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三国混混 >

第19部分

重生之三国混混-第19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三国混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刚才自己死活不愿意投靠刘安,这马上反悔,面子上很抹不开。

    一时间,管亥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尴尬不已

    刘安将他的表情看在眼里,碰了碰旁边的张飞,张飞会意,哈哈的走上前来,拍了拍管亥的肩膀,“老管,你就从了王爷吧。虽然你武艺差了点,做我的副将还欠那么点火候,但我一定会照顾好你,好好调教你的”

    管亥一阵恶寒,还是喏喏的道“管亥,愿投靠王爷”

    刘安哈哈大笑,自己这一番话,成功的将管亥忽悠过来了,看来,自己身上,还是有那么一点王霸之气的

    管亥投降过来,事情就好办了,张飞拉着管亥,让他到军营中,将那些被俘虏的黄巾军将士,全部招降过来,又吩咐自己手下,悄悄的出了军营,前往他之前砍伐树木建造推车等工具的树林,将之前劫杀的,管亥的粮食运了些来,以解当下的缺粮之急。

    管亥看到张飞竟然将劫来的粮食藏在了树林里,并没有被自己烧掉,心中豁然,感情自己一开始,就进了张飞的圈套。

    自己目前的的这个长官,别看他长得一副五大三粗的摸样,肚子里,还是有那么点墨水的,而且武艺很是不错,跟了他,也许算是件好事吧

    孔融的军事危机暂时解除了,他风风火火的回了自己军中,召集军队,准备着手收复自己的领地。

    管亥新降,想着要立点功劳,也是找到刘安,称愿意去招降其他城镇的黄巾军

    他是青州一带黄巾军最大的头领,出去劝降,事半功百

    可刘安却是一阵阴笑,“我为什么要招降他们”

    管亥被刘安这阵笑,笑得毛骨悚然,有种上错贼船的感觉

    感觉归感觉,他还是询问道“可是王爷将他们招降,难道不好么”

    “不好”刘安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把他们招降了,老子有屁的好处,得到好处的,是孔融”

    “你可以给他们通个信,让他们注意保全自己,别和孔融死磕,如果不敌,就跑路,但决计不是让他们来投降”

    “我要让青州,继续乱,越乱越好这样,我才能得到最大的好处”

    刘安阴侧侧的道“吩咐全军,不日我等将起程回海阳,军中粮食不够了,如果继续留在这里,就危险了”

    管亥一个激灵,瞬间明白了刘安的意思。

    刘安这是要养寇啊如果黄巾军据悉在青州作乱,这青州目前只有北海一地还在朝廷手里,其他地方的官员不是逃跑,就是被黄巾军杀了。

    青州大乱,黄巾军未平,作为青州北海地区的长官,孔融肯定不好过,刘安作为孔容的邻居,手下又有强大的军队,能从中捞到最多好处的,就只有他了

    想到这里,管亥心中凉了半截。

    还好自己投降给了刘安,若是没有,自己这点小伎俩,分分钟被刘安啃得只剩骨头不,骨头都不剩

    他不由得偷偷的看了刘安几眼,见这少年不过十七八的样子,还满脸的稚气,可其心志,却如此如此妖孽

    这孔融恐,怕要栽在这王爷手里了

    “对了,你联系几个要好的将领,本王会暗中给予他们一些帮助,等那天本王图谋青州的时候,这些人就可以发挥作用了”

    管亥心领神会,低头一礼,走了出去。

    几天后,刘安以缺粮为借口,向孔融告辞。

    孔融也没再挽留刘安,反而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敢

    刘安缺粮,孔融作为青州的长官,如果向世家大族等征些粮食,还是可以征到不少的。

    但青州最大的黄巾军头子,都已经成了刘安的手下将领,其他的,应该不足为惧了,若让刘安继续呆在青州,会形成尾大不掉的现象,到时候,刘安若是不走了,他孔融也毫无办法,只得将青州拱手让人

    “这孔融,也不傻嘛”刘安暗笑,“老子给你准备了无数后手,老孔,你不死心归顺我,有得你喝一壶的”

