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女皇之歌 >

第372部分

女皇之歌-第372部分

小说: 女皇之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打算,他通过很无礼和低效率的方式进行会谈,在谈判结束时,双方仅签订了不到4个月的停战协定。

    就这样,扬卡齐米日国王的第一次善意没有得到他希望的回应。而这之后,因为兹巴拉日保卫战和别列斯捷奇科战役的胜利,以及之后发生的种种改变东欧历史进程的事件,国王和哥萨克大酋长间,最终渐行渐远。

    此时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终于明白了,扬卡奇米日国王为何支走了乌戈夫斯基而把自己留了下来。因为国王从乌戈夫斯基的言语中他已经听出了自己这位内侍官是主张对哥萨克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主战派。而国王自己,他其实是想趁着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命不久矣的机会,再次试图通过不流血的手段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毕竟,依靠着武力夺回乌克兰,土地和城市是贵族们的,国王得不到一点好处,而重新将扎波罗热哥萨克纳入自己的麾下,扬卡齐米日不仅能得到数万善战的哥萨克步兵,还能安插自己的人掌握乌克兰。

    与扬卡齐米日国王戴着极其明显的主和派标签不同,很少有人知道,一向以对哥萨克强硬姿态示人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他其实也是抱有和国王一样的主张。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也是个主和派。

第613章 枭雄谢世三() 
如果说扬卡齐米日国王是出于波兰国王一贯的遏制贵族权力和加强王权的角度出发主张对哥萨克怀柔,那么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却是出于与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间的友谊。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和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交集还要从赛科拉战役说起。

    在那场堪与1444年瓦尔纳之战的损失相比的战役中,康尼茨波洛茨基、波托茨基和赫利梅茨基等三人被俘并押往伊斯坦布尔囚禁,三人于两年后被国王赎了回去。也就是在伊斯坦布尔期间,同为阶下囚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与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从相互敌视到惺惺相惜,竟然成为了朋友。这在当时简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波兰,哪怕是最落魄的贵族都看不起哥萨克,更不要说斯坦尼斯瓦夫这样来自波托茨基家族的大贵族了。

    斯坦尼斯瓦夫当然也知道他和博格丹的友谊会被其他贵族所耻笑,所以在回国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份友情掩藏了起来,不过二人从来没有断过联系。这之后,当1647年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因与当地波兰贵族发生口角,后者趁其外出时霸占其地产,打死其幼子之事前往华沙告御状的时候,也是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通过私人关系将此事告诉了扬卡齐米日的哥哥,当时的国王瓦迪斯瓦夫四世。只是由于当时瓦迪斯瓦夫四世因刚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而意志消沉,并且还患上了重病,没有能为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讨还公道。这也最终导致了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愤然前往扎波罗热,驱散了那里的波兰卫兵,鼓动那里的哥萨克暴动。

    “陛下,”

    既然明白了扬卡奇米日国王的心意,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开了口:“这件事情不好办。”

    这件事情不是不能办,而是不好办。

    接着,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又说道:“关键在于下一任哥萨克大酋长是谁。”

    “不错。”扬卡齐米日国王赞同道。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不愧是自己的心腹,每件事情都能和自己想到一处。

    波兰共和国与哥萨克酋长国是敌对的,可扬卡齐米日国王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却想着插手下一任大酋长的人选,这听起来荒谬绝伦,可二人却都认为这却并非不可能。

    这是有有原因的。

    因为如果是在其他的国家,当当权者死后,继位者天然是当权者的子嗣。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当然是有儿子的,可是扎波罗热哥萨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的国家不同。哥萨克们建立的酋长国并不是世袭制的(和波兰共和国类似,所以波兰也不是一般国家),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虽然是大酋长,可他并没有指定自己的儿子成为继承人的权力。当他去世后,大酋长的位置就要重新的选举,他的麾下诸如包洪、维戈夫斯基、希尔科等声名显赫的连队长都将是大酋长的热门人选。

    所以扬卡齐米日国王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所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扶持一个亲波兰的哥萨克人上位,从而达到结束战争和重新将乌克兰和扎波罗热哥萨克纳入自己麾下的目的。

