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74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74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随着从杨嗣昌嘴中念出关于福王这些年如何收买京营将校;如何谋划反叛之事被揭露之时;满朝的大臣却是表现各不相同;

    有人诧异、有人愤慨、有人则是心虚。。。。。。

    而就在杨嗣昌当众宣读福王之罪责以后;朱建却已是收起了之前的笑脸;一脸沉闷道;

    “诸位大人;此事想來诸位已是清楚;当然朕也知道这些年朕这个叔叔在你们这些个大臣之中;也花费了不少;东西都在这此处;”

    说罢;朱建却是从袖中掏出另外一个卷轴道;

    闻听朱建所言;一些个大臣已然有些面色难堪;更有甚者;有些胆小怕事者;已然腿脚却也是有些微微战栗开來;

    眼见这一切;朱建却是微微一笑;紧接着却是做了让满朝大臣无比惊讶之事;

    竟是将那写满满朝大臣之中;与福王有染者的名单当众撕碎;

    “诸位;朕却是想告诉大家;那些个背地里的勾当;朕不稀罕;过去之事;权且让它过去;朕不予追究;不过诸位;若是以后再有此等事发生;当是;;”

    “哐当;”

    “有如此案;”

    看着面前被削去一角的龙案;众人却是为之一震;

    “朕意已决;福王犯上作乱;蓄谋反叛;当是罪不容诛;即日起;将其在河南府上下数万倾田地全部收归国有;即可将其逮捕;收归宗人府;另外;庆王、秦王有附逆嫌;撤去外藩;回京待罪;”

第二十一章 废苛税,罢王田(二)() 
“诸位;不知哪位愿意替朕走一遭;去洛阳替朕抄办此事;”

    当朱建此言一出;四下大臣们解释沉默了;毕竟在众人看來;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差事;皇帝虽然下旨查抄福王;但是这毕竟是皇家内部的事;而且这里面牵涉的还不仅仅是一个福王这般简单;

    大臣们都是见风使舵惯了的;多数自然不会毛遂自荐;去讨要这份差事;

    就连之前说的义愤填膺的孙慎言;却也退入列中;不作言语;眼见着一切;朱建却是暗自有些好笑;不过换个思维來想;朱建却也是能明白大臣们的难言之隐;

    好在对于此事;朱建心中早已是有了人选;若是不然;当也会强制点将;

    毕竟作为帝王;不如心意之事太多;不可能事事都是顺你的心意;水到渠成;那么此刻一个帝王是否能拥有雷厉风行的手段便尤为重要;此点朱建自然了熟于心;

    “诸位;既然诸位都互相谦让;那朕倒是有个人选;不知这致仕在家的钱谦益钱大人如何;”

    闻听皇帝这席话;众大臣自然是无不应允;毕竟有人替代他们接了这活;

    “诸位;即是此般;那朕便委任钱谦益为赴洛阳查抄福王府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圣旨即可下达;”

    遣人查抄福王之事;却是暂时落下帷幕;此刻朱建却是接着道;

    “诸位;昨夜经京营兵变一事;朕决心整顿军营;对于那些准备参与谋反士卒;朕虽已是下旨不予追究;然而此等人众却是不再适合呆在京营;故而朕与阁部几位大人商议;准备遣派这些士卒前往这顺义八府的皇庄替朕耕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闻听朱建所言;这下首众人却是议论纷纷;不多久却是有大臣道;

    “陛下疏散军士前往皇庄耕种;可否是与我大明卫所类似;”

    对于此言;朱建却是笑道;

    “非也;卫所者;乃是构建于唐朝时府兵制度;士卒闲时为农;战时为伍;朕派遣士卒耕种皇庄;士卒虽不脱离军籍;但是专于耕作;其生产之粮食;并未满足士卒需要;而是保证整个京戊地区;甚至是河南、陕西等地;另外士卒耕种皇庄;乃是替国家耕种;自然也不收取任何税赋;不承担任何徭役;至于耕种所获;悉数归于朝廷国库;而朕为耕种士卒建立集体膳堂;供应这些士卒每日的需要;并且但凡为皇庄耕种之士卒;每月皆有一定俸禄;其多寡全凭其贡献而定;”

    闻听朱建所言;大臣们虽是不甚明白;但也是听的稀奇;

    不过朝中也只有晓事之人;不多时朝臣中已然有人出列道;

    “陛下所言;可是有如江南赋税之地;所谓手工作坊一般;”

    “然也;”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笑道;

    “陛下此言甚妙;”

