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66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66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增设商业部,掌管帝国商业管理职权,下设办公厅、商业政策法规司、远洋贸易局、帝国贸易局、食品常平局、食品运输局、商业营运司、监察司。”

    “改太医院为理疗部,下设办事厅、卫生政策法规司、理疗政策救济司、理疗器具科技司。另在各省设立理疗厅,各县、府设立理疗院。”

    “设帝国银行,以白银四百万两为暂行储备金,负责帝国纸币发行,调控帝国金融利率变化。。。。。。”

    。。。。。。

    “设帝国卫生大学堂,专司理疗卫生人才培养。设帝国军事大学堂,培养帝国军事精英。设帝国金融学院,为帝国金融人才培养。设军事机械研究院,负责军备研究,下设军事机械学堂,负责军事器具人才培养。设立帝国农业大学堂。。。。。。设立帝国商业学堂。。。。。。”

    当一长串官制改革的名单念完的时候,众人却是有些云里雾里,毕竟这些来自约莫一、两百余年后的事物,在大臣们听来有些迷糊那也是正常事。

    不过对于朱建有自己的解决之道,那便是为每人发放一张标注清清楚楚的改革官制具体实施方法。

    当然对此,朱建却是提出为大臣们每日在这议事房中讲课一个时辰,且由他朱建亲自把关。

    却是因为此时整个帝国上下,也唯有他朱建一人明白这些官制的由来,当然朱建相信,只要自己讲上一段时间,这些第一批心腹大臣总有明白的时候,而到那时,一切水到渠成,到时他朱建也就清闲一些了。

    “陛下,我等告辞!”

    当一切商议妥当之时,时辰已是约莫到了戌时,众人却是相继欲要准备离去。

    “诸位,今日之事,当属绝密,还望诸位不要声张!”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面带凝重之色,毕竟变法之事事关重大,他却是不想出什么丝毫差错。

    “陛下放心,臣等定会严守!”

    而就在众人欲要辞去之时,朱建却是忽的将辽东三杰给唤住。

    待众人都散去,朱建却是上前道。

    “三位,朕听闻皇太极已经与多尔衮闹翻,此刻正对峙伪京盛京城,三位,却是如何看?”

    前些日子当铁血将辽东的消息传来时,朱建着实是高兴了些许日子,毕竟这辽东二虎相争,得利的还是他们大明朝。

    不过此等机会摆在面前,朱建心中却是有了另外一番计较。

    却说闻听皇帝此言,三人一阵目视之后,孙承宗却是道。

    “臣等皆以为当是坐山观虎斗,待到时机成熟,便可一举拿下!”

    闻听此话,朱建却是大笑道。

    “不错,不错!为今之计,当是坐山观虎斗,我等即便是零星派兵骚扰也可免去,要为这二虎相争留下足够的机会,另外,辽东之地,朕以为可以拉开边境封锁线,以铁丝网辅以水泥钢筋碉堡,并可设下标识雷区,防止敌军小股骑兵骚扰。”

    对于皇帝此言,众人却是道。

    “大善!”

    只不过这铁丝、钢丝还能理解,至于这水泥以及这什么碉堡对于三人而言却是闻所未闻。

    故而袁崇焕却是问道。

    “陛下,臣却是不知这水泥与这碉堡是为何物?”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哈哈大笑道。

    “元素,勿要心急,水泥朕自会派人送往辽东,至于这碉堡嘛,你自己可以琢磨。”

    说罢,朱建却是将早已备好的碉堡图送与一旁的袁崇焕。

第七章 皇庄何路,朱建之忧() 
接过朱建手中的图纸,袁崇焕硬是愣了愣神,直到翻开那轴卷,上面图文并茂的解说却是深深的将袁崇焕吸引。

    片刻之后,却是大喝道。

    “奇哉!妙也,若是果真如陛下所言,我关外百姓却是又少受他后金人的祸害啊!”

    闻听袁崇焕所言,对于朱建而言更不是不是沾沾自喜,而是一种沉重感,深深的历史沉重感。

    “是啊!果真若有此等防线,关外的百姓却是要少遭受多少罪责啊!”

