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女皇之歌 >

第381部分

女皇之歌-第381部分

小说: 女皇之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突入敌阵后,披甲哥萨克迅速地拔出了马刀和鹰嘴锄。他们用盾牌格挡住来自侧翼的哥萨克短矛的攻击,然后用手中的近战武器打击一切试图靠近的敌人。

    此时,大部分的哥萨克已陷入了和波兰披甲哥萨克的交战中,令一部分朝着波兰龙骑兵扑了过去,只剩下三个哥萨克还在对付彻辰。可即便如此,彻辰仍然被逼的节节后退,并且险象环生。因为这三个哥萨克配合的极为老道,他们手持着哥萨克短矛呈倒三角将彻辰包围在中间。并且三人并不同时进攻,每次进攻都是由其中的两人进行,而另外的一人则持矛警戒并寻找彻辰防御的漏洞和空隙。

    虽然被称作短矛,可三人手中的武器长度也在1。2米到1。5米之间,超过了彻辰所使用的马刀的长度。而在所有的近战冷兵器中,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一寸长一寸强。因为武器更长就意味着更早攻击到对方,并且在你能攻击到对方的距离上,对方攻击不到你。哥萨克短矛虽然没有西班牙方阵中长枪兵所使用的长枪那么恐怖的长度,使用哥萨克短矛的敌人也不可能经过像米哈乌骑士这样“共和国第一把刀”的高手的悉心教导,但光是靠着三支短矛间的配合,已足够逼的彻辰无法近身,在武器长度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靠冒险去近身去杀伤敌人。

    在交手四五个回合后,彻辰终于一个不留神稍稍露出了个破绽,那名一直在一旁窥伺的哥萨克马上的挺长直刺彻辰露出空门的下腹部。

    由于这一击是对手蓄谋已久的攻击,手持短矛的哥萨克人几乎将双色的全力都灌注到了哥萨克短矛上,光靠黑甲良好的外形已无法滑开这一击,彻辰结结实实地受了这一下。但幸运的是,黑甲的胸甲部分是整块的铁板,同时做成凸起状,这使得铁板和胸腹之间留出一段空腔。当胸甲受到攻击时,在外力下,受攻击位置钢板开始发生形变。这时候,一部分力通过胸甲在人体两肩的受力点,传递到了人体。之后形变扩大,因为是大片的整体钢板,所以会有很大余地来变形。同时因为和人体之间有空腔,所以随着胸甲被压到人身上,肩部、腰、腹等多个部位都开始受力。这样一来大块板甲变形会吸收极多能量,二来剩余能量被人体多个部位共同分担,可以将刺击产生的伤害被降到了最低。

    所以的,对一般人来说致命的一击,到了身穿板甲的彻辰这里,竟只是使他倒退了几步。

    那名哥萨克仍也不敢相信自己致命的一击竟没有杀死对手,他惊讶地抬起了头,不可思议地看向彻辰。

    就在此时,两名黑森骑兵终于看到了他们的团长正处于危险中。他们调转马头快速地回援了来。二人伸直手中的刀剑,靠着战马的冲击力将刃部划过哥萨克们的躯体。

    “团长,快上马!”

    一名黑森骑兵跳下马,将自己的坐骑给了彻辰。

    “情况怎么样?”彻辰问道。

    “团长,我们已经驱散了正面的敌人,火炮也被我们夺下了。敌人落荒而逃,其他人正在追击,解决他们只是时间问题。”一名黑森骑兵乐观地说道。

    “那就”,“好”还没有出口,彻辰突然看到一队近两百人的哥萨克竟出现在了阵地原本平静的左翼,而此时,保护使团成员安全的,只有区区十名披甲哥萨克。

第629章 枭雄谢世二十()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派出了原本保护自己的披甲哥萨克和波兰龙骑兵去救援彻辰,他身边只剩下了10名披甲哥萨克,这一切都被隐蔽在左翼山包上的一双眼睛看在眼里。

    伊凡马赫拉连长,一位扎波罗热哥萨克的中级军官。曾经,在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还未反抗共和国前,他便是一名服役于共和国驻基辅的最高长官斯特凡波托茨基麾下的在册哥萨克。

    在赫梅利尼茨基起义初起时,斯特凡波托茨基和另一位指挥官马尔钦卡利诺夫斯基率领3000余人的军队朝谢契方向前进,试图将起义镇压在萌芽状态。这其中包括1500名在册哥萨克,伊凡马赫拉便在其中,同样参加了此战的还有彻辰和皮德罗那位在斯摩棱斯克遇难的老乡佛朗哥团长。