    最不爽的,还数张飞,这出来才一个月左右,他还没打过瘾,刘安就要回去了

    但一想到回去之后,自己手下,就多出两千人的编制,还是让他心中很是期待。毕竟兵少了,打起仗来都感觉扣扣守守的,一点都不过瘾

    刘安告辞孔融,带领着手下和一干刚降来的黄巾军,返回海阳不提。

    管亥离开黄巾军,青州的黄巾军再无大将,孔融一面在临淄召集军队,誓师讨伐。一面将青州之事,写了奏折,星夜兼程的送去洛阳,呈交皇帝

    这些黄巾军失了领军的大将,再无法抵挡孔融的大汉军队,一时间,孔融丢失的大部分领地,被他收回了不少

    只是,黄巾军中,却多出了那么几个狡猾无比的领军小将,他们手下不过钱来人,有的甚至只有几百人,这些人狡诈无比,孔融的大军前来,见打不过,便一轰而散,等孔融走了,他们又聚集起来,不断的骚扰,打劫世家豪强,抢劫商队,使得孔融的军队,疲惫不堪。

    连刘安的商队,都被他们抢劫过

    可孔融始终都无法将其剿灭,这让他抓狂不已,刘安的商队在青州被劫,虽然刘安没有说什么,但孔融却有种很不好意思的感觉,还写信给刘安道歉

    刚回到海阳县城的刘安,接到孔融的道歉信,笑得很阴险。

    这典型的就是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嘛

第26章 关羽出兵,黄巾周仓!() 
却说关羽,自那日和刘安打赌,要收服太史慈后,便乘船出发,直扑东莱

    这时候,整个东莱郡,都已经被黄巾军占领,县官郡守早已逃无所踪。

    关羽带着一千青龙军,在沿海下船,直扑东莱黄县而去

    他一直记得刘安的要求,那太史慈好象在东莱黄县,必须先找到这家伙再说

    东莱虽然被黄巾军占领,可整个东莱,并没有多少厉害的人物,关羽又是猛将级别的人物,而且,他每战必先,亲自挥舞青龙战刀冲杀在前面,一路杀来,所过城镇,黄巾军只要听说关羽之名,纷纷望风而逃。

    关羽不费吹灰之力,就占下了整个黄县。

    占下黄县后,关羽便不在进军,一来,他只有一千来人,无法满足太大的战场,二来,他是来寻人的

    刘安和张飞已经将管亥收服,而且回了渤海海阳县,而他自己出兵月余,除了吓跑了大批黄巾军外,一点战功都没立下

    而且他前脚刚走,黄巾军的溃兵后脚就占了他之前占过的地方

    原因就是,他的兵太少了,千来人的军队,若沿途分人占下之前收复的地方,那么,他马上就成了光杆司令

    这让他想扩军的心,更加急切

    黄巾军溃败后,见关羽只有钱来人的军队,而且在黄县住下后,又开始聚集起来。

    若关羽一直四处扫荡,黄巾军惧其锋芒,必定不敢对他如何,但关羽率军驻下后,黄巾军反而不怕了。

    “妹的,你关羽不是很猛吗可我们人多,你就千来人的军队,耗也将你耗成一个光杆司令,到时候看你怎么嚣张”

    于是,以前溃败而散的黄巾军,全部汇集起来,将近两万人的军队,向着黄县聚集,大有将关羽包围在黄县的意思

    这两万来人,是各地大小黄巾军的混合部队,一番推选之后,其中一个叫周仓的黄巾将领,被选做了这群黄巾军的统帅,出兵包围了黄县

    “周仓”接到关羽被黄巾军包围的消息,刘安本没什么反映,关羽只有千来人,但整个东莱却有好几万黄巾军,而且还要寻找太史慈,这任务好象大了点,被包围了也很正常。

    刘安原本想让张飞去支援关羽的,但看到这群黄巾军的领军将领是周仓后,便放弃了支援关羽的想法。

    “妹的,演义里周仓在关羽千离走单骑寻找刘备的时候才出场的,难道是自己的到来,冥冥中改变了某些人的命运,使他们提前出现了”

