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21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21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明白的是这个时候,正值皇太极兵犯大明,就有后金高级将领来降,朱建却是有些拿捏不准,而且最让朱建忌讳的还不仅仅于此,来自前世的记忆,他明白皇太极的反间计,他也明白朝中对于袁崇焕别有用心者那是大有人在,此事若是让某些别有用心之人知晓,朱建怕的就是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这绝对不是他愿意看到的,谋划了这般久,他不希望自己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袁督师,此事督师可是细细查看,皇太极此厮狡诈万分,朕怕是。”

    见朱建有些面露疑色,且又是欲言又止,袁崇焕却是明白朱建的顾虑所在,却是道。

    “陛下,此事臣已经安排希龙老将军亲自问之,不过据赵将军言,说是这完颜洪烈乃是正白旗旗籍,一向与皇太极的上三旗关系不大,而且此次叛逃皆是因为阿济格之死。”

    “哦。”

    后金八旗的关系,朱建了解的不算太清楚,不过上次却是听闻孙承宗与他说起阿济格与那皇太极之间的矛盾,而结合眼前此事,朱建一时间脑海中似乎已然酝酿出一个绝佳的计策。

    “陛下,老臣以为袁督师此言似乎。”

    就在这时孙承宗却是言道,但并未言尽,却是被朱建打断。

    “太保,你我二人不如写在手上如何?”

    朱建却是笑道。

    “陛下,既然如此,那老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片刻的光景,二人却是相继停笔。

    “太保,请。”

    “陛下,还是您还请。”

    却见二人你推我让,一旁的满桂早已是看得满头雾水,却是道。

    “陛下、大帅,你们就不要卖关子了,真是急煞我等啊!”

    “哈哈!”

    见满桂等人已是有些急切,二人却是相视一笑,抚掌而开,只见二人手心之上赫然几个大字,正是。

    离间!

    二人掌心的字,袁崇焕却是看得真切,本来还有些心生疑惑的他,顿时却是明白了过来,却忙是道。

    “陛下,恩师,此计却是甚妙,不过陛下,臣还有一计策,却是好再添上一把火,到时是隔岸观这把火,或是趁火打劫,此事那就全屏陛下决断了。”

    闻听袁崇焕此言,朱建却是一笑,他想听一听这位名声显赫的袁督师有什么样的高招。

    “陛下,臣以为多尔衮与皇太极必然心生沟壑,而如今建奴先锋阿济格已逝,皇太极必将先锋之责交予多尔衮,到时臣以为派上两支军队,假以建奴衣甲,分头袭之,却是——”

    闻听袁崇焕所言,朱建心中却是不由暗喜,继而鼓掌称是。

    “甚妙,甚妙!袁督师,此事朕就交予督师你了,此事关系重大,还望督师切莫马虎。”

    “臣虽万死不辞,必当竭力为之。”

    “由督师此言,朕心甚慰,只不过督师,现如今这朝中事多繁杂,也不甚太平,督师对于此事还需小心便是,不过督师放心,朕做出来的承诺,当为九鼎!”

    闻听朱建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袁崇焕当即却是怔了怔,不过片刻的功夫便是明白了过来。

    他忽的记起当日洪承畴与他说起皇上对他的那句话。

    “朕相信你,也希望督师不要让朕为难!”

    一时间袁崇焕却是明白朱建心有所指到底为何?

    “陛下,崇焕明白。”

    见袁崇焕这般,朱建却是莞尔一笑道。

    “袁督师莫若此般,督师义薄云天,心念国家,乃我大明之福,朕之福,朕为大人所做不过绵薄尔,对了,太保,今日既然诸将已然齐聚,太保不若与诸位说说朕的想法。”

    深夜召集诸将,朱建明白此刻才是进入重点,之前的一系列不过都是小小的插曲。

    “陛下,此事过于凶险,还请陛下三思,臣以为此计虽是甚妙,但切不可让建奴深入,兵临城下啊!”

    闻听孙承宗一席话,诸将却是面色各异,袁崇焕更是拍案而起。

    “恩师,怎不可劝劝陛下!”

