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89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89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哪里话。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舍弟犯法在先。定是当要接受惩罚才是。”

    对于郑芝龙表态。朱建却是点了点头。继而却是朝着一旁的韩爌道。

    “韩大人。今日朕请郑大人喝酒。韩大人何不相陪。”

    闻听此言。韩爌却是点头称是。

    而就在朱建转身欲要离去之时。却是似乎想起了什么事一般。朝着恭候自己离去的吴襄父子道。

    “吴大人。今日令府添喜。朕本应是亲自前往道贺。此间看來怕是有些不便。故而稍晚些会派内府前去代表朕之心意。”

    “微臣谢过圣恩。”

    而此刻。将一切目睹之的郑芝龙却是心中不禁叹道。

    “果真是帝王之姿。”

第四十九章 首次交锋,合伙经营(五)() 
茶楼之上。茶香四溢。却是上好的六安‘瓜片’。

    要说这‘六安瓜片’。明人却是有诗云:七碗清风自六安。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日一酌中霖水。重试君谟小凤团。

    却说四人围绕而坐。正是朱建、韩爌、郑芝龙以及施福。其实按理说施福是要离去的。只不过在闻听施福的大名之后。朱建却是出言将其留下。一起品茶。至于其他人等。则是在郑彩的带领下回到福建商馆去了。

    “味道如何。”

    此刻。朱建却是笑道。

    “茶香四溢。口齿留香。却是茶中极品。”

    “哈哈。怕是比不上郑大人家乡所产的闽地大红袍吧。”

    闻听此言。郑芝龙忙是道。

    “此茶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且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却是不似大红袍那般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回味浓。似甘甜。不过二者皆乃贡品。皆是天下无双。”

    对于郑芝龙所言。朱建却是笑了笑道。

    “不曾想郑大人却也是品茶之能手。不过一想來郑大人在海上经营多年。却也不足为奇。朕曾听闻。自从我大明隆庆开关以來。这活跃在福建、台湾以及东南沿海的船队那是数不胜数。却是不知可否真如此般啊。”

    对于朱建这一问。郑芝龙先是愣了愣。却也是想不到皇帝这到底是要问什么。却也只能是硬着头皮道。

    “却也是事实。”

    闻听郑芝龙所言。朱建却是点了点头。继而却是岔开话睿馈

    “郑大人此行前來京师。却是收获如何啊。”

    而当面对皇帝对着自己一脸笑意言及此处。郑芝龙心中竟是有些七上八下。要说此行來京。郑芝龙自然不可能是奉旨前來。而按照律令。这外官一般洠в谐⒌闹家狻

    帝国有京察与外察。外察每三年一次。洪武二十九年定以辰、戌、丑、未年为外官入京朝觐之年。察典随之。故又作朝觐考察。后沿为定制。也就是说除此之外。在任之外官是不能随便入京的。

    而在朱建改革变法以來。更是对于这外察改为一年一次。由吏部与监察部以及皇党监察部同时考察。

    对于郑芝龙來说。此间本就是属于私自进京。而当面对皇帝此般问來。却是有些心中慌乱不已。毕竟此处乃是京师之中。面对的人还是皇帝。

    面对着郑芝龙一脸惊慌之色。朱建却也是猜得出其心中顾虑所在。却是笑道。

    “京师繁华。郑大人久居海外。今始为帝国效力。带大木來京师看看。却是也无不可。”

    对于皇帝为自己解围。郑芝龙却是投之以感激的神色。

    此刻。朱建却是朝向一旁的韩爌道。

    “韩大人。你且先与施福将军先行下去。朕却是要与郑大人有些话要当面论之。”

    就在将韩爌以及施福安排走之后。此刻的茶楼之上俨然只剩下朱建与郑芝龙二人。当然朱建暗中布置的侍卫当是不提。

    而就在此刻。朱建接下來的一句话。却是让郑芝龙有些大惊失色。

    “郑大人。朕想与你做一笔交易如何。”

    皇帝要与自己做交易。郑芝龙一时间却是不知当从何说起。但是作为商人。天性使然。郑芝龙却是道。

    “却是不知陛下要与臣做的是何等交易。”

    “海上贸易。”

    此间朱建却也不多做掩饰。却是开门见山道。

    皇帝要与自己经商。。对于郑芝龙而言却是破天荒的。那是第一次听闻竟有此等事。

    稍微抚平心绪之后。郑芝龙却是道。

    “不知陛下说的是什么海上生意。”

