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三国混混 >

第28部分

重生之三国混混-第28部分

小说: 重生之三国混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安上前,跟着跪在了刘辩和小刘协身边。

    身为儿子,他应该一跪

    见人来齐了,有太监上前,高声宣道”皇上有旨,着皇子刘辩,即刻邓位为帝,着大将军何进,及太后共同辅佐,处理朝政,等皇帝成年后,还政于朝”

    “封小皇子刘协为陈留王,刘协在历史上被封了渤海王,后来才封的陈留王。这里刘安要了渤海后,没有给他封渤海王,属于杜撰,有历史控的童鞋略过派宫中太师等悉心教导。”

    “皇子刘安,仍为安乐王,追授其剑术老师王越正式太保之名,驻兵渤海,震慑宵小”

    刘安等一众受了封赏的皇子大臣,皆山呼谢恩。

    这群人中,收益最大的,莫过与刘辩,皇位有了正式的圣旨,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

    王越也是熬出了头,终于有了太保之名,虽然刘安不是太子,这太保看起来也不是很符合情理,但皇帝亲封,刘安又是皇子,大臣们也就当这太保是追封而来,并没有异议。

    太保,在古代有很多种职位称呼,但在汉朝,属于三公之列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上的

    病榻上的汉灵帝,突然转动了几下眼珠,幽幽的醒来。

    看到眼前的众臣嫔妃,他竟然自己支起了身子,坐了起来。

    众人明白,这是回光返照的现象,都不敢说话。

    刘安心里阵阵难过,上前一步,道“父皇,儿臣年幼出宫,连个字都没有,父皇今天,就替儿臣起一个吧”

    汉灵帝仔细的端详了一阵刘安,才幽幽的道“本皇这一生,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这几个孩子,让他们受了不少苦头,朕这孩子刘安,少小离家,在外征战,竟然连个字都没有,今天,朕在临去之前,就给他起上一个,也死得瞑目了”

    “我大汉国势日衰,他在外带兵,刀兵凶险,愿苍天佑我大汉,佑我子孙,再现我大汉辉煌,这字,就叫天佑吧”

    有史官上前,将汉灵帝的话,记了下来

    汉岭帝环视一圈,见众嫔妃大臣只是哭泣,叹道“朕已知天命难违,既然新皇登基,尔等当尽心辅佐,都不要哭了。”

    “尔等自去吧,我要和刘安,说几句话”

    众人各有心思,却都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刘安站在床前,身边,史官持笔站着。

    “父皇是想跟儿臣说什么还需要将众臣支开”刘安有些不解。

    汉灵帝望着刘安,久久不说话,直到将刘安看得心里发毛,才叹了口气“我没将皇位与你,你甘心么日后会不会造反”

    “因为,我看不透你”

    那史官似乎有点不解,汉灵帝这样问刘安,要不要记载到史书上去

    “你照记便好”刘安觉察出了史官的迟疑,“这皇位,儿臣并没有心思去抢夺,也不会起兵造反,起码,我不会反了大汉”

    “如果我真的无情无义,孩儿这字,也不会留着,让父皇来取了”

    “我只希望,若日后有变,你能给你弟弟,留条活路,我见过了太多的宫廷争斗,血腥无比,我害怕”汉灵帝眼皮耸拉着,仿佛就要睡去

    刘安挥挥手,让史官退去,”本望想陪父亲最后一程,这些,没有必要提记了”

    史官恭身退去,汉灵帝仿佛喃喃自语般一直念叨着“我看不透你,你是我儿子么”

    刘安吓了一跳,这家伙,不会是心智大开,临死前明白了什么吧

    “父皇,有一个秘密,儿臣想告诉你”刘安见寒灵帝有些死不瞑目的意思,索性语出惊人。

    他憋着一个秘密,心中终日忐忑不安,这汉灵帝将死之人,秘密再是秘密,都会带进棺材里他怕自己哪天憋不住,说了梦话,才是惊世骇俗

    “什么秘密”汉灵帝虚弱的抬起眼皮,定定的看着刘安。

    “父皇记得,孩儿曾经摔落荷花池吗”刘安思索着,道“从那时候开始,我已经不在是那个曾经的皇子,起码。身体里的灵魂已经不是了”

    “你说什么”汉灵帝大惊失色,猛的坐直了身体,却又突然倒了下去。

    他已经是强弩之末,有心无力了

    “父皇莫急。”刘安坐在床榻边上,轻拂着汉灵帝的胸口,“我要说的秘密,对大汉,没有一点坏处,起码,可以有让大汉千秋万栽传扬下去的可能”

