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白蛇传 >

第50部分

重生白蛇传-第50部分

小说: 重生白蛇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府试时的拥挤不堪,人山人海,院试情况就好很多了,因为人数减少了不止一半。

    科举之路,其实就相当于是金字塔,最下面考取童生的人数最多,越往上走人数就越少,几乎是锐减。到了会试时,整个大离王朝也只录取两百个进士,可想而知有多少读书人被挡在了下面!

    许仙毫无疑问是这次院试最受瞩目的考生,名气早已经超过了室友方仲永,在杭州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到了考场上,还是没有任何的优待,和所有的考生一样,该接受的检查都会检查,考房也与一般考生无二般区别。

    好在许仙已经有过一次经历,对于考场不在陌生,拿着考试工具后到了考舍,便平心静气,耐心的等待着试卷的发放。

    一炷香的时间过去。

    叮!

    清脆的铃声响起,便有相关人员奔走于各个考舍之间,开始给考生发放试卷。

    试卷的内容都一样,也是分为四个部分:

    帖经、墨义、策论、诗赋!

    只是院试和府试相比,题目的难度、数量,却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比如府试时,试卷只有八十张,但到了院试时,就变成了一百一十张,多了三十张。

    这就代表着要考上秀才,需要远远高于童生的破题能力,才思必须得更加敏捷,否则考试时间根本不足以完成所有试卷答题。

    许仙拿到试卷,不敢马虎,神情一丝不苟,调整心情后,开始认真审题、答题。

    第一部分经帖对于许仙来说,依然是最简单的,基本上算是送分题,几乎拥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他,四书五经几乎都能倒背如流了,这种考记忆力的科目实在是没有难度。

    别人花两三个时辰也未必能做完,许仙只用了一个时辰不到,就将经帖的题目全部答完,速度快得令人咂舌,其他考生看了估计会难以置信。

    第二部分墨义,就开始和府试不同了。

    府试的墨义,几乎和经帖相差不大,只要熟读各种经义,就能从容应对,对答如流。

    到了院试考取秀才,墨义这部分就已经开始压演变,会考量考生的思路、想法、理念,而不仅仅只是翻译。

    比如这次墨义的第一题目,就是简单一句话:君子有絜矩之道。

    絜矩之道,指的是内心公平中正,做事中庸合德。

    这句话,代表着儒家关于修身的主要思想,也是大离王朝每一位学子所要学习的必修课,所有人都很熟悉。

    但是将其作为墨义题目,要延伸出来,还真算是剑走偏锋,很难有思路。

    许仙看完题目后,也在脑海中思考揣摩了好一会儿,才最终提笔开始答卷。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关于君子的修身之道,已经身具浩然正气的许仙,见解自然不俗。

    所以这一题他不需要走任何的捷径与窍门,只需要将自己内心的想法与准则写出来,就必定惊艳!

    果不其然,当许仙开始动笔之后,就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心中念头越来越清明,片刻不曾停滞,胸中蕴含的浩然正气,自发的与这片天地引起共鸣!

    这种共鸣,犹如大道无声,普通人感应不到,但却传递极远,跨过了不知道多少座山川,多少条江河……

    传递到了那遥远的圣院!

    圣院,天下读书人文气汇聚的中心……

    (刚到家,先更新一章。这是白天抽空断断续续码的,等会儿十二点左右应该还能更新一章。

    然后,咱们今天月票已经883张,涨了184张,各位书友很给力,所以我也不能掉链子,今天肯定要四更了!放心,不会食言,今晚不管怎么说,四更必定做到!

    再求15张月票,明天将会继续四更!)

第92章 儒将() 
圣院,和书院截然不同,并不是收录学子求学的地方,只有儒门儒生们才有资格进入,乃是天下文气汇聚的中心,读书人心目中的圣地!

