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隋崛起 >

第18部分

大隋崛起-第18部分

小说: 大隋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五日,表演摔跤杂技在端门街,天下奇特怪异的技艺全部汇集,演了整整一个月才结束,杨广曾多次穿便服前去观看。

    二十七日,倭国派使臣前来贡献土产。

    二月十三日,虎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攻打流求,击败了它,凯旋时献俘虏一万七千人,杨广把他们分赐给百官为奴。

    二十四日,改封安德王杨雄为观王,河间王的儿子杨庆为郇王。

    二十八日,征调魏、齐、周、陈等地的歌舞艺人,全部分配到大常寺。

    三月初二,杨广驾莅江都宫。

    初三,任命鸿胪卿史祥为左骁卫大将军。

    四月十六日,宴请江淮以南父老,并颁发给不同的赏赐。

    六月初一,室韦、赤土都派使臣来贡献土产。

    初二,雁门贼帅尉迟文通聚众三千人,在莫壁谷据守。派鹰扬郎将杨伯泉率部击败了贼寇。

    二十四日,下诏江都太守的品第俸禄与京尹相同。

    十月壬申日,刑部尚书梁毗去世。

    十四日,民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长孙炽去世。

    十二月初三,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牛弘去世。

    十二月初五,朱崔人王万昌起兵作乱,派陇西郡守韩洪讨伐平定了它。由此,彻底揭开了大隋农民造反的序幕,乱世即将要来了。

    然而这一切,跟杨炎都没有多大关系。

    这一年,他都在秦王府内练兵。整整一年的时间,早就让他和王府里的六千人融为了一体。

    这六千人之中,有两千人是从原本杨炎的田庄的三万孤儿中选出来的,都具有过人的记忆力,聪明的特点。

    六千人之中,女童占了两千六百人,其余的才是男童。

    他们一起训练,一起吃喝,亲若兄妹。

    除了这些孤儿之外,一起训练的还有李客师、乌勇、赵羽各率领的两百精壮,这些精壮是流民,卖身秦王府的奴仆。虽然只有六百人,但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对付一千府兵根本不成问题。

    原来秦王府的护卫,早就让杨广给调走了,主要由这六百人负责。

    过完年之后,杨炎就让墨珂带着三千人离开了洛阳,直奔张掖。三千人中,除了两千六百个童女之外,还有四百个男童之中精选出来精英。李客师、赵羽也率部随同前往张掖。

    这三千个人,将赶到已经建成的秦城,依照杨炎训练的办法去训练那些孤儿。

    一年多的时间,张掖秦城已经聚集了十三万孤儿,其中就包括之前从洛阳过去的三万人。可以说,杨炎把大隋各郡的孤儿、小乞丐、愿意卖身给杨炎的女童都收留了。

    这一年来,那些孤儿也没有闲着,虽然没有读书识字,但是干农活却是一把好手了。

    为了养活这么多孤儿,杨炎的家产都快掏空了。要是杜如晦不想点办法,光靠杨炎输送财物、粮食根本没办法养活十几万张嘴。更何况,为了让这些孤儿抵达张掖的秦城,花费也不少。

    如今,秦王府上下,都是靠着之前跟杨丽华合作赚取的钱财才能过的下去。不过随着张掖的外商越来越多,相信不久之后杨炎就可以摆脱困境了。

    不过,哪怕再穷的情况之下,杨炎还是让火寻那云在山东各郡广开粮铺,收购粮食,并要求火寻那云在高地建造仓库存放粮食。为止,杨炎跟富有的杨丽华借了一大笔钱。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明年到来的洪灾,解救山东灾民,迁移他们去张掖。

第25章 大业八年来了() 
大业七年(611)正月十六日,左武卫大将军、光禄大夫、真定侯郭衍去世。

    二月初三,杨广登钓台,驾莅扬子津,大宴百官,按等级赏赐他们。

    十六日,百济派使臣前来朝贡。

    十九日,杨广从江都乘龙舟驶入通济渠,于是驾临涿郡。

    三月初二,右光禄大夫、左屯卫大将军姚辩去世。

    四月十五日,杨广到涿郡的临朔宫。

    五月初四,任命武威太守樊子盖为民部尚书。

    五月二十六日,下诏书调兵征讨高句丽,正式拉开了三征高句丽的序幕。

    九月,发水灾,崤山以东、黄河以南地区淹没了三十多郡,受灾人数达百万之巨,死者无数。

    杨炎早有准备,各郡杨炎名下粮铺纷纷开仓接济灾民,不知道救下了多少人。光是肯卖身给杨炎粮铺的,就多达二十万人。这么多人,杨炎吃不下,也吃不起。最终能拯救这些灾民的,还是大隋朝廷。

