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田园凤女 >

第84部分

重生之田园凤女-第84部分

小说: 重生之田园凤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置,可实际上是最被人看不起的,家里体面些的婆子丫头都未必会给一个好脸色。

    这周家二房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了,咋就能这么做?这可是真的糊涂了。

    “金家公子娶的是马家的姑娘,现在马家已经衰败了,要不然,估计金公子也不敢这么明晃晃的说要纳妾的话来。”毕竟是在县城作死生意的,沐千澜对县城里的一些大户都是有了解的,开口便说道。

    “马家?可是之前那个马跃?”柳玉娘记性好,一下子就想起来这一茬了,忙就开口问了一句。

    “可不就是他,这金公子的娘子,是马跃的亲妹妹,说起来,因为马家和吴家联姻的关系,金家对这位少奶奶可是哄着捧着,但是自从马跃出了事儿以后,金家好似对这位就不和以前一样了,有人说是非打即骂,这正经娶过门的都是如此,做妾的还能有个好?”沐千澜接触的人多,一言一语也听了不少。

    不过,就算是知道这些,沐千澜也没打算多管,这是别人家的事儿,要是自己管的多了,不免讨人嫌。何况,那周岁岁瞧着也不是个好的,说不得是她自己愿意的,又能怨得了谁?

    索性的是她也没打算再让洛儿兄妹和木齐兄妹回到柳树村去,将来就算是说亲那也是在县城里,柳树村闹成什么样子,也和自己无关了。

    “婶子,有些事我想了很久了,今天人齐全,我正好和你们商量商量。”沐千澜开口道。

    “啥事,你只管说就是,还用得着商量。”柳玉娘忙就表态。

    摊上千澜这么好的东家,还有啥不满意的,只要她能说的出口的,自家能做到的,一定不带推辞。

    “以前,咱们这院子小,来的人多了也住不下,所以只能委屈你们把孩子留在村子里跟着老人过日子,可现在房子建起来好几个月了,也干透了,我寻思着,就算是小孩子住进来也不要紧了。要不然,找个时间你们都回去把娃娃接过来可好?”沐千澜这话虽然是商量,可是却能想到,没有人会不同意。

    现在柳树村出了这样的事儿,只怕是这几家都要担心自家的娃娃受连累了,不如索性就接着这个机会,把几家人都接出来。这样的话,就算是周岁岁做了别人家的妾,和这几家也没啥大的关系了,也能让她们更加安心一些。

    果然,柳玉娘和李翠兰两个面上闪过欣喜,她们二人的娃娃还小,留在柳树村,她们也实在是不能放心。可千澜这娃一年给他们这么多的银子,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要是还提出来要把娃娃带过来,她们自己也没这个脸。

    可千澜这娃真是个有心的,居然就想到了。还能主动说出来要把自己家的娃娃带过来的话,她们还有啥不满意的?

    “这娃娃调皮,要是真的带来了,我们忙起来没人管咋办?”高兴过了,柳玉娘想到了一个很要紧也很现实的问题。

    “这个不要紧,我一天都闲着,现在啥事都没有,活儿都被秀玉和彩云两个给干完了,几个娃娃白天就交给我带着,你们自去忙着,晚上来接就是。”四奶奶自己没有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娃娃也稀罕的很,这会子马上就自告奋勇表态了。

    沐千澜笑着开口道:“这个我也想过了,不光是四奶奶能帮着看孩子,柳爷爷和柳奶奶两个现在也闲着,要是他们愿意的话,不如就让他们也一同来帮着看看孩子们可好?还有王爷爷和王奶奶,也一起来。咱们现在虽然不是家大业大的人家,可也不少这一点吃喝。房子也多,不担心住不下,总不能就这么让你们一家子人分开过日子。”

    柳家现在柳树村就只剩下了两个老人和一个云娃,老三前两个月已经到了县学里读书,其他两个儿子连媳妇四口人都在自己这里做活。

    李翠兰摇摇头道:“我爹娘一定不愿意来,我爹做了半辈子村正,只要还做着这个村正,他就会坚守在村子里。”

    公公那个人要强了一辈子,只怕未必就愿意这么轻易的离开自己家到县城里来。

    “去了多劝劝,要是愿意来最好,要是不愿意,咱们也要尊重老人的想法。毕竟是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要离开是真的舍不得呢。只是你们现在都在县城,留下两个老人在家里,实在是不方便。”沐千澜笑笑。

