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150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150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此间对于大明帝国,他是有所依仗,更何况,在看过那画轴之后,那种滋生出的傲慢却是逐渐被消磨开来。

    “快请明使入帐。。。。。。。哦,不,本汗亲自去!”

    。。。。。。

    五十里外,朱建行辕。

    此间朝鲜、琉球等等距离帝国相对较近的使臣却是陆续赶到,相继被安置在了为各国使臣划出的使臣区,其使臣安全乃是由龙虎军团警卫营与帝国安全部联合维持。

    此间,皇帝行辕之中,朱建刚刚接待过李氏朝鲜使臣的朝拜,却是欲要小憩片刻。

    而就在此间,其一旁却是忽的闪过一道人影。

    “哦,情况如何?”

    “陛下,一切皆是问清楚了,这些人多是来自南方。”

    “南方?”

    对于来自铁血的声音,朱建却是眉目紧蹙,这些人来自南方,那么只有一种解释,但是对于朱建而言,心中却是有些犯着迷糊。

    要说当年帝国复兴之初,为了筹集银两,朱建曾是派遣洪承畴三下江南,组建帝国招募局,筹备银钱,可以说皇帝与南方商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但是后来大明开关,设立各处通商口岸以及海关税务司,允许帝国商人出海经营,并且组建海师,为帝国航海贸易保驾护航,可以说朱建的一系列举措,对于南方商人那是天赐的恩惠,可是现如今为何会有南方商人行这等悖逆之事呢?

    朱建却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陛下,可是要一网打尽。”

    当面对铁血所言,要将这些蓄意挑拨帝国军队关系的奸诈之徒一网打尽之时,朱建却是摇了摇头。

    “勿要及早下手,慢慢查下去,看看是哪个南方豪族与帝国对抗。”

    “是,陛下。”

    “对了,安排一下人手,这些日子,外国使臣相继到来,尔等铁血务必要在暗处做好应对一切突发事件的准备!”

    。。。。。。

    盛京城。

    大明皇帝山海关外盛大阅兵的消息,很快在整个盛京城传遍。

    盛京皇宫之中,此间皇太极正召开八大臣会议,会议的中心便是镇北关之战,至于此刻大明朝皇帝会师于山海关外,对于皇太极而言,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大明朝屯兵山海关外,对于多尔衮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压力,义州等地乃是多尔衮的老巢,此间镇北关决战,必定不能尽全力。

    另外,此间大明朝与蒙古会盟于山海关外,其对象无疑镇北关,而能使明军与林丹汗联军移驻镇北关外,却是皇太极最乐意看到的,因为除了与沙俄、外喀尔喀部取得联系之外,因为大明与察哈尔部的进一步关系,皇太极却又是进一步与卫特拉部中的最强者,准噶尔部大汗达成了协议。

    一旦明帝国与林丹汗联军出兵,届时准噶尔部便出兵漠南蒙古,并与皇太极里应外合,给明军与林丹汗联军来一个内外开花。

    而这一切的关键,便是在于皇太极能够一举击溃多尔衮,很是显然,在皇太极看来,此间大明帝国阅兵山海关外,便是上天对于他皇太极最大的恩赐。

    “诸位,镇北关大战在即,尔等有何良策,但说无妨。。。。。。”

    随着盛京城中,八大臣会议召开的如火如荼,此间义州多尔衮大营之中,同样是为此间明军山海关外阅兵一事展开了一系列争论。

    。。。。。。

    三日后,山海关外。

    距离关外三十里地,有一处围场,名唤木兰围场。而这木兰围场却正是此间会盟的主场地。

    为了表示对大明朝皇帝的感谢,林丹汗却是先行大明皇帝一步到来,于木兰围城外围等候。

    而随着不远处,火炮声阵阵,很是显然,朱建一行人却是到来。

    “大汗,朕梦中曾多次与你相会,不曾想今日才能见大汗真容啊!”

    对于林丹汗先行在木兰围场等候,朱建却是上前,一脸和煦春风。

    对于这位大明皇帝,林丹汗却是头一遭见。

    “当真是圣明天子,言语之间,却是不威自怒,颇有上位者之风!”

    对于与朱建的第一次谋面,林丹汗却是做了这般的评价。而对于朱建所言,林丹汗亦是上前道。

    “大明皇帝陛下,本汗对于皇帝陛下威名却是如雷贯耳,今日幸得一见,却是本汗之幸,大明与我蒙古之幸啊!”

