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42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42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艘船之所以选择投降是因为三个真奴被炮火当场打死了一个,一个被打得重伤眼看着就会死掉,剩下的建奴被打断的副桅杆砸断了蹆。

    这艘商船的船长是莱州汉人姓沈,经常来往于朝鲜、东江镇、以及辽东南四卫进行走私,因为高丽参、东珠、貂皮、海参等等辽东特产在京师都是抢手货。

    历朝历代的战争都无法杜绝走私贸易,因为有了粮食禁运有了经济封锁才会人为的制造出了物资紧张,获得暴利的机会就出现了,有权有势有关系网的官商自然是在交战双方捞金的直接受益人。

    船长是莱州大族沈家的家生子,沈家有人进士及第在京师做官,在登莱水师也有过硬的后台。

    这艘草撇船也就是三号福船的船型,长度三十六米宽度十一米排水量三百吨左右,装备了六门六磅铜体铁芯炮。

    这艘走私船保养良好,平时有船长以下水手、炮手四十一人,在辽海航行基本上没有个头跟这艘草撇船差不多的船舶能够拥有追上它的速度,

    如果有小型船舶追赶,草撇船只要象征性打几炮,基本上就能够吓退妄图黑吃黑的明军水师稽查船。

    在走私者眼里没有国家利益、没有敌人、只有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沈家在登莱甚至于京师都有商铺,在辽东也有建奴固山额真这个级别的合伙人。

    大明对后金执行经济封锁严厉打击走私,后金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对于敢来辽东贸易的任何汉商都持欢迎态度,不会下手抢劫还会给予方便提供保护。

    这些汉商来往于辽东使得建奴得到了粮食卖出了高丽参、东珠、皮货等等特产,还收集到许多大明的情报,也有许多间谍以商贾的身份成功潜伏。

    这一次沈家的走私船交易了粮食采购了回头货返航时接受了建奴的任务,送三个使者和十几个汉人去皮岛交给都司耿仲裕。

    谁知他们运气不好,刚刚接近皮岛海域就发现了三艘大明水师旗帜高高飘扬的古怪大船,瞧上去每一艘船都不比己方的三号福船小。

    沈船长认为莫要多事,立刻下达命令转舵偏离航线避一避,按理说他已经很小心了,远远地瞧见明军水师战船就躲,根本没有寄希望于在登莱水师里有关系户。

    谁知黄勇带领的三艘试航的老闸船上有超过三十支千里镜,无论水手还是水师陆战队员都乐于站在船头用望远镜远眺,因此太多双眼睛瞧见了躲避的草撇船。

    为了证明老闸船的速度比同样大小的福船快,黄勇和参与试航的龙江船厂大师傅打旗语传令三艘船满帆全速追击。

    就这样误打误撞逮住了汉奸还得到了三级壮年真奴斩获,那个被桅杆砸断腿的建奴见被明军三艘大战船包围,船长决定投降之时为了免受明军折磨一刀捅死了自己。

第二百八十七章:叛乱() 
投降的沈船长没有耍花样,他如实回答黄勇的任何问题,并且强调请求通知莱州沈家,届时沈家一定会拿出银子赎回被扣的船和货物。

    跟建奴有勾结的耿仲裕是究竟谁黄勇不太清楚,是否通知沈家来赎人黄勇也不敢擅专。

    他派遣排水量三百吨的那艘老闸船满帆回航争取尽快把俘虏交给兄长定夺,自己带着两艘老闸船拖着负伤的三号福船回港。

    两艘船型古怪的大船拖着一艘被打断主副桅的草撇船在船舶来往不绝的辽海航行太容易被人注意,消息没多久就通过商船水手传到了辽东,皮岛也得知了消息。

    闻报俘获了建奴细作,黄汉立刻亲自审问俘虏,汉奸总共有十三人,被炮火伤亡了六七个而已,活捉了一半。

    黄汉不耐烦跟汉奸俘虏磨牙,审讯时杀人立威,留下的两个活口魂都吓飞了,交代罪行之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只不过审讯了两个时辰左右,黄汉就获得了耿仲裕准备反叛大明投降建奴的情报并且记录了口供。