    她倒是忘记了,柳家爷爷可是村正,这村正的事儿说多不多,可说少也确实不少。这柳树村离开了他还真是要混乱了。可是,儿女都不在身边,年纪又大了,村子里也没个大夫,还真是让人不能安心。不过,老人总是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想法,不愿意来也正常。

    柳玉娘却很是欢喜的道:“我回去就劝劝,到时候,让二老看着孩子,我们也能安心的做活了,家里头的那些估计二老舍不得,可是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交给别人帮忙看着就是了。”

    一年多的时间,柳玉娘现在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觉得比在村子里更好些,最起码在县城里,眼界开阔了,有见识了,不说是洛儿和木头这兄妹两个,就连四奶奶,现在都开始识字了,听说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字。她都想着呢,要是自家两个娃娃来了,不一定也能读书识字,不做睁眼瞎。可是,一直她也觉得不好开口,现在千澜说出来了,可不是意外惊喜?(未完待续。)

    PS:最近这几天,全国降温,小伙伴们要主意保暖啊,千万别因为天气变化而感冒了哦!

116 开学堂 请人坐馆() 
人这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能让娃娃们过上个好日子?她现在这么做活,可不就是为了给娃攒下一份家产?让娃娃们以后不要和自己一样过这样贫困的日子。

    跟着千澜这一年多的时间,自家已经有了不少的积蓄,她甚至都算过一笔帐,要是再跟着千澜做几年,那日子就真的好起来了,不光是能置办些好地留给子孙,就是供儿子读书,也没啥不可能的。

    柳玉娘虽然是在柳树村长大的,可却不是那等无知的农妇,她一直都在想,要是自家的娃能和木头一样,也去读书,将来自家也就算是耕读人家了,说出去都体面。要是儿子能考中个秀才啥的,那就是祖坟上冒青烟的事儿了。

    “我还想着,几个娃娃也都大了,不能就这么一直荒下去,等接过来了,咱们再寻摸一个先生,也不要求多有学问,能先教导几个娃娃读书识字就成,你们说这样可好?”柳玉娘才想着,就听见沐千澜如此说道。

    这一点,沐千澜想了很久,现在固定在她这里做活的人不少,这些人家都有娃娃,要是能给这些娃娃找个先生的话,估计这些人也都愿意。

    可是在柳玉娘听来,沐千澜简直就是看透了她的心思一般。

    “千澜,你咋就能想的这么周到呢?我也一直先想着呢,这娃可不能荒废了,像是木头,现在在县城里读书,可和以前不一样了。我瞧着都羡慕的很。总想着也能让我家的娃娃也和他一样。”柳玉娘笑着说道。

    做娘的盼着儿女好,这一点,她并不觉得需要隐瞒,因此张嘴便说了自己的心思。

    “可是找个先生一年下来要花不少钱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能让孩子读书,大家都高兴,可是想到那一大笔的银子,李翠兰的笑容淡了下来。

    就自家娃娃和玉娘家的娃娃上学,聘上一个先生,花销可不少哩。两家跟着千澜,现在的日子虽然比起之前好过了许多。也算是小有积蓄。可是请一位先生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年下来的收入,只怕是有一半的收入要归先生了。

    “这个你们放心吧,我已经仔仔细细的想过了。就在咱们家的大宅子里腾出来一个院子。办个学堂。而且不光是你们两家的娃来这里读书。只要是长期在我这里做活的,并且做的好的,娃娃都可以送来到这个学堂里来读书。至于先生的束修。不用你们费心,我一个人承担。当然了,既然是办学堂,咱们也不能就局限在自己家里,这周围的娃娃要是愿意来上学的,咱们也要,可是这些娃娃就不能白白在我这里读书了,那就要收束修。”

    沐千澜简单的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这几个人也都算是听懂了,尤其是在听沐千澜说她愿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束修以后,就觉得更加惊讶了,那对工人好的东家也不是没有,可是咋就能有千澜这样的?不光是给大人工钱,还要管着娃娃读书。