    圣院之下,有诸多的圣庙。

    圣庙分布在大离王朝各大书院之中。可是有资格建立圣庙,必须得是大离王朝一等书院才行,比如金陵书院内,就建有一座圣庙,杭州书院内就没有。

    圣庙内供奉着的乃是儒教圣人,所以圣庙和山神庙、水神庙有些类似,但其神圣程度,却又远非山神庙和水神庙可以相提并论的。

    正是因为圣院、圣庙的存在,将文气规划分部得有条不紊,大离王朝读书人的地位才会如此之高,有功名之人才可以不惧妖魔鬼怪。

    只不过最近数十年,随着大离王朝的衰弱,圣院气运也在不断衰减,大儒的数量远远不如以前了。

    相反的是,其他有些教派却是迅速壮大,譬如这些年间各州府的寺庙数量就几乎成倍增长,速度之快让人诧异。

    “嗡~~”

    当许仙答题引发浩然正气共鸣,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圣院内正在议事的几位大儒顿时便察觉到了。

    其中,有一名身穿头戴红缨帅盔,身穿紫色蟒袍,臂露金甲,足履武靴的魁梧男子,明明就是带兵打仗的将军,但此时也站在坐在大儒的位置上,在外人看来必定是十分怪异,无法理解。

    但其实这并不奇怪。

    儒生,从来就不仅仅只是指文臣,更不仅仅只是指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儒门之中,照样也有威风凛凛,上战场杀敌建功的儒将!

    历史上,这样的儒将数不胜数。

    比如强汉时戍守边疆名将陈汤,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陈汤不但好学求问,饱腹诗书,才华学识过人,在汉武帝的奏章中写出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传世名言,其创造的辉煌战绩更是古往今来的名将难有能出其左右者!

    以四万汉胡联军一战摧毁北匈奴主力,击斩郅支单于,传首九边,从此使大汉天威名扬域外、至今不衰!

    前朝的李靖,正统文人出身,著有《李卫公问对》等经典名作,也曾带领三千士兵,抓住大雪天气,硬生生的打败了拥有数十万兵马的颉利可汗,将其活捉!

    所以儒门中,并不缺乏文武双全者。

    眼前这位红缨魁梧男子,便是大离王朝难得的文武双全的儒将之一。

    他诧异的望向波动传来的方向,很是惊讶地道:“今天是各州府秋闱院试的日子吧,竟然有考生在院试时,就能引发如此动静的浩然正气?”

    旁边一位大儒老者捋了捋胡须,对此却并不怎么震惊,而是颇为开心地笑着道:“鹏举你常年在外带兵打仗,所以对于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现在江南的杭州府,可是出现了一名绝世天才。若是培养得当,将来必定为我儒门的栋梁!为此,我们可都特意举办一次‘江南才子文会’。”

    ……

    ……

    随着时间流逝,许仙桌子上还没做的试卷一点点变少,墨义和策论两部分他都做得很顺手,直抒胸臆,这半年来在杭州书院勤学苦练的积累都一点点化作文字,呈现在了答题试卷上。

    不知不觉间,两日的时间就已过去,许仙将经帖、墨义、策论三部分做完。

    最后一日,只需要完成最后剩下诗词。

    院试的诗词也比府试的难度加大了很多,竟然要一次写出三首,这对于诗情才华是一个很大的考验。而且作诗词很讲究灵感,若是没有灵感,半天恐怕也难以做出一首满意的诗词,通常在科举考试之中,几乎很难流传出经典传世的作品,大多数优秀的诗词都是在特殊偶然的情况下做出。

    三首诗词指定的题材,倒不算太难。

    分别是:边塞、秋景、思乡。

    都算是比较正常、接触得比较多的题材,若是只作一首倒是简单,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三首,能勉强符合平仄韵脚,就算不错了。

    许仙皱眉冥思苦想了许久,半天不知道用那三首诗词。

    其实关于这三个题材的诗词,许仙脑海中装着有不少。可是一次院试就往外掏出三首传世名篇,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

    忽然许仙脑海中闪过一道亮光,眼睛骤然变亮,低声道:“似乎不用三首诗词啊……”

    这三个题材,可以用三首诗词去分别呈现主题意境。可如果能用一首诗词,就能概括三个主题意境呢?