    “是啊;是啊;皇庄侵占土地何止万数;多为那些个阉人侵占其利;而且皇庄每每扩张;多是逼得百姓卖儿鬻女。。。。。。。”

    “。。。。。。”

    当闻听有人拿出南方手工场之事为之比拟;大臣们一时间却也是明白这皇庄到底是什么个运营模式;故而一时间却是议论纷纷;赞誉声不决;

    对于朝中大臣的一片赞誉声;朱建自然是心中欢喜;不过皇庄之事仅仅是刚刚提出;却还有许多事尚未处理;

    故而朱建却是道;

    “诸位;皇庄之事;颇多繁杂;朕欲要选派一得力大臣;前往顺义八府替朕丈量土地;清查户口;先前刘阁老向朕推荐一人;朕也心以为然;只是不知这位大人可否愿意替朕走上这一遭;”

    当朱建此言一出;满朝大臣却是相继翘首以待;毕竟这事比起之前查抄福王府之事;那可要是‘肥缺’的多;

    “户部主事傅宗龙;”

    然而当朱建说出这人名时;诸人莫不有些失落;

    户部主事;一个小小的六品官吏;何來竟是同受内阁次辅以及皇帝的青睐;不要说大臣们不信;就连傅宗龙自个也不信;

    就在皇帝念出‘傅宗龙’几个字时;傅宗龙一时间失神了;若不是旁有好友推了他一把;此刻怕早已是失了礼数;

    “臣在;”

    却说好不容易平复心境;傅宗龙却是出列道;

    “户部主事傅宗龙;嗯;不错;一表人才;若是朕记得不错的话;爱卿当是云南人;万历三十八年的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天启年间有讨贼之功;然受魏阉祸患;被罢去官职;朕始登基;除魏阉;爱卿才起复官;如今是为这户部主事任上;却是朕之疏忽啊;”

    当闻听皇帝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全部一字不差的说出;一时间傅宗龙竟是有些哽咽;毕竟对于他们这些心怀大志;却又郁郁不得志的大臣來说;赏识;无疑是莫大的殊荣;尤其是帝国的主宰;皇帝的赏识;

    “仲纶;此间替朕巡抚顺义八府;可是愿意;”

    “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皇帝对自己竟是这般赏识;傅宗龙又岂能不用命;何况乎;这还是利于天下之大善之事;

    “好;仲纶;朕加授你为太子少师;即日起;替朕清查皇庄;丈量土地;编成名册;另外朕专门为你组建一支卫队;并赐你尚方宝剑;但凡遇到阻碍你清查土地、户口者;可便宜行事;”

    对于皇帝此般用心;傅宗龙却是明白这肩上的却也是不轻;皇庄存乎百余年;里面却是盘根错节;皇帝派出卫队归他节制;其缘由却也是在此;

    明白这一点;傅宗龙却是上前拱手谢恩道;

    “臣定当不负陛下所托;旬月之间;定当彻查之;”

    “好;有爱卿此言;朕却是放心;待來日爱卿归來之时;朕在为你接风洗尘;”

    当安排大臣清查皇庄一事一了;此刻;下首阁部之中;却是有内阁大臣杨景辰出列道;

    “启奏陛下;前些日子陛下要阁部整理我大明官制名单;臣等已是整理在册;还请陛下过目;另外按照陛下旨意;帝国新官制以及各部官吏安排皆是完稿;”

    闻听杨景辰所言;朱建点了点头;却是道;

    “当众宣读吧;”

    却说前些日子;虽说朱建以武力为盾;宣布变法;但是仅仅只是公布了新的阁部名单;其他各部门却因为时间问睿磥淼眉肮迹

    而闻听帝国官制将要变化;满朝的大臣们皆是有些不安;毕竟这是关乎他们自身利益的大事;只不过这一刻却是无一人敢站出來说些什么;

    一來;皇帝要变法;却是在于帝国的千疮百孔;变则存;不变则亡;可以说皇帝那是站在帝国制高点的;而且自打京师一役一來;皇帝威严日益增重;不仅仅是成立皇党这一以皇帝为绝对中心的党派;而且还有‘龙虎军’这一支颇有战力的新军;而且这些日子;满皇城都是关于变法的书籍宣传;

    不仅仅有书;而且还有一种被称之为报刊的新鲜事物;大臣们从坊间得知发行这报刊的那是新设立的皇家报务局;并有阁部直接主管;除了阁部大臣在上面撰稿写文宣传变法之外;就是连皇帝都亲自操刀;写了好几篇关于‘变法图存’的文章;

    故而;可以说;皇帝要变法不仅自己已然具备硬实力;而且这满城的宣传;甚至说是举国上下的大力宣传;变法之说已然开始深入人心;但凡是试图挽救危亡的大明朝士子;那心中都有这么一份变法图存之心;

