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49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49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沧海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明军会胜出我知晓……”黄汉亲自高歌一曲改动歌词的沧海一声笑。

    没多久就是万人同歌,在嘹亮的军歌声中,小一万好汉雄赳赳气昂昂跨海杀奔辽南……

    接近到了事先多次侦察的海域,黄汉无视这里有一个叫做望海墩的烽火台,也没有派人事先上岸夺取,直接指挥战船靠岸人马登陆。

    石质的望海墩不是后金军修建,而是原大明南四卫的防御体系的城堡之一,以前应该是一个小旗驻防,发现敌情夜晚举火白天燃狼烟,由于这里的位置比较重要,因此后金军也在望海墩驻守了十人。

    望海墩的后金守军见明军来了几十艘战船正在靠岸,其中还有根本没见过的大船十几艘,他们哪里敢有任何动作,匆匆忙忙把墩堡里的狼烟全部点燃后牵出战马逃之夭夭。

    “红旗军”工兵营率先登陆建立临时码头协助其他战船卸载,黄可造和项成梁、刘在旗这段时间确实用了心,他们选择的登陆点不错,此处深度足够而且水流平缓。

    下船的骑兵立刻牵着战马在岸边溜达缓解马的情绪,随军劳役片刻时间就把望海墩收拾得井井有条,连石质的天井都冲刷得干干净净后邀请家主入住。

    黄汉以这个堡垒为滩头阵地指挥所,以此为中兴修建可以短期坚守的牢固营寨,外围掘战壕防止建奴骑兵冲击,战壕外布置拒马、鹿砦遏制马速,战壕内用砍下的大树搭建一丈余高度的寨墙。

    营寨紧靠登陆的临时码头,海上有战船十几艘,其中有七艘老闸船型的新战舰,拥有火炮达到上百门,后金军妄图拿下这里不死几千人恐怕根本做不到。

    是否放弃这里主动权在“红旗军”,发现能够大量消耗建奴的兵力就在岸上跟他们死磕,发现敌人太多顶不住之时大可以上船退出一箭之地,然后用火炮、抬枪、米尼枪跟后金军交流。

    曾国藩的用兵之道黄汉还是比较欣赏的,结硬寨打呆仗是最稳妥的法门,“红旗军”上上下下齐动手,没多久一个坚固的营寨就初具规模。

    步兵车阵能够较好的对抗骑兵冲击已经在去年经历过战场检验,现在“红旗军”的步兵和劳役都知道独轮车的重要性,这一次带来了有足一千五百辆独轮车。

    在立足未稳之时要防止遭遇建奴大规模骑兵奔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军刚刚靠岸之时,亲兵营主将憨子亲自出马,杨大年、袁思明、桑羽已经各自带领一个百总骑兵迅速登岸。

    现在他们带着人马往北、往东、往南三个方向搜索,他们的坐骑无一例外是阿拉伯战马,这些马匹经历短途航海基本上没有太多不适。

    这三个百总的骑兵当然是精锐,他们拥有几十支千里镜,分别布置到制高点远眺,零散建奴落入他们的包围圈十之八九,他们肯定会率先发现建奴成建制的增援人马。

    围点打援不是黄汉刻意布置,但是附近驻守的建奴不可能坐视复州被攻击,即便不敢倾尽全力救援,也得派遣一部分骑兵来探明“红旗军”实力。

    打掉前来进行试探的后金军,秀肌肉让附近的建奴驻军感到明军的强大,让他们不断求援干扰红歹是意图在大凌河城外会战的决心,最后让红歹是死于心力交瘁才是善莫大焉。

    历史上红歹是才五十出头就猝死,如果不是被多尔衮谋杀,就应该是过于劳神导致身体每况愈下的缘故,黄汉再多多给他找些刺激,争取让他早死。

    因此憨子、杨大年等等骑兵将领就得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监视敌人为夺取复州城的大部队保驾护航,针对敌人援兵的多少布置伏击战,尽可能多的歼灭来犯之敌。

    先取复州城是既定方案,拿下复州后大军南下继而取金州,这时会联络刘之纶和黄龙会攻金州。

    黄汉这样布置的原因还是希望利益最大化,因为复州跟金州比城墙的高度和宽度都远远不及,护城河也窄了不少。

    以前金州卫在大明辽东都司所辖二十几个卫所中人口最多,下辖六个千户所,复州卫小多了只有四个千户所。

    建奴已经全取大明曾经的辽南四卫,金州这里已经是大明跟后金交战的最前沿之一,因为旅顺口依旧在大明手中,因此复州相当于是后方。

    有金州顶在前面,复州的屯垦相对安全许多,这个城池里不仅仅住了复州守军的家小、种地的阿哈,还有太多金州守军的家眷,复州城里的总人口是金州的三倍以上,囤积粮食和金银财宝应该超过五倍。