    思及此处,朱建却是突然做了一个决定,却是吩咐下去,取过文房四宝。

    就在辽东三杰的一片惊愕之中,朱建却是龙飞凤舞一番,将水泥具体制作工艺全部写于纸上。

    片刻之后,朱建已然停笔。

    却是沉声道。

    “袁督师,此间便是你需要的水泥秘法,另外也有水泥钢筋锻造之术,待会你便是可从朕这宫中挑选一些能工巧匠与你随行,不过袁督师,切记,此物乃是绝密,还望督师小心保管才是!”

    接过朱建递过来的所谓秘法,袁崇焕却是视作珍宝,小小翼翼,生怕将其损坏,好不容易塞入怀中之后却是拱手道。

    “陛下放心,就是拼了微臣这条性命,却是也不敢丝毫怠慢!”

    眼见袁崇焕此般,朱建却是莞尔笑道。

    “督师言重了,汝之性命对于朕而言就是这十个秘法却也是不及,督师切不可这般妄自菲薄!对了,可立啊,这一份你却是拿着,登州新建海港,却是还需要此物,另外修建登州外港炮台,此物更是意义重大!故而朕亲自为你择取一些工匠,与你随行!”

    “老臣谢过陛下!”

    “诸位,辽东之事,关乎社稷,然关外土地肥沃,朕以为加强军事训练之时,却是可从关内遇到灾荒的百姓中适当引入一些,此处朕却是还有一言,三位卿家却是当可考虑之。”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顿了顿。

    而此刻,面对皇帝此言,三人却是道。

    “陛下但说无妨,臣等当效死力!”

    对于三人此般言语,朱建却是沉声道。

    “民进汝进,民拓汝随!切记!”

    朱建的意思很是明确,步步为营,逐渐蚕食,而此关乎的却也不再是一时之得失,而是最终笑看风云!

    也便是说,即是不久出兵失败,有此等作为基础,便不再是以一场胜利论之成败,那是因为民在,基础在,耗得起!

    对于皇帝所言,三人一番面面相觑之后,却是似有所思。

    “陛下放心,臣等当谨遵陛下所言!”

    送走辽东三人,夜却是愈发的深了,而今夜,朱建却是注定难以入眠。

    此刻,仰望寒冬的夜空,朱建却是心潮久久难以平息。

    “终于是踏出第一步了,这暴风雨该来的都尽管来吧!”

    那一刻朱建的心在咆哮,那是一种激动,真正的激动!历史不可以改变,但是可以创造,明朝士大夫阶层糜烂不堪,早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因而朱建逐渐了皇党,在朱建看来,既然无法改变,那么一切就从新的开始!

    以新党挽救危亡,以新党拯救天下!

    只不过官制虽然有了一个初步的模型,但只不过只是开始,朱建却也是明白,还有一件关乎改革的根本大事,他还为着手开始。。。。。。

    “呵呵,摊丁入亩么,朕却真实期待啊!只不过那三大皇庄,当是。”

    以未央、清宁、仁寿三大皇庄为主要,占据北直隶顺天八府的大量皇家土地,朱建自是明白其乃是一块诟病,可是这么大一块土地,又该何去何从?

    当是直接分给农民耕种乎?朱建也不是没有想过,可是这样的意义真就大么,毕竟这里不是其他地方,乃是天子脚下,在朱建看来,若是利用的好的话,当是一块巨大的财富。

    于他也是于国,而一旦就这般草率分给百姓,真的就能有更好的效果吗?或者说,分给了百姓,土地兼并就不会发生了吗?

    更何况,此时的帝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开始,原始资本积累,土地大量聚集已然注定成为大势所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注定难以持久,京师皇庄的去留,路在何方?

    朱建苦苦思寻,却是始终难的其中滋味。。。。。。

    就在朱建眉目紧蹙,难以入眠之际,却是忽感身后一暖。

    径直转身,却是发现此时的皇后周寕儿已然将一大氅盖在他的肩上,随后更是将身躯靠了上前,那沁人心脾的女儿香,却是让朱建有些心迷。

    “你这小妖精!”

    朱建与周寕儿一同赏月自是不提,却说此时的李府。

    却说李标刚一满是幽怨的回到府中,这前脚刚进,后脚传旨的人就来了。

    “李标李大人接旨!”

