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11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11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嘶!”很明显这里有蹊跷,徐光启不是个莽撞之人,他意识到了事出有因火气立刻小了许多,问道:“汝是何人,黄汉在不在里面。”

    “咱家乃是黃将军的好友,御马监提督方正化是也,黃将军是否在里面还请阁老借一步说话。”

    徐光启当然听说过方正化,也知道他跟黄汉关系好,这一次黄汉来京师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

    见方正化不亢不卑貌似有隐情要讲,徐光启满心狐疑跟着他来到了牡丹阁留下会客厅落座喝茶。

    没多久徐阁老气呼呼从牡丹阁楼下客厅里出来了,他一边走还一边骂道:

    “算你小子溜得快,否则老夫一定打得你半身不遂。”

    围观的吃瓜群众大失所望,期盼中的大英雄衣冠不整被当朝阁老当场拿获从美人怀里揪出来的糗样子没见着。

    很明显那黄汉应该是见势不妙跑了,是跳窗户还是翻墙就不得而知,反正那是一员猛将,要跑凭借徐府的家丁恐怕拦不住。

    强迫自己紧绷着脸的徐光启来到前院见到郑国昌的仪仗还在等着,立刻钻入了郑国昌的轿子。

    郑国昌见徐阁老一头钻入自己的轿子大为奇怪,又见老人家神色古怪更加摸不着头脑。

    徐光启进了轿子再也憋不住笑出了声,一脸幸福满心舒畅,他看了看瞪大眼睛摸不着头脑的郑国昌,笑着道:“后生可畏啊!我这个老头子今天出丑了,但是老夫心里畅快无比!”

    郑国昌一头雾水,问道:“阁老,这是从何说起?”

    “老夫被你的好女婿骗了,冒冒失失来怡春院找人,谁知道传闻他在牡丹阁醉生梦死只不过是他使了一个障眼法准备暗度陈仓而已,现在他应该在大草原奔袭鞑子。”

    郑国昌嘴巴张了老大,此时心里有些自责,自己圣贤书读哪里去了?还猜测黄汉有可能是自污想着悔婚,原来他志存高远,早就杀奔草原。

    “他出关了?他是嫌命长吗?阁老莫不是搞错了?”

    徐光启长吁短叹道:“唉!老夫也是如此认为,老夫也想搞错了,可是黄汉确实带着一两千‘红旗军’出关寻鞑子晦气去了。”

    “他万一有个闪失,我家秀娥怎么办?这小子怎么也不晓得提前跟老夫商量、商量,他心里还有老夫吗?气煞老夫也!”

    “算了吧,他不也没跟老夫这个恩师商量吗?唉!其实这件事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要开口一准碰一鼻子灰。”

    “饶是如此,所以他干脆先造成事实再说。”

    ……

    没多久郑国昌就拉着徐光启的手从轿子里走了出来,他大声赔罪一定要请徐阁老喝酒,请徐阁老千万不能为了他那不成器的准女婿放浪形骸气坏了身子骨。

    随后俩老头子以周围人都能够听见的声音数落黄汉不知检点一番,又警告怡春院的当家人,发现黄汉回来立刻禀告,他们还会再来。

    然后两位朝廷大员分别上了八抬大轿开道回府,打着回避、肃静牌子的仪仗从怡春院出来确实有些滑稽,许多围观的闲人都在起哄。

    他们都有些遗憾,认为没见着主角黄汉,今天的戏算是白看了。

    回家的路上,徐府的家丁都觉得奇怪,因为他们很明显听见家主在轿子里哼起了江南小调。

    大人只是在极度开心的时候才会哼几句家乡的歌谣,今天怎么了,难道是被黄游击气糊涂了?

    跟着的老管家不放心,偷偷的掀开轿帘看了好几次,发现家主面色红润神清气爽貌似没什么毛病,这才放心了。

    晚上,心情很好的郑国昌在府邸喝几口小酒,可惜满心欢喜没法跟人共享,一个人喝酒一个人陶醉,不知不觉就多喝了几杯。

第二百二十三章:圣天子笑得开心() 
见老爷从怡春院回来后就有些反常,一边喝着还一边乐呵了有半个时辰,郑夫人觉得不对劲。

    问道:“老爷,那黄汉已经成为京师的笑谈您怎么还如此高兴啊?”

    郑国昌咕咚一口酒下肚,老神在在道:“笑谈?哈哈,非也、非也,那是美谈,又会是一段佳话也!”

    “老爷,莫非黄汉的事乃是谣传?不对呀!今天孝谦也跟去了怡春院,他回来时说得有鼻子有眼,黄汉见徐阁老打上门,眼明手快急匆匆连翻三道墙逃之夭夭了。”

    “啊?这是孝谦亲口说的吗?”