    见袁崇焕问及自己,孙承宗亦是苦笑道。

    “老夫何曾不想劝住陛下,只不过——。哎。”

    孙承宗一阵叹息,朱建的想法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一杆子将建奴打痛了,伤了建奴的根基,建奴才会与你讲和,这样才能换的暂时的修养,以图日后再战辽东。

    “好了,好了,袁督师,切莫责怪太保,此乃朕之心意,此事虽是有些凶险,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将建奴引入腹地之中,又怎可重创之,想来督师及诸位将军心中定是明朗的吧!”

    “这。”

    一时间众将皆是无言,因为朱建的话的的确确是他们心中所想。

    话说之前朱建的一番大义凛然,却是让诸将一阵哑然,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朱建自己的坚持,众人知道拗不过他,何况此计对于大明而言,权衡利弊,众人自是知晓其中利害。

    见众人皆是默许,朱建却是莞尔一笑。

    “曹公公,取过朕的‘龙泉’来!”

    见状,众人皆是面色一紧,却是知道皇上已然做下决断。

    “孙承宗上前接旨!”

    接过曹化淳递来的‘龙泉’宝剑,刚刚还是嬉笑之色的朱建面色顿时略带威严。

    “老臣接旨。”

    年近古稀的孙承宗正准备跪下接旨,却是被朱建一把扶住。

    “太保年事已高,跪下候旨却是免了,朕想来诸将以及诸位大人都会体谅的。”

    说罢,朱建却是一双眸子一闪而过,见此诸将忙是称是。

    “朕以孙承宗为御寇总理尚书,总理此次建奴兵犯所有要务,特赐尚方宝剑,诸将皆为其节制。。。。。。”

    当接过朱建手中的‘龙泉’宝剑,孙承宗一双饱经战事的双手竟是有些颤栗起来,三年了,那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牵肠挂肚,今日终能如愿,孙承宗又如何不激动。

    “赐蟒服,银带!”

    随着一声打赏声响,众将皆是满眼的羡慕,蟒服、银带的殊荣,那可是这些个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以及那些个士大夫最高的荣誉,此等际遇那是可遇而不可求。

    “老臣谢过陛下天恩。”

    此时的孙承宗早已是感恩零涕,朱建知道这回老将该要拼命了,当然在朱建看来孙承宗还是活着的好,他还需要孙承宗好好替他经营几年辽东的营生。

    “袁崇焕、满桂接旨!”

    闻听朱建此言,二人虽说有些不对眼,有过节,尤其是大胡子满桂,不过面对眼前的皇帝,满桂也不敢太过放肆。

    “袁崇焕为御寇左侍郎、满桂为右侍郎——来人,赐飞鱼服、银带!”

    虽说比不上蟒服,但依旧是一种自高无上殊荣,飞鱼者,非天子近臣不可着,如今天子赏赐飞鱼服,无疑是一种无声的宣告。

    “朕以为此次建奴入侵,乃我大明自立国以来旷世之耻,朕深以为恨,天子守国门,忆往昔岁月太祖、成祖高皇帝,率军出征,威名赫赫,然朕唯恨朕之肤浅,不能与诸位沙场之上饱饮胡虏血,拼杀个痛快,御敌之事,就只能全仰仗诸位了!”

    听闻朱建所言,却说众将皆是领旨谢恩之后,孙承宗却是忽的道。

    “陛下,老臣还想向您要一个人!”

    “哦——”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有些倍感意外,主要缘由还是在于他不知道孙承宗所要的这人他是谁?而且这个即将登场的人又会不会影响到既定的策略,正是因为一切都是个未知数,故而朱建这才有些意外之色流露。

    不过朱建明白一点,自己刚刚任命孙承宗节制中外诸将,赐尚方宝剑,具有临时决断之权,这个时候若是拒绝,只怕是于两方面皆是有损,一则,皇帝出尔反尔,威严不再;二则,将帅失信,君臣隔阂。

    因而无论如何,此刻朱建都要听上一听,孙承宗索要此人到底会是谁?

    思及此处,朱建却是满脸和煦道。

    “太保但说无妨。”

    虽见皇帝之前面色有些微变,但孙承宗也不客气,因为在他心里他觉得皇帝让他再次出山,于他而言,那是第二次生命,他要用自己的残生为了大明江山万代社稷,哪怕是马革裹尸,一切都是值了!只要是有利于大明江山的,他就毫无畏惧!

    “陛下,老臣向您索要之人乃是前右都督马世龙,马苍渊。”

    “竟是他!”

