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我为崇祯 >

第98部分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98部分

小说: 重生之我为崇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皇帝这一斩钉截铁之言;众人却皆是起身;

    “陛下所言大善;此举当是利国利民;”

    “对了;诸位;半年前朕派农工商部左侍郎傅宗龙前往各地丈量土地;想來不久当是能够回京;摊丁入亩之事;杨阁老;此事朕就交付你阁部了;”

    “臣定当率阁部诸人不辱使命;”

    。。。。。。

    而就在会议结束;众人就要散去之时;朱建似乎是想起了什么;却是道;

    “诸位;不久前朕所言;集资之事;诸位考虑的却是如何;”

第十章 整顿商业,惩治商奸() 
朱建的这席话;却是由來已久;

    帝国商业贸易国家化却是刚刚兴起;尽管一年的时间;已经挣得钵盆盈满;但是对于整个帝国而言;却是远远不够;

    朱建已然明白;如今已是快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尽管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未到來;但是整个世界航海贸易却是已然如火如荼;

    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贸易交流开始大量增加;殖民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也开始出现;而也正是这个欧洲完成的血腥积累;使之奠定了其超过亚洲繁荣的基础;

    而对于此时的大明帝国而言;尽管这些年;朱建进行一系列变革运动;无论是推崇工商皆本;设立农工商部;设立海关税务局等等一系列措施;但是朱建明白这其中绝大一部分那都是他一人在竭力的运作;

    但是偌大的一个帝国;仅仅是靠他人;那是远远不够的;朱建深谙其中的道理;那么怎样才能在朝堂之上;在整个帝国之中;形成一股贸易之风气;那么唯一的一条路便是让朝中士人阶层、本土商人阶层有利可图;

    殊不知;欧洲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商人前赴后继的奔向海上贸易;皆是为东方世界那满地的黄金、白银所吸引;

    财富;却是最大的动力;

    朱建想要彻底变革农耕社会的一系列关系;那么也必须让满朝的权利阶层们受到來自财富的刺激;而也只有这样;真正的社会变革才会开始;

    而朱建所提出的‘股份’制经营;不过是要将这些个大臣们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一同发展资本主义商业贸易路上不再孤寂一人;

    对于所谓的‘股份’制;朱建却是将整个帝国贸易集团(南方)分为五千干股;其中每股一万银元;也就是投入资金五千万银元;

    而朱建将其中一般的股份归于帝国所有;而将另外的一般股份向帝国上下所有阶层认股;最低股份额度为一股;也就是一万银元;其中年利率为1%;

    在这剩下的一半股份之中;就朱建自身而言;却是认了一百股;也就是一百万银元;另外;帝国贸易集团(南方)规定;凡是认一股者;为帝国贸易集团股东;可参加帝国贸易集团每一年举行一次的股东大会;每年可以参与分红;但前提是帝国贸易集团盈利;也就是说股东与集团的利益却是一荣俱荣;一损具损;

    至于认领股份百股以上者;则是为集团大股东;帝国贸易集团由大股东组成董事会;可以对帝国贸易日常的经营活动进行指挥与管理;并且对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另外股东会所作的决定;董事会进行商议后;必须执行;

    却说此刻对于皇帝所言;大臣们却是一阵交流之后;有一人却是起身道;

    “陛下;若是洠в姓獍愣嗟囊蝗词遣恢欠窨梢云窘杵骶叨椅嘤χ挥米鞴煞荩弧

    说话之人;正是学部大臣文震孟;

    却说帝国学部成立于崇祯四年年初;与学部设立一同颁布的却是《大明帝国学堂设立章程》;

    在帝国学堂章程中规定;凡是一省之书院;改为帝国大学堂;凡府、州之书院改制为中学堂;而县中书院;更改为小学堂;其中小学堂学子四年;中学堂两年;大学堂三年;而帝国任何之大学堂毕业者;却是按照学习成绩;授予帝国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等身份;

    当然从中学堂入大学堂的考试;若非从小学堂升中学堂流程者;却是需要秀才身份者;方可报名参加;

    却说这学部大臣文震孟乃是前朝大文人文征明的曾孙;虽说是年逾五十方中进士;却是一代文豪;兼书法大家;

    而也只有他这样的文人世家;却也才会问出这样的话睿槐暇瓜胨庋奈娜耸兰遥蛔畈蝗钡娜词鞘榉ㄕ婕#挥绕涫撬娴模

    对于文震孟所言;朱建却是笑道;