    “是啊!有什么不对吗?”

    “混账小子!来呀,吩咐下去,孝谦从今天起禁足一个月,罚他把大学抄写五遍。”

    “老爷,无缘无故为什么要处罚儿子啊?”

    “就是为了他造谣传谣,黄汉还连续越过三道墙跑了?貌似他亲眼所见,我看他是见鬼了!要知道他是黄汉的大舅哥,他都这样说了,还不坐实了黄汉的绯闻。唉!这个老大远远不及老三啊!”

    郑孝文是嫡次子,排行老三,他还有一个庶出的哥哥,一个庶出的弟弟。

    “老爷,您就别卖关子了,把来龙去脉告诉妾身吧!”

    郑国昌醉眼朦胧瞧了瞧妻子,欲言又止,过了许久后才道:

    “不能说,说出来又会是电闪雷鸣,特别不能让秀娥知道,其实我心里也是无比担心,有时候甚至想着那黄汉干脆就在怡春院被徐阁老逮住了也好,也就用不着牵肠挂肚喽。”

    “越说妾身越糊涂了。”

    “算了,得糊涂时且糊涂吧!总比我硬装糊涂来得开心些。”

    郑国昌又灌了自己几杯,摇摇晃晃去睡下了,郑夫人云里雾里直犯迷糊。

    她知道女儿聪明有主见,去了秀娥的闺阁大谈今天老爷的哑迷。

    郑秀娥听母亲复述了父亲的酒话,更加觉得内有隐情,心里有了打算。

    郑家小姐有心机,还特别能忍,她居然耐心等徐光启和郑国昌两位朝廷大员大闹怡春院的事情过去了三天才悄悄的穿上哥哥的青衫带着柔儿来到了怡春院。

    现如今的怡春院生意火爆,这就是广告效应,越是有绯闻而且是大绯闻的场所,越受人追捧。

    按理说下午之时的楼堂馆所都应该生意清冷,可是怡春院不同,门前车水马龙,门里公子王孙富贾豪商川流不息。

    郑秀娥虽然一身士子打扮出现在怡春院前厅找了一张桌子落座喝茶,但是怎么可能瞒得过眼睛毒辣的龟奴,只不过这些人不点破而已。

    柔儿叫过一个龟奴打赏了三钱银子,要求龟奴通报,自家公子今天来怡春院的目的就是一睹楚楚姑娘芳容。

    龟奴连忙把拿在手里的银子放下了,他斜眼看了看柔儿和郑秀娥,傲然道:

    “我家楚楚姑娘已经从良嫁人了,而且嫁的乃是朝廷正三品游击大名鼎鼎的黄汉将军,现在只不过是在牡丹阁暂住,别说你们,将相王侯来了也见不着。”

    柔儿是个老实姑娘,见龟奴如此说没了主意,这时郑秀娥开口了。

    她拿出一只翡翠玉镯对龟奴道:“将相王侯见不着楚楚姑娘,但是她见了这个镯子一定会来见我,你信不信?”

    这个玉镯通体碧绿毫无瑕疵,龟奴长期混迹在高档场所见识是有的,当然知道这个镯子价值不菲。

    他道:“女公子这是何意?”

    龟奴称呼郑秀娥女公子,摆明了告诉她不要装出贵公子来青楼会姑娘的做派,还是老老实实说明来意。

    郑秀娥道:“我跟楚楚姑娘乃是故人,这玉镯就是信物,你拿上玉镯去回禀楚楚姑娘,一定能够得到赏赐。”

    龟奴虽然将信将疑还是拿上玉镯去了牡丹阁,果不其然,楚楚立刻亲自来请。

    没多久牡丹阁内的琴声、歌声戛然而止,还依稀传来女子娇滴滴的啼哭之声,貌似哭声还被强行克制断断续续。

    楚楚这几日度日如年,今天盼来了准大妇顿时觉得见到了亲人再也忍不住了,哭得花枝乱颤,她断断续续讲了前因后果。

    郑秀娥听楚楚说出黄汉早已经去了大安口,此时应该带兵出关了,大惊失色,眼泪不由自主夺眶而出,她悲声道:

    “他居然去了关外,他怎么就如此大胆?楚楚妹妹呀,你可知道在关外跟鞑子、建奴较量可不比关内。

    在关内发现敌军势大完全可以进入城池躲避等待战机,在关外要是打不过敌人,被敌军骑兵缠上就没有一丝逃脱的可能性。”

    本来就六神无主的楚楚听了郑秀娥的这番话更加慌乱,她哭道:

    “嗯嗯……姐姐,这如何是好?姐姐,奴家其实心里根本舍不得他去关外杀敌,可是奴家又不敢劝他留下,要是当时姐姐在就好了。”

    “唉!也是一样,他乃是大英雄,怎么可能听我们小女子之言就放弃制定的计划,你做得很好,也委屈你了。”

    “这算什么呀!奴家恨不能跟着他去关外呢!”