    好在杨炎准备妥当,早就安排好了人手,水灾一爆发第一时间就把情报传递给了杨广。

    杨广立马下令从各仓调送粮食抵达灾区,拯救了灾民。

    为了表达杨炎的功劳,杨广下旨解除了杨炎的禁足令,让他前去涿郡面圣,并且赐下了大量财务弥补这次杨炎为救灾付出的财物以及粮食。

    杨炎借机提出,迁三十万灾民前往张掖,得到了杨广的同意。

    十月初一,杨炎带着乌勇和两百侍卫,随行的还有孙思邈,在两千左翊卫的保护之下前往涿郡。

    十月初七,任命东平太守吐万绪为左屯卫大将军。

    十一月二十日,杨炎赶到了涿郡面见了杨广。

    十二月初八,西面突厥处罗多利可汗前来朝见天子。杨广上大为高兴,以特殊礼仪接待。

    此时辽东战士及运送物资的人堵塞在路上,昼夜不断,苦于兵役徭役的人开始成群为盗。

    十三日,责令都尉、鹰扬与郡县配合追捕,一旦抓获,随即斩决。

    大业八年(612)正月初一,大军集结在涿郡。

    这一次,为了对付高句丽,杨广几乎动用了大隋的所有兵力。

    左路第一军往镂方道,第二军往长岑道,第三军往海冥道,第四军往盖马道,第五军往建安道,第六军往南苏道,第七军往辽东道,第八军往玄菟道,第九军往扶余道,第十军往朝鲜道,第十一军往沃沮道,第十二军往乐浪道。

    右路第一军往黏蝉道,第二军往含资道,第三军往浑弥道,第四军往临屯道,第五军往候城道,第六军往提奚道,第七军往踏顿道,第八军往肃慎道,第九军往碣石道,第十军往东日施道,第十一军往带方道,第十二军往襄平道。

    杨广特别在旨意中提到:“凡是此次出征的各军,首先要遵循朝廷的作战方略,然后络绎出发,在平壤会师。

    我军将士无不像豺豹那样勇猛,具有百战百胜的雄心,眼睛一瞪就会使山岳崩塌,大声怒吼就会让风云升腾,同心同德,猛士俱在。朕亲自担任元帅,为军队指挥调度,渡过辽水向东进发,沿着大海西边进军。解救边远地区处境极端困苦危急的人民,慰问亡国之民的疾苦。

    此外,那些轻装前进游动于敌军的空隙中的部队,应当见机行事,赶赴战场,藏好铠甲,衔枚噤声,出其不意进行突然袭击。还有海上一路军队,船只首尾相接,长达千里,风帆高扬,迅如闪电,巨舰奔驰,疾若云飞,大小船只截断浿江,迳直开赴平壤,敌人躲进岛屿的希望已绝,像青蛙那样藏入废井的路子已断。

    其他随朕出征的异族部队,无不拉弓待发,微、卢、彭、濮等地的军队,不用商量就众人一辞。依仗天意,讨伐叛逆,人人都百倍勇敢,凭借这样壮大的队伍来同敌人作战,那势头就等于摧枯拉朽。

    然而,实行王道的军队,它的宗旨在于制止杀戮,圣人教诲我们,如果一定要动用武力,也只是打败凶残的人,使其不能作恶。上天惩罚有罪的人,本在处治元凶,至于多数人的毛病,作为胁从就不必惩处了。

    假如高句丽首领高元以泥涂首,到军营门口请罪,到司寇那里去自首的话,就应解开他的绑绳,烧掉棺材,扩大给他的恩惠。其余臣民归附朝廷恭敬顺从的,都要加以安慰抚恤,让他们各安其业,根据才能予以任用,不要有夷夏的分别。

    军营驻扎的地方,务必整齐严肃,禁止搅扰百姓,做到秋毫无犯,宣告朝廷为何施恩恕罪,向他们说明怎样才能远祸求福。

    如果他相助为恶,抗拒官军,那么依照国家的刑法,将使他们中不再有存活的人。以上种种,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们,这才符合朕的心意。”

    从这一道旨意,就能看出杨广意在高句丽彻底的臣服,并没有打算用兵锋直接摧毁高句丽。

    对于杨广此次出征的态度,杨炎表示无法理解。明明拥有摧毁高句丽的能力,为什么还要扯上仁德?

