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73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73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微臣乃是松江华亭人;在臣的老家;臣却是时常听闻;有大户经营机房;采取的经营方式便称之为‘机主出资;机户出力’;不知陛下要说的这经营庄田一事;可否与之类似;”

    当闻听皇帝所言;一旁的钱龙锡却是道;

    “稚文所言正是;只不过朕经营田庄;乃是并入帝国之产业;并非这些私人大户所能比;朕决定要在这皇庄之中;统一修建营房;用作这些耕作的军卒使用;而且军卒不用备于战事;却是可以专心经营;”

    其实对于朱建而言;闲置的大量农庄一直是他的心头之患;而如今;突然出现的灵感;却是让他寻的了一条出路;

    军队进行改革势在必行;何况又出了这档子事;对于朱建來说那是最好不过的了;可以说裁撤军队那就是连理由都省去了;而一旦裁撤军队;那么剩下的大量人力物力;便可转入这顺天八府的皇庄之中;此却是一举两得之事;

    闻听皇帝一番言论;众人皆是面容露出丝毫喜色;却是相继称道;

    “大善;”

    “文弱;阁部即刻拟出一份草案;关于散遣军士;去往顺天八府的皇庄待命;另外朕明日早朝便即刻下旨;罢黜皇庄管事太监;这些人也不必回宫;原地安置即可;另外擢派户部大臣;前往顺天八府;清查皇庄田地;绘制成册;”

    要说这皇庄的土地;向來是有这些个皇宫里派出去的太监们管理;这些太监中饱私囊何止千数;而且这些仗着皇权的家伙;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已然引起京畿地区农民的不断反抗;

    这些日子;朱建遍观史书;这前朝正德年间;便是发生过保定诸府有人妄指民田献为皇庄;致农民冤声撼野;甚至殴州县吏不得行的恶xingshi件;

    虽然嘉靖年间;世宗皇帝派内阁首辅大臣夏言查勘皇庄;将一部分皇庄改称官地;同时还撤回自行管业的皇庄管庄人员;由户部派州县官取代;即“有司代管”;但实际上由太监征收皇庄子粒或皇庄子粒银的办法;一直维持至明末;未见改变;故而朱建却是有心來一番彻底的改动;

    而就在朱建下旨不久;在一旁始终未曾一言的卢象升此刻却是开口了;

    “陛下;臣之前曾做过数年的大名府知府;皇庄之事也是略有耳闻;陛下如今要将这皇庄改为什么如那江南机户一般的场子;臣以为当是极好;只不过陛下;如今这皇庄之中;原有的那些个庄户人家;却是该做如何处理;”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一阵爽朗大笑;

    “建斗;若是你;此事当是如何;”

    面对着皇帝反问自己;卢象升却是直接道;

    “庄客之中;身强力壮者予以招募为军;至于一些个老弱者;与其一些田地自行耕种;便是可行;”

    对于卢象升所言;朱建却是笑道;

    “建斗既然有此等良言何來问朕乎;不过建斗啊;还有一点朕要加上去;那便是皇庄改制;若是形成一条粮食产业链;那么到时不仅仅可以供应军需;到时余粮还可进行买卖;那么到时便会形成一系列的产业链;而到时;绝对是不用担心人满为患的问睿环吹故侨耸植还徊攀牵涣硗饣首闹疲浑藁崤汕沧胖僭惫芾恚欢劣谝恍┬±簦怀伺汕驳木恐猩秆∫恍┩猓槐憧稍谡庠械淖е姓缪∮杏弥牛弧

    “另外;皇庄取之于民;朕以为当不愧于民;不伤于民;皇庄田地一经过核查;便不可再占据百姓田地;而原有之庄户或者裁撤诸军;实在是丧失劳力者;擢皇庄管理处每年予以基本保障;”

    “陛下此般关心天下之黎庶安危;实乃百姓之幸;天下之幸;”

    面对诸人一番赞誉;朱建却是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如此;继而却是道;

    “明日早朝;朕当当众宣布此事;对了;诸位;这皇庄土地测量一事事关重大;诸位可否有合适之人选;”

    对于皇帝问及;诸人皆是一番思虑;片刻之后;内阁次辅刘鸿训却是道;

    “陛下;臣以为一人当可担当此事;”

    “何人;”

    “户部主事傅宗龙;”

    “哦;是他;”

    闻听刘鸿训所言;朱建却是眉头微微皱了皱眉头;此人朱建是知晓的;傅宗龙此人为人质朴忠诚;且多谋略;却是因为性子过于耿直;这些年才一直在户部主事的位置上裹足不前;

