堵?”

    辽东因为气候的缘故,漫长的冬季里人们大多处于无事可做的状态。可人们也很少选择这个季节里搞什么土木建设。一方面严寒的天气不方便施工,另外低温环境下施工的建筑等到春暖花开难免会因为热胀冷缩而发生涨裂。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十五章 缺德() 
老黄猜得没错,李记门前的事情确是有人在暗中策划。而策划了这件事的人正躲在李记对面的房子里。

    “嗬!这见鬼了的天气!”

    尽管守着炉子,凉风还是不住往脖子里灌。范长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