    扬卡齐米日国王说完“不错”后,君臣二人又陷入了一阵的沉默之中。国王和他的首席顾问都在思考着,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死后,谁最有可能继承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位置,这个人又是否会亲近波兰。

    过了半晌,扬卡齐米日国王对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问道:“你认为谁最有可能在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死后成为大酋长?”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刚才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认为其中有三个人最有可能。

    第一位就是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书记官伊凡维戈夫斯基。维戈夫斯基曾经在波兰军队中服役,他是在黄水河之战中被赫梅利尼茨基的人俘虏,但因为他受过良好的教育而被释放,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收留了他,并让他担任书记官。维戈夫斯基可算是哥萨克中少有的亲波派,他屡屡的提议和波兰共和国和谈,化干戈为玉帛。而且在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病重期间,据说是维戈夫斯基实际在处理哥萨克酋长国的政务。

    第二位是伊万包洪。伊万包洪曾经是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亲密的助手和朋友。包洪出生于乌克兰贵族家庭(此事存疑),他很早就加入波兰军队并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早年间包洪参与了针对俄国和鞑靼人的掳掠,在赫梅利尼茨基起义后加入后者麾下成为一员悍将。他参加了绝大部分针对波立共和国的战争,而且是坚定的主战派。现如今,包洪控制着布拉茨瓦夫。包洪参加过别列斯捷奇科会战,并较为成功地领导了突围。这之后,包洪因为反对佩列亚斯拉夫条约,并曾一度与沙皇俄国交战而与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闹得很僵,但却是哥萨克中少壮派的代表,在哥萨克的青年一代中声望极高。

    第三位可能的继任人选便是伊凡希尔科。伊凡希尔科是一位“传奇”的哥萨克。那封促成了克里米亚汗国对扎波罗热哥萨克宣战的充满了对奥斯曼土耳其苏丹侮辱和亵渎的回信就是他写的。这一在任何有外交常识和道德的外交家看来不智甚至疯狂的举动为伊凡希尔科在乌克兰和哥萨克下层中赢得了极高的声望。这个人没有明显的倾向,不过据说现在和沙皇俄国的特使打的火热。

    至于其他的一些哥萨克中的人物,他们不是依附于这三人,便是声望和实力较小,不具备角逐大酋长之位。

    而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儿子尤里,根本就没有被二人纳入到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接班人的可能中。因为尤里的年纪和威望,不仅不能和刚才那三人相提并论,甚至连一些其他的哥萨克连队长都不如。

第614章 枭雄谢世四()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介绍完了三人和他们的基本情况,扬卡齐米日国王说道:“那么,让伊凡维戈夫斯基继位对于共和国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了。”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点头表示了同意:“的确如此。维戈夫斯基是对我们最有利的人选,包洪次之,但绝对不能是希尔科。”

    绝对不能是亲沙皇俄国的希尔科。因为共和国可以再和哥萨克为了乌克兰打上十年、二十年,但绝对不能容忍乌克兰落入到沙皇俄国的手中。

    “你说的很对,那么我们的人和维戈夫斯基有取得联系过吗?”扬卡齐米日国王问道。

    “没有。”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坦白道:“陛下,您要是同意,我希望亲自去基辅以看望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病情的名义和伊凡维戈夫斯基进行接触。”

    闻听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要去基辅,扬卡齐米日国王着实吓了一跳。哥萨克们对贵族是什么态度那是世人皆知的。他们可不会顾忌什么骑士精神——如果泥腿子中有骑士的话。几乎所有落入哥萨克手中的波兰贵族都被他们剖腹挖心,受尽了酷刑惨死,而那些贵族少女们,更是沦为了他们的玩物,饱受欺凌和奸淫。

    并且,哪怕是有着和谈使者的身份,在乌克兰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亚当基谢尔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这位出身乌克兰的血族,这位曾经在1637年的哥萨克起义中成功进行了调停,并且之后还从非册编哥萨克中征召了4000名在册哥萨克,可谓是哥萨克的恩人。可是在1649年与赫梅利尼茨基进行谈判中,这位老人仍然被暴民和下级哥萨克威胁着,有人甚至戏谑的抓了他的胡子。深感屈辱的亚当基谢尔后因为和谈失败,于1653年5月3日便去世了。

