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174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174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镇北关身处塞外极北之地,多尔衮却是猜不到这明军又是如何攻陷这镇北关的。

    不过闻听镇北关被明人攻陷之事,多尔衮结合之前所报皇太极于昨夜殁于军中一事,却也是有些个眉目。

    “或许此事不假!”

    再三思虑一番之后,多尔衮却是心中暗自道。

    “如今明人全面出击,怕是谋划已久,如今皇太极殁于两军阵前,却是本贝勒执掌我大金最佳时机!”

    “如今皇太极军中何人掌军?”

    “回禀贝勒爷,是皇太极长子豪格。”

    “哈哈,如此甚好,豪格不过一匹夫尔,又怎能担当此番大任,来人啊,召集城中所有牛录以上大小人等,军中与会!”

    。。。。。。

    寅时刚过,城外渐起薄雾,加上天色依旧昏暗,整个城外的营帐,一眼望去,却是若隐若现。

    “传本甲剌令,所有步卒口衔枚,军马缚口,快速前进!”

    “嗻!”

第五十章 覆灭,四面楚歌(十二)() 
明军出动,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在整个大金掀起一阵波澜。皇太极急火攻心,殁于阵前,多尔衮何尝也不为义州被陷而焦虑不已。

    或许,在金人爱新觉罗家族看来,这一直不曾动作的明人,就好似一条择机待噬的毒蛇,只不过明知如此,但依旧心存侥幸,只希冀于明人不过胆怯,或是等到大金内部再度统一,方与之一战,等等。

    而不久前,山海关外,朱建阅兵,与蒙古林丹汗会盟之后,按兵不动,更是给爱新觉罗家族以错觉,认为大明短暂时间内不可能发动全面战争,这才有了皇太极与多尔衮之争。

    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早日结束后金内乱,再整合势力,待元气恢复之后,一举伐明,饮马中原!

    所以面对此间困局,在闻听皇太极殁于军中之后,多尔衮却是召集诸将,趁着夜色尚未离去,主动出击,一举攻破皇太极,再整合其残部,抗拒明人袭扰。

    。。。。。。

    此间夜袭,多尔衮虽说倍感机会难得,但依旧心存疑虑,故而却是以甲剌石尔泰所率三千精骑为先锋,自己则是引八千铁骑跟进,至于盛京城中,则是以盛京降将冷僧机率部据守。

    黎明时分,薄雾渐起。

    趁着天际露出鱼白的最后机会,借着薄雾,石尔泰所率三千精骑,悄无声息之中,却是已然到达了皇太极所部营地之外。

    “嗖!嗖!”

    随着两声箭弦声响,不远箭楼之上,却是两人应声而倒,悄无声息。

    “快!拔去鹿角!”

    随着石尔泰指令一下,身后却是十数个战兵,借着雾色掩护,快速上前,欲要将堵在营地前的鹿角去除,以好让大军长驱直入。

    “谁!”

    而就在石尔泰所部军士搬运着两旁的鹿角之际,忽的却是一声吆喝,面对此般,石尔泰眉头紧蹙,身后几十个军士已然将沾满火油的箭矢,朝着营地齐射而入!

    “不好!敌袭!”

    话尚未说完,一支火箭便是直贯胸膛而入,却见那巡逻的军士一个个却是倒地身亡,见了长生天。

    “冲杀进去!活捉豪格!”

    随着石尔泰一声令下,三千精骑却是朝着打开的缺口处鱼贯而入。

    “杀!”

    喊杀声四起,伴随着的却是四处火光映照,将整个营地映照的有如白昼一般。

    “报!甲剌大人,帐中无人!”

    “报。。。。。。”

    不多时,闻听军士所报,此刻甲剌石尔泰面庞之上却是浮现出一丝怪异的神色,片刻之后,却是忽的面色大变。

    “不好!有埋伏,快撤!”

    然而当石尔泰明白过来,一切似乎都已经是晚了,此时此刻,整个营帐之外却是忽的有无数火把举起,无数人马将这三千精骑围了个团团转。

    “射箭!”

    随着领军的甲剌务达海一声令下,无数箭矢却是朝着石尔泰这三千精骑扑面而来,要说当日石尔泰一箭使得济尔哈朗命丧阵前,务达海却是早已闻听逃得性命的济尔哈朗亲军侍卫所言,故而此间仇人相见,那是分外眼红。

    只不过这石尔泰却也多尔衮手下一员骁将,哪怕此间遭遇埋伏,却也并未表现的太过慌张。

    “快!盾牌手向前!”

