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

第42部分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第42部分

小说: 重生之黄袍我加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呵呵,我死没关系,又这个国家陪葬,也算人生最后的一点慰藉吧!

    而剩下的其他人,沈院丞、一些宫女近侍,御医大夫,跪在地上爬行到刘承均的腿下,大声的哭泣说道:“殿下,饶命啊!”

    “殿下凯恩啊,开恩啊!“

    “殿下,小的们真的已经尽力了,不要杀我啊,殿下!”

    刘承均被他们这么一闹,心情更加不好,不停地叫嚷道:“来人,快来人!将这些人速速拉下去,本王一刻也不想看见这些害死父皇的人!”

    一群群侍卫奉命进入了大殿之中,或拖、或架、或抬将大殿中的人送到了外面,一时间,杀猪般的喊叫盖过了殿里的一切。

    这时,天色已经大亮,朝阳冲破层层云朵,将晨曦洒向大地,掩映在皇宫之中,处处是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忽然,从宫门处,迎着旭光,飞奔而来一人,嘴里大喊“报——八百里紧急军情!”

    那人带着自己的喊话,迅速地进了大殿,将一封密信体力上去。

    刘承均看了几眼,脸色瞬间涨红,将信纸揉成一团,狠狠地攥着手里,说道:“真是欺人太甚,这郭荣竟然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率大军往太原而来。”

    丞相郑珙看了一眼一边的赵华一眼,轻轻地试探着说道:“殿下,能否让臣等看一眼?”

    “呢,拿去!”刘承均也不知如何是好,放下了刚刚的独裁气势,简单地说道。

    郑珙连忙拆开纸团,看了几眼,说道:“殿下,这郭周携高平、岳阳两处大胜,士气高涨,必是锐不可当,还是要早做打算啊!”

    赵华接过话音,继续说道:“殿下,此时首要是稳定军心、民心。臣以为,还是暂时不对外公布陛下驾崩这一消息,秘不发丧,只说陛下还在昏迷,依旧由殿下监国,这样才可保民心安定,上下同心。”

第五十七章 自不量力() 
杨业自从收到父亲的密信后,一直心事重重,为了父亲的性命、杨家的兴衰,他必须做些事儿,来配合柴荣攻取太原。

    可就在前些天,刘崇竟然没死,还回到了京城,又让他有些迟疑,这刘崇虽然身体不及当年,但有道是“姜还是老的辣”,为官称帝多年,城府极深,眼睛贼亮,一旦这老狐狸苏醒了,太原城中便会又有了主心骨,要想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动手脚,又岂能逃过他的眼睛?

    这天清晨,杨业一大早起来出门,心不在焉,来到大明宫,刚准备进宫,就听见有人在叫他,“杨将军,杨将军!求求您,快救救我们校尉吧!”

    杨业看了看,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他没什么印象,有些摸不着头脑地问道:“你是什么人,你们校尉又是……?”

    还没等杨业把话说完,那士兵就打断了,“杨将军,我们本是在禁军马校尉手下当差。今天天刚亮,宫里来了一群侍卫,什么话也不说,就将我们马校尉抓去了,说是奉二皇子殿下之命。”

    “哦,那他们有没有说什么?”杨业听了,心中有了个大概,继续问道,想了解更多。

    “恩——”那士兵想了一下,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哦,对了,那领头的说什么二皇子将会当皇帝,让我们小心着点。”

    听了这话,杨业心中顿时泛起一丝波澜:听那人的口气,难道刘崇已经不行了,可为什么要抓马校尉呢?

    这马校尉为人忠勇,舍命将陛下送到京城,一片赤诚,而且又有些谋略,要是这像他们说的那样,估计是凶多吉少了,还是去看看吧!随即说道:“弟兄们先不要着急,我先进去看看情况,就是真的要砍了马校尉,就算我杨某舍下性命,也会为他求情的。大家先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放心吧!”

    听了杨业的话,围着的士兵这才带着满怀期盼的眼神,各自散去了。

    杨业一大早遇到这事,心中也有些着急,大步流星地向宫内走去,希望不要错过什么。

    进了宫门,走了没几步,便觉得有些不对劲,正常的人或许没什么感觉,但杨业习武多年,眼力,耳力早就异于常人,所以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察觉,于是马上朝着传出声音的地方奔去。

    转过几道们,眼前的景象着实吓了杨业一跳,一群各式各样的人被侍卫按住跪倒在地,手起刀落,人头落地,血如泉涌,原本洁白的石面上,顿时如花开一般。

    “住手,你们这是干什么?”杨业虽是军人出身,但此时头皮还是有些发麻,大声喊道。

    领头的侍卫手中的长刀停顿一下,看着进来的杨业,说道:“原来是杨将军,什么风把您吹到这里来了啊?”

