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

第27部分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第27部分

小说: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他们原来的一窝山贼换了一身衣服,内心秉性没有一丝的收敛,反而仗着这身衣服更加凶恶。

    他本身就是在刀头上过活的人,深知富贵险中秋,因此,台上皇帝刘崇的一番话,正好触动了他内心的原始**,跟着大家一起喊了起来。

    台上的刘崇,听到如此雄壮的呐喊,看见如此高涨的士气,心里不禁暗暗得意起来:哼,这个杨衮估计就是个怂包,做事瞻前顾后,举棋不定,这不是成大事的人,只有像朕这样的雄主,才能讨伐逆周,问鼎天下!

    随后,刘崇轻轻挥了挥手,众将士瞬间没了声音。

    “既然弟兄们有如此的决心,那咱们就修整一日,明天兵出太行,杀向汴梁!”

    ……………………

    话说,汴梁禁军大营之中,新皇柴荣已经决定御驾亲征,便与手下谋士王朴、范质商议,该如何救援潞州,击败刘崇,驱逐胡虏。

    此时,潞州城的战报已经八百里加急,送了过来,王朴沉思片刻,说道:“禀陛下,臣以为刘崇此番攻打潞州未果,又听说圣上将御驾亲征,驰援北地,必会放弃攻城,转而‘围点打援’,在大军必经之地埋伏起来,以逸待劳。”

    柴荣一听,思绪也开始翻动起来,要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太好办了,北汉联合契丹有十好几万的兵马,还带有大量的骑兵,我军数量逊于联军,有没有那么的马匹,在野外受伏的话,估计很难有胜算。

    见柴荣脸上充满了忧虑,王朴站在那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忽然想到,惊喜得有些空着不在,失声叫道:“陛下!”

    一旁的范质连忙拽了拽他,生怕他惊吓到皇上。柴荣看了,并没有生气,眼角一笑,说道:“爱卿,可是有了妙计?“

    此时,王朴意识到刚才有些冲动失礼了,抖了抖肩膀,恭敬地说道:”陛下,妙计算不上,只是一些微末的主意。“

    ”别卖关子,有什么想法快说!“

    ”是陛下!“王朴移步到地图前,接着说道:”陛下请看,救援潞州必走太行南麓,汉辽联军必会沿山边设下埋伏,等待大军。“

    柴荣点了点头,看了他一眼,示意他继续。

    “虽然贼兵众多,声势浩大,但是刘崇、杨衮他们深入中原,必不会分兵别处,定是集中兵马,堵住这里一处,等待陛下领兵前来。那么这样,咱们可以多派几路兵马,从不同方向杀向潞州,到时候旁敲侧击,必会让他们首尾难顾!”

    柴荣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身心雀跃,连连称赞:“好计!正是妙啊!”

    于是,柴荣连忙命人传令,诏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为主将,以澶州节度使郭崇(即郭崇威,郭威称帝后,为了避讳,隐去威字,只称郭崇)为副,领兵三万,自磁州(今河南磁县)进兵赴潞州,击敌后路,截断补给;

    又命时任河中节度使王彦超,自晋州(今山西临汾)进兵赴潞州,带着两万士卒,击敌侧面,负责搅扰,牵制贼军,有陕府节度使韩通为副将,

    接着,命马军都指挥使樊爱能,步军都指挥使何徽,滑州节度使白重赞,郑州防御使史彦超,前耀州团练使符彦能等,引滑州、郑州等京城附近的兵马为先锋,赶赴泽州,以宣徽使向训为监军。

    最后,皇帝柴荣自己带着王、范等文臣谋士,在殿前都指挥使张永德的护卫下,领禁军三万,亲出汴梁,抵御外敌。

    ………………

    又过了数日,柴荣带兵到了怀州(今河南焦作),命士兵暂且修整。

    忽然,有飞马来报,北汉刘崇已放弃潞州,引兵东南。柴荣一听,心里感到有些疑惑,这不是正常的套路啊,竟然敢长驱直入,深入腹地,就不怕前后夹击,走投无路?

    想到这里,柴荣嘴角轻轻一笑,这刘崇果然是庸主,连这样的兵家常识都没有,真是天助我也啊!连忙传令加快脚步,迅速进军。

    禁军中,控鹤都指挥赵晁,本是胆小懦弱之人,靠关系才得此职位,只想着当官敛财,没想到此次真的要打仗去了,内心开始担心起来。

    于是,悄悄找到柴荣身边的近侍,通事舍人郑好谦,说道:“贼军气势正盛,不可轻敌冒进,以免中了埋伏,陛下正传令加速进兵,恐怕不是良策。”

    郑好谦想了想,好像有道理,便过去劝诫皇帝。

    周主柴荣一听,面带愠色,沉声说道:“你一个宫中之人,怎会晓得军情,阻挠大军?是不是有人主使,速速供出,免得受刑!”

