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84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84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缕曙光将会因为他的到來;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

    到那个时候;煤矿必然成为发展生产的资源所在;而作为中华煤矿之都的山西;将会拥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

    另外;修建豫晋公路;则是在于河南作为中原大省;可以说关系非常之重大;唯有牢牢将其掌控;方能避免国之动荡的产生;而且河南更是当时帝国内最大的农业省份;

    也即是说掌握好河南;便就意味着掌控着整个帝国之劳动力输出以及粮食命脉所在;

    而掌控的最佳手段;那便是修路;

    很快;在黄道周与瞿式耜二人的推动下;一座投资约有十万两白银的豫晋水泥厂诞生了;

    因为不断改进技术;整个豫晋水泥厂已经能够在短期内形成规模;不仅能够满足豫晋公路的修建需求;而且还能够远销临近的陕西、湖北、安徽等地;

    对于修建豫晋公路;瞿式耜却是采用民众修路的办法;也就是说;以大明朝最基本的构建单位里作为对象;鼓励乡民修路;水泥乃是由豫晋水泥厂提供;另外但凡是参与修筑公路者;一年之内免除任何苛捐杂税;并且由豫晋总督府组建一支巡查队;

    对于各地修建的公路进行抽查;若是发现偷工减料者;则是严惩不贷;

    而因为有了一年之内免除苛捐杂税的规定;以及修建公路者;还能每日领取由政府发放的一定口粮;故而一时间乡民修路的热情却是极高的;

    不多久;一条联通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的河南公路以及联通大同、朔州、太原、临汾、运城的山西公路却是即将全面竣工;

    与此同时;因为宣传工作到位;一时间许多散至各地的流民却是纷纷涌回豫晋;其中尤以豫省为多;

    而大多数返回的流民当初多是领了土地之后;成为自耕农;却是极少愿意入豫晋农场的;只不过随着豫晋农场办的如火如荼;更兼吃住都不用自己掏钱;更能够每月领到俸禄;尽管不多;但是这对于世代耕种的农民而言;简直是不敢奢求的意愿;

    故而在豫晋农场成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却是有大量的自耕农舍弃耕种自家土地;前來农场做工;

    而因为响应朱建大力发展农业的口号;豫晋农场却是效仿京师农业大学堂成立了豫晋农业学堂;

    其所采用的教材却是历朝历代的农书以及科技部大臣徐光启最新编撰的一本农书;;农政全书;

    并且豫晋农场更是从福建等地引进了一种高产、耐旱的新作物;;番薯;

    而随着公路、农场的建设逐步发展;黄道周与瞿式耜亲手组建的一支新式巡防营却是初步形成规模;

    要说这新式的巡防营;日常训练操守却是來自京师龙虎营;其教官便是当初随黄道周入豫晋的龙虎军官兵以及留下來的虎威军官兵;

    除了日常操守与龙虎军一般外;其所穿着的服饰却也与龙虎军团相似;乃是黄道周特地向朱建申请;由京师被服厂特批的几千套军服;只不过相比于龙虎军而言;巡防营毕竟是地方维持安稳的队伍;故而巡防营所使用的钢盔却是类似于后世英国部队的‘托尼’锅盖钢盔;而且服饰采用的是天蓝色;左肩上绣着豫晋巡防营几个篆书;

    而天蓝色服饰;也正是诸位为所有的巡防营所规定统一使用的服色;

    至于武备方面;豫晋除了设立小型兵工厂用于日常装备整修之外;其武备全部來自于京师皇家兵工厂;

    可以说;尽管此刻的豫晋巡防营只有区区四千兵马(山西一千五;驻扎太原;河南两千五;驻扎洛阳);但是其战斗力却是相当惊人的;

    就是这四千兵马硬是将被榆林军打的溃散不堪的几千流寇;硬生生的使其止步于豫晋与陕西边界;

    而此刻;对于帝国监察部派往豫晋巡查的巡查组而言;几个月的功夫下來;却是到一地;查一地;可以说豫晋大小几十个县却是让傅冠查了个遍;

    而也正是因为傅冠将一些个地方清查干净;也才使得黄道周与瞿式耜的工作减少了许多的阻力;

    直到某一日;洛阳总督府中;

    “黄大人;如今傅大人已是基本将外围势力彻底铲除;依大人所见;不知这树却是该不该挖了;”

    对于瞿式耜所言;黄道周沉吟片刻之后却是点了点头;

    “瞿大人;你我当立即戒严;务必一举拿下;”

