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172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172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消息传来,义州城里那是无不欢呼雀跃!

    但一人除外,那便是代善,甚至传言,当闻听多尔衮率部夺取盛京的消息之后,代善竟是哑口失言整整两天,而两天后当他苏醒过来,第一件事便是痛哭流涕,跪地不起。

    直呼对不起祖宗!

    可是一切木已成舟,何况他身陷此地,又能作何,故而只能整日叹息度日。

    “那是什么?”

    突然间,代善却是察觉东南方有一丝异样,却见一颗闪亮的红色星光直冲云霄而去,对于此景,代善却是似曾相识,可又一时想不起来,到底何处曾经见过。

    再加上这几日叹息过渡,人也是显得有些恍惚,故而当代善将此事告知院外的侍卫之时,换来的却是一阵不屑。

    “到底何时曾经见过?”

    就在代善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切似乎已然明朗。

    尽管夜色尚未褪去,但依稀间天际上空的一切却也能看的清楚。

    “那是?”

    当漫天弥漫着黑乎乎的东西直冲义州方向而来之时,代善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那是一场噩梦。。。。。。。

    “不好!敌袭!”

    然而话语尚未落地,无数炮火已然轰炸了城墙之上,却也有些直接抛进了义州城中。

    “轰隆!”

    随着一声声巨响,整个义州城都在火炮声中颤抖开来,无数人在睡梦之中就此长眠不醒,甚至支离破碎。

    此间却正是袁崇焕亲率辽东兵团所部三万余众攻取义州的战斗,而随着火炮发威,战斗正式打响!

    要说袁崇焕所部辽东铁骑乃以骑兵为主,军中虽有火炮,却多是小型野战炮为主,而此间这近一吨的重型榴弹炮却是直属帝国的重炮兵团所有。

    这些重型榴弹炮炮管越长十余米,乃是遵化铁厂最新锻造的钢铁合金铸就,所使用的乃是帝国新式开花弹,其射程范围约有七、八里,这一炮下去,山崩地裂。

    此间朱建亲自坐镇山海关,以重炮兵团随行,而辽东兵团所部却是配有重炮军团一个直属团部,拥有重炮五门,小型野战炮几十门,掷弹筒无数。

    片刻功夫,随着明军强大的火力,义州西城城墙却是被直接轰出了一个大窟窿。

    “攻城!杀!”

    此刻,祖大寿横刀在手,一声令下,所部数千骑兵却是朝着缺口方向鱼贯而入。

    “大贝勒爷,明军已然攻入城中,快随奴才一起走吧!”

    明军破城,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更可况此间城中兵力匮乏,却又是黎明时分突袭而来,这城中守军压根就是没有防备。

    故而祖大寿率军破城而入,却是有如无人之境,一路厮杀过来,镶红旗守军那是一路的溃败而逃。

    故而,此刻却是有一牛录急奔代善所在之地,欲要带其离去。

    “也罢,也罢!老夫就随你们一起!”

    当年这义州城的攻陷,虽说是族人用生命去填补,但是此刻对于义州城的再次易手,代善却似乎并没有丝毫的留念。

    或许世间万物的运转,本就是一个轮回,没有什么值的叹息,值得流连。

    但是对于代善而言,或许更多的不在于此,几年近乎囚笼一般的生涯,却是早已让他对于这里充满着无尽的厌恶,甚至憎恨。

    。。。。。。

    当经历过近乎亡命一般的狂奔,在牛录富察·熬贝率领下,一队牛录裹挟代善终于是拼杀出一条血路,逃出升天!

    “大贝勒!”

    当稍稍安定下来,此刻富察·熬贝却是领着残部,齐整整的跪倒在了代善面前。

    “富察牛录,你这是?”

    此刻,对于这一情况,代善明显有些惊讶。

    或许是羁押几年,他代善已然忘记,他曾是这镶红旗的主子,努尔哈赤的长子,曾经后金的四大贝勒之首!

    “大贝勒爷,奴才们别无他意,只是眼见贝勒爷被囚禁多年,奴才们早就是心中不忿,想当年贝勒爷带着我们攻城略地,是何等意气风发,可如今呢?不说那多尔衮有什么能耐僭越我镶红旗,就说这些年吧!面对明人的布防,弟兄们那是吃亏不小,这多尔衮更是与那些该死的南人们签订了什么君子协定,这下倒好,他多尔衮带人攻下盛京了,可这义州偏偏让明人攻下了,大贝勒爷,当年这可是弟兄们拼死拿下的城池啊!”

