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36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36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的秘技怎么能够上达天听,老臣甘愿受罚。”

    崇祯顿时觉得没希望了,他气呼呼道:“朕知徐师傅乃是一心为公,此事不予追究。散朝。”

    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万万岁后纷纷退出金銮殿,徐光启没走小跑着追上了皇帝。

    王承恩早就看出来事出有因,见徐光启跟在后面,叫住怒气冲冲的崇祯道:“陛下等等,徐阁老跟来了,他一定有内情回禀。”

    皇帝立刻被提醒了,他驻足问道:“王伴伴,此事蹊跷啊?如果没有原因,黄游击怎么就会拿预防天花开玩笑?”

    “奴婢以为那根本不是玩笑,真实性十之八九,徐阁老此时来单独见陛下就应该是谈论此事。”

    此时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走了九成九,只有刚刚赶来的太医院诸位和李中立、吴有性,还有一个从六品文官觉得事出有因留在现场,此人是刘之纶的好友金声。

    黄汉见李中桦还跪着笑道:“老徒弟,被吓着了吧?作为臣子哪怕是八品小官,难道不知臣不密失其身的道理?

    作为医生还是御医应该更加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医学研究。哪有道听途说就满大街乱传的道理?”

    黄汉的话很难听,但是很有道理,太医院的那帮人都羞得面红耳赤,李中桦磕头道:“师傅教训得对,弟子受教了!”

    这时李中立和李中梓上来扶起腿跪麻了的李中桦,他们也准备回去。

    黄汉道:“圣天子传你们来是有要事商议,你们还没得到天子首肯如何能够就此走了?”

    院使马留良抱怨道:“黃将军,咱们都差一点摊上欺君之罪了,此时不走还等着大汉将军来驱赶啊?”

    留下看情况的金声笑道:“不会有欺君之罪,只会有名垂青史的大功劳,如此大功即将盖过‘青城大捷’。”

    黄汉认识金声,知道他是刘之纶的好友,也为数不多的来广渠门内大街参加婚礼的文官之一,其他文官大部分是高第的门生故吏。

    “金大人,此事意会即可莫要言传。”黄汉向金声拱手道。

    金声恭恭敬敬回礼道:“黃将军智者千虑下官佩服,下官有报国之至,愿意军前效力,能否请将军适当时候给予方便?”

    “好说,好说,今天如果有机会本官就在天子面前提及金大人。”

    此刻御书房里只有三人,那就是皇帝、王承恩和徐光启,崇祯的心情大好,他从徐光启口中确认黄汉真的有效预防天花而且成本不值一提的秘技,之所以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肯承认是因为要保密。

    徐光启道:“陛下,老臣其实是欠考虑了,听黄汉说了才如醍醐灌顶,如果明军不会感染天花,而敌国正是天花蔓延,我军的进攻岂不是如摧枯拉朽般?”

    崇祯道:“确实如此,这个惊天秘技一定要严防死守,如果得知建奴哪天花大爆发,明军就可以趁机进攻了,只是这个时机比较难以把握。”

    “黄汉说过,敌国没有爆发天花时疫,大明完全可以刻意在二月底布局,到了最容易发病的三四月,要敌国天花大流行也不是没有可能性,只不过这需要潜心研究,要能够正确掌握这个方法需要日积月累。”

    “嘶!”太狠毒了,这简直是绝户计啊!崇祯暗自腹诽。

    徐光启道:“如此做太过狠毒,唯有针对建奴和鞑子才可以如此,只不过要检验预防的有效性也需时日证实,黄汉表态为了让所有打预防针的人员放心,他会第一个进行尝试。”

    “预防针就是用来预防天花吗?”

    “然也,据说要在身体上扎一针还会烂掉一点点肌肤。”

    “如此恐怖的预防针是得经过证实才行,否则谁敢轻易尝试?刚才徐师傅是不是说黄游击要第一个扎预防针?”

    “然也,黄汉说得明明白白,自己的秘技自己都不愿意尝试怎么能够让别人效仿?”

    “不可,为什么要让我大明第一猛将冒此风险?随随便便找几十个死囚做第一批预防之人即可。”

    徐光启听皇帝如此说跪下了:“陛下既然如此高看黄汉认为他是大明第一猛将,为何不给予他应得的封赏?国家正是用人之时本该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陛下能够破格提拔刘之纶委以重任,为何不重用黄汉?”