    而就在豫晋改革正是如火如荼之际;对于身处京师之中的朱建來说;却正是面临这一件大事;

    春闱在即;

    而今年的春闱虽说并未提前;但是就考察而言;已然做了极大的改观;

    八股;这一帝国实行百余年的方案;虽说并未废除;但是却仅仅只是作为一种文体;对于文体考生则是可以恣意发挥;

    而且今年的春闱;朱建所设立的几大科目却分别是时政、经文、史学考据、金融四大科目;

    并且鼓励落榜的举人;可以入翻译、医学、农务、商学、路、矿、茶务、蚕桑等速成学堂;但凡是学成者;经过考试合格之后;则是可以入各个部门为官;或是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

第四十章 春闱取才,因材施教(一)() 
京师;乾清宫;

    此刻学部大臣李标会并阁部诸大臣却是齐聚一处;等待着來自皇帝的训诫;

    “李大人;春闱在即;一切是否却是准备停当;”

    “陛下;老臣会同学部、监察部、吏部诸位同僚已于昨日进行锁院;春闱事宜却是已然准备停当;还请陛下放心;”

    却说当日李标被罢内阁首辅大臣;却是被朱建下放到国子监任教;而随着新政改革;礼部被改为学部;李标却是被朱建从国子监再次启用为学部大臣;

    当然这其中除了李标此人可堪任用之外;则是因为李标此人对于新政的态度却也是日益发生着变化;而这才是朱建再次启用李标的关键所在;

    而对于李标陈述锁院已是完成;朱建却是点了点头;

    要说这锁院制度;在中晚唐五代礼部贡院锁院制度已经初步确立;而在宋朝却是与弥封、誊卷而齐名;成为北宋初年教育制度改革的三大方案之一;

    而锁院制度的而诞生;更是为消除科举舞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诸位;春闱乃是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今年春闱更是不同于往昔;诸位务必要同心协力;以求此次春闱顺利完成;”

    。。。。。。

    京师;崇文门外;

    此处却是整个京师最为繁华的闹市;买卖声;杂耍声;吆喝声那是此起彼伏;却是好不热闹;

    更为重要的是此间春闱在即;來自四方的举人们却是相继云集此处;那更是热闹非凡;

    一绝酒楼;一处位于崇文门外不远的酒家;却是百年老店;坊间甚至传言;当年正德皇帝微服出访;吃了这家店的东西后;那是连道三声;

    不错;不错;不错;

    更是挥笔疾书;;皇城一绝几个大字;故而这一绝酒楼因此而得名;而此间;这一绝酒楼更是早就住满了从各地赶來的举人们;

    一來嘛;此间乃是离皇城最近的一家酒楼;考生们离考试场地近;自然多会偏好此家;二來;则是此家酒楼的老板;乃是河南商会会馆的主人;可谓是财大气粗;为了巴结这些个帝国未來的政治新星;这家主人更是在春闱期间;打出凡是举人前來住店;那是一律优惠;

    却是此间;一绝酒楼一楼大通铺的一个小角落间;一白衣儒生;叫了壶小酒;一碟牛肉;一碗白饭却是在一旁享用;

    此刻;窗外却是忽的闻听一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闻听此言;那白衣儒生却是朝着窗外忘去;说话之人却正是一个道人装扮的中年人;

    而此刻;面对着那白衣儒生的细细端倪;那灰袍道人似乎是早有预谋一般;竟是盯着那儒生微微露出一丝笑意;

    对此;那白衣儒生却是顿感有些尴尬之色;却是起身微微拱了拱手道;

    “刚刚听闻仙道一言;却是顿感仙道之大才;仙道若是不弃;不若坐下來与小生一道酌酒一杯;”

    闻听那白衣儒生所言;这道人却也是不客气;稽首道;

    “那道人却是恭敬不如从命;”

    “小二;再添一双奢;另外再备上一壶好酒;切上;”

    言及此处;那白衣儒生却是忽的看了那道人一眼;正欲出声询问;却是被那道人抢先言道;

    “贫道荤素不忌;”

    闻听此言;那白衣儒生却是笑道;

    “仙道却是不像个出家的道人;”

    对于那白衣儒生所言;道人却也是不恼;

    “所谓酒肉穿肠过;道在心中留;我辈岂能在乎凡俗之中;那些个条条框框;”

    “好;好一个不顾及这世俗之中的条条框框;”