    要说为将者,每逢战事,讲究的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大无畏气概,单骑入阵,有入无人之地,是为勇!

    而石尔泰不久前临阵斩杀了济尔哈朗,更是让其多了几分临阵逢敌的无谓气概!

    “嗖”

    当箭矢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之时,来不及遮掩的石尔泰所部骑兵依旧是损失了十之一二,而就趁着伏兵换箭的一个空隙。

    石尔泰一声大喝道。

    “楯车手上前!骑兵跟进,朝辕门冲杀出去!”

    后金军中有楯车的使用传统,而此间石尔泰率骑兵充任先锋,军中却也有十多辆楯车随行。

    “杀!”

    。。。。。。

    当石尔泰率军陷入重重围困之时,多尔衮却是第一时间闻之,却是心中不觉为自己早作安排而舒缓了一口气。

    若是不然,此间被围困在其中的便是他这万人的大军。

    “石尔泰将军此间情况如何?”

    “回禀贝勒爷,石尔泰大人正与豪格所部陷入激战之中,奴才离开之时,军中十多辆楯车已然被石尔泰将军推至阵前。”

    而闻听斥候所报,一旁的牛录查木昆却是上前道。

    “贝勒爷,为今之计当是如何?”

    闻听此言,思忖片刻之后,多尔衮却是已然心中有了谋划。

    “传令下去!火速增援,告诉石尔泰,让他一定要死死的给本贝勒顶住!”

    “嗻!”

    对于多尔衮这声令下,却是立马引得许多牛录不解,毕竟此间已然知晓豪格大军有了察觉,更有可能这一切本就是个阴谋。

    面对着众人的不解,多尔衮却是笑道。

    “诸位勿忧,此间石尔泰将军三千精骑被困,短时之内已然损失如此之大,定是豪格大军,只要我等及时增援,定能与石尔泰里外夹击,一举定能击溃豪格小儿!”

    “我等谨遵贝勒爷号令!”

    原来在多尔衮看来,能够短暂时间内使得三千精骑深陷重围之中,定是豪格大军主力无疑,而皇太极殁于阵前不过只是一个噱头,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引其出城,再一举围困,歼灭之。

    而此间多尔衮反其道而行之,却是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大军听令,火速增援!”

    。。。。。。

    而就在多尔衮率部奔袭豪格大军营地而来之际,此刻距离盛京城外不远处的一处狭长地带。

    “贝勒爷,多尔衮叛军已然全速朝务达海将军外围而去!”

    “好,告诉务达海,让他放开缺口,让多尔衮逆军合并一处,本贝勒这就去驰援他!”

    当闻听多尔衮终究安奈不住,大军全部出动之时,豪格面色却是一喜。

    “对了,范先生,城中可是安排妥当。”

    “贝勒爷放心,城中多是旧部,只要斩杀冷僧机这叛逆,盛京城唾手可得!”

    “如此甚好,告诉萨哈廉,本贝勒给他的时间不多,成败在此一举!”

    闻听范文程所言,豪格却是点了点头,之后却是径直朝着皇太极休养的营帐而去,见此,范文程却是道。

    “贝勒爷这是?”

    “与父汗道别,此战是生是死,孰能知晓?范先生,若本贝勒有甚不测,大汗安危就交代先生了!”

    “贝勒爷吉人自有天相,当是洪福齐天!”

第五十一章 覆灭,四面楚歌(十三)() 
镇北关内,当赤胆军攻陷之时,这座昔日后金耸立塞北的一座雄关,已然几乎一座空城,一闻明军攻城,这城中的部族百姓却多是已然是作鱼鸟散。

    “刘将军,阮大人!你俩速速带人贴下告示,其一约法三章于民,凡军士不得扰民,违者重处,不论汉、满,其二告知百姓,陛下讨伐皇太极檄文,若不与帝国为敌者,皆视作帝国良民,帝国予以保护,农工商依旧!”