    “大汗所言甚是,蒙古与我大明渊源颇深,如今化干戈为玉帛,若是祖先泉下有知,当也幸甚矣。”

    。。。。。。

    二人的第一次见面,尽管只有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但在在帝国长达数百年的统治中,却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更是享誉后世。

    史称“壬申会盟”。

    宰杀乌牛白马以祭天,乃是中国古代最为盛大的仪式,此间高台之上,早已是摆满了祭祀所用的物品。

    这一刻,朱建与林丹汗握手一处,高举手中被鲜血渲染的酒杯。

    “皇天后土在上,今有各国使臣见证,朕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检(大蒙古国汗孛儿只斤·林丹巴图尔)立誓,大明帝国与蒙古国共结友好,约为兄弟之国,以国书约,若有违背,天以鉴之!”

    誓言已定,共饮血酒,交换国书之后,盟约便是已定。

    此时此刻,高台之下却是犹如山呼海啸一般的朝拜,直呼‘陛下万岁!’、‘帝国万岁!’

    “阅兵开始!”

    随着牛角声‘呜呜~~~’响起,紧随其后却是二十四门礼炮齐鸣三十六响,意味着大明与蒙古察哈尔部第一次结盟已有三十六个月。

    其后,大明帝国军乐团却是奏响帝国国歌煌煌大明哉。

    「于斯万年,煌煌明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

    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旗,唱我帝国歌!

    。。。。。。

    内统一,外独立,壮哉我大明英雄男儿汉。

    旌旗展展,长使耀晴空。

    发轫云程钦此日,一鼓作气,先后从戎,

    看军旗遥指,箪指融融。

    。。。。。。

    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旗,唱我帝国歌!」

    之后,黄底蟠龙旗飘扬,却是再次引起一阵狂呼,带着蟠龙旗,唱着帝国歌,帝国的勇士们,披荆斩棘,抛头颅撒热血,只为帝国的振兴!

    朱建常常教导他们,这面蟠龙旗是帝国的军魂,帝国臣民的国魂,只要蟠龙旗在,哪怕山河破碎风飘絮,国便没有亡!

    。。。。。。

    蒙古察哈尔部没有国歌这一说,要知道准确来说林丹汗的蒙古帝国到现在为止那还是四分五裂,外喀尔喀部、科尔沁部、准格尔部,这些都尚未臣服,尤其是准格尔部,乃是卫拉特部落中的雄主,不仅与察哈尔部乃是世仇,更是实力强劲,为察哈尔部西北方一大劲敌。

    尽管没有国歌一说,但是蒙古毕竟曾经辉煌过,建立过曾经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故而一首经由蒙古大汉演奏的《长生天》。

    却是是让人对于草原文化的那种粗犷,蒙古大军曾经的所向披靡而心有体会。

    “臣张同敞率龙虎军团骑兵部队,请陛下检阅!”

    奏罢帝国军歌,此间龙虎军团骑兵近卫师少将师长、龙虎将军【武散阶,正二品】张同敞率所部骑兵却是先行步入。

    一时间,雄赳赳,气昂昂,上千精锐骑兵却是将整个阅兵场映衬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第七章 八方风雨,战事起(一)() 
帝国的阅兵还在继续,除了张同敞所率龙虎军团近卫骑兵精锐之外,还有帝国轻装步卒,身为帝国禁军,那一袭红衣,映衬着那闪耀着寒光的利刃,却是让人闻之胆寒。

    最为让人震撼的却还是帝国随驾而来的帝国重炮军团,那由骡马牵引的二十余门精钢锻造的野战炮,不仅仅是让大明的藩属之国,更是让应邀而来的西洋人为之惊叹不已。

    他们不同于大明帝国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的藩属国,这些荷兰人、葡萄牙人,那都是大航海时代的骄子,坚船利炮乃是他们征服海洋的重器!

    大明帝国的红衣炮以及弗朗机源自于这些西洋人,当是今日大明帝国所展现的火器却是更要胜他们一筹,尤其是那由骡马牵引的舰载榴弹炮,更是让他们自愧不如。

    “帝国应当向大明皇帝请求,引入这些更为先进的火器,这样那些该死的尼德兰人就能让他们去见上帝了!”

