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长姐有毒 >

第258部分

重生之长姐有毒-第258部分

小说: 重生之长姐有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皆是心明的人,也正是彼此皆有一颗了明的心,所以楚瑞这一番挤出齿缝的再询,换来的也仅是寒烨一句“抱歉”。

    没有解释,没有诉辩,而是一句再轻不过的“抱歉”。

    抱歉,这一件事上,还有什么比“抱歉”更能揭明此事。就是因了寒烨这一句抱歉,这一些送入萧家的书信,也得证言。

    一句“抱歉”,惹来的是无尽的讽笑,连着而起的讽,竟是透了惋嘲。一向恣意任性的萧家四少,做事素来只凭兴起,绝不思及旁人的萧家四少,只怕做梦也想不到。

    有朝一日自己竟会招人思骗,不但叫人耍于鼓掌之中,甚至连半分觉警都无。就那般如了跳梁小丑一样,让人充了耍,做了垫脚石的基石,沦为一枚再无知不过的棋子。

    棋子。

    于逍遥王而言,萧楚瑞乃至于整个萧家,都只是他踏向成功的一枚棋子,一块垫脚基石。如今事既已破,就算再多的“抱歉”,又能如何。

    抱歉。

    逍遥王的抱歉,如下就是一句天大的讽刺,楚瑞那儿如何能受。他那儿是因了逍遥王的致歉露了自我嫌鄙的讽,倒是萧家其他两位少爷,自来后便一直坐在那儿。无言无语,如今默静看了许久的两位少爷,想来已是忍耐多时。

    对于逍遥王,萧家早就将其视为好友,弃舍一切的好友。如今得知这位好友非但从未真心同他们结交,甚至一直暗下算计如何利用他们。

    饶是萧家脾性最为敦厚的萧大少爷,这一次也是起了盛怒。

    再难忍克的怒火,因着逍遥王那一句致歉的话,直接点爆焚出。旁人那处还未开口,萧家大少爷已是气着起了身,往着寒烨那儿行凑几步,萧楚杰气涨了一张脸,说道。

    “王爷,我萧家自视从未理亏慢怠,便是与王爷结交,也是倾了一片赤诚,真心相待。可这一片真心,换来的是什么?王爷竟然如此算计我萧家,甚至视我萧家于夺争权位路上一块垫脚的基石。王爷此行,可对得起萧家一派坦诚实待。”

    真心以待,换来的却是旁人的算思以及步步利用,这样的事,何人忍咽得下,便是萧家大少爷这儿,都觉怒焚。萧家大少爷,极难动气之人,可这一次,也是真的气坏了。

    站在那儿,一张端正老实的脸都因怒火烧得发红,叱呵怒喊出那一番火怒后,萧家大少爷已不知如何道言续着发表心中失怒。倒是边上的三少,待长兄语落后,竟是开口接道。

    “王爷真是好一番算思,说真的,若非有人暗下将这些书信送入萧家,只怕我萧家到现在还叫王爷瞒于鼓中,玩于鼓掌之间,甚至都不知自己在旁人掌内,不过一枚可以垫基的棋子。王爷这一步棋,说实的,下得叫楚恒佩服,便是当年那得缘的偶识,也叫楚恒心服。”

    嘴上说着叹服的话,甚至人还起身做了敬揖,然而就是这样揖下的敬于此刻行来,却是讽到了极致。一番揖,警已显,楚恒续道。

    “早在四五年前,或许还要更早吧,我萧家对于王爷来说,许就已是局棋上的一枚棋子。当时的王爷,恐怕心里头也曾游思过,毕竟四五年前的萧家,可是败态已现,也不知是否仍充了一枚可用的棋子。当时的王爷,怕也曾在萧家与江家中思游摇摆不定吧。”

    若是要选一枚可用的棋子,当然得要那枚最能发挥效用的好棋,那时萧家渐败,江家逐渐有逆压的势头,凭着逍遥王的算思,当时自是思择左右。

    那个时候,寒烨的确动过念思,究竟要择了萧家,还是要选择江家。只是这择选之期,萧家大小姐突是回归,性情逆转。便是这逆转之后的霸袭,才让寒烨定了决思,选择萧家。

    这一些,皆是他心本意,如今虽叫楚恒字字挑破言明,可寒烨那儿,竟然不敢明应。他不应,偏生萧家人都是巧心的主,就算不应,这些事入了耳也是了清。

    当下话落,三少已是流笑,勾起的轻佻中同样透了几分刺讽,萧楚恒说道:“只怕那时王爷心中定思的一开始当是江家,不过途中突现袭逆,我家长姐自黄泉回归后竟是彻底变了性,不但用了四个月止住萧家败事,竟逐渐扭亏为盈,重敛商霸。”