    当然朱建是朱建;绝不是朱由检那般小家子气;却不会因为大臣直言几句;就心中生出疙瘩之辈;

    何况乎;此刻任用这傅宗龙下查皇庄田地、人口;却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故而朱建却是道;

    “刘阁老此言大善;待明日早朝之上;朕自有安排;诸位卿家;今日时辰已是有些晚了;诸位若是不嫌弃的话;就在这军营之中安歇一夜;待明日与朕一同早朝以为如何;”

    皇帝要在此间留宿;众人自然也不好多做言语;却是齐声应允;却道是皇帝与士卒同吃同睡;却也是贤君之范;

    却说一夜无事;毕竟皇帝夜宿此间;卢象升那是绷紧了一根绳;却是在这帅帐之外明哨暗哨布下了不少;毕竟刚刚发生兵变;虽说是被及时扑灭;但是难保洠в新┩悖

    翌日;天还有些灰蒙;

    朱建却已是醒來;此刻;帐中几位大人却都是睡得个东倒西歪;朱建却是看得出一夜这众人那都是有些提心吊胆;毕竟身为皇帝的他夜宿此处;若是稍有差池;那便会是万劫不复;

    这一点朱建自然是明白的;而他之所以还能夜宿此处;一方面是在于稳定军心;毕竟刚刚发生过一场叛乱;虽说朱建对于那些士卒一概不予追究;但是难保其中仍有些人心不稳;而皇帝夜宿军营;却是可以使得那些个士卒们感受到一种祥和;

    另外则是;对于夜宿此处;朱建自个已是暗自命令‘铁血’做了十足的准备;以确保真正的万无一失;

    “來人啊;去到膳房为几位大人熬点热粥过來;”

    对于皇帝的旨意;不多时一盆热气腾腾的白米粥已然端了上來;

    “门口站岗的军士却是辛苦了;为他们一人也端上一碗吧;”

    而面对皇帝还能惦记着他们;门口守卫的士卒却是有些受宠若惊;而朱建却也是投之微微一笑;

    “陛下;怎生起着这般早;”

    就在朱建还在为众人分粥的时候;洪承畴却是睁开了朦胧的双眼;小声道;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微微笑道;

    “此间怕是已到了卯时;想來大臣们已然在待漏吧;”

    对于皇帝所言;本还有些睡眼朦胧的洪承畴却是猛地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起來;嘴中却是直念叨着;

    “坏了;坏了;此间若是迟了早朝;那还不被那群御史弹劾不止;;”

    “诸位;诸位;快起身;快起身;要早朝了;”

    而随着洪承畴一阵嚷嚷;一时间众人却是齐齐醒了过來;紧接着却是一阵手忙脚乱;

    。。。。。。

    “哎;诸位卿家;诸位卿家;且听朕言;且听朕言;这早朝再急;这碗粥还是要喝的;”

第二十章 废苛税,罢王田(一)() 
离开龙虎军军营;却说一行人赶往宫中之际;却是发现无门之外;待漏(群臣上早朝等待又称之为‘待漏’)的群臣与往日整理排列不同;竟是相继围成一圈;似乎是在看着什么新鲜的玩意一般;

    “此间却是成何体统;”

    眼见于此;内阁大臣刘鸿训却是有些怒不可遏;

    而此刻;眼见此般;朱建却并未表现出太多的不满;反倒是煞是有些好奇;好奇到底是什么能具有此般的吸引力;可以将一干待漏的大臣们吸引过來;

    故而念及此处;朱建却是将一旁欲要前往呵斥一番的刘鸿训给拦住;

    “刘阁老;且慢;此间我等却是可以上前看看;”

    说罢;却是径直向前而去;而眼见皇帝此般;众人也自然是跟随着上去一看究竟;

    “让让;让让;”

    就在皇帝欲要接近人群之时;卢象升已然唤來几个卫士去将挡在前面的众人给传唤开來;好给皇帝开出一条道;

    而眼见着身着皇城之中值守的侍卫前來;那些朝臣们自是知趣;却是纷纷让开;

    要说此间围在外圈的那都是些位不高权不重的下官;宫中值守士卒清理道路;他们自然是不敢有什么丝毫怨言的;因为久历朝事;他们也明白在这宫中还能指挥的动侍卫的;那绝不是一般的人;而紧接着;当他们忽的发现來人竟是当今陛下时;一个个却是欲要口呼‘圣上万岁、万万岁;’;却是被朱建一个眼神给生生的止住了;

    进了人群;朱建终于是看清了里面的情况;而眼前的一切;却是让他有些倍感意外;

    “想不到此人还真是有壮士割腕之志啊;”