    郑好谦被这一吓,慌慌忙忙,吐露实情,说是听赵晁所言。

    周世宗大怒道:“现在正当一鼓作气的时刻!应该加速前进,迎难而上,三军用命,挫掉敌军锋锐!谈何持重缓行?“

    立即下令免去赵晁职务,押回大牢,等战胜了贼兵再行发落。

    此令一下,三军无不骇然,再无二言,加快速度,只用两日就抵达了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柴荣命令大军在东北隅下营扎寨,正与北汉军相接。

    此时,北汉皇帝刘崇,引着汉辽联兵,放弃潞州城后,也向泽州杀来。行至高平南岸,听到柴荣率大军已到,据险立营。

    两军主力在泽州高平县的巴公原列阵决战,巴公原是一个开阔平原,非常适合大兵团会战。

    两军各自修整了一天,明日清晨,双方列开阵势,对峙在高平县外。

    次日,天色蒙蒙发亮,将士们就开始埋锅造饭,渺渺炊烟从营地升起,伴随着东方渐渐放白,高平旷野之上,已是人影攒动了。

    片刻之后,旌旗招展,刀枪林立,处于北汉军队中的张二狗,顺着前面露出的一点缝隙,看到这样的架势,不自主地嘴中咽了咽口水:妈呀!这对面的军队,看上去可是比前些天的潞州军,要凶狠强壮得多的多啊!心里一阵打退堂鼓,开始有些担忧自己的性命了。

    其实,在这样压抑沉闷的环境下,像张二狗这样临阵害怕的人,双方军队中都有不少,就连曾经杀人不眨眼的刘大疤,此刻手心中也开始出汗,毕竟这打仗确实是要掉脑袋的,这个时候怕死也是人之常情。

    北汉军列出一字长蛇阵,刘崇亲率禁军主力居中,张元徽居左,辽军杨衮居右。

    周军以凹形防御面应敌,樊爱能、何徽居右,对位张元徽;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李重进居左,对位杨衮;宣徽使向训、郑州防御使史彦超率精锐骑兵居中,对位刘崇本人;周世宗本人亲率近卫在二线压阵,殿前司都指挥使张永德、赵匡胤随行。

    双方士兵枕戈待战,蓄势待发,战场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等待那一触即发的时刻。

第三十七章 高平激战() 
春意暖洋洋,野花阵阵香,高平县城外的巴公原上,人马喧嚣,惊得四下里觅食的鸟儿上下乱飞。

    北汉皇帝刘崇率领着的汉辽联军从北面而来,正面撞上了后周柴荣领导的后周部队,双方大纛飞扬,枪如林立,人头攒动,战马嘶鸣,众将士剑拔弩张,已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

    旷野之上,南面军队中拍马走出一员年轻将领,只见他剑眉星眸,挺鼻薄唇,刀削斧砍般脸庞上,留下着岁月雕刻的几分刚毅与沧桑痕迹,就像是一座的万仞绝壁。身着金黄明光铠,头上没有佩戴头盔,却用一个金色头冠束着头发,手上也只是握着一柄长剑,虽然看上去不是那么勇猛,但身上自然显露着一股与生俱来的、无可撼动的威严。

    骑着一匹浑身雪白的宝马,走到两军阵前,抬手直指对面中军,朗声说道:“大胆刘崇,竟然勾结外族,欺侮百姓,真是罪大恶极,人人得而诛之!”

    听到柴荣的一番话,北面北汉士卒们起了些骚动,这时,从中也走出一人,但不似柴荣年轻伟岸,肥胖的身子略带猥琐,有些生气地厉声说道:“哼!郭荣小人,你父亲郭威本是我刘家家将,背主篡位,夺我刘家天下,实属无耻!现在,朕就要讨回本该属于刘家的一切!”

    “笑话!这天下本来也不是你刘家的,自刘汉建立后,百姓生活更加水深火热,社会益发黑暗**,这样的朝廷早该被推翻的,现在想想,父皇当年还是有些助纣为虐呢!”