    要是杨广铁了心灭了高句丽,把高句丽人都俘虏过来当奴隶还用的着再征高句丽吗?

    可惜,进入中年的杨广听不进任何人的进言,出征前杨炎还上过言,却被杨广训斥了一顿,罚他思过三天。

    看来,没有任何人能改变杨广征讨高句丽的心思了。

    如今涿郡境内集结了近百万大军,一百多万民夫。城内粮草、辎重堆积如山,攻城器械无数。而且从洛阳到涿郡间的漕运船支正昼夜不停的运送粮草,陆路也有百万民夫输送物资导致道路都拥堵了。

    海上还有无数战船开往战地,为了这一战投了主战兵马多达一百一十三万,民夫三百多万。正所谓兵足粮多,将才云集。你却告诉他会败,这不是在找死吗?

    这个时候的杨广不会受任何人的左右,就算你能阻止他一次,他还有二征、三征。不撞南墙心不死,说的就是他这样的人。

    越是这样,杨炎就越不敢呆在杨广身边耽误时间。只有回到洛阳继续练兵,才有办法自保。大业八年,留给杨炎的时间真的不多了。这几年,杨广越来越难猜测了。而且一年多没有陪在杨广身边,他对杨炎的宠爱也越来越有限了。

    有了离开的心思,杨炎就动了办法。

    这一次他带了孙思邈出来,本来就存了一点小心思。所以,没过多久,杨炎就‘病’了。

    一月,涿郡还是大雪飞扬,杨炎受了风寒,终日卧病在床,终于引起了杨广的重视,派着御医巢元方来诊治。

    受了威胁的巢元方告诉杨广,如果杨炎继续留在涿郡,很可能会没病,这下才把杨广吓住,亲自来看了杨炎。

    随后,又让杨炎乘坐龙船返回东都调养身体,并让他身体痊愈之后出任东都留守一职。

    第二天,杨炎就在两千左翊卫的保护之下,登上了龙船,顺水道返回洛阳,逃离了战场。

    不是杨炎不想参战,而是杨广根本不可能让他上战场。吐浴浑那个时候之所以会让他上,是因为吐浴浑部几经投降了十万人,根本无法组建起像样的部队。可是高句丽不一样,高句丽跟突厥勾搭在一起,战斗力还是很猛的。要是杨炎在战场上被俘,或者战死,大隋的颜面何在,那些跟随在大军的各国使臣会如何看待?

    所以,他只能走,只有回到洛阳继续练兵才有希望。

第26章 叛军来袭() 
“殿下,外头风大,恐会染上风寒,还请殿下回仓内歇息。”一身道袍,面俊唇红的孙思邈笔挺的站在杨炎身边,小声劝告着杨炎。孙思邈此时才三十一岁,正值壮年,而且还有身武艺,所以看起来十分俊朗。

    “些许风寒而已,我这身体还没那么弱。”杨炎转过身来,看了一眼孙思邈背后拎着几十个葫芦正在雕刻的乌勇。这货见孙思邈腰间成日挂着一口葫芦,里面装着些救急的丹药,便寻思着弄一个来装酒。结果杨炎也想要一个,就让乌勇从农户手里购买了一批,准备挑个好的出来。结果倒好,这货技痒起来,就拿着小刀在上面刻起了图来。

    “殿下为了装病,这段时间身体虚了不少,还是少受些风寒为好。”孙思邈对杨炎的身体极为了解,的确是健康的不像样,为了让杨炎‘病’倒,他也是绞尽心思,开了十几贴猛药下去才见效。

    “嗯……咦。乌勇,准备御敌,我们有客人了。”远处的江边突然有火光闪过,杨炎一下子就警惕了起来。

    现在,这河道可不太平,特别是从洛阳到涿郡这段路,不时有民夫不堪押送粮草的重负而落草为寇。

    “不好……”孙思邈突然听到一声响动,正准备行动之时,乌勇早就将杨炎护在了身后,抽出腰间的长刀拨开了利箭。

    “报,有叛军埋伏,请殿下速速退到铁房内。”一群隋军冲了上来,在杨炎两边形成了一道人墙。

    喊杀声随即响起,刺客已然杀上船来。

    不仅如此,原本漆黑的江面突然火把四起,叫喊声响彻了江面。

    杨炎心生一计,便道:“这些叛军来势汹涌,怕是有万全准备,我留在船上更加危险,张将军,我带他们二潜水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