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

第36部分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第36部分

小说: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他们都是……”

    契丹副将闻言,冷冷一笑,“是什么?哼,眼下,他们只是我们突围的垫脚石,替我们受罪的羔羊,有了他们的拖延,我们便会多一些时间逃命!”说罢,便加快速度向北方拼命逃窜去了。

    还处在陷阱与火焰包围的契丹士兵,见主将杨衮受伤被擒,副将已经逃走,便桥也被毁掉,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了希望,在后周士兵的大喊声中,纷纷丢掉了武器,高举双手,投降了。

    看着贼军中手臂高举,后周军中发出阵阵的欢呼,拼杀了大半夜,折损了这么多的兄弟,毁了一座县城,终于将赢得了胜利。

    这时,远处的天边泛起了白光,月亮、星星隐没了行迹,漫漫长夜终于迎来了黎明。

    伴着黎明的微光,李筠看着身边的战士们浑身是血,有些更是伤痕累累,地上血迹斑斑,一片狼藉,城墙下、陷阱中还有尚未咽气的士兵,口中正发出呜呜的呻。吟之声,好像在控诉着战争的残酷。

    李筠稍稍回了回神,命手下的士兵就地在岳阳城北安营扎寨,又命人前去通知藏在山中的百姓,协助部队打扫战场。

    转眼大营已经建好,李筠在大帐之中,与杨衮四目相视,面对面坐着。

    杨衮此时肩膀上的箭已经被取了出来,还略作了包扎,但身上还绑着绳子。

    李筠一手捧过一只粗碗,一手用木匙舀了一汤匙米粥,递到杨衮嘴边,轻轻说道:“杨将军,吃点东西吧。”

    杨衮将头扭到一边,冷冷说道:“哼!休要在此惺惺作态,假装慈悲,我既然已经被你所缚,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呵呵,老将军,休要动怒,先吃些东西,垫饱肚子,其他的事稍后再说,呵,稍后再说!”李筠听了这话,不怒反喜,陪着笑脸说道。

    “哼,我不饿,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此时,大帐门口内站出一人,李筠示意了一下,将碗放在桌上,轻轻说道:“老将军,你这等冲动着急,怎么谈事情?既然不吃,那就想下去休息休息吧!”

    说完,吩咐手下将杨衮架着出去了,又叫来了进帐的人。

    “禀告使君,战报已经统计好了。”那人施礼说道。

    “恩,快快报来!”

    此次太岳山下一战,李筠按照郭屹的建议,以及根据郭屹从前方传来的及时情报,果断制定了火烧岳阳的计策,围堵契丹士兵回军。

    此战中,在城中被大火烧死的多达两万余人,突围被杀、跌落陷阱的也有五千多人,由于杨衮经验老道,急中生智,搭着便桥突围而出、向北逃窜的也有三万之多,其余所剩的一万五千左右契丹士兵悉数投降。

    而后周潞州这边,在拼死堵截时也付出了五千人的代价,当相比较而言,已经算是很少很少的了。能够以少胜多,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是难得了,除了郭屹的建议、情报外,更重要的是契丹人自己贪婪的心理,他们对钱财的渴望葬送了他们自己。

    李筠听完之后,心里甚是兴奋,不禁心想:这罗博小小年纪,竟有如此多的计策想法,真是难得啊!又想到郭屹那傻傻的笑脸,长叹一声:要是屹皇子能有这样的心智,先皇便可含笑九泉,大周也是后继有人啊!也不知他们在高平那边怎么样了?

    正在李筠担忧郭屹等人之时,忽然外面一阵嘈乱,原来是胡县令带着城中百姓回来了。

    此时,城中的火势已经变小,只有少数的火焰还在晨风中晃动。

    县里的百姓寻着焦味,快步来到城中,只见城内处处是浓烟,地地是焦炭,原来的家园已成废墟一片,难掩心中的悲伤,顿时泪如雨下,抱头痛哭。

    胡县令见百姓如此伤感,于心不忍,便来到军营想讨个说法。

    李筠问清缘由,站在军营之前,朗声说道:“各位乡亲,你们家园被毁,无家可归,鄙人也深感痛心,请受李某三拜!”

    说着,双手抱拳,深深施了三个礼,接着说道:“乡亲们,先莫要悲伤难过,试想一想,假如县城不被大军所烧,就能逃得了契丹人的劫掠吗?说不定,那时契丹人走的时候,也会一把火烧了岳阳,就凭这帮胡虏的贼性,这种事情也是常见的啊!”