    “因为,我来自后世”

    “后世后世”

    刘安没有管汉灵帝的吃惊,继续说道“不知道是不是前世今生之说,上一世,我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出生就是一个孤儿,为了救一个人,我被水淹死了,但我恍惚间,我的灵魂却来到了这个朝代,这个朝代,距离我生活的那个年代,有一千八百年”

    “所以,我知道许多事情,就像当年,我曾经跟父皇说起,一年内,天下会乱一样,但我不知道,这些属于历史的东西,会不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改变”

    汉灵帝呆若木鸡,像在听一个荒唐的笑话。

    他仔细一想,刘安说的,句句真实,有许多事情,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那种对刘安莫名的神秘感,仿佛找到了答案

    “我不知道,你说的是否真实,但你那领地里的一切,都是后世人使用的么”

    “是,也不算是”刘安见汉灵帝问起,道“就比如那水车,如果我没有来,用不了多少年,也有人会将这东西发明出来,我只是让他提前了”

    “后世的科技之强,父皇没有见过,无法想象。比如,从渤海赶到洛阳,借助交通工具,他们最快可以只用一个时辰左右,他们发明的战争武器,可以在一瞬间摧毁百个大汉国”

    汉灵帝从震惊,变成了麻木。

    刘安说的,他不敢想象,即使想了想,也感觉不可思议。

    “所以,我不会反了大汉,我要让大汉,成为世界的脊梁”刘安声音铿锵,坚定有力。“所以,我在一步步谋划”

    汉灵帝叹了口气,“既然你从后世而来,那定然知道,我大汉的命运如何了”

    “我知道的,是大汉在后经历了两为皇帝,灭亡了”刘安也是一叹,“辩弟即位,宦官专权,与大将军争斗,大将军被杀,引西凉军进京平乱,董卓残暴,不到一年,费辩帝,立协弟为帝,天下四分五裂,诸侯并起,后天下被一分为三,征战百年,民不聊生”

    “灭了灭了汉灵帝死灰着脸,“我怎对得起列祖列宗”

    “后世人,对我如何评价”

    “父皇仙去后,受追溢,是为灵帝。”

    “灵帝灵帝哈哈灵帝”汉灵帝一阵大笑,“乱而不损曰灵,后人对某的评价,高了,高了啊”

    他定定的看着刘安,道“我若给你当皇帝,对你有没有帮助”

    “没有”刘安答道“做了皇帝,诸多不便,不如做我的诸侯王,更方便行事”

    “哎”汉灵帝叹了口气,“父皇最后一次,称一声父皇,父皇求你,若日后有变,请你照顾一下你的姐姐弟弟,父皇只有你们几个孩子,拜托你了”

    “你的秘密,父皇会为你保守”说到这里,汉灵帝却是一笑,“我都快死了,一个死人,是不会透露秘密的”

第38章 大将军的阳谋!() 
刘安离开汉灵帝的寝宫后,心里就开始隐隐的后悔。

    他不该把这样秘密的事情告诉汉灵帝的,怪只怪他太自信,一直以为自己是历史的掌控者,可以在一旁看着事情的发展,想参合的时候,就伸一脚进去。

    他没想过,这些当皇帝的,都是老奸巨滑的人物,万一这汉灵帝给自己来一个什么计谋,自家还傻傻的跳进去了,那活该被别人坑死。

    一直以来,他都在坑别人,这一次,仿佛好象是被这个便宜老爹给坑了

    “草”刘安恨恨的骂了一句

    既然泄露了秘密,他也没办法补救,唯一的想法,就是这个应该挂掉的皇帝,赶紧挂掉,这样,才不会将秘密泄露出去

    刘安的愿望还是实现了的,第二天早上,刘安就得到消息,皇帝驾绷了

    皇帝驾绷,皇子刘辩即位,处理皇帝后事,七七四十九日后,葬入皇陵。

    然而,在此之前,汉灵帝原本就不喜欢刘辩,认为他为人轻佻,难成大事,曾经将在病重之际,把刘协托付给西园军首领宦官蹇硕。

    虽然后来灵帝挂掉的时候,下了圣旨,让何进等辅佐刘辩登基,但这个统领了西园军的宦官,心中早就不服气了

    那蹇硕当时在皇宫中,想先杀皇后之兄大将军何进,然后立刘协为皇帝。他派人去接何进,说是要与他商议事情,何进不疑有他,即刻乘车前往。蹇硕的司马潘隐与何进早有交谊,在迎接他的时候用眼神示意。何进大惊失色,驰车抄近道跑回自己控制的军营,率军进驻各郡国在京城的官邸,声称有病,不再进宫。