    杨业刚刚见识到他们所做的事,再看看那人的这副嘴脸,心里感到十分的厌恶,说道:“孟统领,你这么滥杀无辜,就不怕遭报应吗?”

    “哼,鄙人不才,手上的鲜血实在太多,怕是阎王见都害怕!再说了,这怎么就是无辜呢?我也是奉了殿下的命令的。”

    “这些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宫娥、宦官、太医,犯下了什么大罪,竟然要将他们统统斩首?定是殿下受到了什么蒙蔽,而你没有搞清楚,就这样杀了他们,你不觉得过分吗?如果你要是还有一点的良知的话,就请暂且停手,等本将问个清楚,你再动手也不迟啊?”

    姓孟的统领很是不以为然,呵呵一笑:“杨将军,你这么说,是在质疑殿下吗?我要是不停手呢?”说着,晃了晃手中的长刀,嘴上笑得更猖狂。

    “你……”杨业就他这个样子,知道跟这些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但又有些投鼠忌器:他们控制着这么多的人,我强行动手,反而会害了他们,到底该如何是好?杨业陷入了思索之中。

    这时,跪在地上的人群之中,有人喊道:“杨将军,多谢你能出手相救,杨将军的好意老夫感激不尽,但老夫命该如此,杨将军还是自行离去吧,勿要再管我们了。”

    杨业看了一眼,原来是姜院长,人群中其他的人也纷纷的应和起来。

    “老东西,多什么嘴,还嫌自己活得太长了吧!”那孟统领猝了一口,叫骂道。

    而就在他分神之际,杨业已经持剑在手,在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时,冲到了他的面前,剑锋已经靠近了他的脖子了。

    “哐当”那孟统领吓得,手里的长刀跌落在地上,“你……你要干什么?有话……好说,好说!”

    “不干什么,这些给孟校尉积点阴德!”杨业轻轻按了按剑身,“你们都把手里的家伙扔了,然后把剩下的这些人放了!不然,你们就一起把孟统领的尸首收去吧!”

    “对不住了孟统领,我杨某并不是扰乱执法,只是担心殿下被人蒙蔽,此时杀人过多,到时便会追悔莫及,还是问问清楚的好!”

    孟姓统领此时已经没有刚刚的架子了,唯唯诺诺地说道:“好、好、好,一切但凭将军做主!”

    “好,那让你的手下把这些人放了,然后随我一起进宫面见殿下,我看是谁在殿下面前颠倒黑白,搬弄是非!”

    这时,姜太医缓缓起来,叹了一声,说道:“杨将军,你是救不了我等的,陛下于凌晨驾崩仙逝,殿下内心十分伤悲,责怪我等救治不力,伺候不周,要我们陪陛下殉葬恐怕谁也改变不了的了。”

    对北汉已经死心的,一直没有说话的马校尉,也开口说:“杨将军,殿下不光迁怒他们,如今将我抓来,是为了责备我们护送不及时,才导致陛下没有错过救治的时机,殿下此时心情十分烦躁,所以,将军你劝也是没用的啊!”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好了,你们跟我走吧,我定会要为你们讨个说法!”

    片刻之后,杨业进了大殿,见二皇子殿下,左右丞相等人都在,但脸色都不是很好,有人悲伤,有人担忧,有些害怕。

    “拜见皇子殿下,各位大人!”杨业心中再怎么好奇、纳闷,还是向众人施了一礼。

    宰相郑珙见杨业进来,脸上像是看见了希望,说道:“杨将军,你来得正好啊!”说着,将手中的信递给了他。

    杨业其实也猜到了心中的内容,但脸色还是故作惊讶地说道:“这郭荣竟然率军入境了,此次真的有些难办了。”

    “杨将军,素闻你不光武艺超群,而且熟读兵书,谋略过人,不知你有什么办法?”刘承均之前听了赵华的建议,心中总是觉得有些不太顺意,正好杨业来了就看看他的看法。

    杨业听到了刘承均的话,猛然想到他进来本来是要问清楚一件事的,怎么忽然转到了郭周来袭这事的,于是,对着刘承均说道:“殿下,这抵抗之事先放一放,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我还想和殿下谈一谈。”

    “什么事?”

