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5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5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将众人留于宫中侧夜长谈,那也绝非什么良策。

    朱建心中暗自揣度。

    “陛下宽心,我等极尽全力,定当为我大明保住忠良,纵是粉身碎骨,也绝不然陛下为难,不然我大明自毁长城。”

    众人言辞凿凿,却是有些慷慨激昂。

    闻此言,朱建却是笑道。

    “诸位爱卿严重了,尔等皆是我大明忠良,朕岂能让诸位卿家粉身碎骨,若是那般,朕岂不是丧失左膀右臂,诸位卿家先行回去,明日朝堂之上朕自有安排。”

    “看来陛下明日当有大动作啊!”

    对于朱建此般说来,李标却是暗自思忖。

    其余诸人亦是似有所思一般。

    皇帝要有所行动了!

    诸人却是无不思及此处。

    “陛下,臣等先行告退!”

    “诸臣工好走,朕就不送了!”

    然而就在诸人皆欲离去之时,朱建似乎想到了什么。

    “刘爱卿且慢,朕还有一事要与卿家所言。”

    刘鸿训闻此言,却是有些不解,不过既然圣上所唤,他自然是义不容辞。

    “陛下,不知留臣却是以为何事?”

    “也无甚大事,只不过刚刚朕却是想起卿家不久前朝堂之上,怒斥阉党余孽之事,回想起来却是无不感慨卿家义正言辞,以卫我大明之清气浩荡长存啊!”

    朱建赞道。

    “陛下过誉了,此乃臣职责所在。”

    刘鸿训有些纳闷,前不久自己弹劾阉党余孽一事一直未得到圣上任何反应,今日却是突然提及,因而却是不知这圣上葫芦之中到底是装着什么药。

    “卿家还是勿要怪罪朕才好,之前处事颇有偏颇,实在是登基伊始,百废待兴,朕也非完人,却也有未查明之事,然则这些日子以来,朕细细端倪,终知爱卿等忠心为国,却是惭愧万分啊!”

    此事朱建本意是不愿替崇祯那老小子被这黑锅,只不过想及自己即将的谋划举措,朱建也不得不将此事重提,向刘鸿训道歉。

    只不过身为帝王,虽不及‘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魏大帝,但那帝王的些许颜面是要有的,因而朱建却是极近委婉道。

    然而虽是有些温婉所言,不过听闻圣上此言,刘鸿训早已是有些老泪众横。

    “陛下勿要此般说来,老臣岂敢有怪罪陛下之心。”

    “爱卿,朕身为我大明的皇帝,若是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是没有,又岂能掌控这华夏大地,我大明又怎能再次振兴,爱卿就不要说了,爱卿此般,朕深感不安啊!”

    一个六十有余的老者,在自己面前哭得此般,朱建心中却是有些不安起来。

    “崇祯此人当真不为人子!”

    朱建心中暗自唾了口。

    在他看来,一个年近古稀,一生为大明帝国振兴鞠躬尽瘁,燃尽最后一丝光明的肱骨之臣,他崇祯竟然将一番正义之言置若罔闻,这又怎能为人子?此般作为又谈何振兴大明之举?

    那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

    “陛下,若是陛下有什么需要老臣的,臣定当义不容辞!”

    久历官场,刘鸿训自然不会傻到去想圣上单独叫上自己只是为了一番自我批评,好言相慰。

    “爱卿多虑了,不过朕却是还有一事还请爱卿帮忙,爱卿附耳过来,朕与你细说。

    ——

    “陛下,此事微臣人单力薄,只怕是——”

    听闻朱建所言,刘鸿训却是面色凝重。

    “爱卿此言差矣,差矣!爱卿身后有朕为你做主,怎可说是人单力薄,不过朕也不瞒你,此事朕本想是托付李阁老去办的,不过李阁老年事已高,何况身为内阁首辅,举止之间多有不便,故而此事朕却是以为非爱卿不可。”

    虽是一脸莞尔,但言语之中,朱建的话却是一种不容置疑。

    见此刘鸿训却是不禁一个胆颤。

    “陛下却是与往日大不一样了。”

    刘鸿训暗道。

    “陛下所托,臣当竭尽全力。”

    “好了,爱卿,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细心留意,慢慢来即可,待到建奴之事一了,朕再与你细细决策,你先回府便是,李阁老他们可是还等着你了,哈哈!”