    萧家大小姐的突然转性,才是逍遥王定决的关键。寒烨有一双透锐的眼,所以在看过萧家那时的大小姐,寒烨心里头已有定思。

    在这样的家主把持下,以后的萧家,必能为己所用。就是因了那转了性的萧大小姐,逍遥王才定了决策,才有了后来的得缘巧遇,后来的知己相交。

    一切的一切,打从一开始就不过是旁人布局上的一个算计,只不过他们自个蠢,以为人家真是以心相待,将其视为交心好友。

    这些事都是真的,皆是自己所行,寒烨那儿也不可能辩狡辩。无声的听,便是默声的应,待三少将一切讽猜的话说完,逍遥王那处已是叹了气。

    舒气的一叹,像是什么积累于心中的秘隐一早得散,就是这长舒而出的一口长叹,寒烨这才说道。

    “在这一件事上,却是在下对不住萧家各位。不过……”

    “所以王爷的意思是,我三哥所猜的一切,都是真的。”

    不过两字,刚刚出口,就叫楚瑞断了。这出声的断,比起任何都叫人心揪,也是这话断了寒烨未出口的解释。叫他因断又浅片吐,而后阖目回道。

    “是的。”

    “所以王爷想说,那些送入我萧家的书信,都是王爷亲笔手书。那上头的一切,也都是真的?”

    “是的。”

    “呵,是的,王爷好生干脆,便是连解释,都懒了。”

    应得这样的干脆,到像是半分理亏皆无,也是因着寒烨这干脆至极的点应,萧楚瑞冷嗤一声,随后说道:“一早算计,满盘布思,王爷真不愧是名满天下的能者,这四五年的巧布,倒是无缝无漏了。若非这送入府中的书信,只怕真得如了三哥所言,就算叫王爷骗得家散人散,到最后我萧家还不知着了谁的道,入了谁的局。”

    用了四五年,寒烨,的确将萧楚愔耍得很惨,就是这样凄而惋厉的讽笑,楚瑞说道:“不过也是我萧楚瑞眼瞎,自负过大,竟会真以为堂堂王爷,天家贵子,会乐着与我这宵小之辈为伍为友,畅谈知己。如今细想起来,便是要怪,也怪我萧楚瑞自个没长眼,太将自己当回事了。”

    前半句话,声声刺讽,后半句话,却是声厉呵怒,那怒呵而出的怨语,讽的不只是自己,还有两人这结识四五年的交情。

    萧家的少爷,哪一个不是风华绝色,万千之中独出一人。可今日呢?竟是这般,便是瞧着楚瑞这样,寒烨心中竟是难起瞬悔。

    藏于袖内的手,谁也看不出寒烨暗下施了多大的力,强行紧拽着自己的手,寒烨说道:“如今再如何解释,只怕落入萧大小姐与几位少爷耳中皆是狡辩。既是这般,再辩也是无用,只是在下仍想说一句,在下一开始或许真是踹了意,想要利用萧家,不过事后结识,那一份结交之意却是真的。”

    不管接近的理由为何,最后的结交之心,都是真的。

    只是事已这般,就算这一份结交里头真的带了几分真意,如今这一份真,也已是刺耳的讽。

    不愿理搭,就好像多说一句,哪怕再多上一句,于他们而言也是自甘坠践。

    于萧家而言,当那些书信送入萧家起,他们与逍遥王府的交情,已是彻底断了。既是断了,心中自然再无意牵,也因再无意牵,便是再多上一句,对于萧家少爷而言,也是辱折。

    句句质询,皆是为让自己明个清透,也是话落之后,见着胞弟不愿再多言旁道,萧家大小姐这才凝盯着逍遥王,说道。

    “王爷心思,真的叫人叹为观止,这一番谋思,恐怕谁也视探不出。有意结识,不过为路铺垫,只怕我萧家为何从一开始就叫太子上心挂目,这其中的功劳,也全亏了王爷。王爷利用我萧家,明里暗里对付太子在京都设下的商行,甚至利用我萧家,在梧州之事替王爷争夺不少颂赞,这其中的思算,楚愔如今细思都得甘拜下风。一面利用萧家,暗助己焰,一面又利用我萧家,散分太子的注意力,王爷真的算了一手好谋思。”