    而另外一点则是前不久龙虎军校场之事;东林党魁钱谦益反对变法;被直接削去官职;对于那些个胆小怕事;只图得过且过之徒而言;此刻要他们出言反对;他们也洠в心歉龅ㄗ樱

    因而;这一刻满朝上下竟是异常的安静;

    大臣们都在等待着;那张写有新官制以及最新任命的文稿上;似乎会有自己的名字出现;

    “户部改为度支部;尚书杨嗣昌;其下左右侍郎;其下又设办事厅、关税司、国库司。。。。。。”

    “吏部;称谓照旧;尚书來道宗。。。。。。”

    “兵部改陆军部、海军部;下设总参谋部、总后勤部、帝国征兵部、总监察部;陆军部尚书忠义伯洪承畴;海军部尚书暂缺。。。。。。”

    “工部改帝国基建部;尚书陈奇瑜。。。。。。”

    。。。。。。

    “都察院改监察部;尚书刘鸿训。。。。。。”

    “刑部改法部;尚书钱龙锡。。。。。。”

    “增设农工商部;尚书韩爌。。。。。。增设科技部;尚书徐光启;特聘洋籍顾问汤若望等十人;”

    。。。。。。

第二十二章 废苛税,罢王田(三)() 
却说京师之中;正热议变法事宜之时;却是另一旁的河南府;洛阳;

    福王府邸;

    此刻的洛阳城中;福王谋叛;皇帝将派大臣查抄福王府一事已是闹得沸沸扬扬;

    尽管福王府中;一切看起來都一如往日般宁静;但这外表平静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一切都写在老福王朱常洵那张肥硕的面庞之上;

    “各位王爷这都到了庄子;”

    眼见府中老管事匆匆而來;朱常洵却是急着迎上前去;奔走之间;那肥肉却是打着节奏;十來米的路;却直累的朱常洵有些喘不过气來;

    “回王爷的话;除了庆王爷、秦王爷、周王爷、赵王爷几人到了之外;其他的王爷都來信推辞了;蜀王爷更是从成都來信;说是王爷莫要误了大家伙的前程;”

    闻听老管事所言;一时间福王朱常洵那张面庞之上的肥肉却都是有些战栗开來;

    “竖子尔;竖子尔;不足与谋;”

    一阵愤愤不已之后;朱常洵却是平静了下來;

    “也罢;也罢;想我大明宗室自成祖皇帝以來;虽有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又不可参合四民之业;诸王爷推脱前來;却也是有难言之隐;只是这些蠢货;如今这般局势;还岂能平安无事;”

    思及此处;朱常洵却是暗自唾骂了句;

    “王管事;这城外的遗韵山庄;你且多派些得力人手;严加提防;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是;王爷;”

    就在那王姓管家欲要离去之际;却是被朱常洵再次唤及;

    “对了;可知福八现身在何处;”

    福八乃是朱常洵的嫡长子;大名朱由崧;也便是后世南明首任皇帝;要说这朱福八;却也是继承了他朱常洵的一系列优点;

    肥胖、贪婪;而且还好色;

    当然青出于蓝;当是胜于蓝;这朱福八不仅好采家花;尤为甚者;却是对那野花更感兴趣;

    而当面对老管家那欲言又止的模样;朱常洵却是叹了口气道;

    “也罢;也罢;王管家;你先下去吧;”

    “时耶;民耶;朱常洛啊;朱常洛;当年我不及你;如今难不成我这儿子又不及你这儿子么;”

    王管家离去;朱常洵却是有些暗自神伤;

    午夜刚刚降临;此刻洛阳城郊外;一处园子里却是灯火通明;

    “诸位王爷;请;”

    此刻;却正是福王朱常洵正招待着前來聚会的众王爷们;

    “福王叔客气;小王但闻京中消息;故而特來为王叔鸣那不平之事;”

    说话之人乃是周王朱绍;算起來其父与福王同辈;故而唤福王为叔;

    “周王殿下实在是客气了;本王却是感激不尽;不过话又说回來;京中传來消息;我等不难看出当今圣上的用意之所在;却不过是惦记我等做王爷的这点家当;诸位;唇亡齿寒的道理想來诸位都明白;本王就开门见山了;今日召集诸位;无非是商议个对头;想來诸位定也不会愿意坐以待毙才是;”

    福王此话一出;这庆王朱帅锌却是愤愤不已道;

    “福王;当今天子昏暗无知;竟是听信外人传言;对自己人动起手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