    说罢朱建却是爽朗一笑。

    而此刻在宫门之外,那些尚未离去的阁老听闻此生却是有种突如其来的寒意。

    “李阁老,诸位当真还在此处啊!难怪陛下说诸位在此等着老夫。”

    本来还有些疑虑的刘鸿训看着眼前众人却是诧异无比。

    “刘大人,何事此般诧异,难不成不认得我等了。”

    看着刘鸿训一脸诧异,钱龙锡不无调侃道。

    不过当刘鸿训将之前朱建所言说与众人之后,寒风中却是一阵沉寂。

    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由衷的叹息声才响起。

    “陛下当真神人也!”

    却说刘鸿训走后,朱建并未以此完事大吉,留下刘鸿训交代不过只是为了宽这些阁臣的心,告诉他们让他们放心大胆的去做,后面有自己这个皇帝支持着,天垮下来也不要慌。

    只不过还有一事,朱建却是还需去办。

    “承恩,你过来,朕有话要与你说。”

    一阵附耳之言,王承恩却是听着不停的点头称是,皇帝将在这般重大的事交予自己,说明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他又怎会不尽力做好。

    “承恩,可成明白?”

    “陛下放心,老奴定当不负所托。”

    “找些可靠之人,此事办好朕重重有赏,不过若是此事泄露丝毫,到时别怪朕不叫丝毫情面。”

    言辞即罢,此刻朱建眼中却是自然而然的流出些许凶光而来。

    看的一旁的王承恩不禁有些寒气逼人,浑身战栗。

    “是,老奴这就去办。”

第七章 八方势力,风起云涌(一)() 
入夜的北京城,街上除了偶尔传来几声更夫的梆子声,却也静的有些可怕,而自从清兵入关而来的消息传入京师,白天那都是人心浮动,自然这夜晚的北京城那更是愈发的凄清、诡异。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身着锦衣,腰挎绣春刀,在这漆黑的夜晚穿梭自如,因为这里才是他们的舞台。

    “千户大人。”

    夜色中,一身材魁梧的男子朝胡同里一全身没入黑暗的男子拱手道。

    “都准备好了吗?”

    一句听不出丝毫表情的话语却是从胡同中传出。

    “一切妥当。”

    “上方有令,立即行动!”

    依旧是一声冷冰冰的言语,但却透着不容丝毫质疑。

    “是,大人。”

    “行动!”

    那大汉一招手,四周却是数道黑影一闪而过,向四方射去——

    北京城的西城,那是京中达官贵人聚集之地。

    一处气势恢宏的府邸之中,正是华灯初上,热闹非凡。

    细看之处,朱门两侧却是刻着一副门联,上面写道:篇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那笔力雄浑矫健,一看却是出自大家之手笔,只不过门口那一对印着硕大的‘钱’字的灯笼更显得耀眼。

    “钱大人,喜添贵子,恭喜啊,恭喜!”

    府门外一个身宽体胖,却也是带着文雅之风老年男子从轿中下来,向府门处一身着一拢红衣,玄纹云袖的中年男子拱手道贺。

    “刘大人哪里话,刘大人能光临寒舍,是小儿之幸,刘大人里面请。”

    那中年男子也不多做托辞,却是径直向府中而来。

    此人名唤刘一燝,东林党人,乃是四朝元老,曾为嘉靖一朝内阁首辅,可谓是党人中执牛耳者,《东林点将录中》人称天寿星混江龙是也。

    “钱大人,恭喜,恭喜!”

    “恭喜了,钱大人!”

    ——

    不多时,钱府之中却是四方宾客云集,因为今日是东林党魁,礼部侍郎钱谦益喜添贵子的日子,自然是四方宾客丛集。

    “周国丈到!”

    就在众人杯觥交错之际,门口的小厮却是忽的唤道。

    “周国丈?周奎,他怎么来了?!”

    听闻周奎到来,府中前来道贺诸人面色却是一紧,明显有些不悦之色,特别是东林士人中的元老级人物刘一燝等人更是将不满写到了脸上,却是对着一旁的钱谦益有些不悦道。

    “受之兄,此人怎会来了?”