    崇祯连忙扶起徐光启道:“朕一直关注黄游击,也不吝封赏,奈何几次都不能如愿,这一次徐师傅也看到了,黄游击为了迎娶秦家姑娘连封爵的机会都放弃了,朕有时真的恨铁不成钢。”

    徐光启叹口气道:“唉,预防天花之事乃是绝密,即便成功了也不能公然给予立下大功的黄汉封赏,此子岂不是运气太差了?”

    这时王承恩插话道:“黃将军研制的那个叫做酒精的药水很有功效,夏天在永平激战的明军伤员就是因为有了这东西消毒出现了奇迹。

    原本在那样的气候下伤员死于败血症的肯定会超过一半,最后兵科给事中郑大人统计,只有一成左右的伤患死亡。”

    崇祯道:“朕是看过郑给事中的折子,对此事有映像,黄汉大可以因为研制出如此神奇的药水得到提拔。”

    徐光启道:“陛下圣明,如今太医院也在大量采购酒精,他们准备向大明所有的军队推广,以后伤兵的死亡率会直线下降,这会节省朝廷太多花费。”

    “太医院做得不错,待会儿朕要当面褒奖。王伴伴,有没有传他们来觐见?”

    “陛下,他们早就来了一直在外面侯着呢!黄游击也一直在等着。”

    “宣他们进来吧!”

第二百七十五章:巡按御史() 
不一会儿黄汉就大步流星走了进来躬身施礼,身后的李中桦等等十几人见黄汉没跪只好也跟在后面行拱手礼。

    皇帝还没说话呢,礼毕的黄汉就开口了,他道:

    “微臣建议圣天子饮食要有规律,如今都过了午饭期一个时辰,微臣肚子饿得难受,想必陛下也是如此,因此微臣强烈要求先吃饭再谈工作,一边吃一边聊也行!”

    “啊?”徐光启闻言哭笑不得,但是他的肚子不争气咕噜叫了一声。

    黄汉公然开口向皇帝要饭吃,马留良和李中桦、李中梓、李中立兄弟以及太医院的诸位又开始冒汗了。

    他们暗自腹诽,跟着这位仁兄貌似危险重重啊!再在这样下去不被他坑死也会被吓死。

    崇祯被黄汉这一提醒真的觉得饿了,又听见阁老徐光启的肚子咕咕叫,有些抱歉道:“徐师傅,朕不察,让爱卿饿着了。来呀,赶紧传膳,朕要和黄游击、徐师傅以及太医院诸位爱卿边吃边聊。”

    御膳房早就准备好了皇帝的午饭,只是没想到会多出接近二十人吃饭,还好他们人多、食材多,忙了一会儿偏殿的饭桌上就有了十几样菜肴。

    皇帝真的饿了,一碗饭吃得香喷喷。他不可能和徐光启、黄汉共同吃饭,他是一人独坐,黄汉跟徐光启坐在一起。

    黄汉难得捞到御膳房的伙食,他根本不客气大口朵颐,吃得美美香甜,徐光启心里高兴胃口也不错,吃了满满一碗米饭。

    太医院的诸位和李中立等等品级太低平时连皇帝面都不怎么见得着,一下子在天子面前吃饭还真的不适应,人人小心翼翼基本上没敢吃几口。

    见皇帝已经吃下去了大半碗米饭,黄汉道:

    “陛下,想必师傅已经道明了其中关键,微臣以为由锦衣卫和太医院秘密成立时疫防控机构,争取在三五年内彻底解决天花瘟疫,接下来还要收集民间药方和治疗手段争取攻克更多的流行病。”

    崇祯想了想道:“爱卿这个建议不错,利国利民。”

    黄汉接着道:“陛下要给予这个机构一定的权力,微臣认为老徒弟李中桦以七品巡按御史的身份出面专门负责此事,再提拔几位资深名医作为巡按副使协助自然事半功倍。”

    崇祯点头道:“可以如此办理,用名医为巡按专门负责时疫的防控确实是人尽其才。”

    “权力和义务乃是对等的,给予李中桦权力,也由他负责保密,如果保密期达不到十年,他就要承担罪责。”

    李中桦连忙放下饭碗离开饭桌跪下道:“陛下,微臣一定会尽忠职守死而后已。”

    “爱卿平身,此事关系国运,爱卿要万般小心,爱卿认为谁来做巡按副使协助最合适?”