    对于郑芝龙绕着圈子。朱建却是一阵爽朗大笑道。

    “当是海上经商贸易。朕与你合资。收益五五分。另外郑大人不是來京师谋个好差事吗。只要是郑大人愿意。朕立马可以给你个靖海侯。”

    皇帝竟是当面说是给自己一个靖海侯。那可是侯爷。他们老郑家几辈子可都是洠С龈龊钜

    只不过朱建的话并未说完。此刻。见郑芝龙有些不可思议的表情。却是沉声道。

    “朕欲成立帝国贸易集团。使之与南洋、西洋、日本贸易。朕愿与大人合伙经营。其中由帝国专门经营西洋一线。台海以及闽浙沿岸、南洋则有大人经营。至于日本。则是交由帝国登州贸易集团与大人一同经营。却是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皇帝给予的恩惠却是已然远超乎郑芝龙的想象。不仅高官与之。更是让其与之合伙经营。并且兼管南洋等海路之贸易。有钱赚。有官当。这是奋斗了一辈子的郑芝龙做梦都想得到的。而如今。一切都是已然成为现实。

    那么。对于他郑芝龙而言。又有何不答应的呢。

    念及此处。郑芝龙忽的起身。却是跪倒在地。

    “罪臣承蒙天恩。又受陛下此等恩泽。当是肝脑涂地。另外陛下所言五五分臣实在是羞愧难当。情愿是让出两分。与陛下三七分。”

    对于郑芝龙这句话真真假假有多少。朱建不知道。但是朱建却是明白。这合伙经营之事。那是已然可行。

    “靖海侯。快快请起。”

    。。。。。。

    夜色渐深。乾清宫灯火通明。

    此刻议事房中。朱建却是紧急召集阁部众人以及在京的政务局大臣前來商讨关于筹备帝国贸易集团之事。

    所谓打铁要趁热。这与郑芝龙一达成协议。朱建自然是不敢有丝毫怠慢。

    “诸位。远洋贸易之事。想來诸位也是知晓了吧。”

    “诸位。远洋贸易乃是当今世界的潮流所向。帝国财政日益枯竭。若是再加重百姓之负担。怕是要涸泽而渔。依朕看來商业之利。方是上策。西洋诸国自从新航路开辟以來。国力日盛。就全在于开辟航海之路。经商、贸易、掠夺。挣得那许多银子。难道汝等就不可行之乎。而朕当是欲效仿之。以图挽救帝国之危亡。”

    “荷兰、英吉利、弗朗机诸国。纷纷海上踏來。横行一时。我帝国岂能落后之。当是奋起直追。成我大明帝国之海上霸业。”

    。。。。。。

    “朕决定在泉州、福州、宁波、潮州、广州、雷州、镇海、漳州、杭州、松江(上海)、海州(连云港)、靖海卫、威海卫、登州、天津等十五处沿海口岸设立海关。并有税务总局在其设立海关海关税务局。”

    “另外。扩建松江府。广州府。福州府。设立贸易区。并组建帝国东海海师(驻松江)、南海海师(雷州)。连同之前的登州海师(威海卫)。为我帝国三大海师。其经费由十五处海关每年拨取其十分之二税收。”

第五十章 科场布局,新式机械(一)() 
当夜渐渐深去。众人议事之后。皆是散去。此刻朱建却是将监察部大臣刘鸿训以及皇党内党务监察大臣何腾蛟。

    要说何腾蛟此人。乃是崇祯元年进士。之前在河南南阳县令任上。因为瞿式耜与黄道周在河南、山西整顿吏治。进行一系列革新。却是由朝廷巡检组大臣监察部左侍郎傅冠慧眼识英才。举荐给了皇帝。何腾蛟这才被朱建直接从南阳县令任上调至京师。充任皇党党务监察大臣兼皇党廉政署大臣。

    其实要说这皇党党务监察大臣虽是天子近臣。但却是仅仅只有正六品。在这高官云集的京师。一个六品官却真是算不了什么。但是朱建这般做法。自是有他的道理。

    因为朱建明白位卑权重之人。方能更好的在监察部这个任上呆着。因为也只有这样的人。方才敢举起反腐的屠刀。

    帝国之中。不单单是皇党内务监察部如此。帝国监察部同样这般。监察部内除了尚书、侍郎之外。其余的御史都只有正六品官。而就是这些正六品官。每每下到地方为巡查组大臣。就是一方巡抚。那也受其监督。不可谓权不重。

    “默承。情况如何。”