    在1648年4月28日这天,不知沿黄水河前进的德意志雇佣军全军覆灭的斯特凡波托茨基在黄水河地区与扎波罗热哥萨克和鞑靼联军相遇。鞑靼人率先出击,但被波兰龙骑兵和翼骑兵击退。局势朝着有利于波兰一方的趋势发展。但就在这时,伊凡马赫拉率领着麾下的哥萨克发起叛乱,他在杀死了波兰军官后加入到赫梅利尼茨基一方。伊凡马赫拉的反叛如同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一样,服役于斯特凡波托茨基和马尔钦卡利诺夫斯基麾下的哥萨克们纷纷反叛,最终,仅存的波兰军队大败。斯特凡波托茨基受伤被俘,没过几天就死于伤口感染。

    不像赫梅利尼茨基是为了报仇、包洪是为了女人,伊凡马赫拉连长反叛的理由很简单,他就是为了更多的金钱和更大的权力。一开始,他也如了愿,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没有亏待他这位功臣,给予了他统领一支千人部队的权力和帕沃洛奇,可是伊凡马赫拉并没有同包洪或者希尔科那样的军事才能。很快的,他便在与雅里梅的军队交战中露了怯——伊凡马赫拉的人马被雅里梅打的全军覆没。

    如果仅仅是如此,伊凡马赫拉或许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毕竟在那个时候,被雅里梅打残的哥萨克军队也不是一支两支。可是令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不能容忍的是,伊凡马赫拉竟然丢下自己的部下独自逃跑。死里逃生的伊凡马赫拉被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下令锁到了一门大炮的旁边,原本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是要把他锁到死的,可在众哥萨克首领的求情下,伊凡马赫拉被赦免了。

    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虽然没有剥夺他的帕沃洛奇,可却将他的职务降为了连长。

    这之后的数年,伊凡马赫拉的职务再也没有任何的提升。

    自知自己在哥萨克已无出头之日的伊凡马赫拉曾经考虑过重新投靠波兰共和国,他也秘密的写过信。可他那出卖斯特凡波托茨基的罪过实在太大了,波兰共和国没人愿意接受他的投诚。于是的,伊凡马赫拉开始自暴自弃并且疯狂的袭击兹巴拉日周边的村子。他即是为了敛财,也是为了从屠杀弱者的过程中得到施虐的快感。

    这一次的,从使团进入兹巴拉日开始,伊凡马赫拉便盯上了使团的马车。伊凡马赫拉判断,像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这样的大人物一定携带着贵重的物品。他起了贪心,他想将这些财物据为己有。

    仕途的失意早就让伊凡马赫拉眼里除了钱以外没有任何的东西。他不会去管使团遭劫后会在波兰共和国和哥萨克酋长国之间掀起怎样的轩然大波,又会给两国的人民造成怎样的灾难。

    “这都是你们欠我的,”伊凡马赫拉的头脑中潜藏着这样的念头:“若不是我,赫梅利尼茨基当年又怎能如此轻易的取胜?可是我得到了什么?只有一个帕沃洛奇!我现在劫掠波兰使团,只不过拿走我应得的。”

    于是的,伊凡马赫拉连长集结起了他麾下的所有人。他伪造了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攻击使团的命令,带领着部下准备袭击进入哥萨克酋长国境内的彻辰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等人。

    伊凡马赫拉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哥萨克,他早早地定下了以少量部队冒充主力在正面吸引使团的注意力,然后大部队进行两翼包抄的策略。可没想到,使团的卫队战斗力如此的强悍,仅一次交火就让正面佯攻的部队伤亡惨重,差点崩溃。而此时,两翼迂回的部队甚至还没有就位。

    不得已之下,他只好从左翼骑马返回并带回了一门火炮。伊凡马赫拉亲自激励新败的部下们,并许诺事成之后,一人赏赐二十塔勒。

    在重金的利诱下,这些人终于恢复了士气,而火炮的到来也给了他们勇气展开第二次进攻。

    在火炮的助力下,这一次的进攻明显好于上一次,甚至只一炮就将敌人防守后背的骑兵引了出来。

    可偏偏这时又出了意外,右翼埋伏的哥萨克们见敌人的骑兵跃阵而出,竟不等自己的命令纷纷从山包后面冲了出来,试图阻击这支骑兵。而自己麾下的左翼哥萨克们也是蠢蠢欲动,嚷嚷着要马上进攻,得亏了自己用皮鞭压阵才勉强弹压了下来。