    这些事,若是之前,必是不明,可如下,再将这些事一一寻出,怕是所有的事,都贯连了。

    萧楚愔一直都觉着自己很会算,可如今看来,她再如何擅算,终归不过是旁人局中的细微荡浮。

    一早受制,逃都逃不得。

    人世间最为讽悲的,怕也不过如此。

    而这些刺讽之事,现下却以这样的情局破挑明出,虽然万事皆是显明,不过萧家与逍遥王府,恐怕生生世世都回不得从前了。

    上逍遥王府,为的就是探明一切,如今既已从寒烨口中证实所有,这剩下的事还需要再辩?那些不知何人送上萧家的书信,最后叫萧家甩于王府殿内,宛如翩起的雪蝶,不仅散了一地的纸雪,同样的,也散了逍遥王这四五年来,同萧家的结识与连交。

第二七二章 太子登基() 
那些书信,已够明了一切,也正是因了那些书信,萧家和逍遥王府其中的关联,那一刻彻底断了。

    那些本该暗收于浩北之地,藏于母舅府邸的书信,如何会出现在萧家,又是何人,将那些书信窃出送予萧家家主。便是这人没有明着道出身份,在看到那些书信时,寒烨心中已可断猜。

    因了书信的缘故,断了同萧家一切干连,寒烨心里的确是怒的。不过这一份隐怒之下,更多的却是一抹溢涌而起的忧。

    这些书信,本因安稳藏于母舅府中,谁也不可能知,更加不可能流于萧家。可如今呢?那些书信竟是现于京内,且叫人无声无息送至萧家家主手中,这其中暗藏的线隐,如何不叫寒烨焦心。

    母舅离京,如今已是半年,不若浩北之境如何漫远,这一路狂赶慢赶,早当到了浩北之地。自家的母舅,寒烨最是相信,凭了母舅的能力,此刻怕是早就到了浩北,而那浩北之军,恐也早已拔营,正在朝着京都驶来。

    他们如今行的,乃是不成功,便一招毁的局路,也正是因此,所以母舅若是到了浩北之地,断然不可能音讯全无。就算事再紧忧,母舅也当飞鸽一封纸信,示意事当起行。

    可是没有。

    如今已是半年过去了,便是当准备的事宜,也早当备妥。可母舅那处竟是半分消息全无,全无半分消息,这可不是母舅的行事处风。加之那些当藏于母舅府内的书信,如今竟是现于京都,浩北边境那儿,恐怕内藏自己不知清的事,怕是自家母舅那儿。

    恐也起难。

    母舅遇难,他们欲行之事已是未起先败,如今京都半数朝官都在寒祈的暗控之下,而驻守京都的御林军,又皆受命于太子。如下这种情形,事既已不能起,继续久留于京都对于寒烨而言,绝对不是上佳之选。

    寒烨不是空有猛勇却无算思的主,故而在知了自己写与母舅的书信叫人送入萧家,且母舅也是多时无讯后,寒烨那儿已感事起渐怪。当觉这一件事怕已出了自己所不得料预的事后,这欲与太子夺争天下的逍遥王,已是暗下起思,隐消京都。

    人若想要得权,首先必得保得住自己这个人,毕竟留着青山在,不怕日后没柴烧。若是为了这一事的赌猜继续留于京都,只怕事后所出之事,就绝非他所能料应。

    横竖事已至此,便是续留也于事无补,加之他手中也确有最后一招逆攻之策。故而在察事态不妙,逍遥王也不执于开始的得胜,而是暗下无声无息,以事先离。

    清觉事态不妙,凭了寒烨的慎谨,他必然会寻思暂离京都。而只要寒烨离开京都,对于寒祈而言,剩下的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寒烨不过才刚启程,离了京都,宫内随之便传出当今圣上驾崩的悲讯。当今圣上,本就病缠榻卧,就算哪一日突然离魂仙逝,也在所料之中。

    圣上驾崩,虽是预料之中的事,不过孱病许久期间皆是养于宫中,不曾有人入宫探过。忽的逍遥王离京,这驾崩的消息就传出宫外,这一件事,难保叫人不听而起疑。这心疑既是起了,当然也有人得刨根问个究竟。

    只是当今圣上驾崩之事,又岂是朝臣可以心下起疑。这疑心若起,岂不是同时也在质疑当今皇后娘娘以及那即将荣登皇位的太子?

    皇后娘娘和太子,可不是一般官员所能质疑猜询的,故而那疑猜的话刚刚落下,这查审之事当然是不可能的,而那问询过疑思的官员,隔日便没个跟由的惨死于自个府中。

    人为何突然死了,这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