    待到清理残敌,此间曹变蛟却是吩咐下去,唤来刘芳亮与一直潜伏在这镇北关的帝国安全部锦衣卫所主事阮大钺,以做好这攻城后续工作,并派人在降人的带领下前往附近村落,招揽各部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若是还不然,尚有抵抗者,则是昭而告之,以谋逆罪论处,大军清剿,片甲不留。

    而做完这一切安排,曹变蛟却是起身,欲往西城左良玉处,此间攻取镇北关后,两人却是分工不同,钱粮、安抚、人事、军纪则是由曹变蛟所管,而刑狱、治安诸如此类却是左良玉管辖。

    西城乃是镇北关刑狱所在,因为镇北关乃是后金塞北一处雄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关外的蒙古察哈尔部以及索伦诸部。

    与此同时,这镇北关曾是叶赫人的地盘,后来努尔哈赤灭海西霸主叶赫,横扫海西诸部,这镇北关牢狱之中却是也有许多海西女真人,只不过这些人不服努尔哈赤的统治,故而却是被羁押于此。

    “哦,左大人,当是辛苦,辛苦!”

    西城牢狱之外,却是布置着重兵把守,而一旁则又是取自牢狱之中的簿子,这簿子上多有记载这每个牢房之中囚徒的信息。

    满人这样做的目的,却是为了对这些囚徒加以分辨,毕竟这些许许多多那都曾是各部落的贵族,乃至于精英。

    对于曹变蛟的到来,一旁监督复查囚徒身份的左良玉却是迎了上前道。

    “冠军伯至此,左某却是有失远迎啊!”

    “哈哈,昆山兄这一日不见,却是当刮目相看啊!要说这溜须拍马屁的功夫,那可是逐日渐长啊!弟可是要多请教请教才好啊!”

    “客气,客气!”

    二人一番打趣之后,却是进入正题。

    “昆山兄,你这刑狱复审看上去却是相当顺利啊!”

    闻听曹变蛟所言,左良玉却是笑道。

    “某不过一粗汉,率军厮杀尚可,那还会这些典刑之事,若不是顾先生,我这还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理清头绪!”

    “哦,早听闻听顾先生大名,只可惜一直忙于军务,一直不得向先生讨教,今日难得闲暇,当是择日不如撞日!”

    二人嘴里的顾先生,名唤顾绛,字忠清,别名继坤。

    这顾绛绝非无名之辈,后世大名鼎鼎的顾炎武,便正是此人,只不过顾炎武之名,却是在南都败后所改。

    要说这顾绛本是南直隶昆山人,顾氏乃是江东望族,其曾祖顾章志曾中过进士,顾绛自幼过继给堂伯,由寡母抚养成人,因其寡母有岳母之风,故而顾绛自幼深知忠义道理。

    在其十四岁取得诸生后,曾往南直隶游学,后入京师,与复社诸人相伴为伍,只因其个性独特,屡屡不中,后逢朱建设立帝国大学堂,广招四方贤能之士,顾绛得以入学,后三年,顾绛投笔从戎,闻听塞外有帝国雄军赤胆军,故而往而投之。

    又因顾绛在京师久负盛名,更曾得到皇帝御前召见,尽管京师大学堂毕业之后,顾绛未能在京中谋取一官半职,但名声在外,故而一入赤胆军,却是被曹变蛟委任为赤胆军掌军书记官。

    因其长于典籍、掌故、刑狱、兵农之法,故而此间却是随同左良玉一道,复审这西城刑狱之事。

    “下一个。。。。。。”

    当曹变蛟偕同左良玉一同到来之时,顾绛正是忙活着对于这西城刑狱中要犯核查身份与罪责,因为这西城刑狱错综复杂,故而顾绛却是不敢有丝毫半点马虎之意。

    “顾先生,辛苦,辛苦!”

    见到曹变蛟到来,顾绛却是一边吩咐手下的人继续核实,一旁却是起了身,朝着曹、左二人的方向而来。

    “冠军伯客气,顾某如今不过爵爷帐下一书记官,还望爵爷以后还是勿要再称呼先生!”

    闻听顾绛所言,曹变蛟却是笑道。

    “先生便是先生,哪有这般讲究,曹某起于行伍,幸得陛下赏识,将士用力,方获此殊荣,爵爷之称先生却是不必如此,反倒是对于像先生这般名誉京师之人,投笔从戎,曹某却是敬重的很吶!”

    曹变蛟虽是一员猛将,当毕竟年轻,且出身行伍,言语之间自然也不会那般多的酸腐之气。

    对于曹变蛟这番话,顾绛却是笑了笑,不再多做言语,却因这顾绛却也是性情之人。

    “爵爷,闻听大军即将开拔,围剿皇太极于盛京城?”

    “倒是有此事,不知先生何来此言?”

    “爵位无需多做猜想,顾某只因这些日子清理这些囚徒名册,得知这些囚徒多是蒙古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