    心念至此,许仙赶紧回过头去重新审视了一下题目,发现题目里的确没有明确说明必须写出三首不同的诗词,只要求了诗词中囊括三大主题就行了。

    一般人,肯定是要用三首诗词分别去表达三个主题。

    若是一首诗就能将三大主题皆尽表达清楚,完全也是可以的!

    “这就好办了。”

    许仙脸上露出一抹微笑,调整了一下状态,便开始提笔写词。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首词写完,考场之上再次文气翻涌,浩浩荡荡的汇入许仙体内,本来桎梏紧锁的瓶颈瞬间被打破!

    许仙体内所能容纳的文气,再也不仅仅只是童生的量了,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秀才!

    和府试时一样,考试尚未结束,当许仙答题结束之后,不需要阅卷修改,秀才功名便已经提前证得!

    这对于天下九成九的学子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到了许仙这里,似乎已经成了稀松平常。

    许仙心神一震,感受着体内强大了不止一倍的文气,被淬炼过的肉身,以及再度开始缓缓增长的正气之剑,很快便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看来这首《渔家傲·秋思》,的确能够以一敌三。

    事实上,这首千古名词,不但包括了边塞、秋景、思乡三大主题,更是将朝廷的重大问题反映到了诗词之中。

    现在的边塞上,诸多将士心中充满了杀敌建功的念头,尔后尽快回到家乡。但因为朝廷的政策,现在只能死守对峙,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挥洒,根本没有建功的机会。

    这首诗一出来,提前证得秀才之位,也是理所应当。

    (第二更!今天还有两章,我继续去码!各位明早起来看!)

第93章 婚期() 
许仙还不知道,当他这首《渔家傲·秋思》,不就后被一位儒将带到边塞去,会引得多少士兵的共鸣流泪。他现在知道的是,试卷上的题目全部完成,这次秋闱院试也就告一段落了。

    不过这次答完题后剩余的时间,没有府试那么夸张。等再检查一遍,有污迹的地方重新誊抄,再等一等,大致差不多就是院试结束的时间了。

    没办法,这次院试姐姐许娇容可是留在杭州城陪着,这时候她多半已经在贡院外等候着了。

    许仙要是提前交卷出去被抓住,以许娇容的性格,生气后少不了要收拾他。

    不过,让许仙没想到的是,在他完成试卷后过了差不多一个多时辰,他明显感受到天地间再一次文气翻涌,浩浩荡荡的在贡院上空汇聚,尔后猛地注入下来。

    只不过这一次,主角不再是他,而是另外一个号舍。

    很显然,除了他之外,另外也有人在完成试卷后,因为太过优秀,直接证得了秀才之位!

    “应该是方仲永吧?”许仙脑海中出现了自己室友那张稚嫩的面庞,有些惊讶。

    事先证得秀才之位和事先证得童生之位,难度可差了不止一个等级。他有比较大的把握自己能够连中两元,取得这次院试的案首之位,但事先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先证位’。

    没想到,方仲永这次也先证位了。

    看来神童还是神童,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压制而天赋减少,在秋闱院试还能先证位,已经足够说明他的天纵之资。

    “还好,我这次发挥得也算不错,要是稍微差一点,这次还真的就成了吹牛了。”许仙心中汗颜到。

    若是他这次发挥失误,不能先证位,那么案首之位肯定就会被方仲永拿去了。

    方仲永小小年纪,这次依然能够先证秀才位,许仙估计他恐怕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以文入道,踏入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

    于此同时,另外一件考舍内,方仲永尚未引气入体,感应不到太多的异象。他停笔后,检查着自己的答卷,当全部看了一遍之后,严肃的小脸上难得露出了一抹微笑,自顾自地嘀咕道:“这次算是状态超常,若是再让我做一遍,我都未必能够做得有现在这么好。”

    “这次,应该能超过许仙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