    说道此间,却见富察·熬贝竟是声泪俱下,失声痛哭起来。

    “富察牛录,快快请起,你这是。。。。。。”

    面对富察的这一举动,代善却是倒吸了口气,几年的羁押,却是让他不由得不对发生在身旁的任何事情去留个心眼。

    而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老贝勒,弟兄们都是发自肺腑,若是老贝勒不相信弟兄们,那弟兄们只能断臂以为誓!”

    当此话说完,富察转身却是抽出窝刀,对准自己的左臂,就势欲要劈下。

    “且慢!”

    而就在富察那一刀正欲劈下之时,代善终究是出言道。

    “唉。。。。。。。也罢,也罢!老朽老矣,本不愿在事多波澜,可是如今这势态却是容不得老朽懈怠,若是弟兄们真的愿意,老朽愿意领着弟兄们逃离这苦海!”

    “贝勒爷,就等您一句话,弟兄们愿意跟着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只是贝勒爷,如今我大金国事纷扰,贝勒爷却是欲带着弟兄们去往何处?”

    “去镇北关,投奔大汗!”

    思忖片刻之后,代善却是已然下定决心,如今在他代善看来,唯有皇太极方能够真正的力挽这大金于狂澜之中。

    。。。。。。

    镇北关。

    皇太极离开此间时,以一正黄旗牛录驻守,并原地招募守兵,拱卫雄关。

    而此刻,距离镇北关外十余里之处,烟尘滚滚而来,却正是赤胆军前部先锋三千精锐骑兵。

    先锋却正是曹变蛟帐下虎将,赤胆军团官刘芳亮!

第四十七章 覆灭,四面楚歌(九)() 
历经三日的艰难行军,在充满焦虑的气氛中,皇太极所率正黄旗却是在三日后,日落黄昏前赶到了豪格军营。

    因为事多仓促,故而当皇太极步入豪格大帐之时,豪格恰好聚集军中牛录以上武将在营中议事。

    “父汗!”

    面对皇太极突如其来的出现在此间,豪格明显有些惊讶。

    却是因为在豪格看来,皇太极赶回此地,最早那也需要等到明日,当一看到此间皇太极满身的风尘仆仆,豪格却也是明白过来。

    盛京丢失,关乎国本,皇太极这才心急如焚,彻夜赶路!

    “大汗!”

    当众多牛录大臣们见皇太极的到来,皆是上前行礼,而此时此刻,皇太极脸上明显是一片阴霾。

    “三日已过,城中可是有何消息?”

    径直上前,带坐定之后,皇太极却是缓缓道。

    “回禀父汗,这几日,儿臣都与将军们商讨。。。。。。”

    闻听皇太极问及,豪格却是上前,准备一番言辞,然而话还说道一半,却是被生生的给止住了,原来随着豪格的说辞继续下去,皇太极本就是充满阴晴不定的面庞上,却是更加的被阴霾所充斥,眼看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但暴风雨终究是没有降临。

    深深吸了口气之后,皇太极却是硬生生的挤出一丝笑意道。

    “今日盛京有失,乃朕之过也,然盛京乃我大金之根本,却是不容有失,还望诸位同心协力,与朕早日夺回盛京城,剿灭叛贼多尔衮!”

    出兵镇北关本是皇太极既定的策略,本是欲要吸引明人,亦或者蒙古察哈尔部入其彀中,再不济也可借此将多尔衮调虎离山,偷袭其老巢义州诸地。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是朝着一个让皇太极始料未及的方向去发展。

    而盛京城破,更是让你万万没有预料,故而此间皇太极的态度这般,一来,实则是为之前自己的决定而以表歉意,身为男儿,能伸能屈,却也大丈夫也,但对于帝王,尤其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帝王,却似乎是有些欠了火候。

    但是此间,盛京易主,皇太极却也顾不上那些,而济尔哈朗的命丧,更是让他倍感无力。

    “父汗放心,父汗此来,将士但是欢呼雀跃,就待父汗旌旗一挥,当是无不奋力向前!”

    “好,豪格,不愧是朕的子嗣!”

    “儿臣有失城之责,愧不敢当,只望早日随父汗夺回盛京城!”