    此刻的朱建却是面色有些凝重。毕竟明日春闱便要开始。留给他朱建的时间不多了。

    “回禀陛下。微臣已然将一切查实。学部侍郎周延儒科场贪腐之事。却是证据确凿。”

    此时此刻。对于刘鸿训而言。肩上的这担子那也同样的沉重。科举一事。毕竟关乎国运。

    “陛下。这些都是周延儒此次科举舞弊案的罪责。还请陛下过目。”

    说罢。刘鸿训却是将早已整理好的奏章递了上前。

    接过刘鸿训递过來的折子。朱建并未急于打开。却是沉声道。

    “周延儒此人现在何处。”

    “回陛下。今日锁院。周延儒已然入了贡院之中。不知陛下是否是要派人将其缉拿。”

    闻听刘鸿训所言。朱建思忖片刻之后。却是道。

    “此事暂且不交由巡警部以及大理院处理。权且由你监察部以及政务局负责。另外涉案人等将由锦衣卫暂且暗自收押。以待此间春闱结束。”

    “臣领旨。”

    却说朱建之所以不将此事先行交由大理院审理以及巡警部羁押犯案人等。却是也有其原由的。

    一來。大明春闱在即。此间若是处理此事难免会是影响士子考试;二來。科举舞弊乃是大案。可以说是顶风作案。朱建却是不相信此间就他周延儒一个人胆敢做此等事。那么其背后必然是存在大量的显贵。而朱建将此事暂且压下去。为的就是避免打草惊蛇。

    “对了。云从(何腾蛟)。此间春闱一过。你需为皇党内务监察部亲自选些了正直的年轻人。用以健全如今的皇党内务监察工作。”

    却说打发走刘鸿训一行人之后。朱建却是连夜将帝国宣传部大臣宋献策召集乾清宫。

    “宋先生。一切可还习惯乎。”

    对于宋献策的到來。朱建却是嘘寒问暖道。

    “臣谢过陛下关心。杨阁老却是对臣安排的极是周到。”

    此时的宋献策却是已然换了一身红色朝服。不过相比之前的一身道袍。却是俗气了许多。

    “宋先生。可知此间夤夜朕传旨唤先生前來。是为何事。”

    面对着皇帝这一问。那宋献策却是笑而不语。要说來的路上宋献策却是遇到了帝国两位重量级监察人物。以宋献策多年飘荡的经验。自然猜得出皇帝召集这两人的缘由。至于为何笑而不语。却是因为他宋献策熟知三国时期杨修与曹某人的故事。

    眼见于此。朱建却也是笑了笑。

    “宋先生。今日时辰也不早了。朕也不卖关子。此间召集宋先生前來。却是只为一事。”

    说完。朱建却是对着宋献策几声窃窃私语。

    而面对皇帝的一番交代。宋献策却是拱了拱手。道了句。

    “臣定当竭尽全力。”

    要说宋献策本就是半路出家为官。何况乎其出身于道士。与帝国的官僚系统却是有些格格不入。只是凭借皇帝的慧眼识英才。这才一路高升。而宋献策同样明白。如今皇帝交代他的事。那是他最好向整个帝国官员展现自己的时候。也是为报朱建的知遇之恩。

    “宋先生。另外朕设立的皇党党务报归你宣传部执掌。为汝之臂膀。”

    “臣多谢陛下厚恩。臣定当为陛下。为帝国摇旗呐喊。在所不惜。”

    却说朱建口中的皇党党务报却是不久前设立的一份党内官方报纸。其作用乃是专司党内事务。制造党内舆论。为皇党服务。它的发声同样也即是皇党的发声。是皇帝的发声。

    翌日。

    贡院之外。已是人头攒动。因为皇帝科举改革。前來参加科举的士子却是要多于往年。却是因为今年科举设立的科目多。在士子们看來。却也是代表这中进士的机会那也是要大上一些。

    而今年春闱。设立有时政、经文、考据、金融四大科目。却是分为四个考区。当考生进入贡院之后。却也是意味着今年的春闱拉开帷幕。

    要说这四大科目。却是都要考经文(范围为四书五经)、帝国律法(帝国法部最新颁布之法律)、最后就是四大科目所考察的专业科目。

    而作为帝国的皇帝。朱建却是很早便到贡院來亲自为考生们送行。

    “张将军。吴大人。今年春闱意义重大。务必要确保万无一失。”

    “请陛下放心。臣与吴将军定不辱使命。”

    却说为了今年的春闱。朱建更是从龙虎军抽调五百军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