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明末汉之魂 >

第157部分

明末汉之魂-第157部分

小说: 明末汉之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众将领轰然叫好,都期待晚上跟“红旗军”将佐好好喝上几杯。

    黄汉离开复州后没有走陆路南下金州,他去即将放弃的望海墩营地视察后乘船南下到达“狼窝堡”港口的位置登陆换乘战马前往金州。

    准备修建的“狼窝堡”二百步见方,面积不足零点一平方公里跟羊官堡大小差不离,西侧紧靠大海。

    从复州城拆迁的城砖、石材、木料已经大量装船短驳到狼窝港,羊官堡此时已经被夷为平地,现成的石材也运往距离不太远的还不到十里的码头装船。

    复州沿海本来有几个墩台有后金军驻守,由于“红旗军”来势汹汹,建奴不敢留在墩堡里送死,匆匆忙忙放弃墩台逃跑了。

    由于当代是海运效率最高,现在所有被发现的海边墩台只要是巨石垒砌都变成了“狼窝堡”基建材料的来源地,这些墩台会被夷为平地,砖石、木料全部运去狼窝堡港口。

    有水泥、钢筋和现成的砖石木料,有上万男女混搭的劳动力,修建这个面积不大的堡垒速度快得很,估摸着在霜冻期来临之前肯定能够完工。

第三百一十八章:威逼沈阳() 
“狼窝堡”自然是棱堡结构,它不同于大明的城池,有些类似于欧洲的军事堡垒。

    占地面积九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到七万平方米,可以宽宽松松驻扎三五千军民。

    中秋节的下午,黄汉视察了如火如荼的“狼窝堡”建设工地,给所有参与劳作的军民发放了福利后才急匆匆赶到金州营地。

    此时已经是月上柳梢头,以方正化、黄龙为首的京营、东江镇诸将已经望眼欲穿了。

    项成梁昨天下午就跟先头部队赶到了营地,他今天一大早就带着几十个“红旗军”工兵指导几百随军劳役干活儿。

    几百人齐动手搭建了三个可以宽松容纳一百余人的蒙古包用来摆宴席请东江镇将领、锦衣卫小旗以上级官佐、神枢营总旗以上级将校共度中秋。

    其余锦衣卫校尉和神枢营兵丁就在蒙古包附近就着篝火吃烤羊肉喝酒,东江镇的兵丁今晚也会有肉吃、有几口酒解馋。

    本来东江镇将领在黄汉面前就自惭形愧,现在的黄汉手里有夺下复州斩杀数千建奴的大功,他们见到黄汉更加谦恭,完全没有了骄兵悍将的粗犷。

    推杯换盏之时,黄汉也顺带着把自己的布置和盘托出,稳扎稳打是主流,因此现在不急于攻击金州城,而是加大力度把我军阵地经营得坚如磐石,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敌人早晚会被干趴下。

    诸将已经都瞧见了紧锣密鼓施工的掘壕围困金州的大工程,人人深以为然。

    黄龙道:“黄大人稳扎稳打的布置最妥贴,不管其他,先把猎物困住确保跑不了再慢慢琢磨如何斩杀是硬道理。

    我东江镇军民一到这里就加入到了挖壕堑的队伍中,估摸着没几天几道壕堑就能够把金州重重包围。”

    李若琏几杯酒下肚热情高涨,他珍惜这难得的明军占先机、占上风的作战机会,抱拳请战道:

    “黄大人,本官这一次带出来的锦衣卫校尉都是弓马娴熟之人,人人都有精甲装备,防护力和战斗力都不亚于建奴正兵。

    攻打城池骑兵恐怕用不上,让神枢营和锦衣卫去挖壕堑恐怕会怨声载道,你看看是不是给本官麾下儿郎安排些打仗的活儿,好让他们也有立功的机会不至于白跑一趟。”

    由于东江镇知名度高的将领都带上家丁来旅顺口集结,他们无一例外是想混到战功。

    虽然东江兵中的骑兵不多,但是将领们的家丁无一例外都是骑兵,现在所有的人马都来到了金州、旅顺口,总量也不少了,统计下来应该有骑兵两千余,其中一半人是家丁,大多数骑兵有铁甲装备。

    来到金州营地的神枢营和锦衣卫一个个都是弓马娴熟的骑兵人数接近五百,加上东江镇骑兵有了超过两千五百骑,“红旗军”除去布置观察哨的斥候,也可以调动一千三百骑兵。

    有了小四千骑兵,实力足以打败附近的任何一支建奴人马,黄汉怎么能够暴殄天物,趁着李若琏请战,他建议道:

    “本官以为集中使用骑兵由方公公和李大人亲自率领前去袭扰盖州,做足预备攻击沈阳的架势,想必一定能够把奴酋吓出一身冷汗。”

    “啊?”请战的李若琏嘴巴张得老大,先吓出一身冷汗了。他疑惑道:“袭扰盖州威逼沈阳,这貌似太冒险了吧?万一被建奴围了,咱们恐怕会有一大半人马回不来。”

    黄汉笑道:“李大人,你我乃是兄弟,你既然不太放心就算了。

    本官陪同方公公带上沈世魁、李维鸾、尚可义、项祚临、樊化龙、张大禄等等东江镇将领去跟建奴逗逗闷子,你带着锦衣卫兄弟们负责监督兵丁、劳役们抓紧时间修建工事把金州围死。”

    方正化立刻尖声笑了起来,他道:“哈哈,咱家就喜欢和黄大人并肩作战,终于又等到机会了,痛快、痛快。”

    李若琏气呼呼道:“黄大人,咱们是好兄弟吗?你这样安排岂不是笑我胆小怕死?”

    “没这个意思,你我乃是知己,应该知道本官用人都是自觉自愿,心里只要有一点点不乐意都可以要求放弃。

    沈世魁、李维鸾、谭应华等等将军们,你们要想好了,如果不愿意去现在说一声,本官绝不强人所难。”

    东江镇将领都霍然起身施礼道:“末将、本官愿意听从调遣,愿意跟随方公公和黄大人去袭扰盖州威逼沈阳。”

    李若琏大声道:“金州有黄大人坐镇我们出击才能够安心,还是由本官陪着方公公走一趟,其实本官建议方公公最好跟黄大人留在这里,本官和诸位将军前去盖州转转足以。”

    黄龙和金声也建议方正化和黄汉留在营地,他们愿意带领人马去袭扰建奴。

    接下来就麻烦了,诸将都想建功都表态自愿追随,谁领兵成为主将李若琏、黄龙、沈世魁、金声几人还争了起来。

    最后黄汉一槌定音,他亲自领兵,方正化和李若琏陪同,带上黄龙、沈世魁、谭应华等等东江镇将领,留下金声配合宋鹏飞、郑孝文、高智谋加紧修建工事。

    第二天一大早集结骑兵的军令下达,三千八百余骑兵在第三天中午之前全部到位,第四天,也就是八月十九日,小四千骑兵出动了,有战马七千多匹。

    “红旗军”骑兵跨海而来没有携带备用马,东江镇骑兵有一匹体力堪忧的战马已经不错了,哪里可能拥有双乘?