    猪一样的部下让伊凡马赫拉连长恼怒不已。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随着右翼的暴露和正面被突破,自己面前的波兰使团竟然将几乎所有的兵力都压了上去(实际上是为了救彻辰)。

    这样一来,伊凡马赫拉终于等到了最好的出击机会。

    “哥萨克兄弟们!”伊凡马赫拉连长骑上战马,他对麾下的一百三十名哥萨克喊道:“给我迎击敌人!为了乌克兰,为了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

    哥萨克们早已按捺不住,此时听到长官出击的命令,他们发出一声激昂的呼喊,然后从山包后面跃出,朝着仅剩下不到三十人的波兰使团冲去。

第630章 枭雄谢世二十一() 
当伊凡马赫拉率领着隐藏多时的左翼哥萨克向使团的阵地发动进攻的时候,年已68岁高龄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喟叹了一声。此时,他身边仅剩10名披甲哥萨克和20名非战斗人员,可他们要面对的是人数几乎是己方的5倍。

    并且的,使团的主要战力正与正面和右翼的哥萨克人鏖战,要他们现在回援是不现实的,因为如此一来很容易造成士气的崩溃。

    现在只能靠自己去打这一场众寡悬殊的战斗。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不由得想起了在73岁高龄出征并战死在赛科拉战役中的“伟大王冠盖特曼”斯坦尼斯瓦夫茹凯夫斯基。

    “没想到我竟比茹凯夫斯基大人还早四年战死。”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如此想道。

    可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虽然认定了自己已无胜理,但他并不愿束手就擒——他——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年轻的时候也是共和国的军人,也曾经跃马横刀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和鞑靼人战斗——现在,哪怕是死了,他也要死的像一个军人。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拔出了马刀,他将马刀高高的举起,然后对身旁被敌人巨大的数量吓得惊恐万状的贵族和文职人员慷慨激昂地说道:“都给我镇静些!如此惊慌失措,你们还是不是波兰共和国的贵族!记住,波兰贵族可以战死,但绝不投降!”

    说完,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走向了正在用弓箭阻挡哥萨克人冲锋的披甲哥萨克们。

    所谓将是兵的胆,那些随团的贵族和文职人员见老大人如此的视死如归,他们也镇定了下来。

    所有人都想起了哥萨克人对波兰人的仇视和残忍的。每个人都知道,哪怕他们投降了,等待他们的也是无尽的折磨和侮辱。一念及此,众人也纷纷坚定下了宁可战死绝不偷生的信念,他们纷纷地将刀剑握在了手中,紧随在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老大人的身后。

    在使团阵地的左翼,仅有的十名披甲哥萨克正不断地搭弓射箭着。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早已双臂酸疼红肿,可却仍然咬牙坚持着射出致命的羽箭,以便能阻挡和多杀死一名敌人。

    伊凡马赫拉麾下的哥萨克人边冲锋边射击。哥萨克酋长国是一个火器之国,几乎每一名哥萨克都有火器——虽然大部分的火器质量一言难尽。

    密集的子弹不断地射向披甲哥萨克们,但由于跑动和火器质量的原因射击的精确度不高,可在密集的枪声中,仍然有三名披甲哥萨克被击中,其中一人当场毙命。

    活着的披甲哥萨克无暇去理会战死和受伤的同僚,因为此时他们每一人都是宝贵的战力,不能浪费在救助同伴身上。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填补了倒下的一名披甲哥萨克的空缺。他捡起了地上的复合弓和箭,然后朝着一名举枪准备射击的哥萨克人射出了一箭。

    致命的羽箭穿透了那名哥萨克人的咽喉,在倒地的同时,由于肌肉本能的抽搐,这名哥萨克人扣下了手中火枪的扳机,却鬼使神差地将身前的一名哥萨克打死。

    如此神奇的一箭让看到的披甲哥萨克们目瞪口呆。当他们发现射出这一箭的正是使团的正使,德高望重的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大人的时候,所有人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欢呼。

    斯坦尼斯瓦夫波托茨基却心无旁骛,他持续的引弓射箭,一连又射杀了三名敌人。

    正当老大人准备射出第四箭的时候,他伸向箭袋的手却抓了个空。原来箭袋里面的30支箭,已被射光了。

    不仅是斯坦尼斯瓦夫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