    闻听孙承宗此言,一时间诸将却是小声议论起来。

    而对于朱建来说,马世龙此人他是清楚的,此人乃是宁夏卫回回人,曾参与平定万历年间宁夏之乱,故而因军功历宣府游击、永平副总兵、三屯营总兵官,后来孙承宗出山之后,被起用为山海关总兵官,可以说是孙承宗手下第一得力干将,只不过后来因为‘柳河之役’误信奸细之言,加之被魏党攻讦,这才辞官归去。

    不过此时孙承宗推荐此人,朱建却也清楚孙承宗的用意,毕竟袁、满二人早已是一方督抚,节制起来却是不如这马世龙好用,最为关键的是,马世龙此人的确乃是一员不可多得的悍将!

    想及此处,朱建却是笑道。

    “太保所举之人,朕自然应允,太保,宣马世龙进京述职之事且要抓紧了,另外朕下一道旨意下去,马世龙仍为右都督、另萌本卫世千户,马世龙进京暂归太保麾下,太保依你之见却是如何?”

    闻听朱建这般说来,孙承宗已然有些惊愕,再次起用已不是易事,竟还恢复官爵,更是萌及家族,此等恩典却是不可谓不重了。

    “老臣替马世龙先行谢过陛下隆恩了!”

    “太保客气了,朕不过是因材施用而已,对了,有一事还烦劳太保传达马爱卿一声,就说,这功劳想要那是常理,不过急功冒进,误中敌人奸计,若是无事则好,有事朕可就不向皇兄那般好说话了。”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环顾四周,一双金睛一扫而过,却是看得众将头皮皆是有些发麻。

    见此朱建暗自却是有些好笑,进而话锋一转道。

    “诸位放心,是非对错朕分得清楚,朕说过,功必赏,过必罚!诸位,此次京师保卫之战全赖诸位,来日打破建奴之时,就是诸位封侯之日!朕之言,一言九鼎!”

    听的朱建一席话,一些个老臣心中皆是忍不住叹道。

    “翻手覆云,恩威并施,陛下正是老成了不少啊!”

    “今日议事,且到此处,诸位,拜托了!”

    朱建朝着众人鞠了一个标准的后世礼仪,面色皆是诚恳。

    “陛下,礼重了,臣等当效死力!”

    就在众人陆续散去之时,朱建却是被袁崇焕忽的唤住。

    “袁督师,可还有事奏报?”

    朱建一脸和煦道。

    “陛下,臣之前上的奏折陛下是否。”

    说道这里袁崇焕竟是有些吱唔。

    “哦,爱卿托亨九所带朕已然阅之,对了,朕还递与孙太保看之,他还直夸你这个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爱卿可有什么不对?”

    朱建却是皱了皱眉。

    面对朱建这番话,袁崇焕却是更加的有些尴尬起来。

    “陛下,那臣——。臣之所言,蒙古之事。”

第二十六章 遣使蒙古,纵横阖闾() 
闻听袁崇焕之言,朱建却是恍然大悟了过来,却也是明白了袁崇焕为何这般拘泥,原来是担心自己写的急奏陛下未曾理会,或者说是理会了之后被全盘给否决了。

    作为臣子,君臣有别,袁崇焕自是不好当面质问,这才有了之前的忸怩之态。

    “袁爱卿,你看朕这记性,若不是爱卿提及,朕还真就差点误了大事!曹公公,快,速速将史爱卿给请回来!”

    走在回府的路上,史可法却是不住的摆了摆头,嘴中不停的念叨着。

    “怪哉,真是怪哉!”

    至于这怪哉何处?事情是这样的,在史可法看来,他不过本是一个小小的户部郎中,意外得蒙天恩,升了大理寺少卿,虽说是个四品的官,不过在那些个总兵、阁臣、督师、甚至说是太子太保面前还是不够看的,总之一万个没想到的结果,竟是自己被三更半夜喊去开了由陛下亲自主持的军事机密会议,本以为有什么重大的人事安排,可是自始至终陛下对他那是半个字都没提及。

    对于这些光怪离奇之事,史可法又怎能不心生怪哉!

    然而就在史可法一万个不明白之时,身后却是一阵尖锐刺耳的声音响起。

    “史大人,且慢行,陛下有请!”

    “哦,是曹公公啊,公公,不知陛下有何事传唤微臣?”

    见到一脸气喘吁吁的曹化淳,史可法忙是行礼道。

    “史大人,洒家可是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