    他火速命令高有谋连夜带着高家的八个家丁秘密押解两个留着金钱鼠尾的俘虏带着口供和三级真奴首级、十一级汉奸脑袋送往兵部,并且写了文书为黄勇请功。

    现任兵部尚书熊明遇跟黄汉没有交情,因此黄汉送到兵部报备提拔黄勇为正四品抚宁卫签事实授水营千总的公文至今没有得到批复并且用印下达。

    高有谋领到了去京师的任务大喜,他知道这是黄汉有意提携自己。

    他带着家丁一路换马疾驰,来到京城当天就找了在兵部任职的几个郎中、员外郎和主事。

    有熟人好办事,当天兵部尚书就接见了高有谋,看到了黄汉的公文并且亲自审问俘虏。

    东江镇有人谋反当然是大事,熊明遇核实了情况后一刻也不敢耽误,随即求见天子报告了这个紧急情况。

    第二天一大早京城就有六百里加急发出,内容是命令孙元化派兵联络东江镇总兵官黄龙火速缉拿叛将耿仲裕、李梅、王应元等等叛徒。

    东江镇人心不稳已经是朝廷共识,皇帝想到了愿意军前效力的士大夫金声,立刻提拔一级以翰林院正六品侍读的加衔以御史的身份去皮岛监军。

    监军东江镇的差事旁人唯恐避之不及,金声接到圣旨二话不说就带着四个家丁一路疾驰往登莱赶,他知道耿仲裕准备判明投降建奴,想着能够及时赶到争取跟登莱平叛人马一同前往皮岛上任。

    来京师活动的高有谋果然得了好处,他被提拔为拥有正七品监察御史衘的永平援兵营赞画将军,依旧不离开“红旗军”。

    这是老高第的谋划,他认为大明兵荒马乱的日子会持续,雄兵在手的将领会前途无量,儿子跟着黄汉更加容易得到被提拔的机会。

    以高家的人脉,高有谋混到了正七品,完全能够活动到一个中县县太爷的实缺,当上父母官,刮地皮、得贿赂尽在不言中。

    高第毕竟是离休高官,眼光长远,根本不在意儿子是否捞到财路,而是在意儿子的出路。

    朝廷用不着给实授只给虚衘当然乐见其成,没几天就有内阁票拟的圣旨下达,给高有谋加官进级尽在不言中。

    黄勇由于缉捕奸细有功,他的任命也终于和高有谋的封赏一同下达,黄勇实授水营千总没变,虚衘升一级成为从三品抚宁卫指挥同知,也终于成为了将军。

    黄汉不放心朝廷的办事效率,把高有谋打发进京后,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最后决定亲自组建船队出发跑一趟皮岛。

