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41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41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手、炮手们上了岸每天训练学习吃三餐拿到足额军饷,本来萎靡不振的五百余人现在一个个精神抖擞。水手、炮手大多数是老弱根本不打紧。

    黄汉又没指望他们去跟敌人殊死搏斗,他需要的是这些人的航海经验。

    经过不断找水手们交流,黄汉认识了许多在水师服役七八年甚至十年以上的老水兵,这些人大多数去过日本,有些人甚至去过吕宋。

    这不奇怪,用朝廷的船跑私人的生意乃是文官武将的生财之道,大明的海贸当然是以跑东洋、南洋为主。

    水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这时黄汉拥有的水营战斗力基本上没有,但是也不能放松管理,拥有正五品千户官衔的黄勇被任命为水营实授千总虚衘提两级以抚宁卫正四品签事向兵部报备。

    黄汉从年满十三岁的少年学兵中挑选出三个总旗配发鸟铳补入水营,他们即将是第一批水师陆战队,从沿海渔民中招募五百青壮年由老水手一对一培训,争取半年内这些渔民就能够获得独立操帆的技能。

    另外有十个总旗的少年学兵即将学习操控红夷大炮,他们是第一批知识青年炮兵。

    传授打炮流程的老兵有二十人,是黄汉亲自从一百余会打炮的水营老兵中选拔出来的,这些人在万历末年就服役,如今已经有了超过十年的军龄可谓经验丰富。

    少年学兵会在学习中规范打放流程然后形成文字,相信当“红旗军”自产的火炮交给他们实弹打放几个月,炮兵操典就会应运而生,以后不断积累操作经验不断优化改进即可。

    有了“虎穴”城作为根据地后,黄汉再次进行了大投入。

    现在他不仅仅亲自指导铁匠大师傅们采用钢模空心铸件法铸造钢炮,采取热锻工艺锻接长达三四十米的全锻钢龙骨,还指点琉璃厂进行了升级改造。

    生产玻璃的原材料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很容易获得,由于有了风温技术池窑或坩埚窑内进行加热的高温一千五百余度在“红旗军”体系已经不是难题。

    高温使配比的原材料形成均匀、无气泡,并符合成型要求的液态玻璃,然后将液态玻璃加工成所要求形状的制品,通过退火、淬火等工艺再进行热处理。

    经过几十次失败后,琉璃厂的大师傅成功掌握了正确的方法。

    总而言之一句话,没有汉人学不会的东西,哪怕山寨起家积累到一定程度也会把原创挤压得破产倒闭。

    现在“虎穴”城琉璃厂玻璃和玻璃制品的生产已经开始进行,打磨镜片挑选合格的组装单筒望远镜,已经有几十个专业打磨珠宝加工首饰的工匠在生产。

    没多久黄氏出品的八倍距单筒望远镜问世,这不是商品而是总旗以上级军官和斥候的制式装备。

    有了玻璃,做出如此简单的单筒望远镜需要的技术不值一提,黄汉只不过召集加工玉石的工匠讲明白了望远镜的原理,他们基本上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其中还有一个叫做彭家旺的工匠居然在京师见过弗朗机人的千里镜,彭家旺今年三十五岁,是黄汉从京师搞来的一百几十个匠户之一。

    他有着精湛的加工玉石的手艺,加工琉璃不在话下,如今知道了曾经在京师之时被同僚们当做宝贝的千里镜的原理如此简单,加工工艺根本比不上给皇室加工珠宝乐得合不拢嘴。

第二百八十五章:弗朗机教官() 
一开始发展黄汉就本着善待工匠的思路,来到“虎穴”城的大师傅得到的月饷不低于“红旗军”营兵标准。

    他们不仅仅得到尊重还会得到提拔的机会,已经有杨老实、沈存力、彭家旺等等十几个工匠得到了七品、从七品的军官待遇。

    工厂还加大宣传力度,给予勇于研发搞发明创造的大工匠戴大红花骑马游街的精神奖励,给他们记功、加月饷、给现银赏赐等等不一而足的物质奖励,有新发明的大工匠还是优先提拔的对象。

    待遇好有人权的工作氛围人人喜欢,匠户们每天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心生产,黄氏出品必是精品会成为企业文化。