    豪格本是奉旨攻取义州,去抄多尔衮的老巢,此间又是中了多尔衮调虎离山之计,故而此刻皇太极不加以丝毫责骂,却是愈发的让豪格心中有些不安。

    只不过此间,盛京在望,皇太极似乎也没有责罚豪格的举动,毕竟济尔哈朗身殒,此间豪格乃是他皇太极必不可少的助力!

    “传令下去!所有甲剌以上额真,与会此间!”

    “嗻!”

    。。。。。。

    盛京城。

    当皇太极率部赶到豪格营帐之际,多尔衮所派出的细作却是第一时间将消息传给了城中的多尔衮。

    对于这一消息,多尔衮却是不由的面色一紧,多尔衮绝非蠢才,他却是明白此间这盛京城下至少已然齐聚了约有一百二十个牛录的兵马,相比于多尔衮已然不足六十个牛录的人马,无疑是庞然大物。

    盛京城,城池坚固,城中亦有上万大军驻守,依多尔衮的才华,自是不惧,但是怕就怕在当日攻取盛京之事,故事重演。

    毕竟盛京城易主不过数日,城中难免有忠于皇太极之人,何况乎,八大臣会议严重缺额,尽管攻取了盛京,打出了恢复祖制的口号,但多尔衮明白,此刻的他依旧是有些名不正而言不顺。

    所以为今之计,却是在乎名分二字!

    然后借此煽动盛京旗人,以拥护之,这样不单单是守城无恙,就是一举攻破皇太极却也不无可能!

    “只可惜大兄不在身旁啊!”

    这一刻,多尔衮却是想起了代善,当年皇太极得以上位,靠的就是代善的全力拥护,但是多尔衮却是不可能将代善带在身旁。

    因为代善居于义州,便是一杆大旗!

    而若是离了,那便是放虎归山,其患无穷!

    “告诉查木昆,让他抓紧些,本贝勒那些个兄弟若还是不松口,让他们统统去见长生天!”

    却说,查木昆一举攻陷汗宫,俘获了一大批贝勒、贝子,将军更是不计其数,只不过这些人面对着多尔衮的条件,却是一直不松口,多尔衮好话说尽,且设宴为其压惊,但依旧无甚成效,故而多尔衮这才让查木昆好生**。

    而另一旁,多尔衮则是好生布防,并招揽城中正白、正红、镶红旧部,发布告令,今日但凡参与守城有功者,待来日加官进爵,以厚赏之!

    与此同时,并大赦天下,放出狱中囚徒,组建囚徒营,许之以杀一人,勉其责罚,杀两人,脱其奴籍,杀三人以上者,赐官进爵!

    而做完这一切,多尔衮却是只待皇太极攻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盛京城外,豪格大营。

    待战事议定之后,皇太极却是下了谕令,同样以杀敌而论功,而斩杀酋首多尔衮、岳托者,赏世袭牛录,赐万金!

    翌日,黎明时分,天际刚泛起一丝光亮,皇太极大军已然准备妥当,开始攻城!

    其中皇太极据中军,统御四方,豪格所率正白、镶白两旗为右翼,萨哈廉统帅镶红、镶蓝为左翼。

    而不久前,由俄国人提供工艺所铸造的两门百余斤重的火炮,被摆在阵前,充当攻城利器,只不过这两门炮乃是仓促间铸造,还不及试炮,却是被抬上了战场。

    至于俄国人制造火炮工艺有限,以及铸炮材料多是取自寺庙佛像,甚至说是锅碗瓢盆,这些个种种弊端却是被皇太极直接给忽略掉了。

    或许在他看来,这天下的火炮那都是一般的威猛!

    “点炮!攻城!”

    随着一声令下,两门重约百余斤的火炮已然被点上了引线,而就在皇太极以及诸多后金大臣们等待着火炮大显神威之际,奇迹还真是出现了!

    “轰隆!”

    随着一声巨响,城池到时没有打破,当这百余斤的火炮却是原地炸开了膛,一时间几丈距离以内的旗人皆是倒在了血泊之中。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情况,尚未受到炸膛影响的旗人却也一个个呆滞在了一旁,更是有人在呼喊着。

    “厄运,是厄运降临了!厄运降临了!长生天不佑啊!”

    。。。。。。

    刹那间,好不容易聚拢而来的士气在一瞬间烟消云散,更有甚者,距离炸膛较近的左翼更是出现不小的骚动!

    所谓屋漏偏逢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