    此间观礼团中却是有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菲律宾总督所派遣来的使臣安奎子爵,要说此时的西班牙帝国虽说依旧是庞然大物,但是当西班牙借以制霸海权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歼灭,西班牙的海上优势一落千丈。

    但是海上霸权的失落,并不意味着西班牙帝国就此一蹶不振,在对于尼德兰问题上,腓力四世继位以来,以奥利瓦雷斯伯爵为首相,伯爵相信西班牙一切的困扰都来自尼德兰,任以“摧毁尼德兰联省共和国”列为首要之事。

    与此同时,西班牙帝国海上贸易开始衰落,荷兰人(尼德兰)趁势而起,相继与西班牙争夺海上贸易殖民地,故而此间当面对大明帝国先进的舰载榴弹炮时,子爵安奎却是不由叹道。

    只不过面对安奎的惊叹,一旁却是有人戏谑道。

    “当年闻听不知是谁说起,只要六十名优良的士兵,便足以征服整个中国。”

    说话之人却正是尼德兰联省共和国派驻巴达维亚总督科恩,所派遣前来观礼的荷兰使臣巴塞诺亚。

    “你,你!哦,不,仁慈的上帝也会惩罚你的!巴塞!”

    面对荷兰使臣巴塞所言,子爵安奎却是被气的有些面色泛红,原来当初西班牙殖民者雷克尔曾上书当是的西班牙帝国皇帝腓力二世,说是只要六十名精锐士兵,就能征服整个大明帝国。

    但是就在同一年,活跃于福建的明朝海寇林凤差点攻破当时西班牙人在菲律宾的据点马尼拉,更是杀死西班牙帝国驻扎菲律宾总督戈伊特,从而使得当是的哈布斯堡西班牙帝国大为惊讶中华之声威!

    自然而然,当日雷克尔要以六十名精锐征服整个大明王朝便是成为一大笑料,尽管后来西班牙帝国为此百般遮掩,但是哪有不透风的墙,故而此事在整个航海时代却是广为流传。

    如今巴塞当众揭丑,安奎又怎能不气恼,按照欧洲骑士的风范,安奎本想要巴塞当众决斗,以维护帝国的声誉,但是此间乃是大明皇帝与蒙古帝国林丹汗结盟的日子,面对着四周齐整的大明军队,安奎却也只能诅咒巴塞。

    “哈哈,安奎子爵,上帝,仁慈的主啊!你们这些该死的才是亵渎神的人,哈布斯堡一群肮脏的**!不过安奎子爵,听闻大明帝国有三大舰队,闻听还有钢甲铁船,那还真是神奇啊,比起三桅帆船不知是厉害了多少,不知道你们当年屠杀大明朝海外之人多达数万,这大明朝会不会出兵马尼拉呀!”

    “不,不会的,大明朝皇帝多么仁慈的主啊!怎会你们尼德兰人这般龌蹉,大明万历皇帝曾经颁布《谕吕宋檄》,可是宽恕了总督阿库尼亚伯爵的罪过,你们这些该死的尼德兰人!上帝啊!你们重提此事,简直是魔鬼!”

    但说到此间,安奎子爵明显有些紧张,当年大规模的屠杀海外华人案发生之后,西班牙帝国马尼拉殖民者心中是煎熬的,一方面担心华人势力过大,影响西班牙帝国在菲律宾的殖民统治,更有传言说是大明万历皇帝准备派遣一支舰队到来,与当地华人里应外合。

    但是另外一方面,西班牙殖民者却是担心强大的明帝国会报复,因为历经林凤一事,西班牙殖民者已经认识到大明帝国乃是庞然大物,根本就是他们所能抗衡的。

    毕竟马尼拉距离西班牙哈布斯堡帝国太过遥远,若是明军来袭,他们是没有机会向大本营求援的,而就在煎熬之中,万历皇帝托人送来了《谕吕宋檄》。

    此事就此揭过,用万历皇帝的话来讲,便是“当思皇帝浩荡之恩,中国仁义之大”,通俗一点而言,便是我大明大人有大量,不与你计较。

    而当年万历皇帝此等做法,却也有其缘由,一来作为中华天子,对于那些擅自离开帝国开赴蛮夷者,那是自甘堕落的贱民,二则却是因为当时经过万历朝三大征,整个大明王朝已然是精疲力竭,那还有时间管那些自甘堕落的‘贱民’死活!

    但是对于西班牙马尼拉的殖民者而言,却是不那般看,在他们看来当年定是大明朝忙于边事才不会与他们计较,而如今巴塞重提此事,更是在大明帝国展现强大实力的情况下,子爵安奎却是有些心虚开来。

    “哈哈!子爵不要这么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