    离“虎穴”城十余里还有一座城池,那就是原抚宁卫千户所城。

    现在也进行了修缮和加固,抚宁卫指挥使的衙门和参将行辕设在此处。

    由于朝廷没有拨付维修卫所的费用,永平府也只是派了一些徭役,因此黄汉只修建了一座千户所城作为抚宁卫指挥中枢,其余的千户所、百户所城以及墩堡都被黄汉放弃了。

    敌人来了靠分散防御顶个屁用,唯有集中兵力予以打击才能够力挽狂澜,卫城紧靠“虎穴”城,敌人敢来围攻,“红旗军”最少会让敌军留下五千人马。

    朝廷来人的接待都是安排在卫城,朝廷派来官吏的办公地点也是坐落在卫城内,“虎穴”城是黄汉的私人堡垒,拒绝访客。

    抚宁卫城和“虎穴”城之间有特意修建的大马路相连,宽度是官道平均值的三倍有余,现在路两侧的地皮暴涨。

    许多商贾认为“虎穴”城和抚宁卫城人口多、钱多,而这两座城太小已经接近满负荷,两城之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池的外郭,因此纷纷买地皮造房子开店做生意。

    见到这里渐渐地繁荣,生活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买卖东西又很方便,没有在城池里安家的老百姓也选择来到两城之间安家落户。

    四月初,调拨的船舶经过检修保养后再次下水,黄汉开始训练所有的步兵、骑兵适应航海,还要挑选一些战马来适应乘船。

    没有什么好办法,唯有经常乘船出海才能够让所有人马得到锻炼,经过多次尝试还晕船的兵丁只能放弃带他们出海作战。

    黄汉特意带着船队赶去登州拜访师兄孙元化,送上了三千两银子的见面礼和一副黄金甲。

    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登莱的孙元化见到了师傅的关门弟子很是热情,他此时正是坐镇一方踌躇满志的时候,当然会提携小师弟。

    听说“红旗军”要组建炮兵急缺教官他二话没说直接给了拂朗亚兰达、方斯谷、额弘略、恭撒彔四个弗朗机教官和二十个已经出师的明军炮兵,给了四门老旧十二磅炮用作教学。

    但是他有前提,这些人去“红旗军”支教一年后还是要回登州。

    黄汉知道孙元化巡抚登莱之时,辽人避战乱居山东者高达十几万,登莱的辽民恐怕要有六七万,如此之多的人口涌入已经成为了当地的负担。

    因为孙元化等等文官武将的做法跟黄汉投资厂矿、增加田亩安置老百姓完全不同,他们解决流民问题唯有靠朝廷下拨救济粮。

    如果孔有德还是会如历史上那样祸害登莱,这些辽民一定会参与兴风作浪,此时能够弄走一些人口乃是做加法,大明会少了这些敌人,多出纳税人和兵源。

    他跟孙元化协商,告知师兄如今抚宁卫的军户严重不足,自己搞了大量田亩需要解决耕种的人手问题。

    孙元化的问题是人手太多,田亩不足,因为他也是士大夫,也是东林党员,他不可能下手去损害士大夫利益,况且登莱又没有被建奴肆掠损失人口,恰恰相反,去年春天还逃来了不少北直隶流民。

    他当然知道北直隶被后金军掳走了不少老百姓,黄汉地多缺人乃是情理之中,他支持黄汉来登莱捞人,立刻布置总兵官张可大和副将张焘协助办理。

    介于运力有限,虽然有登莱水师帮忙运输,黄汉回“虎穴”城之时只带回来一千户辽民。

    接下来会有更多船舶参与去登莱运辽民,如此釜底抽薪即便孔有德为祸登莱也会导致大明损失下降不少,最起码黄汉搞回“虎穴”城的这些人会保住了性命。

    四月底,红旗军鸟铳手进行了一次大比武,有三百铳手得到了一级射手荣誉,他们的制服左臂处会绣上金黄色的光荣花一朵,这个荣誉不仅仅是一份虚荣,还会给他们每个月带来五钱银子的加饷。