    这在大齐是少见的,可是后世,却不少见,许多公司为了能让职工安心工作,就有这样的后勤保障。因此,沐千澜不过是把后世见过的一些东西复制过来而已。

    几个人听了都是拍手赞成,立刻就讨论起来,那一处院子做学堂最好等等的话题。

    不得不说,沐千澜此举确实很得人心,这些人一听自家的娃娃能白读书,不用给先生束修,只要准备笔墨纸砚和书本就行,那可是真心的高兴,做活也更加用心了。沐千澜便是用这简简单单的一招就把人心都笼络了过来。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时不说,只说柳玉娘等人得了沐千澜这话,那里还能继续等下去,第二日便去了柳树村把家里的娃娃接过来。

    正是和李翠兰想的一样,村正两口子并不肯来,而王家老两口因为舍不得孙子,却跟着到了县城里,就住在沐千澜给王长川两口子准备的小院子里。

    这院子虽然不算大,可是他们一家子人也不算太多,也够住了,王长川的爹娘年纪也不算大,王老爷子每天儿子出工的时候,就跟着去上工,虽然体力不如年轻人,可是却比年轻人的经验多,许多事情上手很快,而老太太每天还能帮着去给工人做饭什么的,倒是也不光在家里靠着儿子养活,沐千澜见此,索性就商量,让他们二老也为自己做活。

    这二人想着能帮衬儿子媳妇也是好的,可是又觉得要是领的钱多了,有些不好意思,毕竟他们两个人就算是再怎么尽心,到底也不如年轻人做的活儿多,所以坚持两个人一个月只要一两银子,也就是一个人的工钱。

    沐千澜也不强求,只让他们闲了的时候就去帮忙,要是累了什么的,就不用去做活。

    而她自己除了找木匠打桌椅板凳,准备笔墨纸砚之外,把学堂布置起来以后,就是到处打听寻一位合适的坐馆先生。

    虽然沐千澜最开始说的是找个识字的就成,可找着却还是想要一位学识好一些的。沐千澜心里已经盘算过了,她孤身一人,也没什么人能帮衬自己,现在她做的这些又越来越大了,实在是需要有人帮着自己,这就要她必须培养自己的人脉势力。

    现在他身边的人虽然都忠心耿耿的,可是却都是没读过书的,见识上不免就少了些。要是这些娃娃有几个能有出息,将来凡是有一个两个能念着她一丝的好,那也能受益不少。至于剩下的一些不能走仕途之路的,将来捡着那些好的留在身边培养出来几个,也能成为自己的帮手,那可不是极好?

    故而她不知道费了不少心思,拜托了多少的人才寻摸到一位让她觉得满意的李姓秀才。

    这位秀才年纪不大。不过三十余岁的年纪,学识相当了得,可以说是学富五车。只可惜的是此人虽然颇有学识,无奈却是个命运不济的。

    他七八年前不过二十余岁,就中了秀才,正春分得意的时候,却被路过的一辆马车撞断了腿,留下了一些后遗症,现在走路的时候有些跛。

    按照大齐的律法,残疾之人不能入朝为官。所以。他就因为这一次的车祸,彻底的失去了做官的资格,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极,可却还有一大家子人等着靠他过日子呢。他只能断了继续读书的念头。安心的做一些抄抄写写的事情。赚一点微薄的薪水养活一家子人。

    他全家七八口人。除了领着朝廷的一份米粮,就靠着他赚的那些小钱过日子,家境颇为艰难。却偏偏是个有些执拗性子的。就算有人愿意请他去坐馆,也被他辞了。

    沐千澜诚心请他到自家的学堂做西席,这人原本也是不肯的,可最后听说沐千澜是为了在自己家里做活的人办了这个学堂,不知道触动了他的那一条神经,居然同意了。并且在第二日就到了沐千澜早就预备好的学堂里正式开课了。

    有了李秀才坐馆,再加上院子里的课堂也都预备好了,这学堂也就算是彻底的办起来了。虽然入学的十几个娃娃年纪不一样大,可是,却因为都从来没有启蒙过,李秀才就直接把这些娃娃放在一个班上读书,也并不算费劲。

    对于这份差事,李秀才很是满意,自从他伤了腿以后,一家子人的日子过的艰难,他都觉得生活没什么奔头了,越来越消极,要不是还有父母儿女要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