    闻听小太监连夜传旨,加上之前对皇帝的忤逆,李标虽说自己不惧,可是这一想到自己李府上上下下百八十口人,尤其是自己那刚刚六岁的小孙儿,李标竟是有些后悔。

    然而圣旨就在外头,任他李标再怎么后悔,那也是无济于事。

    “罢了,罢了,自己种下的罪孽,怨不得他人!想来陛下思及老朽往日的功劳,定也不会牵连他人,嗳。。。。。。杀老朽一人足矣!”

    “罪臣李标接旨!”

    有此般念想,李标却是出门前来接旨,而面对李标此般动作,那传旨的小太监却是有些纳闷。

    “明明曹公公要咱家和气些,说是陛下要给李大人封赏,为何这李大人却是要自称罪臣,当是怪哉,怪哉!”

    虽说心中有些不解,但是圣旨在前,却是容不得这小太监半点马虎。

    “陛下口谕,李阁老他年事已高,内阁之事太过劳累,朕决定罢去李阁老首辅内阁之职,同时罢去户部尚书,然李标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礼,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且又敢于直言谏君,遇事持大体,故而朕决议赠其柱国,去往国子监做祭酒去吧!”

    闻听此言,李标却是愣了愣神。

    陛下不仅不杀他,还与其柱国的勋位,那可是从一品的官,虽说比不得内阁首辅的实权,但是俸禄、威望却是不可同年而语,毕竟一个是勋位,一个只是可以随意替换的内阁大臣!而且皇帝口谕‘李标为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礼,顾大局,明辨是非曲直,且又敢于直言谏君,遇事持大体’,这该是何等的殊荣!

    何况乎,李标是个明白人,皇帝要变法,他李标反对,皇帝自然不可能会让他再当这个首辅。

    “陛下大仁,老臣愧不敢当啊!”

    将一切前因后果理顺之后,李标却是倒在地上,竟是嚎啕大哭起来,却是让整个李府上下皆是倍感不解,至于那传旨的小太监,更是因为不知所措,早就开溜,毕竟皇帝是要打赏人家李大人,可是在自己念完旨意之后,李大人竟是此般,面对此般从未遇到的情况,这小太监自然是有些惊慌也是常事。

    而京师之中,还有一处,却也是灯火通明。

    京师,钱府。

    钱谦益将京中所有党人却是召集一处,此时的钱谦益却是面色凝重。

    “诸位,今夜京师突然戒备,而且是陛下心腹精锐龙虎军,诸位当是作何感想?”

第八章 校场阅兵,帝王之威(一)() 
“龙虎军一战成名,听闻又是天子一手组建,此刻京师戒严,由龙虎军掌控九门要道,怕是会有大事发生啊!”

    闻听钱谦益所言,那东林党人李邦发却是不禁叹道。

    京师一战,龙虎军有如天将雄师,却是出尽了风头!故而一夜之间,整个京师之中,却是传遍了这支神秘,且又与大明原有军队风格完全不一样的队伍!

    虽说龙虎军名头极响,然而坊间流传下的也不过只有‘龙虎军团隶属皇帝’寥寥数语。

    如今京师突然戒严,那支神龙见首不见的龙虎军团全体出动,掌控京师城防要道,对于这些东林大人而言,却不是什么幸事,那是因为京师戒严,而他们竟是没有得到来自宫中的丝毫消息,至于此刻集结于此,那也全凭对于京师之中的动作,所推断而已。

    对于李邦发所言,钱谦益面色却是愈发的有些阴沉开来。

    京师戒严与他却是不打紧,打紧的那是偏偏此刻沈家公子竟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给弄丢了!

    “诸位,沈家公子进京之事,诸位想必已是不要钱某再行告知了吧!”

    思忖片刻之后,钱谦益却是沉声道。

    闻听钱谦益此言,众人却是相继点了点头。

    要说江南沈家与京中东林党人来往密切,何况乎此刻到来的那多是东林党中在京师的要人,钱谦益没理由不相信,这沈家公子不去依次拜访。

    见众人点头称是,钱谦益却是继续道。

    “诸位可知,就在昨日,沈公子却是突然失了踪迹。”

    “什么?!”

    闻听钱谦益此般说,众人皆是面色大变,江南沈家公子在京师丢了,对于这些东林党人而言,那无疑是一件大事!

    不要说沈家公子身份珍贵,且沈家与他们这些东林党人相交甚厚,更为重要的是党人们背后见不得人的勾当,那也多是与这江南沈家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