    城小、城墙矮、好打、钱多、汉人阿哈多就是黄汉先下手夺复州的主要原因。

    “红旗军”刚刚接近复州沿海,就被不下于十个墩台的瞭望哨发现。

    驻防的后金军见到了明军大举登陆,南四卫霎时间烽火连天,一时间人心惶惶,太久没见着明军发起大规模的主动攻击,导致太多后金军民都忘了出来混总要还的。

    后金军布防的许多沿海墩堡都派出了告急信使,他们打马如飞疾驰在官道上,奴酋在第二天一大早就得知明军袭击南四卫的军情。

第三百零二章:围困复州() 
可是红歹是知道了菊花将要被爆又待如何?此时张春正走在进入后金军苦心布置大圈套的路上。

    相信没几天一场不亚于萨尔浒的大捷就会到来,此时怎么能够调动本来就不足的兵力千里迢迢往辽南运动。

    难道大凌河城不围了?大明派来的三四万援军眼睁睁进入伏击区也准备放弃?劳师动众把人马调去辽南发现明军又上船回去了,大金军岂不是被人家耍猴玩?

    红歹是忽然接到南四卫的告急军情确实彻夜难眠,最后他咬牙切齿发誓,不能动摇决心,“红旗军”打南四卫由他去吧,大金军只要干掉三四万明军援兵再打垮关宁军拿下大凌河城就是胜利。

    奴酋确实是一代人杰,颇有大将风度,他意志坚定,没有被黄汉刻意不加掩饰的大规模登陆谋夺复州乱了心神。

    就在张春的人马出了宁远来到锦州之时,“红旗军”也杀到了复州城下,这里的后金军比年初少了三个牛录。

    毫无疑问,那些人马是去参与包围大凌河城,现在有建奴正兵三个牛录在驻防,没有哪个牛录满员,一共有披甲人六百余。

    复州守将是个老牌甲喇额真有些来头,他是老奴时期理政五大臣瓜尔佳·费英东的次子,名字叫做瓜尔佳·纳海。

    他知道来的队伍是“红旗军”后满嘴苦涩,没敢玩先声夺人率领骑兵出城突袭,而是第一时间发动全城总动员,旗丁、包衣奴才、退役老兵、半大孩子、原大明降军全部上城墙参与守城。

    由于方圆几十里得到消息的建奴有许多都带着阿哈逃进城里,复州城里的人真的不少恐怕已经超过四五万。

    粮食也很多,因为南四卫的秋收比锦州会提前几天,因此这里刚刚忙完了秋收,周边的麦田已经完成收割,粮食入库了。

    “红旗军”的人马不足以团团包围复州城,只能采取分堵三门的方法紧靠复州扎营挖掘壕堑阻止复州城里的建奴逃窜。

    大明不是每个城池都有四个城门,最起码复州城不是。

    这里只有东、南、北三个城门。北门叫做镇海门,南门是迎恩门,东门叫做通明门。

    此城真的不大,用现在的计量单位还不足一平方公里的面积,城墙高二丈五尺,也就是八米出头,原来有三个瞭望台和三个护门台。

    只不过在建奴夺取复州之时,三个护门台首当其冲被一举拿下,后来驻守的建奴根本不认为破破烂烂的护门台有什么防御效果,根本不愿意花精力去修缮,现在这三个护门台只留下了三处土墩子。

    “红旗军”骑兵在复州附近游弋,斥候放出去五十里,防备金州或者是盖州方向有建奴的援军出现。

    刘在旗被委任为工兵营没有品级的文职赞画几个月了,他这几日及其亢奋,因为他就是复州人,没想到家主会在这个时候带着“红旗军”来夺取复州城。

    他想到了饿死的母亲和被建奴战马踩死的父亲,想到了被抢走的妻子和死于非命的弟妹,也不知唯一还活着的小妹现在何处?

    原主子死在大明,想必他家没了男人应该败落了。小妹是被卖了还是饿死了?