    “怪不得他会看上你,真是乖巧。姐姐也很喜欢你呢!别说傻话了,有你跟着岂不是添乱吗?”

    “姐姐不嫌弃奴家卑贱,奴家铭感五内,只是不知姐姐可有办法打听到他的消息?”

    “今天姐姐就会派遣家丁疾驰抚宁去找三哥,三哥是朝廷朝廷派驻‘红旗军’的兵科给事中,他是可以赞画军务的肯定知道具体计划。”

    ……

    两个女孩子一番长谈亲热了许多,可惜俩人都有心事实在高兴不起来,聊到最后又是担心黄汉,纷纷垂泪……

    紫禁城,此时曹化淳和王承恩都在御书房伺候皇帝,见圣天子笑得开心也在旁边赔笑。

    他们被皇帝严令但凡有关于黄汉的传闻要第一时间回禀,因此他们今天把徐阁老和郑藩台大闹怡春院的故事讲了。

    崇祯毕竟是个少年,得知黄汉把两个朝廷重臣都惊动了觉得有趣,不由得哈哈大笑。

    “徐阁老和郑布政使从怡春院出来之时还扬言过几天再去,他们还当众数落黄游击不检点,由此可见他们二人已经得知内情矣。”

第二百二十四章:御马监() 
曹化淳恭维道:“皇上圣明一语中的,御马监提督方正化在徐阁老发飙前一刻及时赶到,他说明了缘由后,徐阁老激动不已,差一点老泪纵横。”

    “朕初闻黄游击孤军犯险之时何尝不是心里酸酸的,只是不知‘红旗军’现在何处?朕这几天真的时时牵肠挂肚。”

    王承恩道:“陛下无需多虑,奴婢在内书堂时读圣贤书,知‘臣不密失其身,几事不密则成害’,黄游击谋事慎密无以复加,一战成功那是必然!”

    崇祯点头道:“王伴伴言之有理。黄游击出关杀敌,方正化和李若琏配合他迷惑建奴细作功不可没,酌升一级以示褒奖。”

    提拔太监和锦衣卫用不着经过内阁,只需皇帝一句话而已。曹化淳和王承恩当然乐滋滋照办。

    在京师的方正化和李若琏成为了幸运儿被忽然提了一级,李若琏成为了北镇抚司拥有从四品佥事衔的千户,方正化当上了监督太监成为了炙手可热的御马监二把手。

    在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中,司礼监和御马监是最重要的两个所在。

    司礼监代皇帝审批阁臣的票拟,与内阁对柄机要,实为“内相”可谓大权在握。

    御马监与兵部及督抚共执兵柄,实为内廷军事首脑机关。御马监还要管理用来牧马的草场、经营皇庄和属于皇家的生意,与户部分理财政,是皇帝的内管家。

    大明历史上曾经两度设置的西厂,也由御马监提督,与司礼监提督的东厂分庭抗礼。

    方正化成为了御马监二号人物前途一片光明,估摸着要比历史上成为司礼监大太监的速度还要快。

    方、李二人忽然得到提拔,满京师的文官武将都不明就里,唯有郑国昌和徐光启心里清楚。

    他们两个当事人更加心知肚明,方、李二人觉得如此沾好友的光太没面子,想着能够给黄汉实打实的帮助。

    于是乎,锦衣卫更加密切监视怡春院,他们还不遗余力给予炸薯片的小铺子拉生意提供保护。

    这段时间黄汉派来京师做生意的妇女们日子过得开心,她们不仅仅赚到钱了还没有遭受任何人的欺负,没有受到任何委屈。

    “四方快运”更是得到了锦衣卫和御马监的大力支持发展速度惊人,估摸着分号完成整个大明县城以上级城池的整体布局应该用不了五年之久。

    崇祯三年十一月七日下午有一大群人来到京师住进了驿馆,她们是准备回川的秦良玉一行。

    秦良玉已经去山海关白杆兵的驻地看过了,还在那里盘桓了几日,回京师之时也没有日夜赶路,她貌似有意耽误时间。

    因为秦良玉知道儿子的结拜兄弟在十二月初六成亲,她也十分喜欢黄汉这个少年英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