    黄勇由于要拖着失去动力的草撇船回航因此比先行一步排水量三百吨的老闸船整整晚了两天才回到母港。

    第三天,做足准备的黄汉选拔了步兵出海,他带上了刚刚下水的两艘老闸船和已经完成试航的三艘,把水营排水量超过一百吨的船舶都带上了。

    冷兵器步兵出动了刀盾手、长枪手、步弓手各两个百总,热兵器步兵出动了一个把总鸟铳手和两个把总少年学兵,人数连试百户以上级军官不算上水手、炮手达到一千七百余。

    黄汉要急着赶去皮岛协助黄龙缉捕耿仲裕,可是着急也没有用,这个时代航海的不确定性太多,船队刚刚接近辽海海峡海上起风了。

    服役超过十年的明军老水手俞全佑由于经验丰富识字被黄汉提拔为一艘三百吨级老闸船的船长,已经三十几岁终于得到了出头的机会他当然珍惜。

    辽海是俞全佑混迹了十几年的地方,对水文、气象的了解如数家珍,见起风了他立刻打出旗语求见主将,没多久黄汉就见到了乘坐小艇来到临时旗舰的老船长。

    俞全佑认为风力会逐渐加大,明天或者后天会达到飓风级别,因此强烈要求船队即刻进蝎子岛的海湾避风。

    农历六七八九这几个月是台风多发的节气,黄汉作为现代人当然知道利害,立刻同意进海湾,而且亲自布置防风。

    都是木质海船,也没什么太多好办法,落帆放倒所有的桅杆,所有的锚都抛下,再用缆绳紧紧地把船舶固定。

    每一艘船舶都悬挂了用来缓冲的防撞物,这些东西不值钱,是用麻绳蒲草编成的一尺五寸直径、三步长度的棍状物体。

    船舶和船舶之间有了这东西更加容易紧固,现在几十艘船都牢牢地拼接为一体共同抗击即将到来的风浪。

    一个时辰过后船队就做好了准备,海面上的风果然越刮越大。

    二十一艘船上的水手、炮手加上黄汉带来的步兵已经超过两千人,这一次的惊涛骇浪再次检验了选拔的步兵是否适应航海,有两成人比较难受吐得脸色惨白。

    在黄汉进入海湾避风的第二天,登莱巡抚孙元化接到了朝廷缉捕叛将的密令,他立刻派遣张焘带着人马乘坐登莱水师的战船赶往东江镇所在地皮岛。

    然而飓风过境登莱水师同样无法出海,他们只能做足准备工作等待风小了才能够航行。

第二百八十八章:平叛() 
明军的军事行动从来不知道保密,张焘麾下的兵将也是东江镇旧部居多,此次出海是准备去皮岛平叛的消息很快就被耿仲明得知。

    耿仲裕的那点破事耿仲明当然知道,耿仲明早年就曾经投降过后金,担任过建奴的低级武官,后来率辽民投奔皮岛追随毛文龙得到重用。

    他不但被倚为心腹还被毛文龙收为养孙,赐名毛有杰,当上了从二品参将,并且掌管东江镇财务。

    毛文龙冤死,东江镇分崩离析,耿仲明失去了以往的权势,现在沦落到寄人篱下当然心怀不满,耿仲裕的所作所为其实得到了耿仲明的默许。

    耿仲明听到朝廷下旨去皮岛擒拿叛将的消息,立刻意识到自己兄弟案发了。

    他连忙派遣心腹家丁驾驶快船冒着葬身大海的风险赶往皮岛通风报信。

    入海湾避风四天后,黄汉带领的船队再次起航目的地——皮岛。

    黄汉心里其实没把耿仲裕的叛乱当回事,因为历史上记载是这小子蛊惑麾下在今年十月份包围了皮岛东江镇总兵府逮住了总兵官。

    黄龙受了不少罪,被作乱的东江兵打断了腿并且割下了耳鼻,最后的结果是驻扎广鹿岛的副将尚可喜闻讯后赶回皮岛镇压兵变,叛军被剿灭,耿仲裕、李梅等等被斩杀。

    没有“红旗军”火器部队赶来皮岛帮忙,耿仲裕的叛乱都没有能够掀起大浪,有了自己带着一千几百步兵登岛歼灭有可能出现的叛军应该是手到擒来。

    况且现在才七月下旬,按理说耿仲裕的叛乱还在三个月左右后才会发生,此时去擒拿他乃是防患于未然,应该更加容易。

    黄汉没有空手而来,给黄龙私人带了黄金甲一副,给东江镇带了两千石麦子。

    已经得到黄勇事先联系的黄龙得知“红旗军”主将黄汉亲自来皮岛拜访相当高兴,立刻带着亲兵队赶往码头迎接。

    耿仲裕决定判明投降建奴,多次跟建奴委派的联络人谈条件,他已经联络了不少人马,反判行动进入到了准备阶段。

    建奴方面说好了派遣一个会汉语的正黄旗拔什库和两个马甲带着十几个汉军来参与指挥和联络,可是在约定的时间里根本没见着送人来皮岛的草撇船。

    过了两天,耿仲裕得知前天来皮岛拜访总兵官黄龙的三艘怪模怪样的战船回去时捕获了一艘走私草撇船。

    听道这个消息,想卖国的汉奸耿仲裕坐立难安,他不能确定那艘船上就有大金国派来的特使,也没法否定是不是冤枉凑巧,大金国特使落在赫赫有名的“红旗军”手里。

    在焦急的等待中,耿仲裕见到了兄长派来的家丁,得知自己案发了,登莱水师估摸着已经在赶往皮岛的路上。

    惊慌失措的耿仲裕立刻联络准备叛乱的总旗以上级军官议事,就在这时闻报海上来了二十几艘船舶,其中就有上一次来过的古怪船型。

    来得真快啊!耿仲裕大惊失色,随即这个汉奸就露出獠牙叫嚣道:“兄弟们,咱们这些东江镇老人困在这个弹丸之地朝不保夕,每天连肚子都混不饱。

    总兵官黄龙带来的人每天都吃到炊饼,这样的日子老子受够了,这就去逮住黄龙那厮要个说法。”

    这帮叛军说干就干纠集了一千余人立刻包围了总兵府,不到半刻匆匆忙忙关上的总兵府大门被叛军撞开。

    耿仲裕带着人马一涌而入,他们到处搜捕黄龙未果,拷问几个总兵府亲兵后才知道,黄龙带着一百余亲兵去码头接客人去了。

    娘的!制定的斩首行动由于运气太臭失败了,没逮住总兵官黄龙怎么办?

    耿仲裕此时不敢宣布他发动叛乱的目的是投降建奴,因为东江镇大多数的兵丁跟建奴仇深似海,不到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刻,一下子不可能接受投降建奴的事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