    眼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日子被朱建当庭贬为白衣的东林党魁钱谦益;此时的钱谦益正匍匐跪倒在地;却是看不出表情模样;不过这数九寒冬的日子;看着钱谦益那略显有些瑟瑟发抖的身姿;朱建却是也能猜得出;这钱谦益当是跪了整整一宿;

    “早知今日;有何必当初呢;”

    朱建却是暗自摆了摆头;既然却是吩咐下去;将这钱谦益带到南楹先下去休息;之后再带到乾清宫;

    却说对于朱建而言;钱谦益身为臣子虽是不忠;但毕竟是大明的臣子;他朱建也不会做到太绝;若果真是那般;不说在朝臣中人心丧失;却也是人人心寒;

    “罪。。。。。。罪臣谢过陛。。。。。陛下;”

    当钱谦益被扶下去之时;嘴已然有些哆嗦;尽管如此;钱谦益却是颤巍巍的从怀中取过一封信件递与朱建道;

    “罪臣该。。。。。。该死;这。。。。。。这是福王与罪臣的信。。。。。。信;”

    话刚说完;钱谦益已然昏厥过去;而面对钱谦益掏出來的那份信件;朱建先是一愣;继而却是努了努嘴;一时间却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却是微微露出丝毫笑意;

    “诸位臣工;朕先行回宫;”

    不多时;乾清宫大殿之中;

    “诸位;今日早朝;想來有一事诸位怕是有所耳闻了吧;”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笑了笑;

    却说昨夜京营兵变之事;虽说是被朱建得到消息;抢先一步得以平息;但是朱建却是相信这满朝大臣之中;那定是也有与福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臣;

    于此同时;为了让昨夜兵变之事;形成一股舆论;朱建已然派出‘铁血’暗中将消息传播;故而当大臣们一大早上朝來时;一路上那却都是基本上有所耳闻;

    “陛下;福王乃是陛下叔父;坊间传言福王谋划兵变;怕是尚需核实清楚;”

    说话之人;乃是礼部右侍郎张四知;虽说帝师;但是朱建却是明白此人乃是一代庸才;而且來自后世的记忆;此人身为帝师;委身事清;却是为朱建所不齿的;

    而就在张四知话语刚一落地;这大臣之中却是立马有一人站出列來;朱建定睛望去;却是一白发皓首的老臣;

    此人却是四朝老臣;詹事府詹事孙慎言;

    “张大人所言;难不成是质疑陛下;要为福王开脱乎;只不过张大人;还有列位臣工;想來前朝‘国本之争’;诸位怕是忘不吧;”

    孙慎言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却是有些议论纷纷;前朝国本之争;乃是关乎社稷的大事;一些个年轻的大臣虽是不曾经历;但是却是知晓一二;而这孙慎言;却正是当年亲历者之一;

    对于孙慎言此言;朱建却是不作言语;只是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嘴角露出丝丝笑意;

    却说面对孙慎言这一席话;那张四知一时却是无言;毕竟是庸才;又怎能说得过这出生世代书香门第的孙慎言;何况乎;孙慎言此言;那还是关乎前朝的旧事;若是稍有差池;那后果却不是张四知能够想象得到的;

    而眼见张四知无言以对;孙慎言却也不咄咄逼人;却是上奏道;

    “老臣早闻福王在洛阳鱼肉百姓;使得河南府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这福王竟然是犯下此等大案;还请陛下勿要顾念亲情;”

    对于孙慎言來说;前朝之事;却是如哏在喉;这些年那是一直有些愤愤不平;如今好不容易抓到这福王的把柄;这孙慎言又岂会放手;

    此刻;面对孙慎言此言;朱建却是开了口;

    “孙大人为国为民;朕实感欣慰;只不过若是就这般轻易下旨下了福王的大狱;怕是这朝中定也会有人不满;孙大人;您说是也;非也;”

    “这;”

    对于朱建所言;孙慎言却是有些犹豫;毕竟这听闻福王造反;那都是听闻的;要拿下一个王爷;要堵住天下悠悠诸口;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孙慎言还有些疑虑之事;朱建却已然道;

    “杨大人;将昨夜之口供;都念与诸位大人们听一听吧;”

    “臣遵旨;”

    此刻;在满朝大臣一片诧异之中;杨嗣昌已然出列;从长袖之中取出一个轴卷;而这上面正是昨夜;连夜对于那王府李司仪正以及那些个京营叛将的口供;

    而随着从杨嗣昌嘴中念出关于福王这些年如何收买京营将校;如何谋划反叛之事被揭露之时;满朝的大臣却是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