    多出来的三千余匹战马一部分乃是打复州得到的缴获、一部分是这段时间的劫掠成果。

    黄汉只带了七天给养上路,这就意味着在没有缴获到粮食、马料的情况下,这支骑兵外出四天必须回营。

    医务兵是“红旗军”的特色兵种,连神枢营都没有,东江镇更加不会有,由此可见出现伤兵需要救治之时只能依靠“红旗军”。

    因此黄汉带上了三个小旗骑术最好的医务兵随军,医官刘大寿主动要求北上获得批准。

第三百一十九章:北上() 
刘大寿已经提拔为正六品医官,他的师弟郭孝现在也混到了正七品。

    现在刘大寿有些压力,因为他在“红旗军”中具备的医术和战场救治权威性收到了挑战。

    那是李中梓l两兄弟和吴有性派遣了他们的十个弟子来到“红旗军”中效力,这些人医术得到几位江南名医的真传,问诊把脉治病救人的技术强过刘大寿、郭孝和他俩培养的医务兵。

    如今刘大寿的医务兵具备的优势就是处理外伤的手段和速度,还有的就是他们具备长途行军的能力,而且有一定的战斗力。

    李中梓和吴有性的弟子毕竟大部分是文弱书生出身,跟随骑兵转战四方哪里吃得消。

    东江镇将领见围着金州已经挖出的第一道战壕已经初具规模,在金州四门附近都有“红旗军”火器营的大孩子严防死守,估摸着建奴敢出来一定讨不到便宜。

    留在营地无所事事多难看,哪怕是装装样子也得主动去参加劳动,这多没意思,还不如去打仗。

    大多数东江镇将佐都不愿意在金州外的大工地上消耗光阴,他们带上家丁跟随集中使用的骑兵出击,少量留守将领的家丁也被交情好的将领借来了。

    东江镇人马以前经常在辽南打游击,知道打进建奴的村子肯定会有收获。

    这几年后金国力蒸蒸日上,前年又洗劫了大明京畿之地,想必大多数建奴已经发了财,南四卫又许久没有遭遇东江镇人马偷袭,应该养肥了,此时去搞一把应该正是时候。

    以前东江镇游击建奴占领区根本没有实力出动几千铁甲骑兵,这一次杀进去收获肯定会很多,所以他们尽可能多带上些人马等着分好处。

    黄汉不介意这些骑兵想着什么好处,只要他们认准了杀建奴即可,他在出发前请方正化宣布奖惩条例。

    很快所有的骑兵就知道了砍一级真奴青壮给赏银四十两,而且用不着等朝廷核功后才下发那么旷日持久,回到金州外大营天使就会当场兑现。

    方正化宣布完了新规定有些后悔了,他这个人注重信誉,讲究言出如山。他也知道朝廷的德性,万一最后在人头赏的事情上扯皮导致自己垫付的银子还不上,岂不是自找麻烦?

    他趁着身边没人之时悄悄地拉过提醒黄汉道:“黄大人,咱家知道你是准备借银子给将士们发下人头赏,也知道此时宣布及时兑现赏银有利于士气。

    可是人情咱家做了,银子咱家发下去了,最后朝廷不认账,咱家可还不起这许多银子。”

    黄汉笑嘻嘻道:“方公公无需多虑,咱们杀进已经太平了几年的建奴占领区,如果连人头赏的银子都挣不到哪里对得起大家的共同努力。”

    “啊?原来黄大人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啊!不对,应该这么说,用建奴的银子付建奴的人头费,好,实在好!”

    “所以你要强调统一分配缴获,要做整个出击队伍的总镇抚官,要不然哪里有银子发人头赏?”

    “咱家知道‘红旗军’执行这样的纪律没问题,神枢营都听咱家的也不会出乱子,锦衣卫一定会支持咱家,唯有人马最多的东江镇恐怕有废话。”

    东江镇是友军也算盟军,黄汉没有指挥权,也没有权力命令他们做什么,只能采取协商的态度办事。所以此时黄汉不接方正化的话茬。

    想了片刻,方正化又道:“今晚宿营之时咱家就找黄总兵和李副将几个碰头,最好由他们下达命令严肃军纪。缴获归公统一分配有利于团结,免得由于分赃不均产生不必要的冲突。”

    黄汉点头道:“然也,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对人。本官估摸着黄总兵和东江镇诸位将领能够理解。”

    兴致勃勃的三四千人马保持不紧不慢的速度沿着东海岸线北上,第一天走了一百二十里没有遇上战事。

    因为沿途如同是无人区,建奴的村镇基本上已经被“红旗军”光顾了,现在只留下断壁残垣一片焦土。

    见到如此凄凉景象,东江镇诸将和神枢营、锦衣卫官佐都瞠目结舌,沈世魁倚老卖老道:“以前本官跟随毛帅在此地干过仗,谁知旧地重游这里居然变成了死地,‘红旗军’下手真狠啊!”

    李惟鸾笑道:“这里以前我也多次光顾,现在居然快不认识了,连找一口水井都难,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口没有被填死的水井,谁知伸头一看差一点连肠子都吐出来。”

    娄允奇怪道:“李大人久经战阵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什么恶心的东西导致连你这样的都受不了啊?”

    “如果娄大人见到许多无头尸体上爬满了大蛆差一点就胀到井口,你也会吐。”

    李若琏明知故问道:“太狠了,这是谁下的手啊?”

    憨子一本正经道:“由此可见被建奴奴役的汉人是多么痛恨那些畜生,本官率领将士们拿下村镇之时,饱受摧残的汉人阿哈恨不能把建奴一个个碎尸万段,剁了那些混蛋的脑袋扔水井里太正常了。

    ‘红旗军’将士们认为太残忍,想制止都来不及。”

    长相憨厚的“红旗军”二号人物杨大郎当着众将面很诚恳地撒谎及其是具备喜感,相熟的李若琏、娄允、张超等等立刻哈哈大笑起来,随即这彪人马爆发出的笑声震动了群山。

    当天晚上大军在一个叫做红土山的山脚下扎营露宿,“红旗军”骑士纪律严明装备精良,惹得第一次追随作战的东江兵羡慕不已。

    “红旗军”的装备最好,马匹上都有特制的军用棉被,战士们裹上被子背靠背很快就能够酣然入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