    对于此人的到来,众人缘何面色有些不悦,原来这周奎此人,虽是贵为国丈,皇亲国戚,但此人出身过于卑贱,对于这出身,古人有九等之说,老九者,读书人也,实则不然。

    那是元朝哪些个目不识丁的粗俗人定的,想来大明朝朝读书人的身份那是高贵的紧,士农工商,他们可是第一位,要说这周奎何等出身,若说僧尼出生不高,那自然周奎就更低,因为他之前只是北京城里天桥下一看人相面的面师,说穿了也就一靠嘴巴混口饭吃的骗子、混混,这些个心比天高的东林士人又怎会看得上他,哪怕他现在是个国丈,这些人也不堪与他为伍。

    “刘大人,此事绝非钱某之意,不过周国丈既是到了,我等身为东林士子,文人之表率,却是不应在他人面前失了礼数才是,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钱谦益何等人也,片刻的诧异之后却也是恢复常态,看了看周围诸人笑道。

    此言一出,现场却是陷入一阵沉寂,众人皆是不再言语,顿时却是有些尴尬。

    ”咳咳,诸位大人,在下以为钱谦益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身为文坛表率,断不可在外人面前丢了我东林士人的脸面才是。”

    一阵咳嗽声打破了之前的沉寂,说话之人姓李,名邦华,东林之中也有名号,唤作地勇星病尉迟,此人素来与钱谦益深交,故而出言道。

    “李大人所言甚是。”

    此话一出,众人却是相继言道。毕竟东林之中两大有头有脸的人物都表了态,他们这些东林后起之秀自然不好出言驳斥,关键周奎此人毕竟是皇亲国戚,当朝皇后的亲身父亲,平白无故得罪此人却是为众人所不愿。

    所谓文人骨气再硬,那也硬不过屠刀,何况前朝阉党之祸那是历历在目,当然这些个自称骨气硬得很的文人骨气是否真的硬的起来,一切都只能靠时间来酝酿。

    “既然受之兄,李兄这般说来,老朽也不好说些什么,既是这般那就让我们见见这位国丈爷又何妨?!”

    刘一燝虽说不喜与那周奎为伍,可今日毕竟是在钱府,他也不好拂了钱谦益的面子,毕竟能从‘东林点将录’的黑名册中活下来,证明他刘一燝也断不是一个不知变通之人。

    “既然刘大人这般说,那我等就去迎迎这位国丈爷如何?”

    钱谦益满脸笑意道。

    “好,就依钱大人所言!”

    众人皆是嚷嚷道。

    “国丈爷,这些个臭读书人真是架子大,连国丈爷的脸都不给!”

    却说钱家大门外,一台华丽的坐轿边,一小厮对着身旁一衣着华丽,略显清瘦的中年男子道。

    “狗奴才,你懂什么!”

    闻听身旁小厮所言,本就面色有些冰冷的中年男子忙是呵斥道。

    “奴才不敢了。”

    见身旁老者发怒,小厮却是有些胆颤。

    那中年男子也再不管身旁小厮,却是盯着钱府大门出了神,神色之中透着旁人无法察觉的一丝清冷。

    “好,很好。”

    中年男子喃喃道。

    就在中年男子老神在外之际,却是忽的传来一声言语。

    “国丈爷,久等了,钱某在此向您谢罪了!”

    此人正是钱谦益,此刻却是一脸的笑意。

    “钱大人有礼了,在下听闻钱大人今日喜得麒麟子,冒昧叨扰,却是惭愧不已啊!”

    见到钱谦益一行人前来,周奎刚刚还有些阴暗的面色却是立马来了个大转弯,满脸皆是笑意,极尽恭维道。

    “国丈说的哪里话,钱某虽说喜添小儿,但怎敢叨扰国丈大人,国丈大人这般说却是折煞下官了。”

    一阵谈论,二人言语之间却是滴水不漏。

    “老狐狸。”

    一旁的刘一燝却是暗自唾骂道,却是不知这骂的到底是谁,或是说这二人都是。

    “哦,国丈大人,这外面风大,快快里面请!”

    “既然钱大人相邀,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

    “哈哈,国丈请!”

    ——

    “国丈大人,下官来给国丈大人介绍几位同仁。”

    进入府邸,钱谦益却是将刘一燝几人向周奎开始介绍,他知道周奎此行的目的,作为一个没有底蕴的后起之秀,他所需要的就是这些朝中士人的‘关系’。

    “那就烦劳钱大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