    而就在那道士此言刚一落地;酒楼之外却是一番叫好;二人看去;却见一人一身锦缎丝绸;虽是富贵华丽;却不显得低俗;而是一种与生俱來的洒脱;也可以说是一种天生的气度非凡;

    此人不是别人;却正是微服出访的帝国皇帝;;朱建;

    “二位;不知在下可是打搅了二位一番小酌;”

    闻听朱建所言;还未等那道人出言;只见那白衣儒生已然起身道;

    “这位公子却是哪里话;李某平身素來交好志同道合之辈;之前仙道所言;李某已是有些佩服;如今又有同道之人;岂能说是打搅;若是公子不嫌弃此间鄙陋;何不坐上來一块畅饮乎;”

    对于那白衣儒生相邀;朱建却是欣然应允;

    “尔等在这门外守候;切不可让旁人打搅朕。。。。。。。我与这位公子以及道人饮酒;”

    此刻;朱建却是吩咐身后的四个随护锦衣卫道;接着却是带着与之一同前來的内阁大臣杨嗣昌一同入座;

    “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落座之后;那白衣儒生却是问道;

    “在下姓牛;名八;字日月;这位乃是在下的好友;姓杨;名文弱;”

    而就在朱建向众人介绍杨嗣昌之际;杨嗣昌却是明显微微一怔;皇帝虽然因为微服出访;使用假名;但是称自己为友;作为臣子;对与杨嗣昌而言却是莫大的殊荣;

    尽管这一切显得有微妙;却是被那道人看在眼里;微微却是有些眉目紧蹙;

    “原來是牛兄与杨兄;在下姓李;名岩;河南开封府杞县人氏;乃是天启年间进士;这位仙道是;”

    而当李岩介绍旁边的道人之时;却是忽的才发觉自己与这道人那不过也只是萍水相逢;就是连姓名那也还未來得及问;

    而对于李岩的尴尬;那道人却是稽首道;

    “贫道乃是四方云游道人;俗名不提也罢;若是诸位觉得不便称呼的话;叫我一声康年道人即可;”

    当这二位相继做了介绍之后;此刻的朱建却还是沉浸于一种震撼之中;

    李岩;康年道人;

    这不正就是李自成手下两大谋士李岩、宋献策吗;

    李岩;正是河南杞县人氏;天启年间的进士;而宋献策;早年乃是以占扑为生;四方云游;自称康年道人;

    而于此间;竟是遇到此二人;朱建又岂能不惊讶;只不过久居上位者;朱建早已养成了行不外漏的习惯;故而在外人看來;却也是洠嘁煅

    “三位;李某能在此处与三位相逢;却是李某之幸;李某却是先干为敬;”

    眼见李岩端杯一饮而尽;朱建却也是端起酒杯效仿之;却是被一旁的杨嗣昌所拦住;

    尽管杨嗣昌也是相当谨慎;却也是被一旁的宋献策所捕捉到这一举动;

    而面对杨嗣昌的阻拦;朱建却也是明白杨嗣昌的用意所在;却是举起酒杯;做饮酒状;继而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以作试探;在确保无误之后;这才一饮而尽;

    其实这一切不能怪朱建;朱建改革;尽管用铁腕手段在推行;但是并不代表洠в蟹炊粤α康拇嬖冢灰蚨彩墙魃饕恍┳苁且玫模

第四十一章 春闱取才,因材施教(二)() 
却说酒过三巡;席间几人却是相谈甚欢;

    而就在此时;朱建却是出言道;

    “听闻当今圣上改革变法;今年的春闱更是罢黜八股一家独大;乃是举世创举;却是不知几位以为如何啊;”

    闻听朱建所言;李岩一脸醉熏;却是道;

    “牛兄所言甚是;当今陛下行新政;整顿吏治;改革机制;编练新军;此间种种都是前无古人之盛世旷举;今年春闱听闻兴起的有时政、经文、考据、金融之属;所谓天下之大事;浩浩汤汤;李某不才;却也是多方游历;颇有些知晓这世界之奇闻;更是听闻洋人将其欧罗巴政治、经济之学;故而在李某看來当今圣上之举却是我帝国放眼看世界之开端啊;”

    对于李岩一番言论;朱建却是不觉暗自有些称奇;原來李岩此人;不仅仅是谋略过人;那更是颇有见识;此等人才;那却正是当今革新所急需的;

    然而就在李岩此话刚一落地;一旁的道士宋献策却是一声冷哼;引起了一旁朱建的好奇;

    “康年仙道为何此般啊;”

    面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