    “这家伙,本来也就是黄巾军出身,出现在青州,也不无可能

    既然是来的周仓,想来关羽某一天虎躯一震,这家伙就匍匐在地,发誓为关羽扛刀牵马了既然这样,支援也就没有意义了。

    不过刘安还是有些不放心,吩咐徐庶,随时关注关羽的动向,一有危险,立刻救援

    毕竟,刘安在东莱的要求,是要一片地盘,不是像支援孔融那样打一仗就走。

    关羽驻兵黄县县城后,身边只留下三百校刀手守城,其余人等,被他分作无数小队,乔装打扮后,外出打听太史慈的消息,顺便打探黄巾军的动向。

    外面高呼喊叫的两万余黄巾军,关羽毛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

    数天后,外出的士兵纷纷回来,也给关羽带来了个他要打探的消息,太史慈,有下落了

    但是,目前太史慈却不在家,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

    这让关羽很无奈

    想了想,关羽决定,就在黄县住了下来,反正刘安需要在东莱建一个基地,这黄县离海不远,基本符合刘安的要求,驻军在这里,顺便将这一县收了算了

    只是太史慈不在家,家中只有他母亲一人,如何才能完成和刘安的赌约,成了让关羽头疼的问题

    “徐庶,徐庶,他有什么特点呢”关羽手持书卷,将手背在背后,在房间里来回的跺着步子。

    出兵前,刘安曾经告诉他,这太史慈有一个和徐庶一样的毛病,虽然关羽半信半疑,但也悄悄的记下了,可他想了一路,也没想出个所以然。

    有士兵焦急的跑来,“将军,黄巾贼终出兵攻打了太史慈母亲所在的村庄,望将军定夺”

    关羽恨恨的将书丢在地上,大怒,“点三百人马,随吾前去救人,这群该死的反贼,若某家手下再多两千兵马,定将他们杀个片甲不留”

    关羽带军一阵冲杀,将黄巾军杀散,看着破败的小村子和眼神绝望的村民,无奈的叹了口气。

    “大家若是愿意,随某家去往县城,某虽然出征东莱,奈何手下兵将人少,无法兼顾周围村庄,只有退入县城,才能暂保平安。”

    村民无奈,只得答应。

    关羽特意留意了太史慈的母亲,见老人家身体还算硬朗,吩咐两名亲兵前去照顾,自己带着大队人马,回了县城。

    “这乱世人命不如狗,这些平头百姓,太可怜了”关羽骑马走在前面,手捋长须,一声叹息

    “对了,徐庶在跟随老大之前,喜欢游历天下,后来在老大举办的天下第一武道会上认识,就跟了老大,据说据说老大是用了一笔钱,让徐庶将他的母亲安排在了徐州,算得上是个孝子。”

    “这太史慈目前不在家中,难道他们的共同点,是孝道”关羽微眯着单凤眼,心中仿佛豁然开朗,“定然是这样了”

    一念如此,关羽欣喜若狂,驱马赶到村民中,寻到了太史慈的母亲,见之前吩咐的那两名亲兵,竟然用长杆挑了一张躺椅,让太史慈的母亲坐了,抬着她行走,一块石头落到了地上

    关羽跳下马来,跟在了身边。

    太史慈母亲陈氏,见关羽打扮,知道是个将军,慌忙的要下来行礼。

    关羽止住老人,道“老夫人是否有一子,复姓太史,名慈,字子义”

    陈氏点点头,“我那儿子总爱闯祸,是肉有在外面闯了大祸”

    确定了太史慈母亲的身份,关羽心中高兴,笑道,“老夫人放心,子义应该很好,我是听乡亲说起,言子义是个豪情男儿。如今天下大乱,贼军四起,民不聊生,我那结义兄弟,乃是大汉皇子,早先就听得子义之名,有心结交,特意命我前来寻找,没想到扑了个空”

    “将军是说,你是渤海海阳县的刘安皇子的部下。”陈氏激动的道“可是真的”

    千真万确。”关羽手捋长须,“老大前段时间,随了三弟前去临淄剿贼,临行前吩咐我,一定要寻到子义,不知道子义现在和处老夫人可否知晓”

    “这逆子”陈氏叹道“早些时候,他自持勇力,在乡里犯了事,出逃在外,老身也有许多时日没见到他了”

    “刘安皇子收留流民,在海阳县驻军屯田,治下军队纪律严明,听说他那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已经深入民心,是个好官若子义能跟随其左右,也算是不枉此生了”

    听到太史慈不在家,关羽心中略感失望,犯事不怕,自己还不是犯了命案出来的只是太史慈不在家,这见不到人,何来说服之说

    回到县城,关羽命士兵寻了一处干净的院落,安排陈氏住下,又找来几名女子,权当丫鬟,供其使唤。

    那陈氏见关羽彬彬有礼,对手下士兵要求严格,家上刘安的名声已经在各地大为流传,已是暗暗将这些事情,记在了心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