    杨业在心中略作了思考,说道:“殿下,陛下殒命,臣等心中自是伤悲。只是,臣以为,这一切都源于逆周,都是郭荣和那使锤小将所害,与宫中之人无关,还请先放过他们!”

    刘承均听了这话,心中怒火更盛:这郭荣真是……气死本王了,此番你来攻我太原,看我不好好收拾你们,让你们有来无回!又想了想郑珙、赵华两位丞相所说的话,还是以稳定民心,军心为主,所以便收回了成命。

    杨业借着眼前的军情,巧妙地将刘承均的仇恨转移到了后周那里,所以,刘承均命暂时将他们收监,等战后再做定夺,那些还未行刑之人的性命算是暂且保住了。

    而一边的刘继颙见刘承均并没有完全听他的,心想一计不成,必须再施一计,只有现在迎合殿下,将来殿下登基才会更加重视我。

    所以,轻轻对刘承均说道:“殿下,臣以为左右丞相的都是书生愚见,根本不足成事。”

    ”那爱卿有何高见?“

    “臣以为,这逆周郭荣率军进犯,一方面是成胜而来,士气大振,但归其原有,还是因为郭荣的身份。殿下想想,这郭荣以皇帝之名,御驾亲征,那是多么振奋军心啊!所以,臣以为,要想稳定民心,恢弘士气,殿下应该……”

    刘承均一听,心中顿时觉得舒畅多了,原来他一直不顺意之事就是在此,嘴里笑道:“刘爱卿所言极是啊!本王也以为应该马上称帝,以天子对天子,方才不会输给那郭荣啊!”

    刘继颙见刘承均开始听了他的建议,心中甚是欣喜,继续说道:“所谓”哀兵必胜“,此时要是太原百姓、军士听闻了陛下被逆周害死的消息,定会同仇敌忾,为圣上报仇,作战将是何其的英勇,这样何惧那逆周郭荣啊?”

    “陛下……”郑珙、赵华两位丞相听了刘继颙的话,顿时感觉不妙,想要劝说刘承均,可却被他打断了。

    “哈哈,我有刘爱卿出谋划策,何愁逆周不败,郭荣不灭,大仇不报啊?”

    ————————————————————

    紧赶慢赶,还是没敢上,已经到四月的了。

    不说了,赶紧睡了,还有六个小时不到的休息时间。

    阿三不想奢望太多,只求大家别喷我,骂我就好……

第五十八章 自毁长城() 
太原城大明宫中,因为北汉皇帝刘崇在深夜离世,让二皇子刘承均在伤心之余,又感到庆幸。

    因为自己是次子,能力又不是很出众,所以自小就不受刘崇待见,还要受哥哥刘赟欺负,尤其是他哥哥被刘知远收为养子之后,整个后汉皇家,不是围着刘知远的儿子刘承祐就是刘赟转,刘承均在刘家找不到一点的存在感,这让他内心中充满了阴影。

    刘知远的儿子自作孽,被郭威取而代之,哥哥刘赟也被害死了,自己又回到刘家的中心,成为整个刘家第二代中的翘楚。他受够了那种无人在乎,倍受冷落的日子,所以现在刘崇死了,他就想马上登基继位,满足自己膨胀的内心。

    听到郑珙、赵华两位丞相的言语,刘承均已经看出来,眼下这两人并不想让自己称帝,这让他有些恼火。正好这时中书令刘继颙看出了他的心思,大胆进言,鼓动自己继位称帝,这让刘承均觉得好像在河水中漂泊时,抓住了一根木头,他心中不由得对刘继颙有些看着和亲近。

    所以,他要想继承大统,必须好好商量商量,随即说道:“父皇驾崩,本王甚是伤心,已经无力操心国事,还请各位大人回去,暂代处理一下,这样,也能让本王静一静,休息休息!”

    郑珙、赵华听了这话,心中已经看出二皇子刘承均显然不想再理他们了,便识趣地告退离开了,杨业、刘继文和其他的大臣看百官之首都走了,也不好在逗留,便也跟着离开了。

    等他们离开后,刘承均又叫住了刘继颙,来到偏殿中,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