    “湘南先生之所言;朕却是仔细思量过一番;朕以为但凡是能够在帝国贸易集团能够抵押的一概器物;皆是可以用作抵押;只不过湘南先生乃是出自书香之大家;若是将贞献先生的真迹就此般处理掉;朕却是觉得过于可惜了;”

    然而就在朱建此话刚一出口;却见那学部大臣文震孟已然起身跪倒在地;

    “老臣谢过陛下为先祖恩赐谥号;”

    面对着突如其來的一幕;朱建先是一惊;之后却是一愣;再接着却是已将前因后果想了个明白;

    原來这贞献先生乃是私谥;也就是亲朋好友赠送的;并不是谥号;因为只有皇帝下旨的方可称之为谥号;

    故而此时的朱建却是略微有些尴尬;不过这话已然说出了口;这岂有收回的道理;

    因而此时的朱建也只能应承下來;却是也为朱建以后这言语间留了个教训;

    “贞献先生名至实归;贞献却也是当得起;”

    虽然是借坡下驴;但是朱建商人本性;却是从不做亏本买卖;故而硬是从文震孟那儿套取了这文徵明的几幅字画;当然在文震孟眼里;一个谥号那可是要比几幅字画远远值钱的多;

    而就在文震孟之事后;朱建却是开口言道;

    “诸位卿家;尔等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为此朕却是出资;一五支干股赠送给诸位大人;”

    皇帝此言一出;却是满场皆惊;要说这五支干股那可是五万银元;皇帝自个掏腰包给他们这些大臣发福利;那却是前所未有之事;

    故而在一片谢恩声中;那些个素以清廉著称的贫困大臣更是感恩代谢;

    而就在此时;忽的门外有传事小太监前來;

    本來朱建规定凡是帝国会议;规避一切内务府人员(其中以太监为主体);当然也有例外;那便是有紧急事奏报;

    而就在小太监在朱建耳旁嘀咕几声之后;朱建却是陡然起身;

    “诸位;今日内务府已然为诸位备下饭食;诸位散会之后却是可前去用餐;朕此间有事;却是先行离去了;”

    。。。。。。

    乾清宫;朱建书房;

    此刻朱建下首却是跪着一黑衣蒙面之人;

    “怎么样;”

    “回陛下;一切都如陛下所料;尽在掌握之中;”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眉头微皱;片刻之后;却是喃喃道;

    “该到收网的时候了;”

    “立刻传朕旨意;对八大晋商严密监控;另外吩咐监察部、巡警部、大理院;对京中所有与八大晋商有瓜葛者;立即实行逮捕;对了;速速与朕将宣传部大臣宋献策唤來;”

第十一章 八大皇商,民族败类() 
御膳房;政务局餐厅外;

    此刻;宋献策却是正一脸愉悦的与皇党党务大臣李岩谈论起之前会议上;皇帝所提及之事;

    却说自打李岩被皇帝下放到豫晋调研半年之后;却是被朱建调回京师;做了这皇党党务大臣;而在这半年时间里;李岩却是细细整理了半年來关于豫晋改革的一系列得失;深的皇帝赏识;更是以此书稿整理成册;交付皇家书局印册成书;传召天下;

    “陛下待人仁厚;却是深知我等后进之人;洠裁醇业卑。弧

    面对着宋献策此言;李岩却是笑了笑道;

    “宋大人;陛下仁厚;只不过关于钱这事;依照李某看來多则却是不祥之物啊;”

    就在李岩此言一出;宋献策却是略微瞪了他一言;八字胡翘了翘道;

    “我的党务大臣啊;你看你;咱这又不是鱼肉百姓所得;陛下都说了;我等这叫。。。。。。叫促进。。。。。。啥;”

    “促进商业贸易繁荣;你看你这组织部大臣怎生做的;”

    言及此处;李岩却是忍不住翻了翻白眼道;

    “对对;就是繁荣市场;哎;李大人您可别嘲弄我宋某;虽说对于这些个词;我不太清楚;但是身为皇党组织大臣;我宋献策那可是从未出过什么岔子;对了;李大人;您也快二十老几了吧;这老婆是不是也该娶了啊;要是钱不够;跟老哥说;虽说老哥也不怎么富裕;老弟要真需要;老哥还是拿的出來的;”

    对于李岩这一举动;宋献策却也不恼;毕竟二人那都是老交情了;何况都是同时被皇帝所启用的大臣;这二人之间的玩笑却是时常开的;