    “这……”李中桦蓦然间不知如何作答,因为十几个同僚都眼睛里冒着小星星期盼着呢,他开口提议一两个势必会得罪了绝大多数御医。

    黄汉根本不怕得罪人,他一边吃饭一边道:“陛下,李中梓和吴有性这两人名气大医术高明,微臣也想收下他们二人为徒传授秘技。”

    李中梓和吴有性二人乃是江南名医没有在太医院任职,他们都是士子身份,今天得见天颜已经是机缘巧合。

    没想到黄汉当着皇帝面表态收徒,高调让他们参与预发天花时疫,这岂不是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得到从七品巡按副使的官职?

    他们连忙离座先跪下给皇帝磕头,然后又来给黄汉磕头,口中道:“师傅在上,弟子有礼了。弟子一定认真学习,以后争取能够研究出更多治病良方。”

    皇帝默许了李中梓和吴有性成为巡按副使,问道:“以巡按御史的身份办理预防天花之事确实不错,爱卿认为他们三人即将巡按哪几个州府最合适?”

    “当然是北直隶的州府,抚宁毫无疑问即将成为实验区,只要证实这里的十几万人接受了预防再也不会被传染上天花时疫就足以证明行之有效,以后陛下可以下旨全国推广。”

    “朕听说爱卿准备第一个实验秘技可有此事?”

    “那是当然,秘技本来就是微臣瞎琢磨而来,微臣不亲自出马验证怎么会让其他来参与的老百姓放心?”

    “爱卿不必如此,届时让你的老徒弟以巡按御史的权力去死牢提几十个死囚来试验即可,根本用不着爱卿以身犯险。”

    “微臣谢陛下厚爱,只是微臣信心十足,这里没有一丝风险,早日预防就能够永远不会感染天花,这样的好事情微臣不愿意便宜了死囚。”

    “爱卿,此事真的没有风险?”

    “预防疾病如果有风险岂不是弄巧成拙?陛下放心,真的很有效、很安全还很便宜。

    这里人太多,如何施展秘技微臣不方便说,陛下如果实在想知道要不咱们去御花园走走?陛下,您以后用完膳也最好去御花园转转,散散步,这样有利于身心健康。”

    崇祯听了黄汉的建议真的站起身道:“爱卿这就陪朕出去走走吧!”

    太监、宫女连忙拿来汗巾端来铜盆让皇帝洗漱,黄汉也沾光享受了太监、宫女的伺候。

    接下来黄汉真的一边散步一边把种牛痘能够安全有效预防天花详细讲给崇祯听了,并且告诉皇帝种痘法其实在江南早就大行其道,只不过用人痘风险不可控,人们一叶障目没想到用牛痘。

    黄汉讲得天花乱坠,崇祯听得云山雾罩,到最后皇帝也没搞明白为何黄汉能够知道牛痘比人痘安全且有效。

    但是皇帝很开心,因为太久、太久没有人能够和他交谈超过一个时辰了,黄汉的谈吐跟士大夫完全不同,从来不引经据典,而是就事论事讲道理,他的阐述都是深入浅出让人能够容易明白。

    黄汉不太懂宫廷礼数,他甚至于不知道不能跟皇帝并肩而行,他抓住难得的机会给比自己还小一个月的皇帝灌输一些实用的知识。

    好学的崇祯听黄汉讲种痘的知识、讲流行病的防控手段、讲城市卫生的重要性,讲不喝生水是最简单实用的预防疾病的手段等等。

第二百七十六章:永平参将() 
这些真真正正的知识让年轻好学的崇祯皇帝茅塞顿开,他也忘了礼数和黄汉肩并肩在御花园足足逛了三圈。

    黄汉又不失时机跟皇帝聊了聊对刘之纶的看法,还有意抱怨刘之纶一心为公不肯为朝廷举荐好兵事的好友金声,使得一心想着杀敌的金大人空有报国之心,没有用武之地。

    王承恩和随后赶来的曹化淳见了如此随便的黄汉都大惊失色,他们赶紧制止指指点点的宫女和太监,连忙派宦官通知后宫妃嫔,今天御花园有外臣,大家莫要来此地。

    徐光启年纪大了,他虽然跟来了却故意没有和黄汉、皇帝一起散步,他在一个避风的亭子里坐着休息远远的看着自己那个不着调的徒弟跟天子聊得投机。

    好在圣天子貌似兴致勃勃,不仅仅跟黄汉交谈之时和颜悦色,吩咐小宦官做事之时也没有板着面孔,曹化淳和王承恩才对视一眼放下了忐忑的心。

    一直到了太阳偏西之时徐光启、黄汉等等才出了紫禁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