    有六百铳手被评为二级射手,他们的左臂处秀一颗小星星,他们的月饷会多出二钱银子,有足八百铳手不达标,他们得到了月饷减发三钱的处罚。

    以后这样的大比武三个月举行一次,优胜劣汰,一级铳手可以升成为特级,也保不准会降级为二级,不达标的铳手经过勤学苦练也有可能直接越过二级拿到特级的荣誉。

    米尼枪已经出厂了七十支,极度重视这个大杀器的黄汉自己留下了五支亲自练习打放,也在亲自使用中总结经验提出改良意见。

    黄汉在十三岁的学兵中挑选了四个孩子留在身边担任装填手,也算作亲卫。

    这四个孩子分别是谷满仓的儿子谷如山、沈存力的儿子沈明,还有大工匠彭家旺的儿子彭怀义、老水手俞全佑的儿子俞飞。

    剩下的六十五支米尼枪由宋鹏飞、赵坤在三百一级射手中再次优选六十人进行适应性训练,他们是第一批米尼枪射手,上了战场会成为敌军将领的梦魇。

    东江镇的总兵官如今是黄龙,此人乃是孙元化举荐,东江镇诸将也受登莱巡抚节制,黄汉请师兄给他去了信。

    目的是跟东江镇保持联络,保不准“红旗军”会在适当时候经过东江镇防区去偷袭建奴,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接纳东江镇军民。

第二百八十六章:抓捕() 
毛文龙时代一去不复返,东江镇如今分崩离析,去年春天历经磨难才得以回归大明的刘兴祚在关内战死。

    红歹是极度痛恨刘兴祚,居然把他的遗体躲成肉泥,因此大明没有能够及时确认刘兴祚战死,有太多传闻刘兴祚再次降了建奴的谣言。

    刘兴祚留在皮岛的几个兄弟和老部下受到了冷眼,这些本来就难养熟的凶徒蠢蠢欲动。

    在刘兴治和刘兴沛的鼓动下,几百辽兵作乱居然一举夺取了皮岛,接下来还攻伐东江镇诸岛。

    最后朝廷出动登莱人马才勉强平定,始作俑者刘家兄弟们全部被斩杀。

    再加上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等等原东江镇实权派带着人马投奔了登莱巡抚孙元化,至此东江镇实力大减。

    黄龙上位不久,没有威信在朝廷也没有人脉,因此东江镇的粮饷克扣更加严重,本来就苦不堪言,去年又自相残杀几个月的东江镇如今暗流涌动,许多将领有了二心。

    驻防皮岛的都司耿仲裕和千户官李梅、王应元等等中级武官密谋投奔建奴。

    李梅带着耿仲裕以下十几位武官画押的降书乘船经过镇江堡沿着鸭绿江而上跟建奴取得了联系,一场叛乱又将要上演。

    崇祯四年六月上旬,在造船师傅辛勤劳作下,“虎穴”城船坞十五艘再建的老闸船已经有三艘可以下水。

    排水量分别是三百吨、四百吨、五百吨的船型各一艘,龙江船厂的几个大师傅带着几十个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试航。

    新官上任的“红旗军”水营主将黄勇为了增加实践机会,亲自带着三个总旗水师陆战队上了这三艘只在船头和船尾装备了黄氏出品铸钢炮的新船出海。

    他们将要顺便去皮岛送上黄汉写给东江镇总兵官黄龙的书信。

    “红旗军”如何?黄龙早就如雷贯耳,他接见了黄勇看了书信,得知“红旗军”主将准备过段时间亲自来皮岛拜访觉得很有面子。

    黄勇离开皮岛回航之时发现了有一艘商船远远的见到了明军旗号居然杨帆加速逃跑,如此可疑究竟是什么情况?黄勇也想检验一下新船的速度如何?在海上能不能追上三号福船?

    “红旗军”水师三艘试航的新战船本来是为了追逐而追逐没有任何目的,后来发现逃跑商船上的几十人慌乱不已,在最小的排水量三百吨的老闸船接近之时居然打响了船上的几门六磅炮。

    这艘老闸船的船头和船尾都各有一门十二磅炮,现在被一艘商船主动开炮攻击了,船上的老炮兵带着二十几个少年炮手学徒哪里会客气。

    黄氏出品的十二磅炮气密性好射程足有商船上装备六磅火炮的双倍。

    逃跑的商船连续被打中四五炮,船上的水手炮手被打死打伤十几个,主帆被打落,这时另外两艘老闸船也包抄上来了,纷纷打响船头炮,见再不投降就会葬身大海,商船打起了白旗。

    在水师陆战队少年端着燧发枪注视下,被俘获商船上的水手和炮手都来到甲板跪下了。

    怪不得这艘船会逃跑,原来船上有留着金钱鼠尾的汉奸十几个,其中居然有三个真奴。

    这艘船之所以选择投降是因为三个真奴被炮火当场打死了一个,一个被打得重伤眼看着就会死掉,剩下的建奴被打断的副桅杆砸断了蹆。

    这艘商船的船长是莱州汉人姓沈,经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