    听了李筠的话后,众人渐渐低下头,李筠又继续说道:“乡亲们,你们的牺牲并不是白费的,看看你们的身后,看看的大营之中,这些都是契丹的尸首、俘虏,一座空城换了四万贼人也是很值得的!”

    “好了,李某愿提供一半的军营,先让乡亲们遮风避雨,等奏明陛下,再为百姓安家落户!”

    众人听到了李筠的许诺,连忙拜谢,各自回去了。

    正当李筠准备回去时,只见沁水河东岸,一片烟尘滚滚……

第四十九章 杨家归降(一)() 
一条沁水,将东西两畔分割成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东面绿草如茵,野花缤纷,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芬芳;西面断壁残垣,满目疮痍,不时飘来令人作呕的血腥与烧焦味。

    晨风吹拂,河水激溅,一行两万人踏着浮桥,浩浩荡荡来到了沁水河的西岸。

    一展大旗之下,为首的几名将领,或成熟稳重,或英气勃发,身后的士兵更是精神饱满,枪明戟亮,看得对岸的百姓齐声叫好。

    站在军营门口的昭义节度使李筠赶紧上前迎去,只见众人簇拥之下的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时日带领潞州精骑驰援高平的郭屹和罗博。

    而此时的郭屹已经变了副模样,身穿龙虎明光铠,朝阳下烨烨生辉,因为此时郭屹还未及束发,额头上只缠一根红丝带,在微风中,随着坐骑的颠簸轻轻扬起;一匹健驹哼着响鼻,走在队列的最前端,马背上耷拉着的,正是郭屹那对黝黑的镔铁倭瓜锤。

    李筠不禁暗暗赞叹:只几天不见,小皇子竟然如此的英武!不过,他的这身打扮……难道他已经公开身份了吗?

    正在思量时,只听郭屹的背后有人高喊道:“父亲,新晋赵王在此,快上前行礼!”

    听了这话,李筠方才回过神来,仔细一看喊话之人,原来是自己的儿子李守节。

    原来,屹皇子已经被封为赵王了,看了当今圣上对他还算不错!李筠心里想着,便赶紧率领手下的人迎了上去。

    李守节见父亲已经率人过来,快马超过了郭屹,翻身下马,拉着李筠兴奋的说道:“父亲,你还不知道吧,前些日子在潞州城大闹募兵处的,竟然是先皇的亲孙儿,现在已被陛下赐为赵王了!”

    还未等李筠答话,只听后面有人冷冷哼了一声,抬头一看,原来是老相识,禁军马步都虞侯——李重进。

    这李重进乃是后周太祖郭威的外甥,他的母亲正是郭威的四姐,柴荣被郭威认为养子后,他便是柴荣的姑表兄,郭屹的表伯父。在郭威临终前,特命李重进向柴荣行君臣之礼,以免其觊觎皇位。但在李重进的心里,对柴荣继位还是有些不满的,所以对柴荣赐予郭屹的赵王有些不屑。

    李筠见后面的李重进脸色有些不悦,赶紧陪着笑脸,解围说道:“呦,原来是李将军啊!”

    李重进并没有马上对郭屹施礼参拜,心里认为原来这李筠和他自己一样,也是不太乐意承认这赵王,脸色肌肉渐渐不在那么绷紧了,同样笑着说道:“李使君亲自迎接,真是受不起啊!”

    他李重进只是禁军中的一都虞侯,而这李筠再怎么说,也是一镇节度使,属于封疆大吏,李重进这么说有些贬低李玉的意味。所以,此话一出,一旁的李守节有些待不住了,目光恼怒的瞪着李重进,“你……”

    这时,从后面轻轻走过来的郭屹,也觉得局面有些尴尬,便扯着嗓子,喊道:“好……饿……啊!小王我还……还没吃饭呢!”

    众人这才注意到,自己言辞行为有些过分了,便各个低头不在说话。

    李筠看儿子有些冲动了,安抚了李守节一下,接着举起手来,说道:“好了,众将士一路奔波,请进营休息吧!”

    说完,便往边上一推,做了个‘请’的手势,郭屹装着什么也不管的模样,仰着马头直奔营帐中的伙房去了,后面跟着一骑,自然是罗博了。

    李筠呵呵一笑,自引着李重进、史彦超,还有自己的儿子、一干裨将副官,进了大营,身后的士兵自有人招呼。

    众人落座后,李筠开口问道:“李虞侯不在高平,伴随圣上左右,率军向北而来为何啊?”