    近乡情更怯,刘在旗此时五味杂陈,他已经追随黄汉一年有余,因为认真做事得到了好评,“红旗军”体系没有人歧视他。

    现如今只有已经被提拔为实授百户官的房连栋遇见他之时笑骂一句狗奴才。为此房连栋没少被镇抚官呵斥。

    刘在旗每每想起跟着建奴主子之时为了活命摇尾乞怜就觉得羞愧不已,每次见到房连栋都抬不起头。

    他现在渴望立功,渴望雪耻,更加期盼能够被提拔成为军官,因为他读过书现在每天都会教工兵营的兵丁识字,他知道“红旗军”的镇抚官只要思想好、有文化、有口才就能够忽略战斗力。

    他自认为文化和口才都具备,现在只需要用战功来证明他对“红旗军”的忠诚就能够被提拔。

    复州城里的后金军在紧急布防,他们发动了军民超过三千,黄汉用望远镜观察过后发现复州城头的红夷大炮总共不会超过八门,弗朗机炮也没多少,这些炮火的准头堪忧,射程不会超过二里。

    很明显在城头参与防守的有许多应该是汉人,为了瓦解敌人的军心,黄汉决定让出一天时间进行宣传战,工兵营三个赞画组织了三百个大嗓门的随军劳役开始喊话。

    “复州城里的汉人们,明军打败建奴会带你们回家,会给你们土地和住房,会让所有人得到温饱,明军攻城之时反戈一击的汉人哪怕以前有过错也会既往不咎。”

    “叶赫氏的族人听好了,明军知道你们忠于大明,不要怕被建州女真胁迫,杀了那些屠杀你们族人的畜牲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

    “我是刘在旗,复州城里的老街坊里应该有许多人认识我。三门里的周三、刘麻子还活着吗?城隍庙街的二愣子和赵五小是不是还在城里?……

    我离开复州接近两年了,如今被明军解救过上了好日子,每天都能够吃三餐,还能够吃到肉,我现在每个月拿到二两银子月饷。复州城里的乡亲们,你们要保护好自己,明军一定会拿下复州救大家脱离苦海……”

    刘在旗一时间真情流露泣不成声说不下去了。

    一个在青城被解救的汉人歇斯底里大喊:“复州城里的汉人兄弟们,不能替建奴卖命白白送死啊!

    你们手上也有能够砍人的家伙,偷冷子砍建奴,一颗建奴的脑袋朝廷给四十两赏银呢。有血性的汉子们,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

    在城头不断巡视的纳海听得真真切切,他流汗了,明军太可恶,如此挑拨离间如何是好?

    他瞧见附近只要有汉人或者叶赫氏族人出现都要全神戒备,不仅仅是他这个主将如此,其他建奴也开始疑神疑鬼。

    建奴的态度如此诡异,导致许多原本没准备临阵反戈的汉人和叶赫氏女真开始动摇,他们也在时时刻刻提防建奴不分青红皂白乱杀人。

第三百零三章:攻心战() 
攻心战效果杠杠的,才不到一天而已,本来貌似众志成城的守城方就变成了人心涣散各怀鬼胎,城头守军被互不信任的情绪笼罩着。

    王展鹏带着工兵营爆破组在仔细观察接近城门洞的路线,黄可造和十几个官佐已经观察好了工兵营预备搭建浮桥的几个位置。

    宋鹏飞亲自带领三百一级射手参与制定明天进行的强攻计划,选中的这三百一级射手已经有超过一百人装备了米尼枪。

    万事俱备,只等着明天进攻时刻的来临,黄汉亲自骑马绕着复州城兜了几圈,他也有些手痒难耐。

    他这段时间只要有空就练习打放米尼枪,因为前世就有使用气枪射击十几年的基础,如今的射击成绩早超过了“红旗军”一级射手标准,只不过装填速度差强人意。

    那是因为黄汉事情太多,实在没有必要苦练装填,练习打枪之时都是谷如山、沈明、彭怀义、俞飞这四个十三岁的孩子代劳。

    估摸着比试装填速度,这四个孩子应该名列前茅,比试射击成绩,他们也应该能够达到一级射手标准。

    但是黄汉已经行文做出了硬性规定,不足十四岁的孩子不可以参加战斗,因此四个孩子虽然人人配发了燧发枪,成天摆弄五支米尼枪,今年也不可能获得上阵杀敌的机会。

    下午,憨子、杨大年等等骑兵将领率先先有活儿干了。

    已经成为实授百户官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