    “你……”刘崇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什么,急急说道:“休在这呈口舌之利,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柴荣也懒得多费口水,留下一句话:“那就等着瞧吧!”拍马回阵了。

    趁刘崇和柴荣对话的时候,辽军主将杨衮也没有闲着,他对后周军阵型进行仔细地观察侦察后,认为后周军实力强大,阵型合理,眼下没有看出什么破绽。

    于是,等刘崇回阵后,找到刘崇,要求重新配置阵型,制定新的作战方案。

    然而刘崇刚刚在阵前看了看后周的军队,此刻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觉得周军人数不多,而且骑兵偏少,完全不是对手,甚至有些后悔不该请辽军来分功。

    心里想着:此番作战,不仅能大破逆周,更会让外人心服,真是一举两得啊。想到这里心里难免有些沾沾自喜,便命人在中军摆出牙床,一边奏乐,一边品酒,附庸风雅,像学那古时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显然此刻,刘崇正沉浸在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历史大戏之中,见杨衮还很不识趣地打马走了过来,面色有些不耐烦,而且张口就说联军正处于劣势,这让刘崇很是扫兴。

    于是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忽然东北风大起,吹得两军将士毛发森竖,个个惊悸,感觉甚是怪异。

    片刻之后,又转成南风,风势也小了许多。

    北汉军阵中,副枢密使王延嗣,以及司天监李义,见风势已经变小,于是,急忙进见刘崇,说道:“陛下,此刻风势已小,正可出战,勿要怠慢了时机!”

    刘崇一听,心里正是这么想的,便要下令进兵,枢密直学士王得中从一旁赶紧下马,拜倒在地,劝谏说道:“陛下,此刻风势北吹,与我相逆,不利于我军冲锋,怎么能轻言出战呢?这李义久司天文,竟然不知道风势顺逆,昏昧如此,罪当斩首!”

    这王得中一番好意,但此刻的刘崇已经沉浸在自己的意淫之中,谁的话也听不进,大声怒叱道:“我意已决,你这等书生休要在此妄言!还敢多嘴的话,朕必先斩了你!”

    见皇帝一脸怒像,王得中吓得退到了一旁,不在说什么。

    杨衮刚才也注意到那阵怪异的南风,不得不想起十余年前,契丹与后晋之间的白团卫战役,本来是契丹军占据优势,结果风沙大起,晋军迎风逆战,反而将契丹军大败,辽太宗骑骆驼狼狈而逃。现在是周军也是顺风而战,岂不是更容易击败契丹军?

    可又想到刚刚在刘崇那里和他大吵了一架,杨衮现在心里十分的愤恨,于是决定只坚守阵地,不施援手,坐看自以为是的刘崇自己解决敌人。

    不过这也正合了刘崇的意,他本来就后悔请来契丹援军抢功,这下辽军不出手,功劳都是自己的了。

    刘崇听着音乐喝着小酒,传令张元徽的东军,令他率先进兵,要在气势上压倒他们。

    左翼的张元徽是北汉第一悍将,智勇双全,素有谋略,尤其擅长重骑兵冲锋,在此前率领先锋军,在潞州郊外之战中,诈败诱敌,阵斩了后周大将穆令均,杀散了数千人们,传到后周军中,至今还有人因为他的骁勇,心有余悸呢。

    他接到刘崇出击的军令,一挥手中大刀,身先士卒,率部直冲向周军右翼,四千名铁甲骑兵鼓噪着逆风而进,高平的大地上响起了轰隆隆的马蹄声。

    “哒哒哒……

    轰隆隆……“

    四千匹披着重甲的战马,在骑手的控制下同时狂奔,迅疾宛若狂风,汹涌恰如潮水,所到之处尘土飘扬,杂草纷飞,声势骇人。

    “全军冲锋!”

    “杀光他们!”

    张元徽一马当先,一边疾驰,一边弯弓搭箭,转眼数箭已发,伴随弓弦声响起,后周军队中便有人应声倒下。

    后周军的右翼,领军的将领是樊爱能和何徽,他俩本来正在为风向有利而窃喜,猜测敌军可能会不战而逃了。没想到对方却气势汹汹地朝自己冲来,眼看着身边有士兵中间身亡,顿时被吓得不轻。

    一阵慌乱中,急急下令,“弓箭手,放箭!”

    听到命令后,躲在后周骑兵身后的两千弓箭手将一起将弓箭上举45度,一阵仰射,“嗖嗖嗖”,箭矢像暴雨般倾泻到奔驰的北汉的骑兵人群之中,顿时人仰马翻,惨叫连连,不少北汉的士兵中箭坠地,即使没有射死,也随即被奔驰飞掠而来的同伴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