    大将军手下兵马众多,蹇硕只有西园军一支军队,无奈之下,只得退而求其次,保住自己要紧,不在与何进争斗。

    没几日,刘辩在何进的拥戴下,宣布正式登基为帝,着大将军与太后共同监管国事,并宣布大赦天下。

    刘安将这些事情,看在了眼里,他心中冷笑,这十常侍之乱,恐怕马上就要来了。

    刘安没想要参与这群宦官和外戚的争斗,他需要的,是在这常争斗中捞些好处推动历史,让该出现的人,赶紧出现

    那何进掌控了大权,对想杀自己的蹇硕等恨得牙痒痒,密谋着想要将他杀死。这时候,有一个人,进入了刘安的眼里。

    他,就是袁邵

    刘安见到袁邵的时候吃了一惊,因为,他之前就见过了袁邵。

    那是他刚刚回京探望汉灵帝的时候,在寝宫门前与十常侍之一的赵忠起了冲突,还下领将赵忠丢到粪坑里去,那些听信赵忠命令的侍卫一时间拿不定主意,就是这个人,来将侍卫们劝退了,当时刘安还多看了他几眼,只是,没想到这家伙就是袁邵

    袁邵当时是中军校尉,在何进手下做事,他劝说何进,必须将这群宦官一网打尽,否则后患无穷。何进见袁邵很得天下豪杰拥戴,又世代都有高官在朝,对他很是信任,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他首先下了招贤榜文,不久,就招了好几个有名有姓的人物

    刘安知道后,好一阵郁闷。

    刘安在渤海时,曾经下过无数的招贤榜文,可来投靠他的,就只有一个韩暨稍微有点名气,其他的,虽然都有些长处,但刘安还是看不上眼。

    但大将军榜文一下,天下英雄就纷纷来投,这其中,让刘安眼红的,就有三人

    何颙,荀攸,及郑泰

    这三个人,哪一个不是智谋之士

    特别是这个荀攸,家中世代做官,是士家弟子,谋略很是缜密。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出了许多计策,每一计都是决胜千里只外的妙计

    活捉吕布,图谋袁邵,火烧乌巢,都有他的计策,可以说,是个眼光远大的谋略级人才。

    他还有个叔父,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彧,荀家个个大才,如果得了其中一个,刘安就有办法,将他们慢慢都收到门下,自己那有名无实的参谋部,就能成型了

    郁闷归郁闷,这荀攸投了大将军,他也没办法。

    不过,刘安嘿嘿一阵阴笑后,悄悄的派人,去给荀攸送了一封信

    蹇硕见何进权利日大,心中惶恐不安,悄悄的写信给了十常侍的赵忠等人,说何进要诛杀宦官,唇亡齿寒,希望看在同是宦官的份上,救援一下自己,后来,又去联络了刘协的母亲董太后,希望太后的侄子,当时是骠骑将军的董重,能帮上自己。

    那董重本来就与何进不对付,又听了姑姑的话语,有心去帮忙。可蹇硕的信到了张让等手里后,张让等认为投靠何进一边,能得到更好的宠信和地位,他们有现在的地位,也是何太后帮了很大的忙才有的,就将书信给了何进。

    何进大怒,逮捕了蹇硕,将他杀死,还把西园禁军全部收归自己麾下

    到此,何进几乎算是掌控了整个京师。

    这些事情,刘安却一直都在冷眼旁观。

    袁邵告诉何进,从前窦武他们想要消灭宦官,反而被宦官所杀害,就是因为消息泄露,现在大将军手掌重兵,如果现在将宦官们全部撤换杀了,简单无比。

    何进大权在握,又听了袁邵的进言,他本来就没什么主见,就前去找自己的妹妹何太后,要求全部撤换中常侍及以下的宦官,委派三署郎官代替他们的职务。

    但何太后不答应,怒斥“从古至今。都是由宦官来管理皇宫内的事情,这是大汉朝的传统制度,不能废掉。何况先帝刚刚去世,我怎能衣冠整齐的与士人相对共事呢”

    何进无奈,又难以违背太后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