    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出自波托茨基家族,那可是哥萨克们切齿痛恨的波兰几大贵族家族之一,扬卡齐米日国王不敢想象,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去了乌克兰,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

    自己已经失去了一个亚努什基什卡,不能再失去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了。

    扬卡齐米日国王的担心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都看在眼里,不过*******,*******,老人早已有了这样的觉悟。况且,他并不认为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会对自己不利。

    为了打消扬卡齐米日国王的顾虑,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说道:“陛下,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虽然狂妄,可他并不是一个蠢人。事实上,赫梅利尼茨基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很懂得分寸的。亚当基谢尔那会虽然他和使团的其他成员受到了暴民和下级哥萨克的威胁和侮辱,可是他们的生命始终是受到保全的。而且我听说赫梅利尼茨基与瑞典国王私自联络的事情被沙皇俄国知道后,莫斯科的沙皇派出了使者向他兴师问罪,他现在正得罪了沙皇俄国又受到克里米亚汗国的威胁,而卡尔十世又无法给予其实质的支援,这时候我代表陛下您出使基辅,他是绝不不敢动我的。”

    “话是这么说,可是万一。”扬卡齐米日国王虽然知道斯坦尼斯瓦夫说的有理,可是他还是担心发生意外,毕竟斯坦尼斯瓦夫是自己的股肱之臣,重要性无可取代。

    “陛下!”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见国王还在犹豫不决,他大声急呼道:“乌克兰是共和国的阿喀琉斯之踵,而哥萨克则是国王手中的一把双刃剑。在先王斯特凡巴托雷的时代,我们和哥萨克人的关系是良性的。可随着您的父亲西吉斯蒙德三世瓦萨手中的波兰王权进一步衰落,特别是丧失了对乌克兰大贵族的控制。乌克兰几乎成为某些波兰豪门贵族的小王国,他们肆意妄为,持续压迫底层东正教农民和哥萨克人,导致底层阶级日趋不满。当然,这里面也有我的家族的人。盖特曼佩德罗去世后,局势逐渐失去控制。五次小规模暴乱就是哥萨克群体的忍耐达到临界点的表现,但我们太骄傲了,骄傲于我们的武力,贵族们陶醉在了军事胜利和镇压暴乱的成功中,没有觉察出这一事件背后的致命隐患,也没能消除暴乱背后的政治根源。特别是镇压起义后又缩减了册编哥萨克的人数,这进一步激化了双方矛盾。等到赫梅利尼茨基被逼反,乌克兰局势已经坏到不能再坏。您的哥哥瓦迪斯瓦夫四世曾觉察到这一点,他本人也是同情哥萨克的,并把他们当做实现增强王权梦想的有力同盟。1645年奥斯曼帝国和威尼斯爆发的战争本是一个机会,如果战争取得胜利,这将加强他的君主政治地位,以及他儿子的王位继承权。然而议会提前听到风声,解散了军队并强迫他做出承诺。后来您的哥哥又私下与哥萨克达成一笔交易:只要哥萨克人帮助挑起与克里米亚鞑靼人的冲突,您的哥哥就会将他们的在册人数增加到1。2万人,并授予哥萨克近乎自治的权力。可这项两全其美的计划最后还是胎死了腹中,我们也失去了最后一次和平解决的机会。这些年来我们和哥萨克打打停停,实际上已经是在进行着一场零和博弈,它放干了共和国和乌克兰的血,却让瑞典和沙皇俄国得了利。我相信那些哥萨克的上层温和人士都能看到这一点。我是最受您信赖的大臣,维戈夫斯基知道,其他的温和哥萨克也知道,也只有我代表您去乌克兰才能向他们表达共和国最大的善意。并且,现在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病重,沙皇俄国、瑞典王国和克里米亚汗国的掌权者们当然也不会无动于衷的,他们肯定也派出了自己最得力的大臣,做着我们想做的事情。而我对这三国负责外交的大臣都是熟稔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