    李重进听了,心想:这是在责怪我吗,看来你还什么也不知道啊?

    随即,笑着说道:“李使君,在忙于岳阳战事,对南边战事不是很了解啊!在众将士们的齐心协力,英勇战斗下,我大周禁军在高平吓退了契丹大军,全歼了刘汉贼兵。”

    身边的只听他将“吓退”说得特重,心中自然明白,好像在说李筠在岳阳县城成功伏击契丹,是因为从高平撤退后,他们士气大挫,才会有这样的战绩。

    一旁的李守节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叫过父亲,要将高平之战的始末讲给他听。

    就在大帐中一番暗暗较劲时,郭屹带着罗博从伙房走出,手里拿着好多窝窝头,边吃边在营中玩耍。

    两人兜兜转转,来到一处众兵守备的军帐前,郭屹歪着脑袋,正准备进去看看,门口卫兵大声喝道:“军营重地,闲人闪开!”

    郭屹身后的罗博眼睛一瞪,骂道:“瞎了你的狗眼了,这乃是当今圣上的亲侄子,刚刚受封的赵王!”

    门口的士兵虽然看郭屹盔甲鲜亮,但毕竟是生面孔,所以不认识也是正常,听了罗博的话也不知是真是假,有些为难的说道:“那两位在此等等,容小的我去问问将军。”

    郭屹见此处戒备森严,肯定十分重要,所以还是不要惊动了李筠,自己先去看看好了,便从怀中掏出一面金牌,呵呵傻笑道:“这……这个可比你们将军大……大吧!”

    那群守在门口的士兵一看,吓到连忙跪倒在地,高呼:“小的有眼不识泰山,不知赵王千岁在此,万望恕罪!”

    郭屹很是得意的点了点头,对罗博使了一个眼色,罗博接着说道:“好了,都起来吧!赵王来此,只是无聊想玩耍玩耍,能进去看看了吗?“

    底下士兵赶紧点头说道:”能,能,能,当然可以!“

    罗博一撩帐门,让郭屹先进去,接着回头说道:”对了,忘了提醒你们了,要不想让别人知道你们对赵王无礼,那最好别让人知道赵王来过此地!”

    说完,随着郭屹进了军帐,留下外面一群士兵,呆呆地看着轻轻垂下去的帐门。

    郭屹大摇大摆得走进去了大帐,便看见一员老将被绑在椅子上,浑身是血,肩膀带伤,但神情淡然,闭目沉思。郭屹见着有趣,便想逗他一逗,靠上前去,弯下身子,轻轻地伸出手要拔他的胡子。

    “哎呀!”杨衮大叫一身,见面前只是个半大的少年,咧着嘴巴嘿嘿的大笑,顿时更是恼怒,“哪里的毛小子,在此捉弄老夫?”

    “呵呵,原来你……你还活着啊!”郭屹并没回答他,自顾自地说着。

    这让杨衮更是恼火,想我杨衮英雄一世,竟然让一傻子戏弄,真是可悲、可叹啊!

    就在杨衮摇头长嘘时,郭屹忽然开口说道:“你就是杨衮?”

    不光是被抓的杨衮疑惑,就连罗博都是一脸诧异:这混乱世道上,只有自己、师父知道公子的真实面貌,就连相识最早、甚是忠心的潞州李筠都没告诉过,为何今天公子要表现出来?而且,一眼就认出被抓的就是杨衮,这要让杨衮传出去,那可如何是好,公子究竟在想什么呢?

    杨衮一脸茫然,看着站在面前的少年,反问道:“你倒地是谁,怎么知道老夫?”

    “不光知道你是杨衮,就连你家里的事情,我也知道一二。”虽然郭屹不是研究历史的,但杨家将的故事他还是知道的,心里还是有些底的。

    不管杨衮吃惊的样子,接着说道:“你是不是有个儿子,叫杨继业,娶了折家女子为妻,眼下怕是有个一儿半女了吧。”

    杨衮了他郭屹的话,忽然想起了小孙子,脸上变得温和了许多,说道“你是如何知道的?”接着脸色一变,惊呼道:“难道你将他们……“

    “杨老将军,你这是关心则乱啊,想想小王我刚从高平到岳阳,怎么会对你的家人怎么样呢?放心好了,契丹人清早刚刚突围,还需好久才能到北地,眼下你的家人在契丹还好好的。”

    最后,郭屹一抹鼻子,说道:“但只是眼下,不知等那些逃出去的契丹人回到北方,还安不安全那就难说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