    “去你娘的。。。。。。”

    “李兄;咱以前可是说好了的;不骂娘;不动粗。。。。。。。好歹你也是中过进士的人啊;”

    “。。。。。。。”

    二人一番戏言;就在此刻;传旨的小太监却是领了旨意前來宣召宋献策;

    “宋大人;陛下急着召你;”

    对于小太监传召;宋献策却是立马收起之前的嬉笑之色;

    “李兄;陛下召唤;宋某就先行告辞;”

    “不送;”

    “对了;你那是真得好好考虑了;”

    就在宋献策转身之际;却又是不忘叮嘱李岩一句;却是惹得本是有些郁闷的李岩愈发的郁闷;却是因为有传旨太监在场;有些话却是被生生的给憋了进去;

    “公公;可是知晓陛下此刻何事召唤;”

    一路之上;宋献策却是忍不住问道;毕竟刚刚才散了会;此刻却是被立马召集;任谁那心中也有疑惑;

    面对宋献策所言;那小太监却是笑道;

    “宋大人;陛下吩咐内侍不得参政;还请宋大人勿怪才是;”

    对于小太监所言;宋献策却是有些讪讪然;忽的却是记起当初皇帝下谕;当谨遵太祖皇帝旨意;宦官不得干政;

    当然随之这条谕旨颁布而行的另一条谕旨则是;帝国成立安全部;将锦衣卫、东厂悉数并入帝国安全部;原东厂所有人马用以掌民;锦衣卫则是负责军事安全;而帝国安全部更是直属于皇党党务委员会;受皇帝直接管辖;

    却说宋献策一路走來;直到进了御书房中;此刻的朱建却正是读着书稿;

    “陛下;”

    见皇帝读着着迷;宋献策却是出声唤到;

    闻此言;朱建却是抬头;见宋献策到來;却是起身道;

    “宋卿家;來得正好;朕却是有话与你说;”

    说罢;朱建却是宋献策安排坐下;继而道;

    “张家口的晋商大族;卿家可是以为朕准备妥当;”

    对于皇帝此言;宋献策却是点了点头;

    “陛下吩咐;臣不敢有丝毫懈怠;”

    原來早在半年前;宋献策已然受命对于八大晋商进行一系列调查;进而为以后一系列舆论战做准备;

    而说到此处;却是不得不提到这所谓的八大晋商;

    所谓八大晋商;也便是所谓的后世八大满清皇商人;依次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其中又是以范永斗为首;

    这八大晋商在明朝末年;不仅仅是正常贸易;更是暗中为满洲人输送军需物资;提供关内各种情报;搞起政治买卖;后來满清入关;特意封之为皇商;

    对于这段记载;史料有评:明亡于清;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于政事疏漏;与士人过宽;与庶民过严;商贾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无国家民族之所义;唯图方寸之所得;范奸永斗者;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却在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重清人之一信;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清人如无铁器之利还至于如此迅速的崛起;真正是送利刃与仇寇;嘉定三屠扬州十日之始;正是始于这类汉奸商人之手也;虽万世难消此恨;

    而对于朱建而言;这些个汉奸商人;那自然是耳熟能详;故而在站稳脚跟之后;朱建却是准备向这些奸商开刀;

    只不过凭借朱建的性子;那是不打无准备的仗;何况这奸商之首范永斗;那是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张家口和蒙古地区做生意;历经七代;传至范永斗成为张家口地区对满蒙贸易的汉族大富商;而且这范永斗此人那是时人称之“贾于边城;以信义著”;

    对于这样的大商人;朱建若是洠в惺愕闹ぞ荩幻橙欢郑蛔枇κ切∈拢蛔钗匾氖钦庑┠曛旖ㄒ恢背挤⒄股桃得骋祝欢羰敲橙唤饷匆淮笊碳肿ゲ叮荒翘煜碌纳倘嗣歉糜性醢憧磥恚蝗羰遣缓茫蝗词怯锌赡苋谜庑┠陙砗貌蝗菀资髁⒌闹厣陶呋儆谝坏

    但是不动此般的奸商;却是不可能的;那么要将这些人一举清除;唯一的办法的取另外的罪责;变被动为主动;让其永无翻身之日;

    自然;其曰:使之成为千古罪人;民族败类;臭名昭著;

    而此刻;对于宋献策点头称是;朱建却是道;

    “宋卿;此事关系重大;朕以为卿家当是多树以宋时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